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与他律双向驱动:福州茶亭十番音乐的多元传承路径

2024-10-24 00:00:00杨思佳
剧影月报 2024年4期

茶亭十番音乐是器乐类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有关部门和传承群体的多重努力下,乐种初步实现活态传承。相关保护主体和传承主体着力探索多元传承路径,民间自觉和官方他律共同作用于乐种的发展。十番传承路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有三:其一,地方艺术人才与音乐学者的参与度提高,乐种的发展日趋专业化;其二,各类艺术实践活动成为推广乐种的主要平台,茶亭十番音乐在当地初显文化品牌效应;其三,“非遗进校园”以审美教育为导向,通过校本课程和社团培训推动文化传承。三种传承路径相辅相成,受自觉与他律双向驱动,助力乐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艺精于专:民间乐种专业化

福州的艺术工作者深受闽都文化的熏陶,在官方层面的支持、鼓励下,开始踊跃参与茶亭十番音乐的传承活动。他们以十番传统曲牌和特色乐器为素材,编创器乐、声乐、舞蹈等各类艺术作品。相关学术研究也日渐深入,从最初的个案研究拓展到团队研究。有赖于专业人士的参与,乐种开始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

(一)从传统曲牌到专业艺术作品

自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五凤吟》开始,新编十番乐曲《石鼓涌泉》《北云下山》《钱箭与十番》相继问世,其中《钱箭与十番》是最受欢迎的作品。曲作者施惟曾任职于福州市群众艺术馆,长期从事福州民间音乐的调查、研究工作,对茶亭十番音乐的历史沿革与艺术特征均有独到见解。他主修作曲,以十番为素材创作了多首民族管弦乐作品。

福州有一首流传度较高的民歌——《真鸟仔》,此为外来曲调,原曲是汉族经典民歌《凤阳花鼓》。《真鸟仔》歌曲短小精悍,旋律朗朗上口,是福州是家喻户晓的地方民谣。施惟巧妙运用《真鸟仔》的旋律音调,在创作中充分发展了原曲的乐思。《真鸟仔》是C宫调式,2/4拍、中速(?=76),四小节构成一个乐句,共有五个乐句。《钱箭与十番》是G宫调式,2/4与4/4混合节拍、快速(?=136),乐句设置与《真鸟仔》相同。乐曲节奏欢快、音调活泼,非常适于热闹、喜庆的场合。因此在迎宾、庆典、开幕仪式等活动中,《钱箭与十番》的使用率颇高。

十番传统曲牌有两个标志性的特征:一是散板引子,二是旋律发展手法——“叠”。施惟参考传统乐曲的音乐形态,在创作中保留乐种原有的音乐风格。一方面,十番乐曲引子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倚音,以前倚音、单倚音为主,并用颤音的技法演奏。《钱箭与十番》沿用这一手法,引子前五个音(misol-la-do-sol)取自《真鸟仔》前两个小节的骨干音,后三个颤音与传统乐曲如出一辙(谱例1)。另一方面,“叠”是十番传统曲牌最常用的旋律发展手法,相同或相似的旋律片段常常重复出现。“叠”即重复,施惟运用乐节叠、乐句叠、段落叠等创作手法,使得《钱箭与十番》多次变化再现《真鸟仔》的主题。

谱例《钱箭与十番》引子部分

此外,台江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茶亭十番音乐的主要保护单位,倾力打造乐种的品牌效应,鼓励馆内文艺骨干创编十番新作。这些作品在专业艺术赛事中斩获多项荣誉,并在各大平台进行线上展播,合唱作品《拾·欢》和群舞作品《守艺十番》便是典型案例。

(二)从音乐学者到专项研究团队

几十年来,本土音乐学者基于地缘优势,全面开展茶亭十番音乐的调研工作,深入探讨乐种的发展脉络、艺术特征及文化表现。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倡导下,这些零散的学术力量凝聚为十番专项研究团队,进一步为乐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有关茶亭十番音乐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由当时的福建省文化局进行工作指导。刘春曙、郑子良曾任职于福建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该工作组后期发展为“福州市群众艺术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文化部门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开始对辖区内的文化艺术品种进行摸底调查,刘、郑二人的研究便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二人深入福州各乡镇,走访民间艺人与各大乐社,收集、整理茶亭十番音乐的乐谱及口述资料。刘春曙与郑子良合著的《福州十番音乐(研究本)》,是最早以茶亭十番音乐为专题的文本资料。研究本开篇对乐种进行了概述性介绍,包括曲调来源、风格特点、乐队组织、乐器、乐器定调和定谱说明。该文本首次公开发行十番乐谱,刊载了6首清锣鼓曲与29首丝竹锣鼓曲。茶亭十番音乐的传统乐谱均为工尺谱,刘、郑二人将旧谱整理成简谱。《福州十番音乐(研究本)》较为全面地梳理了乐种的基本情况,为之后相关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福建音乐学专家王耀华,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省文化局工作。20世纪80年代,刘春曙与王耀华合著《福建民间音乐简论》。21世纪初,王耀华主编的《福建文化丛书福建传统音乐》付梓出版。两本专著里采用大量篇幅,记录茶亭十番音乐的基本概况和艺术特征。王耀华对福建的民间器乐进行了较为权威的整理,论证分析了茶亭十番音乐的产生年代、音乐结构和音乐特点等内容。王耀华曾任《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委、《福建卷》编辑部主任,在分卷的撰写过程中,他协调地方文化部门的音乐干部、高校学者和民间艺人合力编著。编辑部成员在其指导下再次进行茶亭十番音乐的田野调查工作,除记录文字、乐谱外,还对代表性曲牌进行录音,保留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隶属《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由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主办,是地方文化建设一项重要的抢救性工程。《集成》的问世为各地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科研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研机构。这些地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成为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名扬于践:品牌效应立体化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传统的仪式用乐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舞台表演。在乐种实际的传承活动中,常态化的文艺竞演、非遗专题的民俗展演、境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日渐兴起。这些艺术实践活动由官方或民间主办,多个示范传承团体参与,全方位、多角度扩大了乐种的影响力。

(一)实践的广度——各类文艺竞演

至20世纪中叶,十番艺人开始参加文艺竞演。除相关单位主办的专业竞赛、舞台展演外,社会层面的演出活动与日俱增,乐种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

茶亭十番音乐正式在专业舞台亮相,有赖于十番老艺人王圻(1922—2015)。1953年,王圻与三位哥哥成立“福州市民间管弦乐队”,排演十番传统曲牌、福州禅和曲、民间小调,以及新编十番乐曲。乐队成立之初便于福建省“第一届古乐会演”亮相,随后进京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81年,乐队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凭借原创作品《石鼓涌泉》获创作和演出奖。乐队具有良好的传承氛围,培养出一批弘扬茶亭十番音乐的中坚力量。1987年,该队成员王道辉、李华政、阮须林组建“福州台江民间乐团”,此乐团至今仍活跃在各大舞台。

福州市现有十余个十番传承团体,其中台江区文化馆主管的滨江茶亭十番乐团,是当地活跃时间最久、贡献最大的传承团体。1987年,十番音乐传承人王道辉、李华政、阮须林为抢救福州民间音乐,发起并组织业余民乐团体——福州台江民间乐团(现更名为滨江茶亭十番乐团)。老艺人王圻出任名誉团长,王道辉为首任团长,传承人郑世俊、张鸿雁先后接任团长。乐团成员以本地的民间乐手为主,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包括专业院团退休的演奏员和音乐学科背景的青年乐手。自1987年成立以来,乐团参加各类文艺竞演、庆典活动数百场,先后赴香港、台湾马祖进行文化交流。滨江茶亭十番乐团的演出类型丰富,既有政府部门主办的文艺竞演、民俗展演,也有企业、私人邀请的开业剪彩、庆典联欢等活动。其中代表性的大型演出有:2004年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37届世界年会福州传统音乐与越剧专场演出,2005年福建省科教文卫委员会主办的“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年活动启动仪式”,2016年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音乐会,2017年“砥砺三十·扬帆远航”台江区滨江茶亭十番乐团成立30周年专场音乐会,2021年大型非遗实景体验剧《遇见十番》。乐团先后于2006年、2009年、2017年、2021年、2022年举办十番专场音乐会。此外,乐团多次与其他十番传承团体交流切磋,如2007年福建省“十番音乐”精品展演、2019年“同奏十番曲·共圆中国梦”茶亭十番音乐邀请赛、2020福建十番音乐交流展演等。

(二)实践的高度——非遗专题展演

茶亭十番音乐获评国家级非遗后,十番艺人兼具非遗传承人这重身份,相关实践活动已提升至文化保护的高度。

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其中有一项重要举措:“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17年“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福州市相关部门积极响应,每年都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遗产宣传日活动。此外,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地方各级部门大力开展非遗展览、展演、论坛、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社会保护氛围。滨江茶亭十番乐团着力拓展新型传承路径,多次参加非遗系列展演,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文化遗产日活动等。

2020年,台江区文化馆开始筹备大型非遗实景体验剧《遇见十番》,该剧于2021年5月成功首演。整部剧有一条故事主线,串讲人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茶亭十番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台江民俗风情融入剧情中。该剧由8个音乐舞蹈作品构成,有合奏、合唱、双人舞多种艺术形式。剧目开场是十番传统乐曲《雁来云》,演员以“行奏+伴舞”的形式呈现。乐手分别从舞台两侧上场,行走的站位保留传统制式,以打击乐器、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为序依次登场,舞蹈演员全程在最后一排伴舞。

除《雁来云》外,其余的作品均为原创。第二个作品是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喜》,此曲为坐奏,乐队增加唢呐、大鼓、排鼓、大抄锣、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等民族乐器。第三个作品是小型民乐合奏《忆》,主奏乐器为逗管,另有四把二胡、一台扬琴、一个高音笙和一架云锣。第四个作品是合唱《江上渔歌唱不尽》,由滨江合唱团演唱。第五个作品是双人舞《梦恋》,琵琶、洞箫为其伴奏。第六个作品是群舞《水韵茶亭》,伴奏乐器为古筝、椰胡、高胡和二胡各一。最后两个作品是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元夕》和《迎海神》,参演人员与《喜》一致。《遇见十番》的演出效果反响较好,有多家官方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了茶亭十番音乐的品牌效应。

(三)实践的深度——特色文化交流

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十番艺人在文化传播中崭露头角,相关记录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据老艺人回忆,当时十番班社不仅去过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还远赴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演出、授艺。“鹤鸣皋”“三听月楼”两个乐社分别于1922年与1931年前往香港演出,“三听月楼”还远赴新加坡会演。台湾和连江县的十番音乐,源头也在福州茶亭,两岸十番艺人交流频繁。21世纪以来国家文化事业愈加开放包容,十番音乐的对外传播已深入文化交流领域。

2004年10月,滨江茶亭十番乐团应邀赴港演出,通过舞台表演与专题讲座两种方式,推广福州的民间音乐。乐团成员先后在荃湾大会堂、西湾河文娱中心剧院举办了两场公演,另有两场小型联欢演出。乐团骨干在香港文娱中心和香港城市大学开设讲座,展示茶亭十番音乐传统曲牌,讲解乐种的历史发展概况。乐团表演的曲目类型丰富,有十番传统曲牌《水底天》《雁来云》,新编十番乐曲《北云下山》《石鼓涌泉》《翠裙腰》,禅和曲《三稔香》《万象巍巍》,以及福州民间乐曲《涌泉夜月》《榕城灯夜》。赴港演出反响热烈,主办方又邀请乐团参加“2007年上海朱家角水乡世界音乐季”。参与活动的民间音乐团体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国代表有美国、法国、英国、芬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内有五个代表团队,滨江茶亭十番乐团是其中之一。

此外,滨江茶亭十番乐团多次赴台湾马祖传授十番乐器的演奏技艺。2007年,王道辉、阮须林、李华政、卓越等乐团骨干,应马祖民众文化协会邀请,先后与北芊“闽东民间传统音乐十番音乐研习会”和马祖县立中山国民中学开展两岸十番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三、美传于教:学校传承审美化

在非遗传承人、保护单位和相关机构的多方努力下,福州市现已成立6所茶亭十番音乐传承基地。其中最早被授牌的是台江区第四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台四小”),该校在传承十番音乐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自2006年以来,学校通过非遗文化普及和十番社团训练,落实“以美育人”的办学理念。

(一)基础性传承:校本课程普及非遗之美

茶亭十番音乐进入课堂教学,是文化普及的一项重要举措。台四小的学生通过六年音乐课堂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与十番乐器、乐曲、乐人相关的基础知识。为优化十番校本课程,学校专门成立“十番校本教材编写会”,结合实际情况开发《茶亭十番音乐教材》。2020年,编委会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修订了部分内容,编写第二版教材。改版后的教材包括有上、下两册,分别给低年段和高年段的学生使用。十番音乐教材图文并茂,每节课均附有曲谱和音频二维码。教材中的文本用词活泼生动,贴合少年儿童的口吻。每册教材均有13节课,每节课后设有陈述题、思考题、视唱、视奏等作业任务,教材最后是校本测试和十番乐队的考核内容。

上册教材以知识普及为主。前四课是十番音乐的基础知识:第一课是茶亭十番音乐的历史概况;第二课是国家级传承人陈英木的从艺经历;第三课是茶亭十番音乐在台四小的传承脉络;第四课是传统十番乐器的简介和图片,包括逗管、笛子、椰胡、云锣、狼帐、大锣、小锣、大钹、小钹、清鼓这十个乐器。第五课介绍了十个基础锣鼓谱字的用法,分别是他、得、登、太、页、山、同、矢、南、南丹。第六课的内容是传统打击乐曲牌【开头介】的锣鼓经。第七课至十二课,是十番传统乐牌的谱例,曲目有《一枝花》《秦楼月》《水底天》《莲花串》《万年欢》和《接帕》。最后一课是新编十番伬作品《秦楼月·上下杭》,该作品由林卫军作词,音乐根据传统曲牌《秦楼月》改编而成。低年段测试内容较为简单,如听辨十番乐器的不同音色,背唱《开头介》的锣鼓经和传统曲牌《一枝花》的旋律,阐述学校十番音乐传承基地的发展历程等。

下册教材注重实践应用。前两课主要为知识讲解:第一课是茶亭十番音乐的发展历程,第二课是许大顺、郑子良、王圻、李华政、卓越、黄浈魁六位艺人的从艺经历。第三课详细介绍十番乐器的特征,包括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法。第四课的内容是十番所有的锣鼓谱字,以及打击乐器配合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规则。第五课是十番音乐的演奏形式,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行奏与坐奏的区别,默写两种演奏方式的乐器位置图。第六课是音乐鉴赏,要求学生聆听音乐后复述乐曲的风格特色。第七课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打击乐练习,并尝试合奏【开头介】。第八课至十二课是传统乐曲和新编作品的曲谱,曲目有《雁来云》《秦楼月》《石榴花》《石鼓涌泉》《钱箭与十番》。最后一课是新编十番伬作品《秦楼月·春回坊巷》,此曲由福建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陈晓岚填词,曲调改编自十番传统曲牌《秦楼月》。高年段测试内容的难度有所提高,如听辨十番乐器的不同音色,模唱传统曲牌《秦楼月》的旋律,分析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简单阐述十番音乐的历史以及十番在台四小的发展历程。

(二)系统性传承:十番社团赓续闽都文脉

茶亭十番音乐承载着闽都文化记忆,传承乐种是赓续闽都文脉的重要表现。台四小的十番社团学习是小范围的定向培训,社团的学生系统学习十番乐器演奏技艺,并参与具体的非遗传承活动。自2006年成立十番传承基地开始,学校着手组建十番社团。社团成立之初,学校的音乐教师从各年段招募学生,有无乐器演奏基础均可。当时报名的同学有百余人,传承人与学校教师根据学生的资质进行筛选后,留下40余名具有一定音乐素养且对十番感兴趣的同学。十番社团有高年段演奏班和低年段基础班,每个班又分为吹管、拉弦、弹拨、打击四个小组。每年新生入学时,学校音乐教师都会进行招生宣讲,为十番社团吸收新鲜血液。

社团训练为分班、分组教学,一般在下午的后两节课进行。十番课堂由传承人主讲,学校的音乐教师负责纪律管理,一般不直接参与教学环节。演奏班与基础班轮流上课,周一、周三为基础班教学时间,周二、周四为演奏班教学时间。每个班根据声部分组,吹管、拉弦、弹拨、打击四个小组分别在四个教室上课。每个声部由相应专长的传承人授课,学校的四位音乐教师分配到各小组协助教学。

教学过程视授课内容而有所区别。若学习新内容,一般要从乐曲的基本情况入手。十番传承人先播放乐曲音频或视频资料,简单进行乐曲介绍和演奏示范。随后传承人带领大家熟悉乐谱,同学们跟唱锣鼓经和音调旋律。最后是试奏环节,同学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根据乐谱的音高和节奏进行练习。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基本能跟谱弹奏新学的乐曲。课后作业是背唱锣鼓经和旋律,多加习奏,没有乐器的同学可向学校租借。若是巩固提高课,传承人先检查同学们对上次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逐一检查过后,传承人适当提高练习要求,开始强调乐曲速度、力度等细节的处理。待同学们能够连贯、顺畅地演奏整首乐曲后,四个声部的小组再集中到一起进行合奏训练。

通过社团学习,一批训练有素的少年十番乐手崭露头角,学校的少儿茶亭十番乐队于此成立。一些学生加入十番乐队后,对音乐的兴趣愈加浓厚,便在校外继续学习乐器演奏技艺,他们也成为乐队的中坚力量。同学们还作为文化交流的“小使者”,多次赴境内外展示茶亭十番音乐。学校少儿茶亭十番乐队分别于2009年、2010年赴台湾马祖、高雄进行两岸文化交流。2022年6月,乐队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三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云端展示活动中脱颖而出,获全国总展示一等奖,参演作品《北云下山》在“央视频”平台展播。十几年来,学校十番乐队的建设越来越成熟,同学们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少儿十番”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乐队多次在文艺竞演和非遗活动中登台亮相,彰显学校审美教育的丰硕成果,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

四、结语

茶亭十番音乐起源于闽东民俗仪式用乐,当地民众是传承乐种的能动主体。这种流变体现出传承群体思想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心理情感的作用,同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乐种的多元传承路径,兼具主动与被动两个维度的前提条件,是自觉与他律双向驱动下的产物。当下茶亭十番音乐的三种传承路径,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性。

其一,本土业内人士的参与为乐种提供智力支撑,十番音乐的发展更专业、有序。一方面,艺术工作者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以茶亭十番音乐为素材,创作出一批具有闽都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本土学者相继从事十番音乐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专项研究团队深入推动乐种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二,官方或民间主办的实践活动多方位提高乐种的知名度,茶亭十番音乐在当地初显文化品牌效应。各十番传承团体广泛参与专业文艺竞演、社会舞台表演,有效扩大了乐种的传播范围。此外,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文化遗产日等非遗专题展演,与境内外各组织团体的文化交流活动,均有十番传承人活跃的身影。其三,学校多措并举推进审美教育和文化传承:首先,成立茶亭十番音乐传承基地,打造“非遗园”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开设十番音乐校本课程,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其次,成立十番音乐社团、组建少儿十番乐队,强化十番乐器演奏技艺的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