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意识”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延伸

2024-10-29 00:00陈晓楹
美与时代·上 2024年9期

摘 要:身体意识是身体美学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分析其内涵与特征,能够帮助在生活实践中改善不恰当的身体意识,从而提高身体审美感知力,促进人体自我对外部世界的知觉与感悟,实现身体的“解放”。本文把当代首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当代首饰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以身体意识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当代首饰设计与身体之间的联系,探讨身体意识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路径及价值。

关键词:身体美学;身体意识;当代首饰设计

人的身体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符号语言,如镜子一般折射着社会发展下人们观念的变化。随着20世纪80年代西方理论界兴起的关于身体的哲学讨论,身体概念重新回归现代审美视野与日常生活,人们对于身体的理解由边缘到中心,逐步从传统的身心二元论转向了现代的具身模式。身体这个一直以来处在较为隐匿位置的概念,因思想流变而显现出其价值,逐渐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对象,满足身体的需求也成为当代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首饰作为一种与人体产生密切关联的艺术形态,其设计创造过程也与“人—身体—社会”三者息息相关。

本文以当代首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身体意识为切入点,从知觉的反馈、反思性身体及再现身体化意识三个角度探讨身体意识与当代首饰设计中的联系及意义,以期为当代首饰的创作提供可借鉴的思考角度。

一、身体意识:重塑的自我

古人云“亲己切己,无重于身”。几千年来,华夏民族强调尊重身体,注重身体价值,以自身体验来认识世界。从王夫之主张的“即身而道在”到李贽所言“万化根于身”,中国哲学发展中对于身体的思考绵延不绝[1]。而在西方,与身体相关的讨论也在持续进行,著名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在20世纪末提出“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概念,认为“身体美学致力于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官—审美欣赏和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进行批判的、改善的研究”[2],并主张通过身体训练的加强提高心智意识和精神平衡,通过“身体意识”的强化实现人的身心整合。

(一)何为身体意识

身体意识是身体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对哲学中身心二元论的批判,秉承身体美学所主张的观点,即身、心二者的关系既不是绝对二分,也不是对立统一,而是交融一体[3](如图1)。舒斯特曼在《身体意识和身体美学》一书中针对“身体意识”进行了集中探讨,他所定义的“身体意识”为“不仅是心灵对于作为对象的身体的意识,而且也包括‘身体化意识’:活生生的身体直接与世界接触、在世界之内体验它。通过这种意识,身体能够将它自身体验为主体和客体”[4]。

在身体美学的理论体系下,人们通过“身体”来认知世界,进行人对自然、社会乃至艺术的感知。在当今多元文化并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审美的多样化猛烈冲击着身体与艺术的边界,身体作为日常生活的主体,其审美价值面临着众多外在因素的干扰,如文化、权力、政治等。舒斯特曼所主张的带有批判性特征的身体美学正是对现实世界所作的积极回应,而身体意识则是这一批判性的立足之地。身体美学希望通过提高人们对于身体这一角色的重视程度,以保证身体既能以审美客体的形式存在,成为可供欣赏的对象,同时也能作为审美主体的形式存在,创造对世界美的独特理解,使身体成为审美欣赏活动及自我塑造的重点场所。

不仅如此,“身体意识”还包含对传统身体意识以及实践论的反思,不仅突出身体本体和反思以及意识本体和反思的始终伴随,还强调通过身体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并进行感受和体验,最终实现美学服务于生活的终极目标。简而言之,“身体意识”主张人们的身体并非单一外在的对象客体,其所体验与感受也应该被视为主体去看待。

(二)身体意识的意涵

身体美学主要从身体的感觉、对传统身体意识的反思、身体化的意识这三个角度进行“身体意识”的分析并挖掘其对应的涵义,进而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善部分不适当的身体意识,从而实现身体感知力的提升,并最终促进自我对外部世界的觉察与融会贯通。

身体意识通过身体的感觉进行事物的认知。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提出:人的一切感觉,包括知觉、联想、对回忆的投射以及客观思维等,都与人的身体要素、身体结构、身体功能息息相关。身体的感觉既包括感受重量、温度、高度等感应能力和感应形式,也包括痛感、快感、恐惧感等知觉感受,还包括人的心理感受和认知活动中难以描述、表达和觉察的各种超感觉。人体的认知行为中,大脑并非认知感受的唯一器官,敏感的指尖、多情的面部、舒展的四肢乃至沉稳的声线都是我们感知的工具,而这些身体的感觉也构成了认知基础以及各种知识与审美的直接认识[5]。“身体意识”强调生动活泼的体验,身体感知的增强往往可以使审美活动变得更为深刻,例如,戒指作为戴在手指上的饰品,它需要贴合手指的形态并直接与肌肤接触,这对戒指的尺寸和形态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约束,也进一步促进首饰与人产生密切的联系,使其与佩戴者之间形成了更多的互动可能性,此时的欣赏与佩戴则不仅停留于外观价值,还包含了人与物件之间的具身体验与感受反馈,这种身体感知承载着身体意识的流动,使审美体验更为丰富、强烈,认知活动更为深切。在日常生活的不同体验之中,身体的感觉唤起身体意识的觉知,身体意识通过感官的传递,能够在实现认知事物之余重塑身体的内在自我。

身体意识透过对传统身体意识的反思推动不良身体惯习的纠正。身体美学认为身体意识的反思性需要打破传统身心二元论的限制与偏见,不指向心灵对身体缺陷的反思和压制,而应致力于如何通过改善身体知觉能力,更好地促进身心融合,最终实现自我的提升。目前,身体美学的现实批判性主要体现在当代社会过分关注身体外在皮相这一问题之上,认为社会中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各种身体观念注重的是身体的外表,对“美丽”身体外在形象的宣传与塑造汇成了诸多带有欺骗性、诱惑性的身体影像之流,这与身体美学所追求的身心和谐、改善身体意识和完善自身等理念相左。因此,身体美学希望通过帮助人们身体意识的觉醒,对目前社会上较为不可取的传统身体意识及行为进行批判性论析,以便及时发现其问题,及时调整自身意识和实践,纠正错误身体惯习,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一些较为狭隘或过于极端的模式化身体观念的影响,转而探索更值得追求的身体价值与成就,实现身体的“解放”。

身体意识经由身体化的意识实现身体的“突围”。舒斯特曼认为“身体化”(Embodiment)的含义为“身体化的哲学不只是在理论上肯定并明确概述身体在所有的感知、活动和思考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身体化的意识认为人们需要通过身体风格与身体行为进行真正的身体思考,以个体的切身实践来体现身体化的哲学,借助身心一体的生活态度践行自我身体意识的表达,通过“身体意识”的具身化,将抽象理念转化为具象行为,在重塑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身体的“突围”,打破潜在的、不良的身体惯习与观念,使身体素质得到切实的提升。

二、洞见当代首饰设计中的身体意识

对于一般装饰艺术品而言,从创作到观赏的全过程中,一般主要包含作品、创作者和观赏者这三要素,此三者的整合成就了作品在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价值。而对于当代首饰而言,由于其具有可佩戴性,所以在作品诞生至最终佩戴过程的审美活动中还包含了佩戴者这一角色,这种艺术品的可移动性与可佩戴性特征使首饰得以区别于艺术而成为独特的存在[6]。在装饰身体的过程中,首饰作品既能作为佩戴者“自我”,展现着物主的审美风格和价值观;又能作为欣赏者的“他我”,通过欣赏过程中以旁观视角观察外化延伸的自我;更记录着存在于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中创作者的身体,以身体的物化表达其艺术理念。

首饰因身体的存在而存在,其审美价值的实现从设计、制作到佩戴都依附于身体的创造。人们对于身体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于首饰作品的理解,此时的身体不仅成为连接“人—物—世界”三者交流的文化符号,还成为了展现个体差异化的场所。因此身体美学这一概念在当代首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身体意识也随之延伸至审美活动的各个层面。面对身体美学的发展,国内外当代首饰创作者开始重新思考身体与首饰的关系,并通过不断的创作实践挖掘并反思身体意识的意义,为当代首饰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有趣的启发与讨论。

(一)身体知觉的反馈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感知需要通过各种身体感官获得,并且一定程度的身体知觉刺激能够加强我们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共同构成了首饰的知觉内容,它们相互影响又互相转化,为佩戴者建立起丰富多样的知觉体验系统。佩戴者在长期佩戴行为中,通过多种感受反馈在身体与首饰间建立连接,在这个从对首饰审美的认知深入至对自我的认知过程中,首饰成为个体认知的桥梁,在饰物接触身体的感受等直观审美体验唤起身体意识,又通过知觉的身体回馈至对首饰的新认识之中,以身体意识的流动重塑人对于首饰作品的认知[7]。

首饰作品是创作者器官的延伸,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其本人的“在场证明”。西班牙首饰艺术家拉蒙·普格·古耶斯在谈及观者对于首饰创作意义理解时表示:“艺术品是一个容器,艺术家在其中丢入了他的想法、情感、怀疑、经历、印象,当然还有他自己的一部分,目的是让佩戴者和观者参与进来,重新连接这一切。”此时,通过视觉、触觉、听觉乃至痛觉等身体知觉的反馈之下观者的“在场”体验与创作者的“在场”体验便实现了连接[8]。美国当代首饰创作者约书亚·科斯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材料的创新运用而出名,他由日常沐浴过程中身体与肥皂之间相互接触的私密时刻中捕捉灵感,并通过收集有使用痕迹的肥皂进行了[RE]EMBODY系列作品的创作(如图2),从视觉、触觉、嗅觉等层面激活首饰材料与欣赏者之间的共鸣,传达着物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实现身体知觉反馈之下的身体意识流动。肥皂作为首饰作品的载体在创作中被艺术化再改造,人们对日常生活物件的认识也随着这种身体意识的艺术化塑造得到更为生动的深化。

(二)身体反思的抒写

身体意识的反思所批判的并不仅仅是形象上的同一性和标准化,而是其带来的后果。当前社会普遍推崇的身体观念指向的是身体的外表,其导向的身体意识则只关注自身的外表如何符合大众审美标准以及如何吸引别人的目光,这种形象上的标准是对视觉感知的一种无限放大,它吸引并转移了我们的视线,把对身体的体验简单地等同于身体形象的塑造和欣赏,从而造成了对身体感知、身体意识的忽略甚至无视。身体美学意在打破外貌至上的现象,通过身体意识的反思抒写,呼吁大众关注健康、积极的身体美学观念。

当代首饰设计不再拘泥于传统首饰的形态,转向以首饰载体激活人与物相互关系的旅程中,通过部分创作者以更为新颖的视角反思身体美学视角下社会对于身体的误解,以首饰与审美主体的具身交互抒写身体意识反思之下首饰如何帮助人们认知身体,重塑身体美学观念的创作理念。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布拉汉姆在2000年的《内在美》系列作品中也讨论了消费文化下身体的符号学语义(如图3),通过研制含有各类金属和矿物质的可饮用溶液,在展示期间提供给观众饮用的形式模仿美容补品的饮用过程,而随着溶液的饮入,这些金属和矿物质也随之进入了观众的体内,成为了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实现了另类的首饰“佩戴”[9]。在系列作品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布拉汉姆旨在揭示身体受到当下多元文化影响下被隐性控制的现状,并引出对于身体成为欲望象征的反思,以观众身体内部的重塑唤醒身体意识延伸于精神层面的警示。

(三)身体化意识的再现

身体化的意识着重于分析人们如何透过身体语言来表达和理解日常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深入理解身体与心灵的关系以及身体意识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身体美学强调通过提高身体意识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和习惯中,通过身体的觉察进行反思,摆脱传统固有观念中不利于身体健康发展的限制与束缚,使身体得到自由的释放与发展。

美国首饰艺术家詹妮佛·克鲁皮的叙事性首饰系列作品《观赏性之手》则是以手这一身体部位的姿势作为首饰创作的载体(如图4),通过金属结构装置将手指和手腕以一种悬吊物的形式展现,意图是将多样化的手部姿势作为装饰物来进行展示,并以首饰作为辅助手段,以手部姿势符号语汇的传递帮助完善艺术创作整体概念[10]。这个首饰作品通过对手部姿态的束缚隐喻着当下对于追求美丽的强烈欲望如同束身衣一样约束着人们的身体,突出了一种极端求美心态下身体的非自由性,首饰佩戴过程中手势符号语汇的传递体现出以身体化意识的再现表达出身体语言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身体与首饰关系进行了探讨。由此可见,当代首饰设计在探讨身体美学并进行设计批评的同时,也延续着首饰创作面向身体的理念,身体意识与首饰物之间的相互交流为设计艺术家思考和创新的重点。在身体成为当代首饰艺术创作载体的前提下,身体美学通过首饰创作参与对身体的定义和讨论,使首饰创作行为从单纯的视觉欣赏与佩戴逐渐发展成对身体意识的延伸,成为人们反思身体与自我、社会间关系的媒介。

三、“身体意识”之于当代首饰设计的意义

舒斯特曼主张通过推行哲学实践来恢复美学与生活的关联,他认为:“必须从学院哲学的理论思考中走进作为生活艺术的哲学实践中才能找到新的思想的萌芽[11]”。在身体美学思想中身体意识成为了审美活动的新元素,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了“参与性”和“介入性”,冲击了静观的、无功利的审美观,从而使现代审美观呈现出更为多元、丰富的形态,也使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

首饰与身体相互依存,身体意识也通过这一形式成为连接“生活—人—艺术”的载体之一。从创作者视角看,在造物时,人首先会从自己身体的角度进行思考,除了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工具、工艺等与身体控制相关因素外,首饰艺术创作的背后还隐含了创作者对于自身设计哲学的叙述,此时的首饰设计以创作者物化的身体形式呈现,包含着其身体意识中对于物性的知觉以及对世界的理解。从欣赏者视角看,作为艺术的欣赏主体,人往往会通过身体各个感官的认知去进行首饰的欣赏,在这种审美过程中,不同欣赏者的身体在知觉中得到的渗透与延伸都会有所不同,使得欣赏过程的再创造得以多样化的发生,在此之中反思性的身体意识也得到了呈现。从佩戴者视角看,首饰依附于佩戴者的身体,且必须以适应其身体为导向,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身体也需要主动地去接受首饰带来的身体再塑造,这种改造不仅存在于肉体上,也存在于精神层面的身体意识之中,使艺术的审美价值得以在身体和饰物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实现(如图5)。127502cc7e86884b0dafcd283d6c479f1231d03401175d6a08151cb735dfbdbe

身体意识强调对身体的感知与体验,关注个体的身心需求,以觉知、反思与再现等重塑自我的方式诠释着身体美学的核心思想。由上文的分析可知,当代首饰设计也蕴含着身体意识的延伸与流动,创作者们可以基于身体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身体意识与首饰创作的再结合,输出多种设计思路,并通过叙事性的作品讲述关于外在形象、身份认同等身体主题概念创作向社会传递关注多元文化包容、自尊自爱等信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与反思,从而传递多元包容的身体美学价值观。

向审美主体提供多样的首饰作品知觉感受以丰富审美体验。将身体意识融入当代首饰作品创作中,突破传统审美界限,让首饰不再只是作为装饰物,而是具有更丰富的审美体验。以材料、工艺、造型、色彩等要素为切入点,构建多种首饰唤起用户身体知觉感受的形式,使身体意识通过知觉反馈得以更为密切地联系用户内在的自我认知,赋予当代首饰设计更为多元生动的互动特质。

透过定制化的身体首饰创作以传达个性化表达与反思。在首饰创作中关注用户独特的身体特质可以使首饰作品具有更强的个性化表达功能。用户的身体从创作初始介入,并在创作与反思中得到重塑,身体意识通过作品的制作与佩戴帮助传达用户自身独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传达个人身份和立场。

首饰创作传达独特符号语义以提高社会对于身体的关注度。当代首饰创作可以利用身体意识相关符号语义进行编码与解码,与社会中的身体议题相呼应和交流,推动首饰艺术创作路径的多样化发展,并唤起人们对于身体的关注,带动平等尊重多样性身体的价值观进一步延伸至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结语

身体不仅是个人行为、思想与知觉的载体,被视为联络内在个人和外在社会的桥梁,也是关联生活和艺术的载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审美艺术交流的重要媒介。当代首饰作为一种与人体“共生共存”的艺术形态,打破了传统首饰仅作为身体表面装饰或附属品的概念,具有自身独特的视觉结构与表达方式,致力于从个人情感、精神、美学等层面探求首饰与身体的联系,同时也是当下人们实现身体美的途径之一。

本文基于身体美学理论体系进行了身体意识的意涵分析。从知觉的反馈、传统身体观念的反思以及身体化意识的再现三个角度探讨身体意识在当代首饰设计的延伸,突出身体意识作为联系人、饰物的媒介,帮助审美主体重塑自我的重要性,并总结了结合身体意识进行当代首饰创作的意义。综上所述,身体意识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延伸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关注身体美学相关理论以及将身体意识相关意涵融入设计中,可以进一步拓宽当代首饰艺术表达空间,实现身体与首饰更为紧密的互动,丰富社会对于身体的认识和尊重。

参考文献:

[1]张再林,张慧敏,朱选华.中国古代身体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1-46.

[2]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M].彭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6.

[3]孟凡生.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的批判性[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51-156,168.

[4]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程相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1.

[5]张之沧.身体认知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张叶知.首饰与身体的对话——浅谈当代首饰的艺术属性和可佩戴属性[J].大众文艺,2017(7):264.

[7]张颖.从感性直观到本质直观——以首饰的日常佩戴为例还原生活美学的审美经验[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2(5):16-21.

[8]王钰涵.观看到“在场”:透过威尼斯全景画试论当代首饰的叙事手法[J].艺术与设计,2023(4):78-81.

[9]李芃禹.透视20世纪90年代首饰创作中的身体主题[J].世界美术,2021(4):73-77.

[10]关宇洋.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身体首饰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9.

[11]舒斯特曼.哲学实践:实用主义和哲学生活[M].彭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7-80.

作者简介:陈晓楹,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