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作为新课标的教育核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这一理念不仅体现了教学的实践性,更强调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运用与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深度教学理论应运而生,成为新课标背景下引领教学创新的重要力量。深度教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引导教师以更全面的视角审视教学内容,以更系统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从而带领学生深入挖掘语文知识的内涵与价值。通过深度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的本质,还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因此,一线教师要充分发挥深度教学的优势,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深度教学概述
深度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学习活动,为语文学科赋予生动的、深刻的教学意义。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引领他们深入体验、积极探究、深刻反思,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思维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转变。
对于小学生而言,深度教学将引领他们深入探究语文作品的内涵,与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产生深度共鸣,他们不仅能够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还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深度教学,学生得以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在文化的熏陶中成长,他们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技能,还在情感与思维层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这种转变让他们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深度教学不仅是教育的追求,更是文化传承的使命,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视野的未来栋梁。
二、小学语文进行深度教学的必要性
(一)落实教学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深度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落实教学的实践性,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这是培养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关键。通过深度教学,教师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层面,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设计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使他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挖掘语文内容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度教学注重挖掘语文内容中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与价值。通过深度教学,教师会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思想,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同时,教师还会结合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语文知识的背景和内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全面提升。
(三)丰富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深度教学注重丰富语文教学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在深度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会、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同时,教师还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如使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三、当下小学语文深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深度教学的解读存在误区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深度教学时,普遍存在着对深度教学概念解读不清的问题。部分教师错误地将深度教学等同于知识难度的提升,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晦涩难懂,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他们忽视了深度教学应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识的应用与实践,以及学生思维的拓展与提升。这种错误解读不仅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反而可能阻碍他们进步。
(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然而,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却不尽如人意,他们无法熟练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深度教学,这不仅限制了深度教学的实施效果,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深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应试教育观念束缚了深度教学的实施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观念在我国教育领域根深蒂固,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这种观念导致教师在实施深度教学时往往以考试内容为导向,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的关注。这不仅限制了深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也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打破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实施深度教学的关键所在。
(四)教师语文综合素养的欠缺制约了深度教学效果
教师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实施深度教学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综合素养却存在欠缺的情况,他们在文本解读、人文内涵挖掘以及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种欠缺不仅影响了深度教学效果,也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提升教师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实施深度教学的必要条件。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深度教学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展现语文内容的丰富内涵
教材是教学的基石,其中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宝贵资源。教师精心研读教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优美的语言,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之美、感悟人生的真谛。同时,教师还应结合教材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教学中,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能够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整个故事;能够理解《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的所有内容,并体会故事中所讲的哲理。针对这篇文章的核心主旨,一般情况下会从农夫的角度去思考,进而获得这样的道理:不能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却很少从兔子的角度去思考。然而,故事中的兔子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兔子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它因为疏忽大意而失去了生命。这一角度的探讨能够让学生明白做事要谨慎,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酿成大错。可见,在深度教学中,教师应该梳理故事中的所有“人物”,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反思,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可以从多个维度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二)分析班级学情,巧妙运用游戏化教学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语文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游戏化教学还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游戏体验,让学生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坐井观天》教学为例,虽然学生能够在字面上理解“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视野受限的道理”,但往往难以真正体会这种视野受限所带来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一哲理,教师可以设计一款趣味横生的游戏化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跳出井口看世界”。
活动准备:废纸壳、彩笔、各种小物品(如铅笔、玩具、图片等)。
活动流程:创设游戏情境。教师首先用废纸壳制作一个模拟的“井口”,并邀请一名学生扮演“井底之蛙”,坐在“井口”内,只露出头顶部分。其他学生则站在“井口”外,成为“井外世界”的代表。
游戏体验:教师开始描述一个场景,如“井外阳光明媚,花儿盛开,小鸟飞翔”。同时,其他学生将各种小物品放在“井口”上,“井底之蛙”只能看到物品的一部分。例如,露出铅笔的一头,或者展示图片的一角。
猜想与分享:“井底之蛙”要根据看到的部分猜想整个物品或场景的样子,其他学生则可以描述“井外世界”的真实情况,与“井底之蛙”的猜想进行对比。
跳出井口: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井底之蛙”走出“井口”,亲自观察那些物品和场景。此时,他可cce87295e3d22daf24fae410a740c716c2b8488a94aeb1c00e7d8e102e047f2e以分享自己在“井底”和“井外”看到的不同,以及自己的感受。
总结与讨论: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坐井观天”所带来的局限性,让学生思考要如何拓宽自己的视野,以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通过这样的游戏化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坐井观天”的局限性,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课文核心主旨的理解。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多维度的语文表现能力。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语文运用创造条件
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因此在深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语文运用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可以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元素,从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传承能力十分重要。对此,教师要把握机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故事的教学为例,本单元选取了我国比较经典的几个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不仅寓意丰富、内容有趣,还深得学生的喜爱。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呈现这些传统文化故事。例如,对于《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绘制一幅绘画作品,并基于自己的理解,简要概括故事的发展过程,为作品配上简介。对于《精卫填海》的故事,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收集资料,根据内容编排小品或情景剧,补充具体情节,赋予人物更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完成情况,举办一个作品展览会,或者进行舞台演出。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欣赏到多样化的绘画作品和情景剧,还能从他人的创作中拓宽视野,激发灵感。同时,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从而主动探索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后续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理解和传承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借助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深度教学。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呈现更生动形象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同时,信息技术还能拓展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语文学习。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在线交流与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学生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课堂体验。在课程导入时,教师精心挑选一段花生从落地发芽、生长到结果的完整视频,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观看。
在视频中,花生种子静静地躺在土壤中,随着春雨的滋润,它开始发芽,嫩绿的叶片逐渐展开,展示出勃勃生机。花生植株茁壮成长,藤蔓缠绕,绿叶茂盛。最终,在夏日的阳光下,花生果实渐渐成熟,一颗颗饱满的花生荚挂在藤蔓上,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
这样的导入方式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认识到本课内容与花生这一植物密切相关,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帮助学生突破了信息茧房,让学生对花生的生长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对视频的观赏,学生将直观认识到文字的魅力,进而树立学好语言知识的意识,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结语
总的来说,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使学生深刻领悟学习的重要价值,而深度教学正是为了确保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为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确保深度教学有效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