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发展研究

2024-10-24 00:00:00曹敬辉
剧影月报 2024年4期

文化自信关乎国家长远。它是国家凝聚力的基石。全球化下,文化自信促社会共识,强化认同与归属,抵御外来文化冲击。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帮助自信参与国际,展现文明成果,增强国际影响力与尊重。同时,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引擎,激励人民进取,为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与思想动力。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的深度认可与发展信心,核心在于理解与创新。它是国家发展的精神支柱,促进社会进步,助力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有助于国家在国际上塑造特色形象,增强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

文化自信在能够在国家发展中提升国民认同感、凝聚力,推动经济、政治稳定和国际影响力。它是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国家持续发展。文化自信增强国家凝聚力和社会稳定,帮助形成共同价值观,应对挑战,确保社会和谐。文化自信助力国家经济发展,提升本土竞争力,促进民族品牌和国际影响力。自信的文化生产和消费繁荣文化产业,带动经济活跃。此外,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软实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和主导地位。文化自信促进和谐多元文化生态,认可自身文化,尊重其他文化,推动全球文化共进。减少文化冲突,帮助世界和平繁荣。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增强凝聚力,推动经济,提升国际影响力,构建和谐文化,支撑国家全面进步。保持文化自信是实现长久发展的关键。

一、思政工作的发展与现状

(一)思政工作的历史演变

思政工作始于中国革命初期,早期任务在于唤起政治觉悟和动员民众。随中共发展,思政工作形成系统理论与实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起关键作用,核心内容为革命理想、民族精神、国家意识,助力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思政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多个层面推行。50至70年代,思政工作以阶级斗争为核心,强调政治忠诚和国家意识,呈现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特点,方法单一极端。改革开放后,思政工作进入新阶段,80年代提出“德育为先”,服务于现代化,从单一政治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融合政治、道德、法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1世纪,信息化、全球化为思政工作带来挑战与机遇。思政工作关注学生需求,信息技术应用广泛,形成网络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思政工作,内涵外延丰富。强调“立德树人”,思政工作地位突出,重视政治理论教育,传承优秀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思政工作历史演变从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到新中国政治忠诚教育,再到改革开放后综合素质教育,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全方位思政教育,体现了党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重视与适应。这一过程为新时代思政工作创新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借鉴。

(二)当前思政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当前社会背景下,思政工作面临问题挑战,影响实效性,对教育改革提出新要求。思政教育内容更新滞后,课程体系未及时回应社会发展与学生需求,导致教学现实意义不明显,降低吸引力和认同感。思政教育形式和方法单一,未融合新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生接受习惯不符。思政教师队伍素质待提升,教学方式单一,不了解学生思想,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态度。此外,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多样,对思政教育接受度反应差异大。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下,学生价值观多元,传统教育难满足需求。思政工作需在多元文化中找到新切入点,引导正确价值观。社会环境变化要求思政工作应对新挑战。价值观冲击、网络复杂性影响青少年,思政工作面临压力,提升学生政治判断力和文化认同感成关键。思政工作问题挑战需系统改革创新解决。更新优化内容,丰富形式,提升教师素质,应对多元价值和社会环境,适应新时代,实现立德树人。

二、文化自信与思政工作的融合

(一)文化自信对思政工作的引领力与激励作用

文化自信为民族精神要素,引领激励思政工作。其源自文化深刻理解与认可,渗透教育各环节,强化思政支持。

文化自信引领思政:文化认同激发爱国情怀,课堂讲述历史成就,增强文化认同,促进学生接受思政理念,提升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思政转为培养文化自觉自信之径。文化自信激励实践:弘扬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树立正确三观。参与文化活动,增强归属,促学生主动思考实践,内化自信为价值取向,践行思政目标。文化自信应对挑战:全球化下文化多元或致认同迷失。强调文化自信,坚定中华文化信心,培养文化鉴别力与适应力,保持国际环境中的文化定力。

文化自信对于思政工作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还体现在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自己的文化自信和专业素养去影响和引导学生,能够实现思政教育的最大化效果。文化自信对于思政工作的引领力和激励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文化自信的引领,思政得到深化拓展;文化自信激励,增活力生气。作为民族复兴精神支柱,文化自信将在思政中更凸显,为培养新时代建设者与接班人提供坚实文化精神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工作中的传承与发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工作中的传承与发扬在文化自信与思政工作融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些文化瑰宝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民族认同感,也为当代思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实践依据。

在思政工作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挖掘和弘扬儒家文化、道家思想、法家智慧等经典思想,将其融入现代思政教育体系之中。以儒家的“仁”“礼”为例,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则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升其心理素质和心灵境界,增强抵御不良思潮的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词歌赋、书画艺术等形式,也可以作为思政工作的有力载体。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主题的讨论会、演讲比赛和文化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其文化自信心。例如,通过诵读和解析《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作品,使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的智慧与哲理,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工作中的传承,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加以推广。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开发丰富多彩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拓宽传统文化在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空间。例如,通过制作优秀传统文化的微课、慕课以及线上互动学习平台,使得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普及到广大青年学生中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特点和本质,在比较中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和交融。教育者应注意在教学内容中有意识地融入中西文化比较分析,使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视野下深刻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为培养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底蕴。

(三)文化自信与思政工作融合的现实路径与方法

在文化自信与思政工作融合的现实路径与方法层面,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建立系统的文化自信教育体系。制定综合性的文化自信教育方案,将文化自信理念渗透到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内外活动,如文化节、讲座等,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其文化自信感。其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程的实施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培训,提高教师对文化自信的认识和理解。开设专项培训项目,鼓励教师主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以更好地传递文化自信理念。其三,搭建多元文化传播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扩大文化自信和思政工作的传播面和影响力。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文化沙龙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自然接受文化熏陶,培养其文化自信。其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心理咨询、德育导师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助其在文化自信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过程中获得成长。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融入思政工作,可增强思政教育的引领力,使思政教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工作。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新思路,对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和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