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中的灵活应用

2024-10-25 00:00:00陈峰
考试周刊 2024年38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灵活方便等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构建智慧课堂也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8-0086-0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微课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文章旨在探讨微课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中的应用,以期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一、 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课堂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它通过优化教学流程、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实现了个性化教学、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评估的结合。智慧课堂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智慧课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准确、及时的分析和预测,从而为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其次,智慧课堂实现了个性化教学。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和学习分析技术,教师能够及时获取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等信息,从而针对不同学生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次,智慧课堂具有智能化管理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学生信息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进度管理等,不仅能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最后,智慧课堂具有智能化评估特点。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教师可以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等信息,从而为教学提供反馈和指导。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用于评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指标,为学校管理和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总之,智慧课堂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微课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中的应用

一)应用微课进行预习

在信息时代,微课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在预习阶段,微课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其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

以“有理数”为例,学生在预习时需要掌握一些重点知识,特别是如何根据要求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以及正确理解数字0在有理数中的分类。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可以为学生录制一段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中,教师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分类情况将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从整数与分数的分类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有理数。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整数和分数例子,让学生了解整数和分数的概念和特点,并掌握如何将有理数分类为整数和分数的方法。其次,从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有理数。教师可以列举一些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它们各自的概念和特点,并掌握如何将有理数分类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中融入一些知识点,例如,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规则,以及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定理,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这些知识点,并进行理解和记忆。在微课预习的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一些自学检测题,如判断题、选择题等,帮助学生强化个人的预习成果。由此可见,应用微课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而且,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微课素材的应用形成自己的知识学习方式,同时可以对微课素材中展现出的问题与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的问题做出整体性的分析和判断,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二)应用微课导入新知

在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也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课程导入可以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帮助学生构建体系化的、结构化的学习逻辑,这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因此,如何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是每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导入方式。

例如,在“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融入微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迅速建立起轴对称的概念和知识框架。在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蝴蝶、水杯、枫叶等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明显的轴对称特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微课中,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过有相同特性的事物或图形呢?”基于这一问题,学生会展开想象和联想,搜寻自己记忆中的事物,最后得出轴对称的结论。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我们刚才看到的事物或图形都有相同的特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如此一来,教师借助微课导入新知,顺利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更强。此外,微课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呈现新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图像、文字等多种手段来呈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例解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总的来说,应用微课导入新知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三)应用微课剖析教学重难点

初中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在一些重难点知识上,学生往往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微课内容,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剖析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以“图形的旋转”这一知识点为例,这一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图形旋转后发生的变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结合flash动画,将图形的旋转过程全方位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和总结。这样,通过直观的感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形旋转的原理和特点,从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微课的内容要紧密结合教材,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确保微课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其次,在微课中要突出重点、难点,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最后,在微课中还需融入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为了使微课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动画、图像、文字等多种手段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在讲解“图形的旋转”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从生活中的一些旋转现象入手,讲述一个风车的故事,说明风车是如何利用旋转来工作的。通过风车这一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旋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故事讲解的基础上,教师便可以利用flash动画演示图形的旋转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旋转的规律。在动画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等,让学生观察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图形旋转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将故事和动画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旋转的概念和原理,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这种生动有趣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巧妙地创设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是一门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学科,在进行微课教育时,教师可以创设微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微情景可以用于学生的预习、课堂教学引导、实践探索等环节,教师可以用创设微情境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真实情景体验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上10元现金去超级市场买文具,询问不同办公用品的价格,最后付了钱,还剩下6块钱,然后让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计算自己所买的东西的价格。在计算时,同学们可以假定自己买的东西一共是x元,然后按照题目的意思写出一元一次的方程式,即:10-x=6。通过求解该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就能得到x=4,由此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购买文具的价格是4元。基于这一点,教师们可以把课堂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三个人去超市买几件文具。比如,在超市里,第一组的学生总共购买了2支铅笔,3块橡皮,两本笔记本,不过,没有人知道他们买的是什么,他们只知道两支铅笔花了3块钱,还有8块钱。然后,教师就可以问这一组的学生:“你买一支铅笔前,你有多少钱?”首先,我们可以假定你有x元钱才能买到一支铅笔,那么你就可以按照题目中的意思,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式:x-3=8。通过对该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学生可以得到,x=11,也就是说,在买这支铅笔之前,只有11元。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类似的购物模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引入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温故知新,加强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应用微课课后复习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课后复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没有完全理解知识点,或者在课后的复习中遇到了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

以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和勾股定理等知识为例,一些学生可能较难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在复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思路不够清晰,甚至会混淆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制作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微课,在微课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用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演示功能,形象地展示正方形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正方形边长的求解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微课还可以通过复习和巩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情况,制作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复习微课,在这些微课中,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则可以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自己的知识基础,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在初中数学的课后复习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针对性地提问、形象的演示、针对性的复习、拓展性的延伸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巩固知识基础、提高学习效果。另外,微课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安排。

三、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制作高质量的微课、分类整合微课资源、将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及与数学实验相结合等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同时,也可以为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目前,微课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和应用不足,对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使用微课的管理和指导,避免出现滥用现象,更好发挥微课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如晨.探究微课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中的灵活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7):220-222.

[2]万学成.初中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3,25(10):206-208,178.

[3]郑曾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8):80-82.

[4]马志科.走在时代前沿合理应用网络——互联网环境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J].亚太教育,2022(13):14-17.

[5]陆韵.数学学习如何摆脱“刷题”依赖——基于AI技术的个性化教学[J].人民教育,2022(11):42-45.

[6]杨莉,胡国兵,姜志鹏.应用型本科实践类课程微课的教学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22(9):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