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素养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2024-10-24 00:00:00黄容
剧影月报 2024年4期

音乐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力,通过音乐活动,幼儿可以更好地感知世界、理解情感,发展节奏感和协调能力。优秀的音乐素养能够使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更有效地运用音乐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育效果,为幼儿带来更丰富、更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基于以上这些背景和认识,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如何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音乐学科素养的内涵和构成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这些素养超越了具体的学科知识,是个体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时能够成功应对、实现自我价值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基础。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素养时代”。在这个时代,教育不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这意味着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和调整。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音乐学科素养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音乐学科独特性的关键素养。它是音乐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审美感知,即对音乐艺术中美的敏锐感受和准确把握;艺术表现,包括通过演奏、演唱等方式展现音乐的能力;创意实践,即运用音乐元素进行创新创作的能力;文化理解,指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尊重和融合。审美感知让学生能够领略音乐的魅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艺术表现锻炼学生的实际表演能力,提升艺术表现力;创意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文化理解则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拓宽视野。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它明确了音乐学科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推动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升了音乐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培养具有全面音乐素养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推动音乐事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对音乐素养的需求

(一)从幼儿身心发展需求来说

幼儿本身就非常喜欢音乐和游戏,这主要源于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对世界的感知较为直观和感性。音乐具有丰富的声音、旋律和节奏,能够直接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音乐的节奏往往能够带动他们的身体律动,让他们在欢快的氛围中体验到快乐和愉悦。而且,音乐具有情感表达的功能,幼儿能够通过音乐去感受各种不同的情绪,这有助于他们情感认知的发展。此外,音乐活动通常是集体性的,幼儿在参与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与同伴互动、合作,这对他们社交能力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说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从学科发展来看,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和感受艺术之美,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通过音乐活动,幼儿可以锻炼节奏感、音准等音乐基本素养,为他们未来进一步深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音乐还能与其他领域进行融合,比如与语言结合,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与身体运动结合,能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音乐学科的发展也需要专业的学前教育人才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以便科学、有效地设计和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在音乐世界中快乐成长。

(三)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社会期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能够运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成长环境。具备良好音乐素养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可以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激发幼儿的潜能。而且,在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还需要能够将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音乐融入教学中,拓宽幼儿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包容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音乐学科素养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合适的教学内容能够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他们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架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决定了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在音乐学科素养引领下,学前教育确实应当重视音乐素养能力的提升。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中更好地运用音乐进行教学和引导幼儿。具体来说:一是重视学生的肢体创编能力。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专门的肢体创编课程,例如让学生根据一段特定的音乐,如节奏欢快的儿歌《数鸭子》,编创出适合幼儿的舞蹈动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出发,设计简单易学、富有童趣的动作,然后分组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肢体创编能力。二是重视学生的即兴伴奏与弹唱能力。引入大量的实际案例,如经典的幼儿歌曲《小星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即兴伴奏和弹唱练习。教师可以先示范基本的伴奏方法和弹唱技巧,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逐步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同时,可以组织即兴伴奏与弹唱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三是加强音乐欣赏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等,让学生聆听并分析其特点、风格和情感表达。比如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例,引导学生感受其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情感,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意义,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分析能力。

(二)融合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如同指引人才培养的灯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环境的营造。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音乐素养中明确包含“文化理解”,这凸显了多元文化的极端重要性。音乐作为一种跨越国界和语言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多元文化的交融为音乐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价值,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文化的音乐之美,培养幼儿的全球视野和包容心态。具体来说:一是充分明确多元文化的意义。教师可通过专题讲座、文化展览等形式,深入讲解不同文化中音乐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让学生明白多元文化对于音乐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组织学生观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演出视频,增强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直观感受。二是针对多元文化进行系统性、规范性的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勇敢探索。例如,设计多元文化音乐课程体系,将不同文化的音乐元素有机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对比不同文化音乐的异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将不同文化的音乐风格进行融合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三是加强国际音乐交流合作。积极与国外院校或音乐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互访、联合演出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氛围和教学方式,拓宽他们的视野。并且可以邀请国际知名音乐教育家来校讲学,带来前沿的多元文化音乐理念和方法。

(三)强化实践应用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它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与学生,通过精心设计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吸收知识、提升技能、塑造品格。音乐本质上是一门深深扎根于实践的学科。音乐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理论的阐述,更在于实际的演奏、演唱和创作等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音乐才能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展现其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具体来说:一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别的比赛。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室内乃至更高级别的音乐比赛,如声乐比赛、乐器演奏比赛等。在参赛过程中,学生需要全力以赴地准备,从曲目选择、练习到舞台表现等各个方面进行精心打磨,这能极大地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表演能力。同时,比赛也是一个与其他优秀选手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二是搭建平台举办各类活动。例如定期举办音乐晚会、音乐会等,让学生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还可以举办音乐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新思维。此外,开展7b7ed6595c680316601cad0f2a4d91fe音乐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音乐教学实践,增强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三是采用项目化的学习模式。设置一些与音乐相关的项目,如编排一场幼儿音乐剧。学生需要在项目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项目。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项目管理能力。

(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与技能的提升过程中。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为智能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可能。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它们为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具体来说:一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部分可以利用优质的网络课程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欣赏经典音乐作品等;线下则进行面对面的实践教学,如乐器演奏指导、声乐训练等。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能发挥线上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又能结合线下教学的互动性和针对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利用人工智能AI形成双师课堂。AI可以扮演辅助教师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实时的反馈和指导,比如在学生练习唱歌时,AI能分析音准、节奏等问题并给予纠正建议。同时,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与AI相互配合,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建立音乐学科素养在线学习平台。整合各种音乐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音频资料、练习题库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练习,同时平台还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和成果,方便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评估。

综上所述,音乐学科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学生个人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提升的关键,更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基石。具备良好的音乐学科素养,能让学生更敏锐地感知世界、表达情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是将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带入幼儿教育领域的重要载体,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未来发展培养有潜力的新生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