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开头 匠心自成

2024-10-28 00:00:00董问博
快乐作文(5.6年级) 2024年2期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雕琢开头可是一个好方法!好的开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生发出继续读文的热情。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以下思路值得借鉴。

一、先声夺人,开门见山

这种方法多用于以写人为主的作文,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作为开头,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如:

“哎,走的时候别忘了拿桌上的面包……还有,你今天是不是穿薄了?都三九了……还有……”一大早的,妈妈就扯着嗓子喊。(吴雨桐《母亲的唠叨》)

这篇作文从母亲唠叨的具体内容写起,读后很有代入感。读者很想知道“我”听到母亲的唠叨后有什么具体表现,所以能生发出读者继续读下去的热情,开篇也在不知不觉中呼应标题。

二、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也能奠定习作的情感基调。在记叙文的开头加入一些环境描写,能使习作的情韵顿生。如:

冬雪如约而至,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棉被”。今年的雪并不温柔,伴随着刺骨的寒风,逼着行人在天地间踽踽独行。(王炳灿《红梅》)

大雪、寒风、独行,勾勒出雪天出行图,为下文偶遇红梅并生发感慨蓄势。

三、妙用题记,升华情感

题记往往是用含蓄、深沉、凝练的语言直指中心,丰富内容,为下文设置悬念,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

因为有了你,过往的云烟都泅成了一幅水墨丹青。

——题记(张雨薇《奋斗路上有琴声》)

这个题记给读者一种水墨画般的意境美,同时也让读者对“你”产生了兴趣,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四、倒叙手法,吸引读者

在叙述时,先交代故事的结局或者后发生的某些情节,然后再交代故事的开端和经过。这样读者就会对内容产生好奇,急于想探究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倒叙手法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如:

舞蹈室中轻柔的乐曲缓缓流淌,光影勾勒出舞者柔美纤长的身形。身影在镁光灯下停留了数秒,突然,又快速旋转起来……这个身影便是苦练六年拉丁舞的我。练习的间歇,我拿起杯子喝水,透过杯里面的水,我凝望着熟悉的木地板,思绪蓦地回到六年前的高光时刻……(陆韵岚《我的高光时刻》)

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之后,再详写自己学跳拉丁舞的高光时刻。

读到好的文章开头,会让人的内心如风拂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又像鲜花初绽,瞬间点亮人的眼睛。但需要注意的是,开头不是习作的主体,不能过多、过长,不能喧宾夺主,但一定要精彩;同时还是应该花大力气、大篇幅在整篇习作的选材及布局上,这才是写作取胜的关键!

范文

“顺风耳”老师

徐楚颐

“八组同学,你们在窃窃私语什么?上课要认真听讲!”“三组同学的思路紧跟老师,提出表扬!”课堂上,总能听到英语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插播的“广告”:有善意的提醒,有“大肆”的表扬。这些正能量,推进着我们每节课的学习。

开头的妙用:采用“先声夺人”的开头方式,以英语老师的话引出人和事,很接地气,并把老师的话戏称为“广告”,习作语言诙谐,吸引读者。

一头秀发用鲨鱼夹随意夹着,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就是我的英语老师。随和中带着亲切,但尤为有特点的是过人的听力。我们对她的特异功能啧啧称赞,同时给了她“顺风耳”老师的美称。

在课上,英语老师正绘声绘色地讲课文。我们小组的两名同学对下课的争论话题意犹未尽,上课了还在小声争论。只见英语老师讲着讲着,突然停了下来,目光由温和变得犀利,并高声复述出那两名同学聊天儿的内容。我们大惊——原来英语老师还有边讲课边听别人说话的能力。只听英语老师说:“上课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用我再重复了吧?”此时,教室里安静极了,大家连大气儿都不敢出。英语老师就这么蜻蜓点水地说了几句,便调整情绪继续讲课。那两名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

我们向班主任“分享”了英语老师的“神奇魔力”,班主任听后哈哈大笑,并一语道破了天机:“哪是什么‘顺风耳’,她是太在意你们了,所以你们多小的声音她都能听见。”

原来如此!

(指导教师:董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