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4-10-27 00:00金玉芳彭小华李伯勋
校园英语·上旬 2024年10期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关键力量,推动着社会不断前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各领域人才培育提出了全新要求,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将新质生产力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不仅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点,更是未来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剖析,深入探讨了将其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高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金玉芳(1981-),女,广东广州人,广州工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商务英语;彭小华,广州工商学院;李伯勋,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于 2023年9月由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性,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同时指出,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英语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科,同样需要进行相应改革。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新质生产力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向,表现为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容,成为引领创造全新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发展动力。其二,素质更为优良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在生产力中,人是最为活跃且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新质生产力要求劳动者具备更高的知识水平与技能素养。其三,科技含量较高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之一。其四,范围更广的劳动对象,是新的物质基础。其五,更优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是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主要包括创新驱动、高效能、高质量、高科技、智能化、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下的劳动者应兼具以下素养:其一,劳动者应具备创新精神,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其二,具备应用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其三,具有国际视野,拥有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合作的能力;其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工作效率较高。

二、将新质生产力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故而,高校理应全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型劳动者。一流的人才必然是国际化的,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把新质生产力融入高校英语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综合素养,有利于推进高校英语课程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三、将新质生产力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高校英语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就如同瓶子,而新质生产力则是瓶子里的内容。随着教育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改革浪潮的兴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促使越来越多的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与工具,常见的有微课、慕课、微信、雨课堂、超星学习通、FIF 口语等。它们使英语教学更加高效、多元化,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积极性与自主性。高校英语教师应当明白,高校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在于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的革新,更关键的是教育理念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高校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并介绍国际形势。

(二)高校英语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予以优化

高校英语教师应增添并整合跨学科知识,融入实践性强、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需因时而变,以契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才需求。高校和高校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入前沿教学内容。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带来诸多新领域和新知识,高校英语教师应吸纳这些前沿内容并融入教学中。比如,增添人工智能语言处理、跨境电商英语、全球金融英语等模块,助力学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掌握最新的语言应用技能。二是加强跨学科融合教学。英语教学不应孤立存在,而是要与其他学科深度交融。例如,结合心理学开设跨文化交际心理分析课程,与管理学联合设置商务英语管理课程等,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高校可以搭建模拟真实场景的语言实践基地,引入先进的语言学习软件和平台,与涉外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四是拓展综合素质培养。除了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辩论活动、模拟国际会议、案例研讨等方式,将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中。五是构建动态更新机制。为保证英语教学内容始终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步,高校应建立动态更新机制。这可以通过定期安排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邀请行业精英参与教学内容优化、追踪学生就业后的语言应用反馈等方式达成。

(三)高校英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高校英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应用任务驱动、项目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同时促使学生了解新质生产力下的各种信息化工具。高校英语教学应以传统课堂为基础,借助信息技术打造多维课堂,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与生动化。高校英语教师可将网络互动平台当作课堂的拓展渠道。比如,在 MOOC 或者云课堂中设定讨论议题,激发学生踊跃参与,强化班内外的即时交流。同时,借助 VR 、 AR 等技术,为学生营造沉浸式环境,使其亲身体验多样的文化情境,进而提升英语学习的实用价值与趣味程度。此外,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精心制作并播放生动的视频教材,并配上有趣且活泼的音频解说,实现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呈现。这种策略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网络互动平台的运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培养其自主思考和交流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熟悉新质生产力,且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团队。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其一,增加教师与企业接触的机会,促使教师与社会的发展相接轨,确保教师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同步。教师长期身处学校环境,易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对社会的变迁及所需新型人才缺乏了解。故而,学校应当邀请企业中的行业杰出人士到校为教师授课,或者为教师创造前往企业实习的机会。

其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大对男教师的招聘力度,扭转男教师比例过低的局面;强化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培训,推动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合理减轻教师工作量,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并提供进修补贴;适度放宽高级职称的评定条件与名额,同时以优厚待遇留住高级职称教师2WFh0GxdTTG5jjzADYqabQ==,避免人才流失。男教师可以带来不同的教学视角和方法,丰富教学风格。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可使其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减轻工作量和提供进修支持有助于教师在学术和教学上有更深入的探索,为教学创新提供可能。而留住高级职称教师则能使其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教师团队的发展。

其三,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层出不穷。高校英语教师需要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练运用 Office 办公软件、音视频剪辑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等工具来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借助即时通讯工具等发布和共享这些资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高校英语教师掌握了众多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方法,如超星学习通、职教云、腾讯课堂、腾讯会议、QQ 群课堂等。他们能够根据自身教学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平台或平台组合,与学生进行课内外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监控学生的线上学习状态。此外,高校应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参与信息化教学培训的机会,以更好地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总之,教师有效应用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个性化教学。而高校组织的培训则为教师能力提升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五)完善高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应完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将新质生产力融入英语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考量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小组讨论参与程度以及项目完成情况。通过多种方式,更为客观、精准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具体而言,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诸如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等,还要重视学生在课后作业中所展现出的知识、观点贡献度以及对讨论主题的理解深度。在项目实践方面,则着重考查学生的项目规划、执行能力和最终成果的质量。此外,教师还需依托线上平台实施动态评价。例如,运用各类软件记录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参与状况,使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准备、课中的学习互动、课后的复习巩固,以及课内的集中学习与课外的自主学习等,都能够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反馈。这种创新的评价方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它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避免单一评价方式所带来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动态评价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进步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考查,还要考查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新质生产力是否有良好的理解以及应用实操能力。

四、结语

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将新质生产力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高校英语教师需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性,积极探索将新质生产力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可行路径,从而为培育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詹佳莉.智慧教学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海外英语,2023(5):156-158.

[2] 李壮桂.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