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10-28 00:00:00姜晓坤

摘 要:红色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资源。利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将红色资源融入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是对传统的延续,对教学的创新,也是强化和优化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红色资源 小学数学 教学

一、用好红色资源,营造教育氛围

良好的氛围能够浸润学生的心灵和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红色精神深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在春风化雨中对党和祖国产生热爱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在教室内设立红色资源图书角,张贴英雄的语录、画像,课间播放红色歌曲等。学生在校园中始终能够得到熏陶、提升,从而实现环境教育的效果。

二、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红色资源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接受教育的媒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有很多红色资源。

“近似数”中有国庆庆典的介绍: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庆典在60响礼炮声中开始,国旗护卫队正步行进了169步,寓意着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69年不平凡的历程。阅兵式与阅兵分列式共用时间近66分,有56个方队和梯队,约20万人接受了检阅。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画布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小数和应用小数的国家,比其他国家要早1000多年;教学“公顷 平方千米”一课中,教师可组织学生搜集国土面积的信息;在教学“圆”时,教师可适时地向学生介绍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约1500年前就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欧洲至少要早1000年。

教材中还有许多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科技成果的红色资源例题。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有机整合教材中的红色资源,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热情。

三、善于收集红色资源统计数据

数学是一门极具原则性的学科,科学的数据具备强大的说服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中的精确数据,并将其渗透到数学教学之中。

丹东市本土红色文化很多,红色文化资源相对也集中,有利于收集与应用。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是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标志性建筑。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纪念碑为主题,让学生收集纪念碑的长宽数据,计算纪念碑的面积或者体积。在计算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纪念碑存在的意义,鼓励学生继承先辈的遗志,弘扬革命精神。

再如,在学习“方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行军速度数据,进行追及问题的例题改编,通过计算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当时志愿军战士们为革命胜利所做出的伟大牺牲。

像这样,结合数学知识的特点让学生搜集有关红色资源中的各种数据,并且将这些数据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联系起来,在无形的渗透之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丰富的体验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让红色文化深入学生的内心。

四、激活红色资源,创设情境课堂

情境教学是利用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的体验感而研发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充分运用本地的红色遗产来把数学课题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构建以“红色遗产”为主题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成积极地学习,接触和体验历史,进而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大数的读写”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的第三节课的内容。教学本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抗美援朝战争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抗美援朝战争实际数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下面我们就通过视频来回顾那段历史。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无视中国的一再警告,10月初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进犯,同时不断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镇和乡村。中国人民义愤填膺,忍无可忍。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战争共打了2年零9个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师:2024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1周年,让我们翻开历史,一起研究抗美援朝中那些大数的读写知识,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英勇豪迈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板书: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抗美援战争中万以内的数据信息,读给大家听。

生:读信息。

师:谁能说一说读万以内数的方法?

师:你们想知道自己搜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及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

【探究新知】

1.进入主题

师:(出示图片)抗美援朝纪念馆英烈厅入口处有这样八个红色大字——“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红色大字下面有两个大数,你们知道这两个大数吗?

生:我参观纪念馆时听导游阿姨讲过,左边的数字290万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的参战人数,右边的197 653是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人数。

师:你带领大家读一读这两个数字,让我们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

生:二百九十万,十九万七千六百五十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数字进入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

出示数据图片,提出学习任务。

①敌方683 079人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用最落后的武器击毙。

②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全国各界人民总计捐款556 503 700元;东北地区捐款65 250 800元。

师:这些抗美援朝中的大数,怎样读呢?请同学们借助数位顺序表学习单,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以小组为单位探索。

3.小组交流分享

每名学生试读一个数,然后组内同学讨论修正,依次进行。全班交流提升。

生1:(出示学习单)我把第一个数写在数位顺序表中,683 079对照数位顺序表,万级里的68表示六十八个万,个级里的3 079表示三千零七十九个,合起来可以读作“六十八万三千零七十九”。

生2:第二个数读法和第一个一样。556 503 700对照数位顺序表,亿级里的5表示五个亿,万级里的5 650表示五千六百五十个万,个级里的3 700表示三千七百个,合起来可以读作“五亿五千六百五十万三千七百”。

生3:这种读法就是先给大数分级,然后一级一级地往下读,无论是亿级数还是万级数,都按照个级数读法来读,然后在每级的后面添上“亿”或“万”,个级可以省略计数单位“一(个)”。

师: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生:和万以内数的0一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

设计意图:设置这个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刚才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都没有学会的学生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二是通过交流,学生进一步感受大数的读法。所以,此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关键处追问,让学生感受道理,体会读法。同时,将教材中的数学问题与红色资源融合,通过红色资源的情境创设,实现思想与能力的同步提高。

4.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读法

师:含有两级、三级的大数,读、写时你有什么好办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

生1:读数时,可以从低位起分出四位一级,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往下读,每一级读法和万以内数一样。

生2:读数时先分级,从右到左每四位一级,从最高级开始一级一级地往下读。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

五、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是课内知识的有效延伸,也是渗透当地红色资源的重要载体。利用数学课程的特性来设计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不仅强调了数学课程的文化含义,还提高了数学教育的活力。

例如,丹东有一条红色旅游公交专线,途经车站12个,线路长度23.5千米。红色旅游公交专线途经的公交车站涂装为醒目的红色,车身两侧涂装志愿军吹响号角及鸭绿江大桥图案,车内语音播报途经的红色景点、景区及丹东风土人情简介,车内电子屏播放丹东旅游宣传片,乘客在公交车上即可了解丹东的红色文化和红色故事。根据这一红色资源,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红色旅游专线中的数学问题”实践活动。

总之,红色资源的教育应当从小抓起,数学教师应当将红色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红色精神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师生们的言行举止都反映出红色的灵魂,使得整个校园始终充满了红色的气息。

参考文献

[1]赵珑.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7(19).

[2]陆慧芬.红色文化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四个有机结合[J].才智,2014(4).

[3]刘晓萃,陈艳.融入红色文化的小学数学命题案例研究[J].辽宁教育,20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