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桥南新老街

2024-10-28 00:00:00谈钇含
快乐作文(5.6年级) 2024年2期

古巷幽幽岁月深,青石小街留旧痕。江苏宜兴的老街旧巷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们刻录着历史的印迹,又承载着现代人的生活。近日,我们宜兴城中实验小学六(3)中队的队员们来到素有“教授之乡”美誉的宜兴市和桥镇,漫步南新老街,寻找旧时光的记忆,感受烟火味十足的文化气息。

进入南新老街,青石板铺成的老街曲径幽深。队员们驻足于古老的青石板路,抬眼便是中式古朴的门匾、精美的雕格花窗、斑驳的马头墙……仿佛置身于江南水墨画中。老建筑、旧时光仿佛在与队员们促膝长谈。

漫步南新老街,左首边便是那座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的里塘渎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麻石板建造的里塘渎桥,承载了一代代人的回忆,队员们通过古桥,通过并不遥远的历史,解读它沧海桑田的轮回。丝丝细风拂过水面,河水泛出鱼尾纹,让队员们感觉甚是有趣。

在里塘渎桥的南面,队员们看到一块醒目的标识牌,上书“吴冠中上船处”。通过了解,队员们知道吴冠中先生画过很多地方,但最爱画而且年年想画的还是江南故乡。当年他回到故乡宜兴,来到薄雾垂柳、白墙黑瓦的南新老街,在流水潺潺的里塘渎桥脚下的河埠头,登上小汽船驶向涌湖。

南新老街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着。队员们继续沿着南新老街往西,一面欣赏着一代代当地人最为鲜活的乡风文化,一面享受着南新老街的书卷气。脚下这承载历史变迁的青石板块,还曾吸引过大文豪苏东坡的驻足。

南新老街上,精心打造的东坡美术馆、十里乡贤馆、悟道堂、勤读斋、思贤轩,都是对先贤的仰望与崇敬。这些场馆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跨过门槛,队员们进入东坡美术馆,映入眼帘的,是各类以宜兴乡村景色为主基调的艺术作品。队员们认真聆听着南新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在作品前或仔细欣赏,或交头探讨。欣赏着主题鲜明、灵巧生动、娟秀柔美的书画作品,队员们感悟着彰显文化底蕴的书画佳作。苏东坡才华横溢,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写诗词,还擅长书法、绘画,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贡献,留下了东坡肉、捐带造桥、竹符换水、独山易名等诸多故事。这些,同样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南新老街西头出口处的墙上,绘有一代大文豪苏东坡买田塘头村的逸事图文,流传着苏东坡焚房契还屋的传说。

一条南新老街、一座里塘渎桥、一卷乡风文化,南新老街努力地回望昔日风貌,并以文化街的方式焕发出勃勃生机。在金色的夕阳下,队员们围坐在凉亭里交流学习心得。透过手指间仰望蓝天,队员们于素雅安然的时光里,染一指回忆的墨香,携一抹昔日的晚霞。

(指导教师:张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