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分层作业实践

2024-10-27 00:00吴婉清
天津教育·下 2024年9期

“双减”政策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重、校外培训压力大而出台的减负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其中对教师教学的影响莫过于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语文虽然是基础性学科,是学生掌握语言表达与运用、理解情感与价值观的工具,但不应通过难度大、机械性的作业强化学习。因此,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科特征,把握语文学习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分层作业,落实减负要求,使教学提质增效。

一、“双减”政策对初中语文作业的要求

2021年7月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其中针对校内作业做出的减负要求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压减学生作业总量与时长。语文作业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课上练习与课后作业,课上练习以基础知识与技能练习为主,在课上即可完成,其主要内容虽然具有陈述性,但能够为知识的迁移做出示范。课后作业形式丰富、内容多样,也是作业负担的主要来源,很多教师并未把握课后作业的真正意图,仅是作为课上练习的延伸,最终使学生深陷题海。课上作业与课后作业的功能不同,将课后作业作为课上作业的追加必然会导致作业机械、量大,只有发挥其深化课堂教学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双减”政策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未来发展,明确要求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减轻其身心负担。

(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而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的质量对语文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初中语文作业以识记型内容为主,缺少对思维品质的训练,学生抄抄写写、读读背背,缺乏挑战性,无法拓宽视野,难以获得成就感,作业的整体“含金量”较低。而高质量的作业强调育人功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语文知识,还具有促进方法掌握、能力发展的作用,用少量的作业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因此,提高语文作业设计质量既是教学改革的根基,也是减负增效的关键。“双减”政策明确提出“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并鼓励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减少机械、无效、重复以及具有惩罚性的作业。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落实原则

(一)目标与内容一致

教师设计分层作业目标与内容时,要明确目标为导向,内容是目标的体现与细化,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关系,同时将“双减”政策融入目标与内容中,设计量少、质量高、分类明确、分层科学的目标,使作业内容直观体现“双减”政策要求,保障作业内容的个性化和较高的育人价值。

(二)层次与趣味结合

教师设计分层作业时,要基于层次原则将作业内容与学生学习层次相联系,且要基于趣味性原则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完成作业,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情况、兴趣爱好,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保障作业趣味、合理,能够让学生真正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三)多样与适度同步

教师设计分层作业时,要基于多样原则,将拓展性、实践性、开放性作业组合在一起,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同时要基于适度原则,保证作业类型多样,难度有所变化,适合不同的学生。因此,多样与适度同步原则要求每个层次的作业难易程度合理、种类与形式多样。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分层作业实施策略

(一)数量分层,提供自助模式“菜单”

根据“双减”政策对学生作业量的要求,教师应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少而精的作业,并在作业数量上分层,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作业,不因作业数量而感到压力。但是根据分层作业设计原则,既要保证数量合理,又要让学生感兴趣,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适合为学生提供选择。教师应基于数量分层开启自助模式,设计作业“菜单”,让学生按需选择、量力而行,避免能力强、精力多的学生不够做,也避免基础层的学生做不完,满足各类型学生的作业需求,真正使作业数量适合每个层次的学生,使“双减”政策得以有效落实。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学中,教师设计的自助作业“菜单”包括以下内容:“前菜”——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两项作业任选其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一是朗读全文,针对重点字词加深理解;二是正音正字、理解画线词语并写出近义词。“主菜”——以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为主,锻炼学生理解与综合分析能力,两项内容均为必做内容:一是以思维导图梳理母亲的形象,体现对典型事件的概括;二是围绕真挚动人的母爱,在课文中做批注,针对描写母爱的句子展开分析,写出打动人的理由。“饭后甜品”——以综合培养学生素养为主,这部分作业三选一:一是课文中提到母亲是伟大的人,但结尾又写母亲是平凡的人,是否矛盾?你怎么看?二是结合以往学习的回忆性散文分析描写手法、人物塑造、情感表达方面的共性;三是搜集描写母爱的诗句,尝试以母爱为话题创造“三行诗”。

通过作业数量分层,学生获得自助作业“菜单”,真正做到按需选择,避免作业“量”成为负担的主要来源。

(二)难度分层,体现作业层次差异

在设计作业中合理地设置难度,具有激发学生挑战欲的作用,但难度要适中,适合所有学生。“双减”政策要求“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根据这一要求,分层作业设计要做到难度分层,在作业难易程度上体现层次差异,保证学生完成适合自身水平的作业,避免因作业过难而出现心理负担重等问题。教师可以设计难、中、易三种难度的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水平进行合理选择,但也不阻止学生向更大的难度挑战,使难度分层作业既能够夯实学生基础,又能有效激发全体学生的挑战欲。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教学中,“易”层次作业围绕课文展开,需要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峡的特征;翻译句子并体现倒装与省略语法;结合课文体裁与出处分析写景顺序以及有什么好处。“中”层次作业简单拓展,需要学生深入思考,结合地图回答“三峡中最长的是什么、最短但最雄奇险峻的是什么、最幽深曲折但最具观赏性的是什么”等问题;古代文人骚客在三峡来来往往,猿声触动了他们哪些思考,勾出怎样的回忆,结合以往学习的古诗文谈一谈。“难”层次作业形式新颖、拓展范围广,学生需要基于跨学科视角完成作业,如拓展三峡水电站相关信息,分析在三峡建水电站的理由,与课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对应;小茗同学为三峡写了一段导游词,其中有三处问题需要修改;小晨参与社团组织的“三峡五日游”活动,但他的妈妈既担心他的安全,也认为会耽误学习,你该如何说服小晨妈妈?

教师将作业难度分层,形成“易、中、难”三个层次,适应学生的能力、需求和进度,保证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作业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思考,通过完成作业有效锻炼素养与能力,获得成就感。

(三)时间分层,合理规划时间范畴

以往机械、重复的作业会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但“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控制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长,并明确规定“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由此,教师应进行作业完成时间分层,避免耗费时间长的作业使学生产生压力,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完成作业的时间。教师应在不超过“90分钟”上限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作业中体现对时间的分层要求:优秀学生的作业难度大、开放性强,形成的结果多样,可以适当花费较长的时间;基础层学生的作业以训练思维品质为主,为了提高思维活跃度,培养其思考能力,可以适当缩短完成作业的时间,推动学生积极思考,高效完成作业;能力较差学生的作业相对基础,但由于其基础薄弱,也要适当宽限时间。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中,优秀学生完成实践作业:在课文描写的四次背影中选择令人感动的一次,发挥想象、联系情感体验,将描写内容改编成情景剧,与父亲共同演绎,并录制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这项作业需要改写与演绎,磨合时间较长,演绎中学生要调整情绪与表达,教师可以要求其在40分钟内完成。基础层学生的作业是伴随音频朗读文章中四次描写背影的内容,与家长交流阅读感受,为四次背景写下“评语”。这项作业涉及朗读、交流、写评语,阅读后是学生情感最浓厚之时,感受丰富,应在25分钟内完成。能力较差的学生按照“父亲的四次背影”与“我的四次流泪”的思路绘制思维导图,深刻体会文章大意,进一步明晰作者情感的变化。这项作业围绕课文展开,需要学生理清行文思路,考查阅读归纳与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

将完成作业时间分层,体现了对时间的清晰规划,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水平按时完成作业,既解决了作业耗时长的问题,又使学生养成不拖沓的良好习惯,高效利用课后时间,避免完成作业时间长造成的压力大、学习效率低等问题。

(四)类型分层,有效锻炼学生能力

语文作业有多种类型,如演说交际类、读写积累类、考查探究类、采集创编类等,每种作业的功能不同,锻炼的学生能力也不同,保证学生完成合理类型的作业,能够使作业价值最大化,进而提升作业质量。因此,根据“双减”政策提出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要求,教师应在设计作业时实现类型分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设计合适的作业类型,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获得符合其需要的作业,充分体现作业的价值,在作业环节实现提质增效。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学中,教师针对优秀学生设计采集创编类作业,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说明形式,以“总—分”结构介绍校园,至少介绍三个方面;结合苏州园林最突出的特点,选择一个角度描述看到的美景,写明选择理由。这一类型的作业以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思维逻辑和审美鉴赏素养为主。针对基础层次的学生,教师设计演说交际类作业:阅读课文,在涉及说明方法的位置说出对应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把握语言特征,阅读基于删除比较法、替换比较法改写的句子,分析与原句之间的差异,谈一谈原句与改句的不同以及感受。这一类型的作业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逻辑。针对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设计读写积累类作业:积累课文中不常见的建筑领域的词语;结合文章中出现字词的理解选词填空,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经验。这一类型的作业旨在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夯实语文基础。

作业类型分层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保障了作业质量,切实在育人环节产生价值,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取得进步,避免压力大、负担重,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支持分层,采取个性化支持策略

“双减”政策虽然并未明确在作业相关规定中提出关于教师提供作业支持的要求,但是基于“作业提质”要求,教师需要“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进行系统设计,保障作业符合学生发展实际且具有素质教育导向。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教学中,优秀学生需要完成演说交际类作业,分析愚公的形象是“愚”还是“智”,并分析愚公精神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本项作业开放性较强,为了不让学生局限在自己的理解中,教师提供合作探究支持,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组织学生围绕作业内容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交换观点,形成完整认知。基础层学生的作业是对比阅读,迁移课内基础知识,经过思考后运用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训练中。本项作业实践性较强,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卖蒜老叟》,并提供工具书、辅导资料等,使学生自行解决阅读理解中遇到的困难,强化自主学习能力。能力较差学生的作业是文言知识积累与简单的课文理解,作业内容基础性较强,由于这一层次的学生能力较弱,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作业,基于线上平台分析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如速度、准确度等,并及时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明确提出鼓励教师设置分层作业,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明确分层维度以及分层要求,融入政策,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使分层具有明确目标与现实意义,从而保证学生通过作业取得能力与素养的进步。但分层并非固定的,教师还要在不断实践中深化对政策的理解,创新分层维度与作业设计方法,保障分层作业效果最大化。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5G+专递课堂’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 FJJKZX22-565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