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极为重要的作曲家,是浪漫主义风格重要的奠基人。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丰富的音乐作品,包括600多首艺术歌曲、10余部歌剧、9部交响曲等。其中,《小夜曲》是舒伯特创作的经典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一、《小夜曲》创作历史背景
舒伯特于1828年谱写的《小夜曲》,是他生涯中最后的璀璨独唱艺术歌曲之一,其诞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曲家的人生轨迹紧密相连。
在19世纪初的欧洲,音乐已然成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以其浓厚的艺术氛围吸引着全球各地的作曲家和音乐家。舒伯特便是这些追梦者中的一员。出身贫寒的他,自幼便展现出超凡脱俗的音乐天分。然而家境的拮据使他无法获得正规的音乐教育。尽管如此,舒伯特凭借自己的坚韧与天赋,在维也纳的音乐圈中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音乐世界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在舒伯特创作《小夜曲》之时,欧洲正值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时期。人们渴望抒发内心的情感与个性,追求情感上的自由与表达。这一思潮无疑为舒伯特的音乐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音乐作品始终注重情感的传达,用音乐描绘出内心的情感世界。
此外,舒伯特的个人经历也为《小夜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曾在宫廷中担任音乐教师,与一群年轻的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与学生们的交往经历,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使得《小夜曲》中充满了青春的气息、爱情的甜蜜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歌曲不仅仅是舒伯特音乐才华的展现,更是他人生经历与情感的凝聚。
二、《小夜曲》的音乐分析
《小夜曲》的结构为单二部曲式,其在分节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速度以中板速度为主,较为缓慢,有利于塑造作品的意境。为了与小夜曲的作品标题对应,以及塑造出夜晚中极为静谧的效果,全曲的和声节奏基本保持一小节变换一次和声,并且在总体上大多使用单一和弦式的半分解交替,使得整体的音乐极具稳定的摇曳之感,从而整体的和声效果较为平稳,一定程度上具有船歌的音乐特质。
舒伯特作为一个浪漫主义早期的作曲家,在其音乐创作中多处仍具有德奥体系音乐的共性传统。例如,在作品的开头仍使用T-S-D-T的调性功能布局以稳定调性,在A乐段的结束将其终止在D主音调性上,并且在最后作品的终止处同样也是终止于D主音调性上,其思维本质上与古典主义时期起始于主调并在乐段以及乐曲结束时终止于主调是一致。足以可见舒伯特在创作时仍极大程度地受到古典主义时期的影响,而在作品中却有一些地方展现着舒伯特极具浪漫主义特征的音乐处理。
图一:《小夜曲》曲式结构图示
图一展现了《小夜曲》的曲式结构。首先即是对于整体结构的设计,舒伯特有着自身的巧思。在A乐段中,可以划分为有着起承转合关系的4个乐句模式,并将整个乐段重复了一次,因而使得A乐段在结构比例上与B乐段形成极大的反差,形成结构比例的不平衡,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创作在结构上的平衡感。此外在乐句衔接中加入间奏是较为少见的,并且由于作曲家通过在和声上的处理使得有些地方的乐句终止感并不明确,将在下文中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述。由于两句之间间奏的加入,因而使得作品的结构并不清晰,不似古典作品中结构十分明晰的特征、但是从调性的布局,材料的写法与布局上仍然可以将a、a1,b、b1划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次则是在和声的设计上调性调式交替,这是作曲家核心的和声技法,也是其模糊结构感的重要手段。首先在a1乐句似乎是停留在d小调的Ⅲ级,实则该处为F大调的D7-T,为了使F大调的调性更为清晰,因而做了两个小节的间奏充当补充的作用,以稳固F大调的调性。因而此处是使用了关系大小调交替的技法,2个小节的间奏并非对结构的切分,而且舒伯特并未使用完满终止,因而更足以说明该处并不是乐段的划分点,且在b乐句便又回到d小调,再次经历了F大调后,最终终止于D大调的完满终止结束,足以可见舒伯特从调性的设计上以D主音调作为A段的核心,运用关系大小调交替以及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和声手法,从而使得音乐在色彩上的由暗到明的色彩性的变化,这样的和声处理是极具浪漫主义特性的。而中间的间奏8小节同样也印证了前方4句作为统一体的有力证明。
谱例1:《小夜曲》第61小节B段开头部分
同样的处理在B段也是如此(谱例1)。与古典主义时期的处理不同,其在进入B段时并不像古典作品直接做调性转换,而是以D大调引入并不设置间奏,以连续的附点节奏推动高潮的出现,这样不仅仅削弱了音乐的结构感,更使得音乐更为流畅自然,更有利于高潮的推动,这也是艺术歌曲在写作中时而区别于器乐曲写作的重要特点。在随后仍然是使用关系大小调做乐句的终止,并随后截取b’乐句的旋律材料做再现,一定程度上从宏观的角度上看也具有起承转合的音乐特征,其由小渐大的结构特质也是十分巧妙的。
谱例2:《小夜曲》第29小节间奏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29小节处的间奏部分(谱例2),高低声部间出现了降G以及G的半音对峙,这在近代巴托克的作品中极为常见,可见其创作中已经出现近代和声的影子。该处似乎无法以功能和声的逻辑来解释,若以新里曼转换理论来解释,其低声部应属于一种属音逆转的形式,低声部本质上是音符声部半音化线性进行,而纵向上则是出现了增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纵向叠置的半音复合化和声音响,该处的处理无疑是十分精妙的,也是全曲重要的点睛之笔,赋予了作品别样的色彩感。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和声技法的运用,抑或是结构的不平衡感以及通过和声手法以及间奏的设计所导致的结构边界模糊化,皆体现了舒伯特音乐创作中极为显著的浪漫主义特质。此外,其对于调性和声功能逻辑的使用以及明显的布局表明其仍具有古典主义调性音乐时期的共性音乐写作显著特征。
三、《小夜曲》映射出的舒伯特创作风格概述与总结
《小夜曲》无疑是舒伯特音乐创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鲜明地展现出了作曲家独特的艺术个性。舒伯特巧妙地运用旋律、和声与织体,为这首作品赋予了深邃而丰富的情感内涵。在音乐史的浩瀚长河中,《小夜曲》被公认为舒伯特创作成熟期的典范,尽显其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和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
首先,提及旋律的卓越,舒伯特的《小夜曲》无疑是一座旋律艺术的瑰宝。他独具匠心地运用音程间的巧妙跳跃和装饰音的精细点缀,使得旋律的线条仿佛流水般灵动,充满了勃勃生机与层出不穷的变化。这种别具一格的旋律创作手法,使得《小夜曲》的艺术魅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令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片美妙的音乐海洋,让人无法忘怀。舒伯特通过其精湛的旋律创作技巧,将《小夜曲》推向了艺术的巅峰,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
其次,在和声的运用上,舒伯特同样展现出高超的技巧。他运用大小调交替、不谐和音的引入以及和声色彩的微妙变化,营造出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音乐空间。这些和声手法使《小夜曲》的情感内涵得以深化,为听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此外,织体作为舒伯特《小夜曲》个性化创作特征的重要方面,同样不容忽视。他巧妙地运用复调织体与主调织体的结合,使得音乐层次丰富、立体感十足。这种织体运用手法使得《小夜曲》在音乐结构上更加严谨,同时也为这首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除了旋律、和声和织体方面的个性化特征外,舒伯特在《小夜曲》中还对歌词的情感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表现。他将诗歌的情感与音乐的元素完美融合,通过音乐的语言来诠释诗歌的情感。这种创作手法使得《小夜曲》不仅仅是一首优美的歌曲,更是一幅充满情感的艺术画卷,使得这首作品不仅成为一首令人陶醉的音乐佳作,更是一次情感与艺术的完美交融。这种对诗歌的深刻感悟与独到理解,无疑彰显了舒伯特在音乐创作中的个性化特色,使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舒伯特在《小夜曲》中还展现出了他对音乐色彩的敏锐感知力。他运用丰富的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的情感起伏,使得这首作品的音乐色彩丰富多样、绚丽夺目。这种音乐色彩的变化为听者带来了强烈的感官享受,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在节奏的运用上,舒伯特同样展现出了个性化的创作特征。他巧妙地运用切分音、附点音符、连续三连音等节奏型来打破传统的节奏规律,营造出独特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使得《小夜曲》在律动上更加鲜明有力,为这首作品增添了无尽的活力。
舒伯特的《小夜曲》凭借其卓越的旋律美、和声的丰富性、织体的精密性、情感的深沉性以及对诗歌的独到理解与感悟,无疑成为他创作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这首作品不仅在音乐技巧上展现出高度的艺术造诣,更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深邃而动人的境界。在调性音乐的长河中,它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我们的音乐审美之旅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视角和震撼心灵的体验。通过对舒伯特《小夜曲》的深入研究和倾心欣赏,我们得以更全面地窥探这位伟大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魅力,感受他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邃情感与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邵彬:《从〈小夜曲〉看舒伯特创作风格》,《文艺争鸣》,2011年第2期。
[3]常文杰:《浅析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小夜曲〉》,《北方音乐》,2020年第2期。
[4]邢倩文:《舒伯特声乐作品〈小夜曲〉的艺术特色分析》,《北方音乐》,2019年第13期。
[5]聂珊:《论舒伯特〈小夜曲〉的演唱技巧分析和运用特点》,《艺术评鉴》,2022年第11期。
[6]金松:《孕育于琴音之中的“邈远”意境——以舒伯特〈小夜曲〉之音乐表达为例》,《当代音乐》,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