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到寒冬腊月,教室里就冷得受不了。同学们最盼望的就是早点下课,大家一起玩热身游戏——“挤油油”。
“挤油油”是一种古老的儿童游戏,就是一群孩子靠墙站成一排,和拔河恰恰是相反的运动方向,左右两边的人像挤油渣一样使劲地往中间挤。为了让同学们的身体能迅速地暖和起来,老师也鼓励大家课间玩这样的游戏。
下课铃一响,我们就争先恐后地跑到教室外面的山墙下,那里正好可以晒到太阳。于是,我们不分男女,一个个对着太阳靠墙站好。大家铆足了劲一齐向中间狠挤,咬牙、猫腰、弓腿……左边的同学使劲往右边挤,右边的拼命阻挡左边的进攻,队形忽左忽右地摇摆着,大家嘴里一边哈着白气,一边不停地喊着:“挤、挤、挤油油,挤到山南吃羊肉……”
“挤油油”就像拔河一样,人数越多越有意思,两个班的男生对抗赛最受大家欢迎。甲班男生靠着墙根站成左队,乙班男生站成右队,两个班的班主任是裁判,女生们则组成啦啦队。老师一声号令开始,比赛很快就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只见左队的队员开始用力往中间挤,最前面的是个头儿高大的甲班男生,他正和乙班的大块头用肩膀和胳膊肘互不相让地肉搏,相互撞击,后面的队员嘴里一边喊着口号“一、二、三”,一边拼尽全力往中间推进。中间的两名“前锋”为了不被对方的联合力量挤出去,双臂尽可能地贴在墙上,双腿稍微弯曲,尽最大的力量不让自己的身体前倾,以免被挤出队伍。
老师和女同学们大声地喊着“加油、加油”,为本班的男生助威。如果“前锋”不小心被挤出来了,就迅速地补充到队伍的尾部,他后面的“替补”立刻成为本班的“前锋”,带领队员们撑起局面。大家的脊背紧贴墙面,用肩膀往前挤,嘴里不停地呐喊,势必要分出胜负来。在此起彼伏的挤扛下,在来来回回的拉锯式对抗中,男生们的身体便暖和起来,甚至汗都要冒出来了;女生们因为大声地呐喊,脸上也是红扑扑的;老师也忘掉了年龄和身份,挥着手大喊:“加油!加油!”
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往往因为上课铃声的响起,变成一场没有胜负的比赛。同学们气喘吁吁地坐到教室里,身心都是暖暖的,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小时候,虽然冬天的学校里因为没有取暖设施而寒冷无比,“挤油油”却带给我们身体上的温暖和最大的乐趣。这种土得掉渣的游戏,以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不但挤出了我们体内逼人的寒气,也挤出了我们的快乐和天真的童年。
现在的学生们早就没有了“挤油油”这种冬日里课间的“必修课”,他们在冬天被暖气包围着,幸福而快乐。我坐在温暖的室内,思绪却久久地沉浸在童年的校园里。那些快乐的时光,如珍珠一般在我的记忆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