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语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在英语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所以,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会逐步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入分层教学设计的活动,从贴近学生实际学情的角度入手,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以此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尽可能地缩小学生两极分化的学习差异。本文首先概述了“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然后从英语教学实践角度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作者简介:尤姬珍,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民族中学。
立足“双减”背景,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传统课堂那种“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课程教学标准对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此,在日常教学环节,教师需要紧扣“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从学生实际学情入手,引入分层教学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提升教学活动与学生学情之间的匹配程度,以此保障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学习互动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向提升。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双减”政策是指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在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基本政策方针。“双减”政策的提出旨在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在具体环节,教师要能够科学提升课内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减轻学生非必要学习压力与负担,以此达到提质与减负并行的最终目的。基于此,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设计中,教师就需要立足学生实际学情,对分层教学的流程和内容做好规划,以此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在分层教学设计阶段需要遵循一些基本教学原则,确保分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体而言,主要包含几个基本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既体现在学生分层的科学性方面,也体现在教学设计分层的科学性方面。学生分层和教学设计分层是保障分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在教学阶段,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学情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以及教学内容做好科学的分层和调整,确保二者之间相互匹配,以此保障学生在分层教学模式中的学习质量。第二,灵活性原则。分层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具体实践和应用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日常学习表现情况,以动态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并定期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情况以及自身学习基础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分层教学设计和学生分层情况,以此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第三,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强调教师在设计分层教学活动时既要着眼于学生当前学情现状,又要立足学生学习能力发展需求,制定贴近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教学策略。7i/MQtnBFYHVjqQia29uPw==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准确定位学生当前的学习起点,科学平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教师和学生双向参与的互动课堂中,循序渐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英语课堂逐步趋向高效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准确定位学生层次差异,科学划分英语学习层次
在“双减”背景下的英语分层教学设计中,准确定位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是保障分层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在明确学生学习差异之后,教师才能给予不同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以此保障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契合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将提质减负的“双减”教学目标融入日常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在定位学生学习层次差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课堂学习表现情况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辅助,对学生实际学情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诊断,以此科学提升学生分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以及课后作业环节的表现,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进行主观判断,以此形成初步的学生学情摸底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结合线上教学平台存储的学生学习记录和成绩数据,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以及日常考评表现等信息进行综合考虑。通过直观数据的分析和诊断,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定位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利用线上信息化的评估系统,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进行智能化评估,以此明确学生学习能力或者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智能化评估工具的辅助进行自我评价,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实际情况。通过以上具体举措的辅助,在明确学生学情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多维度指标,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明确各层次学生学情的现状以及后续教学计划的侧重点,确保后期分层教学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上贴近学生学习需求,助力学生在符合自身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中主动汲取英语知识、发展语言能力。
(二)明确课堂教学分层目标,制定整体分层教学计划
从“双减”政策的基本内涵不难看出,其最终目的指向的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基于此,在“双减”背景下的英语分层教学设计中,教师就需要在明确学生学情差异的基础之上,对课堂教学目标做好分层的细化设计,以此确保课堂教学活动能够真正贴合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保障学生在分层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并获得语言知识与能力的双向提升。为了确保课堂教学分层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情,细化对应的教学目标。首先,对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较好的学优生,在课堂教学目标中就可以增加拓展应用类的要求,助力学生在夯实课内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词汇、短语以及句型进行对话迁徙;其次,对于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都处于中等的学生,教师则需要从发展性的教育视角出发,在教学目标中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或者学习活动,督促这部分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尝试更深层次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挑战,在“跳一跳”的过程中逐步向学优生靠拢;最后,针对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都相对较为薄弱的学困生,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5“Our school life”Topic 1“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从课本教学内容的分布情况来看,本课时的语言知识主要围绕交通方式进行讨论,在语言对话中增加了频度副词的使用方法教学。教师在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时,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视角入手,以生活化的场景为载体有序推进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对话练习和实践应用中逐步掌握表达交通方式的一般形式以及频度副词的使用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教学目标可以做出如下设计。1.学困生教学目标,复习本单元表示交通以及频率的词汇,夯实词汇语言基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熟读课本中的基础对话部分,如“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on foot.”等,为后续应用迁徙对话做好学习铺垫。2.中等生教学目标,在熟练掌握基础词汇以及对话句型的基础之上,结合生活场景,仿照课文中的对话句型进行口语对话应用和练习,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使用“by+交通工具”进行初步的自主表达和交流。3.学优生教学目标,在上述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能够将表达频率的句型迁徙到不同的事件中去,会在课内口语交际的语境基础上灵活使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和短语进行交通方式的提问和对话。如“How does LiMing come to school?/LiMing comes to school by bike.”。分层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指明课堂学习的目标和要求,然后在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中高效学习和实践,以此逐步达成减负提质的“双减”教育目标。
(三)细化教学活动分层设计,有效提升分层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活动作为保障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载体,教学活动的设计情况直接关系到后期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况以及学习质量。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分层设计是保障分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双减”背景下的英语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做好学生分层以及教学目标分层之外,还要进一步细化课堂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以此构建“同教材、同进度、差异活动”的分层课堂教学过程,为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堂学习负担搭建平台,助力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在这一环节,教师就需要从课堂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最近发展区等多维度综合考虑,以此保障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化挖掘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与价值。
例如,在教学课本中的基础对话和句型时,为了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教学设计和情境化教学内容,在富有趣味性的互动课堂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课内所学知识,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仍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在课前导学环节,教师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场景的角度入手,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和对话场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将学生上学场景的片段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中所呈现的对话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上学的方式学习使用“by+交通工具”的表达技巧,在自由对话中尝试关联subway、bus、train、ship、bike等工具进行自主对话。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困生,为了保障这部分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关联句子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内基础对话以及常用短语熟悉掌握,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辅助下,让学生根据所出示的图画选择对应的句子或者短语,助力学生对by bike、on foot、by car、by bus等表示交通方式的短语熟练掌握。这种细化课堂分层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的学习体验中,高效汲取语言知识和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四)完善课后教学分层评价,助力学生查漏补缺
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离不开课后教学评价的辅助和诊断。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最后一环,教学评价起到了教学诊断以及查缺补漏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双减”背景下的英语分层教学课堂中,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前以及课中的教学组织工作之外,也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活动的推进情况,从课后教学评价的视角入手,对分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以此保障分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助力学生在查缺补漏中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在课后小结的评价环节,教师可以留几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围绕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句型以及常用对话句式进行梳理和汇总,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评价和反思过程。为了保障学生在总结和梳理阶段的学习活动有效性,教师可以适时引入思维导图的辅助,指导学生系统汇总本课时所学知识,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总结。接着,可以按照学生学习小组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进行对话交流和表达,并以此为媒介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能够对自己课堂学习的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一个更为深入的摸底,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在分层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评价环节,不能单一地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学评价,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的学困生。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课堂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要从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认真程度角度入手,引入非量化指标的评价内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同时又不至于影响和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分层评价的教学设计,充分凸显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诊断和导向作用,在立足学生学情的教学评价和指导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的英语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创新和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学习起点,再进一步结合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活动等角度入手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将分层教学的理念贯穿英语课堂的始末,以贴近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设计为载体,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更深层次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吉宇恒.“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J].校园英语,2024(14):70-72.
[2]张珂.“双减”背景下中学英语分层教学策略的探究[J].学周刊,2024(9):146-148.
[3]李菁.浅析“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策略[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7):82-83.
[4]钟华筝.“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思路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2024(2):90-92.
[5]韦雪锋.“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23(1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