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素有“八朝古都”之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打造“一城宋韵·东京梦华”城市IP对于提升开封城市影响力,推动开封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对开封城市IP建设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其优势和总结其他城市打造IP的经验,提出具体的发展路径,以期推动开封城市IP得以更好地发展。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开封城市IP建设的优势
近年来,开封坚持以文化城,以城兴业。开封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打造宋文化IP方面具有众多优势。
(一)丰富的宋文化资源
开封在历史上曾经是北宋的都城,宋文化资源留存丰富,其中以“一画一书”最为著名。“一画”指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主要是对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进行描绘;“一书”指的是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对城市布局、建筑形态、市井交通、民俗饮食等进行了详细写实的介绍,这两部作品都对北宋时期的都城开封进行了直观的记载,全面地体现出历史上开封的真实样貌。近年来,开封也不断加大对宋文化的挖掘力度,宋韵特色不断彰显,既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又让宋文化在新时代绽放了独特的魅力。
(二)举办节庆活动经验丰富
开封曾举办过多场重大节会活动,如“四月清明”“十月菊香”“大宋中国年”等节庆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成效和社会效益。相关信息显示,在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开封市单日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各大景点的火爆对开封市的接待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开封市活动经验丰富,其不仅提前推出了美食地图、老字号地图等游览攻略,还临时增设了42个停车场和15条美食旅游公交和巴士专线,既满足了外地游客的游玩需求,也有效缓解了当地游客激增的处境,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行业提升品质,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三)不断涌现的新业态
近年来,开封文旅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开封也在积极打造宋文化消费场景。当前,“旅游+美食”已成为开封文旅消费新动能,开封凭借着深厚的餐饮文化历史,利用当地的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并在游客心中形成了“游在河南,食在开封”的印象。另外,开封也在不断推动夜游经济的发展,以“夜开封,欢乐宋”为口号,打造了“大宋不夜城”文化品牌,通过还原宋代街区景象,带给游客沉浸式的游览体验,也促进当地新业态的长久发展。
二、国内其他古都城市IP建设的经验
(一)南京经验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市内文化资源留存丰富,更是有许多红色文化资源,这为南京的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首先,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物建设、历史遗迹丰富,同时还有众多革命文物的遗存,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不可估量。近年来,南京对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格外重视,制定了《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为文物保护和修缮工作给予了规范与保障。南京在文物保护和修缮方面主要有以下做法:一是统筹文物保护工作;二是优化考古工作机制;三是积极鼓励和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四是加强非遗工作的传承和保护。
其次,南京市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2019年,南京市秦淮区、江宁区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秦淮区为例,其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把秦淮区打造成为文化休闲旅游中心。在推进全域旅游方面,南京市积极转变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着力把传统的“景在城中”转化为“城在景中”,以“一山两水一城墙”为核心资源,不断优化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最后,南京立足消费需求,打造文旅融合产业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旅消费也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游客不仅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观光,而是注重对城市文化与街区进行深度体验,这对文旅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京也不断盘活文旅资源,积极创新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通过树立“文旅+”思维,促进了文旅产业与工业遗存、商贸、互联网、金融、非遗等融合发展,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打造文旅产业园,推动夫子庙商圈的转型升级;连续多年举办秦淮灯会,加深了外地游客对南京的游览印象。
(二)西安经验
在中国的古都中,西安的历史最为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也十分充足,共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文旅融合发展以来,西安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以资金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动西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使西安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大幅提升。
首先,西安致力于推进文旅产业全面发展。近年来,西安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多角度融合,打造多个沉浸式的旅游景区,带动旅游业全面发展。以大唐不夜城为例,其对盛唐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还原。一方面,大唐不夜城按照“一轴·两市·三核·四区·五内街”进行规划布局,商铺外观及公共设施参照唐代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如卷轴式长椅、箱笼式配电箱等。另一方面,景区内增设多个雕塑景观,均以唐朝人物、故事为依据,如大唐群英谱雕像群、贞观之治主题雕塑群,既能将盛唐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也能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带动“夜经济”蓬勃发展。
其次,西安文旅系统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展示西安形象。新兴媒体是一种在新兴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业态,当前抖音、微信等新兴媒体众多,如何通过新媒体资源展示城市形象,成为城市宣传面临的重要课题。2018年4月,西安市与短视频平台达成合作,通过文化城市助推、达人深度体验、城市短片等对西安进行全方位的包装推广,对陕西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好城市文化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西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西安全面依托当地文化资源,打造演艺之都。随着相关文件的推出,旅游演艺的转型升级成为各景区的首要任务。为此,西安积极响应,依托厚重的文化资源打造多种演艺项目,向游客展示了西安当地的文化底蕴。其一,依托大唐文化、丰富的演艺作品,西安先后推出《仿唐乐舞》《大唐燕乐》等精品旅游演艺项目;其二,以相关政策为支撑,打造音乐文化街区,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演艺空间;其三,走进市民生活,打造中小型演艺,如唐朝士兵雕塑、唐装不倒翁等。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开封城市IP建设的路径
(一)深挖文化内涵
打造“一城宋韵·东京梦华”城市IP,离不开对宋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
其一,随着宋文化的日益流行,宋代的书画、诗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爱,开封应抢抓机遇,加大对宋词、宋画等的研究与创新力度,将其与各旅游景区、旅游项目等相结合,为城市IP的打造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其二,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见证着城市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盘活也可视作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开封可以通过精准定位各地文化遗产蕴含的价值,打造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依托宋代的建筑风格,结合剧场演艺或者游玩项目,使游客在游览中既能获得现代的娱乐体验,又能沉浸式感受宋代的文化特色。其三,打响“老字号”品牌,“老字号”既是开封历史潮流中的城市记忆,也是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构成,要加大对其的扶持和培育力度,通过培育非遗传承人,保住并壮大“老字号”品牌,并结合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形成产业链条,使游客即使离开了开封,依然能够通过这些文创产品持久地感受到开封“宋文化”的魅力。
(二)加大宣传力度
打造“一城宋韵·东京梦华”城市IP,还需要加大对文化品牌整体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应改变以往只是着重对某个景区进行宣传的模式,着眼全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多维度扩大城市IP宣传。在线下,可以在城市的显眼位置投放带有城市品牌logo的宣传牌,并集中力量向主要客源市场进行宣传推广,如在车站、地铁站等投放宣传广告,或通过组织和参加旅游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等,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开封的城市IP。在线上,开设城市IP宣传的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账号,通过对开封文化旅游业态相关资讯的发布,提高城市IP的知名度。同时,官方微博、抖音等终端也可以根据各部分内容的访问量,进一步挖掘用户的需求,来传播宋文化IP品牌,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知名度,还可以吸引更多潜在游客的关注。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以开封为发生地的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等文化产品的创作,进一步传导正确的文化理念,“讲好开封故事”。如可以对开封宋文化中的诗词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进行提炼,如点茶、插画,通过将其融入优质的宋文化剧本中,拍摄成短视频或者影视作品,凸显城市IP特色。还可以通过建设主题乐园、授权文创产品等一系列规划,进一步宣传推介开封城市IP,彰显开封的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打造“一城宋韵·东京梦华”城市IP,还需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近年来,淄博的文旅活动迅速走红,究其原因,离不开当地优质的服务和诚信的经营理念。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坚实基底,开封要想打造好城市IP,还要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城市硬件和软件设施,为开封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其一,在交通服务方面,要加强各个景区停车场的建设,加大公共自行车、网约车的支持力度;在流量大的路口和街区投入志愿亭,为游客提供基础的帮助;增加景区指示标识与引导牌,让游客对整个城市与景区有明确的方位认识。其二,在相关配套上,可以推出一批特色化的旅游线路,以“游特色景区、品宋朝美食”为宗旨,围绕“游、娱、食、购、住”全面展开,旅游路线各具特色,为不同游览需求的游客提供参考。其三,要加强“文化+科技”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和新概念广泛应用于文旅行业,可以为城市IP的打造提供便利,开封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使历史文物、文化古迹、文献记载等进行活化再现,形成“地下北宋东京城、地上现实开封城、云上风雅大宋城”的立体多元展示格局,全方位塑造“一城宋韵·东京梦华”城市IP。
(四)培育相关人才
打造“一城宋韵·东京梦华”城市IP,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城市IP的打造,不仅仅需要单一的人才,还要培养一些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使其具备不同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应对城市IP打造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要大力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复合型项目,推动不同人才间的交流合作,扩展其知识面,提升其综合文化素养。城市IP的构建和文化品牌的塑造都离不开学术的支撑。要积极地筹建包括考古、建筑、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多领域人才的专家库,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会、学术研修班,聚集人才,碰撞思想,使开封城市IP的构建更具活力与创新力。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创意人才的扶持力度,从经济激励和社会鼓励等机制,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还可以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通过完善对IP全产业链人才的培养思路,提高相关人才的综合素质,激发相关人才的潜能,使其能为开封城市IP的打造与发展提供思路,助推开封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开封城市在IP建设过程中要吸取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坚持创新驱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品牌塑造,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开封城市IP建设和文旅高质量发展。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开封能够以独特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城市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2]岳蔚敏.文旅强市:坚持创意创新勇做开路先锋[N].开封日报,2024-03-21(003).
(作者简介:宋静静,女,硕士研究生,中共开封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