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画艺术创作中,创作素材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脱离人物的场景运用,在提升画面表现力和感染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油画创作者而言,构建更具表现力的场景是一项主要任务,直接关系到视觉表现和情感传递。实际上,场景属于从空间中剥离后形成的部分载体,其中记录下了个人生活痕迹,由于创作者不同视觉感受和社会审美基础,导致了绘画中的场景表现有所不同,通过对场景的介入和解读,有助于感受创作者的审美特点和艺术风格。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油画创作中的场景表现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明确其作用所在,进而为油画艺术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油画创作中场景表现的作用
(一)油画创作中的场景概述
广义上的场景是指某些场面的描绘,例如人所处的空间以及故事发生的地点,随着人物活动场景的变化而变化。在油画创作中,创作者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手段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或空间,可以是室内环境,也可以是室外环境,同样可以是自然或人造景观。可以说,场景的选择与表现,直接关系到油画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氛围和意境的营造,其是构成油画作品视觉效果的关键要素之一。
(二)场景表现的作用
在油画创作中,场景并非只是油画作品的背景或空间填充,同时也是创作者用以塑造人物形象、丰富画面构成以及增强故事情节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具体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其一,塑造人物形象。油画创作中,人物形象往往占据着画面的核心位置,场景可以为人物形象塑造提供补充。围绕创作主题选择特定场景,能够起到凸显人物个性特点、身份地位以及心理状态等作用。例如,将人物置于破败的废墟中,借助环境暗示其经历的曲折;而将人物置于宁静的田园风光描绘中,则无形中传递出人物内心深处的平和与满足。场景的色彩、光影、构图等要素的不同组合搭配,都会对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能够让人物形象变得更为生动、立体。
其二,丰富画面构成。在油画创作中,创作者通过精心设计场景,能够让画面整体更具层次感,产生结构多样的画面效果。在西方油画艺术创作中,常常借助不同的场景透视关系,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或是借助场景的明暗对比与多种色彩搭配,增强画面整体的视觉冲击效果。对于场景的细节描绘,可以为画面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通过场景元素的巧妙运用,也能够赋予油画作品构图和视觉效果上的独特魅力。
其三,增强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在叙事性油画中,场景对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叙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不同主题描绘不同的场景,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形成更加完整的故事脉络,让观众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发展过程。借助不同场景之间的变化、过渡,有助于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冲突,为故事情节发展提供支持。同时,场景中的细节和隐喻,同样可以赋予故事更多的层次和内涵。因此,在油画创作中,创作者需要精心设计和选择场景,以确保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二、油画创作中场景表现的语言
受科学理性思想影响,传统西方油画艺术创作追求空间表现中真实的视觉效果,多倾向于理想地表达客观物象。在场景描绘中,多采用焦点透视法构建无限接近物象客体的空间。在确定了视点后,通过色彩冷暖关系、光线明暗对比等方式,突出场景所处的空间。以伦勃朗的油画作品《夜巡》为例,创作者通过色彩、光线的强烈反差效果,突出了人物与场景之间的空间关系,尽管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较为逼真,却仍然给人带来一种虚拟化、理想化空间场景营造的观感。
在明确了油画艺术创作的主题后,需要围绕主题进行构图设计,确保对空间中的各项要素进行巧妙地安排和合理地布设,在凸显局部细节的同时,也不会影响画面整体的和谐统一。通过采用具象化的描绘手法和弱化内在情感表达,可以营造出特定的艺术氛围。此外,绘画的意义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客观物象的描绘上,还有很多超越场景表现语言的情况发生,需要融合渗透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对如何合理运用绘画语言传递特定场景意义、实现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断进行思考。实际上,不同时代的绘画语言特征、审美取向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哪种绘画语言,都能够较为精准地捕捉和呈现物象特征。因此,为了突出场景表现的视觉效果,需要协调处理各物象主体的实物空间关系,在探索具体绘画语言、形式的同时,选择合适的绘画场景将创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马蒂斯的油画作品《红色和谐》描绘的是女人拿着果盘在餐桌上摆放的场景,画面中的色彩语言极其大胆,背景虽采用大面积的红色来描绘,却给人以十分和谐且宁静的反差美感。画面中的红色具有限制空间的作用,将原本刻画的三维空间平面化处理,并且在细节处融入了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艺术语言十分简洁、直观。
三、油画创作中场景表现的实践
在油画创作中,场景表现关系到画面主题思想和艺术美感的传递,因此可以从画面构图、色彩和光影的处理、物象概括和提炼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实践。
(一)画面构图
在以往的油画场景绘画中,人物是画面的核心要素,人物形象的塑造关系到画面整体的视觉呈现效果。而随着当代艺术表现语言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思考如何挖掘和展现物象本身的艺术表现力,以期精准地传递场景表现的情绪价值及叙事特点。在油画艺术作品创作中,空间的建构离不开点、线、面三种元素的应用,不同形式的搭配能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不同的场景符号表现也可以赋予事物更多的隐形含义。因此,在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要做好场景片段的选择。
一方面,为了让画作更加生动、形象,可以在设计构图时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经历和感悟作为素材,通过截取生活中的场景传递生活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将创作者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艺术创作中,以期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画面的表现要和谐统一,因而需要保证构图的合理性与完整性,使各种元素秩序化地呈现。很多油画创作者通过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场景,能够将平淡的日常生活场景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剔除其中烦琐、复杂的形式,让画面整体更加简洁明了。
此外,在构图过程中,创作者常常运用一些基本的构图原则,如对称、对比、重复等。对称构图可以营造出稳定和谐的氛围,适用于表现庄严肃穆的场景;对比构图通过强烈的对比关系,突出画面的重点,增强视觉效果;重复构图通过重复出现某个元素,形成统一的节奏,用以增强画面的韵律感。除了基本的构图原则外,创作者还会根据具体场景的特点和创作需求,运用其他构图技巧。例如,在描绘开阔的自然景象时,创作者可以采用远景、中景、近景不同层次的构图,通过透视关系营造出开阔的空间感;在表现人物与场景的互动关系时,可以选择对角线构图或是三角形构图方式,通过巧妙安排人物与场景之间的关系,使得画面呈现出动态而又稳定的视觉效果。又如,油画作品《早餐》采用的是小幅场景局部放大的构图技巧,采用直线、圆形来描绘场景,视线的中线点为餐盘中间,用较为柔和的线条描绘了几颗无规则摆放的鸡蛋,简洁、直观地交代了画作的主题内容,带给观众较为直观的视觉体验。而在油画作品《门》中,则巧妙地运用斜线、直线来引导观众的视觉中心点,场景元素较为简单、质朴。通过鸡蛋、门等常见的元素,传递出一种简单的艺术美感,表达了创作者对于日常生活的喜爱与眷恋。在油画作品《安全警告》中,运用放射状的直线来描绘即将掉落的警示牌,警示牌处于半开放的空间中,尽管二者在画面的占比有着显著差距,但随意悬挂在门上的警示标志却成为视觉中心点,营造出较为紧张的氛围感。
(二)色彩和光影的处理
油画创作中的色彩和光影处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画面整体的视觉效果和艺术美感。在油画作品中,色彩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其他画面元素相互关联并组合搭配。其一,围绕不同主题,选择不同的色彩、色调,通过调整色彩的变化层次和浓淡程度,能够进一步刻画出场景的细节和质感,让画面更具立体感、层次感,并且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有些创作者倾向于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彩来描绘场景,用于突出画面的重点,增强画面的冲击力。而1EEuhk56a6/MO5dGO3N4SDBBo6642I6cf50GyLE8E2I=且通过色彩之间的和谐过渡,能够让画面更加自然、柔和。在光影处理上,通过描绘不同的光影变化,可以让画面更加写实、生动,增强画面空间的层次感。其二,根据画作主题内容和视线中心点,调整光源位置、方向和强度,呈现更加独特的光影效果。强烈的逆光能够让画面不同物象之间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增强画面的张力和表现力,而采用较为柔和的侧光则可以突显出物象的细节和轮廓,使画面整体氛围更加宁静、温馨。以上文中提到的油画作品《安全警告》为例,画面整体以暖灰色调的线条进行描绘,与绿色警示牌之间产生鲜明的色彩对比,门和墙壁则采用灰色描绘,整体纯度不高,但警示牌的纯度却得以保留,通过使用较为明亮的绿色,使画面更具有冲击力。
(三)物象概括和提炼
在油画创作中,关于物象的概括和提炼是场景表现的关键环节,创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和理解场景物象,运用概括与提炼的手法,可以将复杂的自然形态通过简洁、明亮的形式加以呈现,进而突出场景的主题情感,提升画面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创作者需要仔细观察和感知场景中的物象,通过多重感官体验,把握物象的色彩、形态和光影等细节特征,由表及里分析其内在结构、规律。创作者需要具有敏锐的感知力、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准确、全面地掌握物象的本质特点。在感知的基础上,也需要对物象形态、色彩、光影特征进行简化、归纳,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提炼出其精髓,旨在进一步突出强化物象的个性特点,让物象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在物象提炼的过程中,要注重物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感,尽管概括、提炼是对物象特征的简化处理,但仍需要对物象拥有一定的理解感知,这样才能保证画面整体的真实性。有些创作者在进行场景概括时,为了选择更能够承载和传递自身情感的载体,将目光放在物象的描绘上,弱化其中的明暗关系,使用大面积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表现主题。但要注意的是,关于场景元素的取舍,要紧紧围绕画面主题,确保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合理,构图得当,避免视觉效果过于突兀,影响整体的视觉美感。例如,在油画作品《斑马线》中,创作者所选择的场景片段是日常生活中的马路,色彩搭配方面通过黑白两色的对比,呈现出鲜明的视觉效果。白色的斑马线、黑色的马路,与红色的警示杆之间交叉排列布置,通过简单地概括画面的物象元素,传递出遵守秩序的中心思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油画艺术创作中,关于场景表现方式的选择,对于画面整体视觉效果和情感传递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油画创作时,要紧紧围绕画面的主题内容,将创作者自身的情感、意志融入其中,在提升画面艺术美感的同时,带给观众深刻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汪保群.场景再塑与艺术建构——油画《淮海大捷》的美育价值[J].滁州学院学报,2024,26(01):43-48.
[2]徐睿哲.广西三江侗族火塘民俗场景在油画中的表现[J].作家天地,2023(24):138-140.
[3]刘宁.油画创作中场景对象的构成与情绪表达研究[D].河北大学,2023.
[4]张可松.油画的装饰性与场景化在建筑与室内空间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22,52(23):
186-187.
[5]周如俊.从油画空间到影像空间——电影物质审美空间技术伦理的转换[J].电影评介,2022(19):100-104..
[6]易俊杰.纪实与再现——刍议油画场景元素在本人油画创作中的作用[D].山西师范大学,2021.
[7]陈思勤.《室内一隅》——论油画创作中的室内场景表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8]黄雨程.主题性油画创作中人物与场景的设置研究[D].成都大学,2021.
[9]赵志旺,谢芳.剪纸中的镂空对油画造型语言时空转换的重构[J].艺术研究,2020(06):82-84.
[10]张开源.场景在油画语言中多重含义的呈现[D].杭州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隋鑫淼,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造型艺术<油画>)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