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春思曲》中演唱与伴奏的结合

2024-10-24 00:00:00刘怡航
剧影月报 2024年4期

艺术歌曲是在欧洲盛行的艺术歌曲的统称,这种艺术形式是诗与乐的结合,对于人物情感的表达细致入微,不仅留下了无数经典的旋律,并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将钢琴伴奏进一步发展。如今用更复杂的作曲技巧配合情绪表达,意境烘托。艺术歌曲的伴奏实现了从简单走向复杂的发展过程,这使其已经有了独立的艺术性。

黄自先生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也反映出伴奏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他的艺术歌曲大多具有中国民族化的风格特点,所表达的情感,运用的歌词,使用的音阶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如《花非花》《玫瑰三愿》等。其中《春思曲》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根据诗歌韵律进行了十分大胆精细的设计,伴奏与旋律的创作是中国五声调式与西方作曲技术的结合。钢琴与伴奏完美的契合,使这首作品有着强烈的意境美,达到了几乎完美的艺术效果。

一、演唱与伴奏的关系

钢琴伴奏是声乐表演能否取得良好舞台效果的重要因素,它与声乐演唱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让作品的内涵与情感得到升华。

(一)伴奏中的旋律与演唱内容的关系

1.伴奏与演唱部分同时出现的旋律

在《春思曲》中,伴奏与人声演唱部分有大量重复的旋律,在此段中的旋律根据歌词的韵律所创作,运用中国的传统五声调式结合西方作曲技术,十分抒情流畅,清秀淡雅,其中与伴奏同步出现的旋律,共有两处:

(1)在开头处第二小节人声演唱开始时,伴奏低音部弹奏相同的单音旋律,低音区的伴奏旋律不仅强调了高音区的人声旋律,并且将相同旋律在不同声部呈现,在听觉上更加富有层次感,使音乐在开头就达到了情景交融一体的效果。

(2)在乐曲的第三段中,“忆个郎……”开始,伴奏再次与演唱旋律同步,此时旋律由抒情变得激动急促,旋律线为拱形起伏,伴奏主旋律转移到上声部和弦的最高音,为演唱的内容服务,即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演唱部分的旋律与伴奏的情绪高度统一,旋律线上行达到了全曲激动的高潮部分。在最后旋律线向下才慢慢将激动的情绪放松下来,后进入尾奏。

2.钢琴间奏、尾奏旋律与演唱旋律的关系

首先在第二段与第三段之间的伴奏,模仿了第二段最后一句旋律的走向与节奏,最后一个音进入第三段高潮。

另外,在尾奏旋律回归了第一段开头部分,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也暗示着主人公心境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第三段高潮部分深陷痛苦的回忆,从巨大恨与悲中再次回到现实中,营造出凄美的结局。(谱例1)

(二)伴奏中调性、和声与演唱内容的关系

钢琴伴奏在和声功能上,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示效果。和声中蕴含了作曲家的曲目创意、情节布设,演唱者通过从钢琴伴奏的和声中找到演唱提示,让自己的演唱情绪配合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进行。钢琴伴奏的和声调性变化会使得整首曲子的色彩与情感都随之而变,在《春思曲》中,黄自先生在伴奏和声调式上有大量的变化,其中的和声调性配合曲意与歌词,有着丰富巧妙的变化。

1.伴奏和声配合演唱意境

在第一段中,歌词是为表达女子淡淡的愁绪,在演唱旋律上使用了多处的半音变化,并且钢琴伴奏的和声也与之紧密配合,如在“今朝揽镜应是梨涡浅”这一句中“浅”降半音,钢琴伴奏使用减七和弦,表达出主人公无心打扮的苦涩,词与曲与意运用巧妙融合,手法自然,情绪饱满。

2.伴奏调性与演唱情绪的关系

《春思曲》中的伴奏调性变化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中,主旋律在F大调上陈述,而伴奏在d小调上,两个声部采用不同调式。第二段为本曲的转折部分,开始借景色表达不满,宣泄情绪,运用大量的调性转化来表达复杂的情绪,运用了多个离调。第三段,情绪达到高潮,直接地表达出思念,女子迫不及待地想见到情人的心情,于是回到F大调,调性稳定。

(三)伴奏中的织体与演唱内容的关系

在此曲中,黄自先生的伴奏写作达到了形与意的高度统一,在伴奏织体的运用上,通过使用不同织体来表达不同情绪,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歌词内容,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更进一步地将钢琴伴奏与演唱的旋律歌词以及所表达的内容珠联璧合,其中使用较多的有以下三种。

1.三连音和弦的使用

在第一部分中,第一小节的前奏开始,右手伴奏不断地重复三连音和弦的伴奏织体,从前奏部分就奠定了整个曲子演唱时的基调,同时小三度的和声也形成了一定的紧张感,又夹杂着些许春潮的寒意,除了这些功能之外,这个织体的使用还可表现春雨淅淅沥沥的情景,这也与曲子一开头的歌词“潇潇夜雨滴街前”相配合,黄自先生在一开始就将人带到蒙蒙春雨的场景中去。这个织体大大地加强了音乐的描绘性,听者仿佛置身在了蒙蒙细雨的春日景色之中。

2.半分解和弦的使用

从“小楼独倚,怕睹陌头杨柳……”开始为第二部分,这部分描写雨滴的伴奏音型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如同柳树枝随风摇曳的十六分音符分解音型。第二段主人公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为了配合内容,情绪,调性的变化,黄自先生使用了大量的半分解和弦,半分解和弦由不同色彩的和弦构成,极富流动性,不同的色彩一个接着一个地流出,而歌词中表达主人公看到不同景象而产生的复杂纠结的情感,比如看到杨柳的孤寂,这两者之间不谋而合。织体与歌词旋律和声配合造成游离、摇摆不定的效果,刻画主人公神色恍惚孤寂凄凉的神态。(谱例2)

3.柱式和弦和颤音的使用

第三部分从歌词“忆个郎”开始,情绪达到高潮,伴奏使用了柱式和弦,与开头的三连音不同,为了更好地强调旋律,最后一段所用柱式和弦的最高音配合演唱的旋律进行(谱例3),将情绪推向高潮最后又在低音部加上持续的颤音,演唱部分歌词抒发思念之情,旋律级进上行与伴奏相辅相成,将激昂的情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春思曲》中演唱与伴奏处理的统一

声乐作品的再度创作与钢琴伴奏和演唱者之间的紧密配合有很大的相关性,伴奏者与演奏者的配合是否默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能否成功演出。这二者之间是独立的个体,在演唱和演奏上可能都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与技巧,怎样才能在保留自身技巧优势的基础上同时不失去作品原本的意境与色彩,并且富有新意,这就需要伴奏与演唱不断磨合,对作品有共同的理解,达到内在的融合。

(一)演唱者与伴奏者对作品处理的统一

艺术歌曲的情感细腻,伴奏结构形式有一定难度,演奏者需要具备较好的演奏技巧才能达到作品的要求。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更为严谨,更加注重歌曲本身。

1.声乐演唱与伴奏速度的统一

作品的速度对于作品的情感表达,以及作品所营造的氛围息息相关,如果把握不准,就很容易歪曲歌曲原本的形象,在《春思曲》的速度把握上,要做到二者之间的统一,就要注意到以下几点:伴奏在开头处合理地起速,如果伴奏对作品了解不够就容易过快或者过慢,容易影响:第一,作品的整体速度,也会使演唱者难以适应出现技术方面的问题或者情绪方面的问题。第二,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求双方的速度平稳契合;第三,在作品中情绪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行特殊的处理。

《春思曲》中开头部分为缓慢的部分,演唱者缓慢地抒情地娓娓道来,伴奏也要配合做出相同效果。当演奏缓慢的这一部分时,要求控制其节奏和速度,控制指尖触键的力度,演奏出一串连贯的音乐线条,让人们感受到整个钢琴伴奏的过程具有的起伏感以及连续感。另外在歌曲中用了大量自由延长记号。在段落与段落的过渡处,在结尾将激动的情感松弛下来的部分使用延长记号配合音乐情绪的变化,伴奏和演唱者要多次练习提高在这些地方的配合默契。

2.演唱与伴奏对歌曲分句处理的统一

《春思曲》这首曲子中有许多较长的乐句,它的音域比较宽,乐句流动性也比较大,演唱时不可以随意地换气,要合理地安排好每一句的气口。春思曲开头以两个小节为一句,与七言一句歌词相配合,也符合中国传统歌曲的分乐句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段中伴奏的低声部与伴奏契合的旋律也要以两个小节为一个乐句来划分,(谱例4)在弹奏时要注意做出这一特点将手微微抬起,快速地更换踏板。

3.演唱与伴奏力度配合的统一

对于艺术歌曲中音量的把握,不是单一地对演唱或者伴奏的其中一方进行处理,而是两者的结合,一方面是对于作品整体的音量大小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对于作品中的不同的强弱记号的配合,需要钢琴和伴奏者之间多次的磨合。

伴奏除了在细节处配合歌词的变化而做出强弱对比之外,更需要有整体意识,《春思曲》全曲力度大致为p-f-ppp,在力度对比的方面,演唱与伴奏者不仅要注意到强和弱的对比,也要注意结尾与开头的弱做出层次变化。

二、对作品风格理解统一

除了在音乐中的音量、分句、速度等方面互相配合,钢琴与伴奏对于艺术歌曲风格理解的统一也至关重要。不同的民族、时代,作曲家都有不同的写作手法与不同风格,演唱者和演奏者应对作品的风格、创作背景深入了解,并且要求二者有统一的理解,对于伴奏的音色,演唱的音色特点进行了解,再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春思曲》的风格是十分优美的,就如同主人公在诉说,曲调具有感染力,乐曲在叙事绘景的基础上抒发内心的情感。《春思曲》是古诗词艺术歌曲,有着对本民族风格的探索,就像一幅春日雨景图,虚无缥缈的一场相思梦。演唱与伴奏者在配合时要把握好作品的风格,诠释出精致典雅,具有浓郁中国风味的艺术歌曲舞台。

三、结语

本文意在探讨《春思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结合,在演唱实践中随着艺术歌曲的表演与研究越来越严谨,写作技巧不断地向上发展,在艺术歌曲表演中,二者角色的关系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春思曲》当中,黄自先生为了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意境情感,在伴奏部分的创作中加入了贴合情绪意境的织体、旋律、和声等巧妙设计,就是为了二者更好地结合,也使得伴奏的艺术性上升了,因此在二度创作时,应是演唱者主导的情况下,钢琴伴奏者应对其情感,意境进行配合,从而达到完美的艺术歌曲的表演的呈现。

综上,合作的意识不是只在这一首作品中要求做到,而是在所有艺术歌曲的表演中贯彻。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