摘 要:文章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的在线课程为实证研究对象,选取智慧职教MOOC学院、中国大学MOOC、学银在线、智慧树等四个平台的77门在线课程开展深入分析,以小型样本管窥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在线课程的发展和师资现状、运营和应用现状以及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状。在实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就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在课证融通、产教融合、训育并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对标技能型社会要求,提出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应当树立三大理念实现理念转型:即树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综合育人理念、“学历教育+社会服务”的大职业观理念、“思政素质+专业技能”的德技并修理念。依托三条路径,即打造产教融合型建设运营体、开发德技并修式课程资源包、构建“1+X”证书监控评价机制实现课程升级。
关键词:技能型社会;高职院校;在线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26-0039-04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扩大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要求“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1]对标上述要求,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在线课程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其进行转型升级,既是推动教育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具体举措。文章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的在线课程为实证研究对象,选取了四个平台的77门在线课程进行深入分析,以小型样本探索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现状、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一)在线课程的发展和师资现状
从课程级别方面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国家级课程6门,占比8%;省级课程10门,占比13%;校级课程61门,占比79%。
从课程类别方面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专业核心课51门,占比66%;专业基础课11门,占比14%;公共基础课7门,占比9%;专业基础拓展课2门,占比3%;其他课程6门,占比8%。
从课程专业大类看,在选取的69门专业课程中,装备制造大类25门,占比36%;电子与信息大类10门,占比14%;交通运输大类8门,占比12%;文化艺术大类8门,占比12%;生物与化工大类6门,占比9%;土木建筑大类2门,占比3%;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各1门,占比各1%。
从课程性质来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必修课72门,占比94%;选修课5门,占比6%。
从课时来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31课时及以下的课程9门,占比12%;32—63课时的课程56门,占比56%;64课时及以上的课程25门,占比32%。
从课程主持人职称来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主持人职称为讲师的课程27门,占比35%;主持人职称为副教授的课程27门,占比35%;主持人职称为教授的课程23门,占比30%。
从课程教师团队人数来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教师团队为1~2人的课程11门,占比14%;教师团队为3~7人的课程55门,占比71%;教师团队为8~10人的课程10门,占比13%;教师团队为10人以上的课程1门,占比1%。
从行业导师人数来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有行业导师的课程18门,占比为23%。行业导师超过1人的课程有6门,占比仅为8%。
(二)在线课程的运营和应用现状
从开课时间来看,2017年开始在线课程建设,2017、2018年每年新开课1门,2019、2020年新开课8门、14门,2021年和2022年进入开课高峰期,每年新开课数量高达22门,2023年回落至9门。
从开课期数来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开课期数4期及以下的课程52门,占比68%;开课期数5—9期的课程22门,占比29%;开课期数10期及以上的课程3门,占比4%。
从选课人数来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选课人数500人及以下的课程15门,占比19%;选课人数500~1000人(不含)的课程9门,占比12%;选课人数1000~2000人(不含)的课程11门,占比14%;选课人数2000~3000人(不含)的课程11门,占比14%;选课人数5000~10000人(不含)的课程12门,占比16%;选课人数10000~20000人(不含)的课程10门,占比13%;选课人数20000人及以上的课程4门,占比5%。
从学员单位数来看,在可统计的51门课程中,学员单位数50个及以下的课程11门,占比22%;学员单位数51~100个的课程11门,占比22%;学员单位数101~200个的课程10门,占比20%;学员单位数201~300个的课程5门,占比10%;学员单位数301~500个的课程6门,占比22%;学员单位数501~1000个的课程4门,占比8%;学员单位数1000个及以上的课程4门,占比8%。
从互动交流情况来看,在可统计的63门课程中,互动交流次数在1万次及以下的课程31门,占比49%;互动交流次数在1~5万次(不含)的课程18门,占比29%;互动交流次数在5~10万次(不含)的课程5门,占比8%;互动交流次数在10~100万次的课程7门,占比11%;互动交流次数在100万次以上的课程2门,占比3%。
从学习日志数量来看,在可统计的63门课程中,学习日志数在1万次及以下的课程13门,占比21%;学习日志数在1~5万条(不含)的课程14门,占比22%;学习日志数在5~10万条(不含)的课程8门,占比13%;学习日志数在10~100万条的课程24门,占比38%;学习日志数在100万条及以上的课程4门,占比6%。
(三)在线课程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状
从对接职业证书情况来看,在64门专业课中,仅有20门课程内容对接了“1+X”证书等职业证书,占比仅为31%。对接的主要证书有:“1+X”“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级)、“智能新能源汽车”“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汽车转向悬挂与制动安全系统技术”“汽车电子电气与空调舒适系统技术”等。
从产教融合方面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仅有13门课程有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占比仅为17%。主要合作伙伴主要包括:阿里巴巴、华为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通源宝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及重庆元创汽车整线集成有限公司等企业。
从训育并举方面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有23门课程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占比30%。公共基础课(5门)均设计有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覆盖率100%;专业课(64门)设计有课程思政的15门,课程思政覆盖率仅为23%;其他课程(6门)设计有课程思政的3门,课程思政覆盖率50%。
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看,选取的77门课程中,仅有2门课程对接了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占比仅为3%。
从职业生涯指导方面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仅有1门课程开展了职业生涯指导,占比仅为1%。
从新技术运用方面看,在选取的77门课程中,运用了虚拟仿真技术的课程5门,占比6%;制作了动画的课程12门,占比16%。
从国际合作方面看,选取的77门课程仅1门课程具有双语教学条件并开展了国际培训合作,数量稀少。
二、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课证融通对接率较低。77门在线课程中共有64门专业课,其中只有20门课程按照“1+X”证书制度要求,对接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课证融合的对接率较低。主要有两方面成因:一是部分专业尚未纳入“1+X”证书制度试点;二是部分专业虽已经纳入“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专业,但只考虑线下课程,未对在线课程建设设计同步对接的问题。
第二,产教融合覆盖面较小。77门在线课程中,有13门课程有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从合作伙伴来看,产教融合的企业数量偏少,合作企业主要集中于汽车、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等方面。主要有两方面成因:一是部分课程的专业优势不够突出,在产教融合方面获得企业青睐的吸引力不足;二是部分课程在线下虽有产教融合的实践,但未能统筹考虑将相关内容纳入在线课程建设范围。
第三,训育并举差异性较大。77门在线课程中,有23门课程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占比30%,课程思政覆盖面不到三分之一,总体占比偏低。按照课程类型来看,公共基础课实现了课程思政100%全覆盖,而64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覆盖率仅有23%,在训育并举方面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呈现出明显差异。主要有两方面成因:一是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建设在线课程时未进行相关设计;二是基于课程属性差异,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开发相较于公共基础课难度更大。
三、技能型社会视阈下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转型路径
(一)树立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综合育人理念
在77门在线课程中,公共基础课7门,占比仅为9%,在数量上专业课程占据绝对优势;从课程培育级别来看,10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中,仅1门公共基础课,6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则全部为专业课。总体上看,以公共基础课为代表的文化素质类课程呈现出数量少、培育缺乏后劲的特征,这与高职院校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办学目标定位有关。学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当注重发挥文化素质类课程的以文化人功能,树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综合育人理念,在建设培育在线课程时,统筹考虑和支持开发文化素质类在线课程。
(二)树立 “学历教育+社会服务” “大职业教育观” 理念
就专业课而言,当前在线课程对接“1+X”证书的占比不到三分之一,能够应用于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项目的在线课程更加稀少。从技能型社会建设角度出发,职业教育不仅是一种学历教育,更要发挥其社会服务价值,为推动形成技能型社会提供动能,只有树立“大职业教育观”理念,才能引导高职院校在线课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树立 “思政素质+专业技能” 德技并修理念
当前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覆盖率只有30%左右,这与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不足有较大关系。构建技能型社会,培育相当数量的技能人才是基础,但是技能人才同时还应具备爱党爱国、奉献社会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必须树立“思政素质+专业技能”的德技并修理念,改变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的惯性思维,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回答好。
四、技能型社会视阈下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升级实施路径
(一)打造产教融合型建设运营体系
技能型社会视阈下,产教融合是一种社会发展趋势,也是职业教育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只有紧跟社会发展脚步、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才能使职业教育保持生机活力。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转型升级过程中,一要问需于产业、企业和从业者,从中了解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需定供;二要通过产教融合打造高标准课程内容,从龙头企业、技术专家处借力借智,利用先进设施设备、高超技术技能为在线课程建设提质增效;三要构建课程运营产教合作机制,通过标准合作制订、内容合作研发、课程合作推广等方式,充分释放各类在线课程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
(二)开发德技并修式课程资源包
在技能型社会视阈下,“为谁培养人”仍是职业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高职院校在课程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加强各类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形成德技并修式的课程资源包。一要“打铁还需自身硬”,持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夯实思想政治理论基本功;二要强化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实现教师对课程思政从“不懂—不动”到“行动—主动”的思想观念转变;三要提高教师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设计课程思政内容的能力素质,帮助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转换为课程思政实施能力,进而实现课程思政覆盖面量的扩展和实施效果质的提升。
(三)构建 “1+X” 证书监控评价机制
技能型社会视阈下,“1+X”证书制度是实现学历教育和社会技能需求对接的主渠道,是职业教育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面对当前在线课程对接“1+X”证书的课证融合率低的问题,建议构建“1+X”证书监控评价机制,以提升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服务社会的效能。第一,在线课程立项阶段,突出“1+X”证书对接要求,鼓励支持相关课程积极申报建设在线课程,扩大有条件实现课证融合的基数;第二,在线课程建设阶段,制订课程的“1+X”证书对接方案,并开展方案自我评估或者三方评估,课程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评估通过的对接方案加强过程性监控;第三,在线课程验收阶段,课程建设主管部门将“1+X”证书制度落实情况评价作为验收结论的重要依据;第四,在线课程运营阶段,根据“1+X”证书制度的新变化,适时组织课程内容,确保紧跟社会需求,持续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五、结语
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理念,将构建技能型社会设定为“大职业教育主义”发展愿景,提倡“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2]在此后近一百年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者们为实现这一愿景开展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3-5]对此高职院校应当牢固树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综合育人理念、“学历教育+社会服务”的大职业观理念、“思政素质+专业技能”的德技并修理念,以打造产教融合型建设运营体、开发德技并修式课程资源包、构建“1+X”证书监控评价机制为改革实施路径,推动在线课程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持续迭代升级。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2022-12-21)[2024-06- 20]. http://www.news.cn/2022-12/21/c_1129224352.htm.
[2] 黄炎培. 黄炎培教育文选[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54-156.
[3] 王星. 大职业教育主义与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理路[J]. 职教通讯,2022(05):5-14.
[4] 冯丽丹.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转型升级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22(16):102-106.
[5] 袁平凡. 我国技能型社会构建的文化逻辑[J]. 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9):13-19.
(责任编辑:张若琂)
基金项目: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四史’教育融入演讲与口才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233019);2023年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教体系研究专项项目“技能型社会视阈下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转型升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GZYZJTXZ-01);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24年科研课题“建设技能型社会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89)。
作者简介:邹佩佚(1987—),女,硕士,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