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回望过去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除夕是团圆日,家人们从祖国的各个地方赶回家中,用不同的方式共度春节。我的家乡在河北,大家跟着我一起过一个河北年吧!
除夕早上最重要的事就是贴年红了。每年除夕,我都是在奶奶家度过。奶奶家是典型的农村自建房,大门又高又宽。红红的春联贴在大门两侧的墙上,房檐下挂起象征团圆的大红灯笼,家中里里外外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年”的颜色为什么是“中国红”呢?相传古时候有只恶兽叫“年”,人们用燃放爆竹和门前挂红布条的方法驱赶“年”,后来挂红布条就演变为贴年红。想必红色成为我们中国人心中最爱的喜庆颜色,也与此有关吧!
在除夕这天,不仅家人们要团聚在一起,就连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白菜豆腐也要敲锣打鼓地欢聚一堂。中午要吃美味可口的大锅菜。经过铁锅的慢炖,柴火味、肉香味在火苗上跳着舞。热腾腾的大锅菜一入口,香味四溢。一块豆腐,一口白菜,一条海带,忙不迭地被送入口中,满足感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除夕的傍晚,奶奶所在的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红灯笼都亮起来了。无论走到谁的门前,那红红的颜色映在脸上,都是满满的节日氛围。
奶奶在除夕的晚上,还要点亮一些蜡烛,火苗在这浓浓的年味里翩翩起舞,红红火火。
除夕的大戏自然是春晚和守岁。都说“三十晚上熬一宿”,除夕熬夜就是守岁,整夜家里灯火通明。晚上8点前全家人就围坐在电视机前,嗑着瓜子吃着糖,等待着春晚的开始。春晚节目中有很多中国元素,如很多演员会穿旗袍,有戏曲类的节目,有语言类的节目,还有关于考古的舞蹈……春晚是一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圆的聚会,是一次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展示。春晚伴随着我们从旧的一年迈入新的一年,午夜12点的钟声敲响之后,守岁就成功啦!说起守岁,我已创下了不败战绩,近几年没有一次在午夜12点前睡觉的。是不是很厉害?
有道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但是我知道,中国这个大家庭里的人们,在这一天都心系一处,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盼。
(指导教师:张志娜)
点评:
小作者既写出了河北特有的除夕习俗——吃大锅菜,也写出了全国除夕的共同性——看春晚、守岁,我们还看到了除夕历史的传承性——贴年红。小作者不仅善于观察生活,也乐在其中,通过她的描述,我们能感受到除夕的热闹,体会到团团圆圆过除夕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