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变时,要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引导和持续优化。但因为高校的师资水平、学科设置、地方财政、生源质量等存在较大差异,实际转变工作中面临较多困难。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行业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逐渐从以往突出某一专项技能向适应某一岗位群就业所需的“一专多能”方向转变。因此,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提出了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思想。
一、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目前音乐专业在校生的基本状况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在校生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学生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在各地艺术类联考政策的影响下,学生要经过不同级别高校逐层筛选录取,这就导致高校之间的生源质量严重分化。同时,地方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时,适当降低了招生标准,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获取更多的专业学生,但很难保障音乐专业的生源质量,最终出现数量和质量难以兼顾的问题。其次,综合文化素质偏低。音乐艺术教育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涉及语言学、地理、历史等跨学科内容,在高层次的音乐教学中,这些知识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快认识和理解音乐专业,并将专业学习上升到全面学习中。但从当前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要求来看,艺术类招生制度更加侧重特殊的专业技能,对人文、自然、学科等方面的要求并不高,因此,高校艺术生会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专业技能上,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和运用。最后,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充足。大部分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并不准备在毕业之后参与相关领域的深造,因而在学习训练中会缺少动力,长此以往,必然会失去创新意识和竞争压力,这不利于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目前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教育问题有很多,具体体现在:一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目标定位作为课堂教学系统中的重要支柱,是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依据,直接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正确。高校音乐院系作为培育音乐教师、民间音乐研究者、社会音乐文化人才的重要阵地,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所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基本技能,拥有创新创造能力,可以在音乐教育或理论研究中发挥作用。但目前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并没有完全达到这项要求,常常将不同类型学校的目标要求融合在一起,造成一种“大杂烩”的现象。二是教学理念过于老套。与国内知名专业音乐学院相比,普通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都很老套,这直接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充分发挥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先进教学方法、全新教学理念的应用价值。三是缺少专业素质强且研究水平高的师资团队。高校音乐专业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储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积极有效地解答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知识问题。在高校音乐专业全面扩招的背景下,虽然高校进一步提升了音乐专业教师的综合水平,聘请了大量优秀的音乐教师,但对专业课教师管理依旧不到位,导致整体教学水平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引发了更多人才培养问题。
二、高校音乐专业“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是指学校培养学生或在职人员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拥有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各项工作能力。其中,“一专”是指精通本职专业技术,考核成绩总分达到规定标准;而“多能”是指在精通本职专业技术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和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其他两项及以上的专业技术。在现代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将“一专多能”看作音乐专业的指导思想,要结合不同高校的教学特色,呈现具有差异的办学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钢琴或声乐技能和其他音乐表演技能。从实践教学指导角度来看,此时“多能”包含舞蹈编导、乐队编配、合唱指挥、技能表演、音乐判断、音乐感悟等多项能力;另一方面,音乐课程教学能力和教师所拥有的其他教学能力素养。从实践教学角度来看,此时“多能”是指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沟通交流、教学领导、课程鉴赏、语言表达、准确观察等各项能力。
(二)“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
整合近年来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累积经验分析可知,专业教师要在渗透“一专多能”的基本概念时,将其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科学调整招生标准、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毕业标准这四项内容。
首先,招生标准。在高校音乐专业招生考试中,设计钢琴和声乐两个特长方向,要求每位学生同时具备钢琴、演唱、音乐的综合技能,并将其看作是筛选专业人才的主要条件。
其次,培养目标。在现代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中,人才培养要考虑四项目标:一是理论素质,包含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见解能力、运用思维、学术技能等多方面内容;二是音乐修养,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别力,另一方面是指音乐技能训练和本体性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是人文底蕴,由于音乐学科具有宏大视野和人性关怀,在专业教育中要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开展教学,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审美水平,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空间;四是语言功底,目标是指专业学生熟练运用现代汉语表达自我观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只有音乐专业人才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才能让自身的知识和思想在社会上流通和传播。
再次,教学课程。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作为推广“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渠道,专业课程结构设计包含:第一,专业课设计。这一板块中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两部分内容,前者涉及声乐技能、钢琴技能等,而后者包含教学观摩、实践训练、说课等内容。第二,基础内容。从实践教学角度来看,这一板块设计涉及七个课程群,其中音乐教育课程群包含音乐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教育类课程群包含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知识;综合技能课程群包含舞蹈编导、歌曲写作、合唱指导等专业课程知识;音乐史学课程群包含西方音乐史和中方音乐史等专业课程知识;传统音乐课程群包含说唱、戏曲、民歌等专业课程知识;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群包含复调、曲式、和声等专业课程知识,除此之外还涉及视唱练耳课程群。第三,文化通识课程,包含人文社科、体育课程、英语课程、思政课程等多项课程群,是现代教育革新发展关注的焦点。在素质教育理念影响下,各地高校迅速启动了推广音乐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的系统工程,会根据所在地区的教育需求,积极探索音乐通识教育的发展路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艺术思想水平。
最后,毕业标准。从当前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指导情况来看,学生毕业标准涉及三部分内容:一是指实践环节。具体内容包含教育实习和讲课,只有学生成绩合格才算完成实践活动。二是指毕业论文。其主要围绕音乐教育领域进行探讨总结,最终成果包含经验总结、实验报告、教学叙事、行动研究、文献评述、教学设计等内容,只有学生成绩合格才算完成毕业论文。三是指技能毕业汇总。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专业方向,整理汇报钢琴特长或声乐特长的技能,系统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和实践教育成果。
(三)“一专多能”的实践路径
第一,要转变传统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在确定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后,教师要分析各类知识技能所承载的教学使命和基本职责,注重展现自身的模范引导作用,使学生在专业教学指导期间,明确“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规范有效的价值观念。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技能和专业知识时,逐渐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另外,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构建自主学习意识和知识体系,兼顾教育教学的“一专多能”学习任务,以此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比如,在教育部提出师范类专业三级认证的相关政策后,要结合高校音乐教育累积经验,构建音乐师范教育体系,转变传统以音乐为主的教育理念,持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监管系统。
第二,要重视音乐专业课程的改革工作。为了在新时代教育革新背景下培育全方位发展的音乐专业人才,要设计具备选择性和开放性的专业课程,使音乐专业的学生奠定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熟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音乐思想。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中,音乐专业课程改革要先优化核心课程,构建实用性强、知识容量大、少而精的教学指导模式,有针对性地增强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使学生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参与艺术社会实践,最终在相互促进中形成全新的课程体系。同时,要将培养学生能力看作课程改革的基础条件,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育人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此为推广“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更多具有审美价值和思考空间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同时,与作品中的人物和内容同呼吸、共命运,陶冶学生的基本情操,启迪学生的技能智慧。
第三,要持续强化音乐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水平。在重视音乐理论和音乐表演技能的教学工作时,要科学协调钢琴、声乐以及其他乐器的实践关系,逐步优化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学观摩等基础实践环节,提升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捋顺知识技能和能力素养在人才培养中的逻辑关系,根据新时代下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科学调整不同类型实践教学的学分和学时,充分展现他们的协同育人作用。另外,要构建以“一专多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衔接理论技能和实践活动,以此引导专业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技能体系,为步入行业岗位提供有效依据。
第四,要重视公共文化课程的教学指导。目前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专业、忽视文化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实践专业能力的培养,阻碍了“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针对这一现象,高校音乐专业可以在每学期增设与文化素质有关的选修课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指导学习,使学生在重视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
第五,要关注组织能力的培养与应用。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步入社会岗位之后,除了参与教学工作外,还会经常组织师生参与学校或社会提供的文艺活动和比赛项目,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将很难有序开展相关活动。因此,高校音乐专业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组织能力与意识,具体体现在专业实习、教育实习、社会实践、艺术实践等多个环节,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综合业务能力,使他们在提高专业技能,开阔专业视野,累积丰富经验的同时,对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感悟力和创造力。
(作者单位:泰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江元:《地方应用型高校音乐学专业建设的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30期。
[2]李健:《应用型高校人才德育培养模式中引入“企业5S理念”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3]徐彩虹:《应用型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以运城学院为例》,《当代音乐》,202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