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建设到文化融合:中国公共艺术的多维审视

2024-10-29 00:00刘方
美与时代·上 2024年9期

摘 要:文章分析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探讨了其在制度建设、艺术创新、文化融合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具体案例,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制定长期规划、鼓励原创设计、推动文化融合和增强公众参与等建议。文章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和推动艺术创新,增强公众参与度,最终实现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公共艺术;制度建设;艺术创新;文化融合;公众参与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质,还增强了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文化融合在公共艺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使艺术作品更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然而,在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制度建设和文化融合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公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的分析,从制度建设、艺术创新、文化融合和公众参与等多维视角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为中国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公共艺术的背景与基础

(一)公共艺术的定义和起源

公共艺术(Public art)是从英语中借用过来的一个术语。它由“公共”和“艺术”两部分组成,“公共”是指其所处的空间具有公共属性。而“艺术”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方法和形式,表达文化、情感、思想等内容的活动或作品。因此,公共艺术可以理解为在公共空间中展示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活动,它不仅具有艺术性,还包含了与公众的互动和社会影响。

公共艺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与一系列公共艺术支持计划有关,如“公共场所艺术”(AAP)、“建筑艺术”(AiA)以及“艺术百分比”(Percent per Art)等计划。这些计划强调要在建筑项目中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公共艺术创作,这也推动了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期欧洲一些国家,也采取了相同的举措,如英国的“艺术委员会”(Arts Council England)通过立法和政府资助,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和普及。

虽然俄罗斯(前苏联)没有使用“公共艺术”这一术语,但自20世纪30年代起流行的纪念性装饰艺术(Монументально-декоративное искусство)在作用和本质上与欧美的公共艺术类似。苏联时期的“五年计划”往往涵盖了纪念性雕塑和建筑装饰艺术的建造,这些艺术作品主要用于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教育,其中包括列宁和斯大林的雕像、大型壁画和纪念碑等。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在美化公共空间和增强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共艺术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虽然定义和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核心价值和作用是一致的,即通过艺术作品与公众互动,提升公共空间的文化品质和社会价值。公共艺术的“公共”属性,本质上也包含了社会属性。因此,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进行规范和指导,以确保公共艺术项目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和支持。从欧美各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公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建设的支持。完善的制度保障不仅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基础和资源支持,更是其持续发展和文化融合的重要保障。

(二)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

目前,中国学界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公共艺术这一概念在1990年代以后的中国才开始使用[1]。这是因为,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根据联合国的数据,199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26.41%,城镇人口约为2.5亿人,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正处于一个从以农村为主的社会逐渐向城市化社会转变的初期阶段。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公共艺术为主题来构建城市文化已成为时代的需要,但与之相关的公共空间艺术的实践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已开始。例如,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建设的十大建筑及其配套的雕塑、浮雕和壁画。这一时期的公共艺术深受苏联纪念性装饰艺术的影响,以政治宣传为主,具有宏大的规模、明确的主题和强烈的象征性意义,通常由艺术家团队共同创作,强调集体主义精神。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北京首都机场的壁画和北京地铁2号线的壁画,标志着中国艺术家开始独立探索,试图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融入新的公共空间环境,创造符合中国实际的公共艺术。这一时期,“公共艺术”的概念在中国还不普及,直到1982年2月25日,“城市雕塑”一词才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中[2]。“城市雕塑”和“公共壁画”成为这个时期常用的专业词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需求不断增长。1993年由文化部、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和推动城市雕塑的建设,提高公共艺术的质量和文化水平。它为城市雕塑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进入21世纪之后,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国加快了城市改造更新的步伐,推动了公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为了解决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千城一面”问题。公共艺术作为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载体,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是,与公共艺术建设的繁荣相比,公共艺术的制度建设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使其在实现积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方面未能完全发挥潜力,从而制约了公共艺术的持续进步和整体品质的提升。

二、当前中国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的不足

尽管中国公共艺术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与公共艺术发展相匹配的法律文件一直没有出台,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层面就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城市雕塑”的规范性文件,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但自1993年发布以来,该办法一直没有修订,内容过于滞后,难以满足当前公共艺术发展的需求。地方层面的法规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以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上海市为例,1996年制定的《上海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虽然在2010年进行了修订,但观念依然比较陈旧,未能跟上公共艺术的发展需求。这些法规未能有效覆盖公共艺术的实时变化和发展需要,限制了公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在公共艺术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缺乏专门的机构进行统筹和规划。目前,中国的公共艺术管理主要依赖于各级市政建设和城市管理部门,对公共艺术的管理通常只是这些部门的众多职能之一,缺乏专业化和专职化的管理机构。很多城市虽然成立了城市雕塑管理办公室、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机构,但这些机构在公共艺术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常常因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资源支持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从规划管理来看,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与空间规划和行政管理产生交集,但实践层面大多是受官方政策、重大活动等事件的影响,呈现出一种波浪式、运动式的短期突击建设,没有稳定且长期的统筹规划系统。”[3]例如,湖北省荆州市2016年投资1.7亿元人民币建造的巨型《关公雕塑》,审批手续尚未完备,便仓促上马。该建筑建成仅4年后就由于违建问题需要拆除并更换地点重建,拆除重建的费用高达1.5亿人民币。这种公共艺术建设中的混乱,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艺术创新的不足

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致使许多城市在追求形式化和速度化的过程中,忽视了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和独特性。例如,上海浦东新区东昌滨江绿地内的雕塑《日晷》,与英国雕塑家温蒂·泰勒(Wendy Taylor)语1973年完成的、位于伦敦塔桥边的地标性作品《Timepiece》有极高的相似度。最终,该雕塑在2016年被拆除。这种简单复制的做法,不仅侵犯了原作者的权益,而且阻碍了本土艺术家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城市的公共艺术失去了城市的文化和特色。这种忽视不仅影响了公共艺术作品的质量,还直接制约了文化融合的进程。

(三)与建筑和景观环境的脱节

中国公共艺术在与城市地域文化和现场环境的融合方面也存在显著不足。“著名的公共艺术理论研究学者北京大学教授翁剑青指出,公共艺术对于空间的介入不是简单或粗浅的硬性移植和表面的照搬,而是生发和植根于特定地域场所、语境原有的生态系统之中,形成与当地自然和社会历史以及整个生态系统间的对应关系,以自然而精彩的方式融入其中,而非唐突、孤立的自我张扬。”[4]这种融合也使艺术作品更具独特性,避免了同质化和内容空洞的问题。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公共艺术作品未能达到预期。例如,在北京市中央商务区(CBD)的街道绿化带中,摆放了一批模仿复活节岛石雕的人像,其本意是展示国际化形象,但这些作品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且与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毫无联系,显得十分突兀。这种缺乏与当地文化融合的公共艺术作品,难以引起市民的共鸣和认同感。

(四)公众参与的缺失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核心,然而这一特征在国内尚未真正实现。在公共艺术项目的决策过程中,人们通常将教育功能放在首位,而忽视了对视觉美感及艺术观念的重视。公众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无法对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制作流程进行有效地参与和互动。这与现行的公共艺术运作体制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公共艺术建设主要依赖财政拨款。然而,由于监管体系不健全和审美能力不足,部分公共艺术作品在决策过程中难免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公共艺术研究学者季欣认为:“这些作品难以与公众社会产生广泛、贴切的联系,或者表现出浓郁而俗气的商业气息,与城市主体风格格格不入,盲目拼接,缺乏对公共艺术深度的人文关怀。”[5]

2023年河南省鲁山县的《牛郎织女》雕塑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热议,凸显了中国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缺失的问题。这座耗资715万人民币的雕塑在建设前未能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决策过程缺乏公众参与。高额的制作费用对于刚脱贫三年的鲁山县显得尤为突出,这也引发了公众对资金使用的质疑。此外,该雕塑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件雕塑高度雷同,不仅涉嫌抄袭,其制作水平也备受质疑,许多人对其艺术价值和实际效果表达了不满。这一事件反映了在公共艺术项目中加强公众参与和进行透明决策的重要性。

通过上述对中国公共艺术在制度建设、艺术创新、环境融合、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制度建设在公共艺术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框架不仅能保障公共艺术创作的原创性和多样性,还能为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从制度建设到文化融合,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路径。只有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公共艺术才能真正实现其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目标,从而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从制度建设到文化融合的路径

制度建设为文化融合奠定了基础,使公共艺术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城市文化紧密联系的整体。通过文化融合,公共艺术可以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此外,文化融合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加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甚至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实现文化融合,公共艺术才能真正发挥其社会和文化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实现文化融合不仅仅依赖于艺术家的创造力,更需要制度层面的强有力支持。

(一)完善法律法规

为解决中国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制度不健全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出台针对公共艺术的专门法律文件,明确公共艺术的定义、范围和管理规范;根据不同城市的历史和地域文化,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制定资金来源和使用规定,明确建设资金的来源和保障机制,规定资金的透明使用和审计流程,防止资金浪费和腐败发生;保护艺术家的知识产权,明确对艺术作品原创性的要求,防止抄袭。

(二)制定长期规划

为避免公共艺术发展的短期行为和资源浪费,需要制定长期稳定的发展规划。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公共艺术发展规划,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规划,确保规划能反映当代城市建筑环境设计的要求。规划应包含公共艺术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公共艺术的发展形成延续性。长期稳定的规划不仅可以避免公共艺术发展的短期行为,还能确保文化融合的持续性。在规划中加入对文化融合的具体要求,也能使每一个公共艺术项目都成为展示和传播地域文化的窗口。

(三)鼓励原创设计

为提升中国公共艺术的创作水平,必须鼓励原创设计,具体措施包括:设立公共艺术专项基金,资助艺术家的创作和研究,鼓励原创设计,提升公共艺术的创作水平;举办公共艺术的展览、比赛和交流活动,发掘和扶持与地域文化融合的优秀原创作品,提升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和作品的艺术水准;建立公共艺术创作激励机制,奖励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表现突出的艺术家和作品,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四)促进环境融合

公共艺术与环境的融合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与城市的文化环境相融合,另一方面是与公共空间的物理环境相融合。与城市的文化环境相融合,可以体现鲜明地体现出某一区域或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同时也可以体现出我国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具体措施包括:鼓励艺术家深入了解和融入当地文化,确保作品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公共艺术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通过文化融合,避免公共艺术作品的同质化和内容空洞问题,使其更具独特性和文化价值。与公共空间艺术所处物理空间中的建筑和景观环境相融合,可以使艺术作品在空间环境中能够协调统一,不显得突兀。具体措施包括:在公共艺术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周围建筑和景观的风格和特征,确保艺术作品与环境和谐共生。

(五)增强公众参与

增强公众在公共艺术项目中的参与度,确保这些项目能够真正反映公众的需求和愿望,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和规范公众参与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公共艺术的认识和参与意识,增强公众的艺术素养;通过透明、公正的决策过程,确保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在项目中得到充分反映,进而促进城市文化认同和文化价值的形成。

四、结语

文章从多维视角分析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制度建设在公共艺术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框架不仅能保障公共艺术创作的原创性和多样性,还能为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必要的支持。因此,从制度建设到文化融合,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路径。只有在完善的制度环境下,公共艺术才能真正实现其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目标,从而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潘俊峰.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瞻望[J].艺术评论,2007(11):76-77.

[2]王克庆.中国百年城市雕塑艺术(中)[J].新文化史料,1999(5):70-71.

[3]武定宇.走向新综合——关于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思考[J].美术,2023(6):62-65.

[4]翁剑青.超越本体的价值含义——公共艺术的广义生态学管窥[J].文艺研究,2009(9):19-26.

[5]季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0(5):70-73.

作者简介:刘方,俄罗斯国立柯西金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