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戏曲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4-10-24 00:00:00陈艳红
剧影月报 2024年4期

在过去,戏曲常常作为人们娱乐和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更多新鲜有趣的娱乐方式,使得我国的戏曲逐渐受到了冷落,严重影响了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要想更好地推动我国戏曲长远地发展和传承下去,就必须让传统戏曲进行改革与创新,更好地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戏曲的进步。

一、戏曲的特点

戏曲是我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一代代传承而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作为一个在我国发展了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其内容极其丰富多彩,且种类繁多。而且不同地方的戏曲特点也大不相同。戏曲不仅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还见证了我国古代历史发展和兴旺,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戏曲艺术在几千年的文化更迭中传承至今,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经久不衰,可见其本身就具有非常值得传承的文化气息。而如今科技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已经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欣赏一部戏曲,抑或平心静气地学习一部戏曲的演绎,将之传承。没有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就只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绝对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实现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让它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延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难题。

二、AI时代戏曲艺术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聚集,在如今的环境下,人们的闲暇时光被短视频占据多半,看剧要倍速,时间要挤出来,要在本就不多的时间里要求人们来观看一部戏曲,委实有点难为人。再者,新媒体环境下的年轻人,兴趣被新媒体中的各种新异所吸引,对传统戏曲往往少有接触,自然也就不了解戏曲,喜欢不起来戏曲。而且戏曲的创作往往很早,其所表达的多是戏曲创作年代的思想感情,对于在新时代新媒体环境下成长的我们来说有些晦涩,这也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绝对看不懂戏曲的原因。换而言之,戏曲早已不再是当初时代下充满朝气的新生宠儿,部分戏曲表达的文化内涵越来越老套,逐渐变得滞后于现代精神主流,自然也就无法得到现代观众的喜爱。因为这一部分原因,一部分戏曲已经走到了失传的边缘,无法适应当代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主流,无法吸引群众喜爱的,会在时代中逐渐走向消失。但戏曲承载着一个时代之下的艺术与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了解当时民众风情的重要途径,我们不能坐视其走向失传,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戏曲重新走进群众的视野,传承下去。

三、AI时代戏曲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难点

戏曲节奏太慢。一出戏,短则几十分钟,长则三五个小时,但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无疑是非常快的,而人们的闲暇时间也是非常碎片化的,很少有人能够拥有这样整块的闲暇时间来欣赏戏曲。在戏曲中,一段时间的叙述往往分为几回,在现代人们的视角之下,只觉得戏曲又臭又长,且晦涩难懂,远不如刷回短视频或者倍速追剧来得畅快,这就直接导致了接触戏曲喜爱戏c31f073243df9775d3be6ba9caf9d7bc曲的人越来越少,很多戏曲出现了家族传承的情况,甚至有的家族内年轻人也不愿意传承戏曲。

表现形式单一。戏曲仅仅限于其专属的舞台之上,这几乎注定了戏曲无法走向大众。相较于戏曲,其他受益于新媒体环境的艺术形式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更融入现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情感,且在多种媒体上出现,其更容易引起现代大众的共鸣,被现代大众所喜欢。现在的戏曲框架单一,表演形式也单一,无法与时代接轨,这就注定戏曲在走向大众的起步阶段就十分困难,多媒体环境下如何以单一形式打破桎梏,似乎是现在的问题所在,但常言“堵不如疏”,与其思考怎么以现有模式打破桎梏,不如思考在不损失精神内涵的前提下融入时代背景当中,这个时代本就是多元化的,单一的形式与时代背景背道而驰,难以实现走向大众的跨越。

得不到年轻人的喜爱。如果说哪一个群体是戏曲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力量和主要对象,那么一定是年轻人群体。一些戏曲艺术大家往往都是年龄偏大的老者,他们无疑掌握戏曲艺术的核心思想精神与文化内核,但是要论戏曲文化的传承主力军,是年轻人群体无疑。相较于古朴的戏曲文化,往往是新时代下的其他新事物更为吸引年轻人群体。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就缺少了戏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力有生力量。

四、AI时代推动戏曲发展和传承的相关方法

学会利用AI技术来加深戏曲的传播程度。在当今这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使用AI技术来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和信息。换句话说,AI技术几乎已经充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因此,相关的戏曲人员可以将有关戏曲内容的信息通过AI技术向公众传播,让公众能够在闲暇之余了解到戏曲,体会到来自戏曲的魅力,从而提升戏曲的知名度和公众的关注度,这样更有利于吸引更多爱好戏曲的年轻人,从而更好地推动戏曲的发展。

利用AI技术来加强观众与戏曲之间的紧密联系。随着AI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戏曲工作者将AI技术应用到了戏曲的传播和推广过程当中,在这种条件下,公众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在不同的时间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戏曲进行收听和观看。这样不仅能够给公众带来极大的便利,还能够随时随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提高了公众的选择自由度。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利用AI技术来观赏戏曲可能会使部分资深爱好者缺少临场观看的体验感,也会使部分人觉得缺少现场的氛围感。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问题可能会被逐渐解决。

根据当今时代特点,拍摄短视频。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短视频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短视频的时长较短,方便人们观看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这个背景之上,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戏曲爱好者的要求,相关的戏曲表演者就需要结合戏曲自身的特点与AI技术的相关特点,来对戏曲进行改革与创新,让广大的兴趣爱好者能够在碎片化的时间当中更好地欣赏戏曲。这样不仅能够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戏曲的魅力,提高对戏曲的关注度和喜爱度,还能够让许多的戏曲爱好者在短时间内看到优秀的戏曲片段,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更有利于推动戏曲的发展和创新。

重视培养一批能够熟练运用AI技术的人才。在传统的戏曲行业当中,大部分的表演者都是以台上表演为主,很少会涉及一些网络上的表演,因此,许多人对AI技术的应用并不熟练。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AI技术,逐渐实现戏曲行业的“互联网+”模式,相关的行业也应该培养一批能够熟练运用AI技术的戏曲表演人员。并且通过AI技术,不断地对戏曲进行宣传和推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戏曲爱好者的队伍当中,特别是青少年。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一代的戏曲喜爱者正逐渐地退出时代舞台,越来越多的爱好戏曲的青少年将会在未来成为戏曲表演的主力军以及欣赏戏曲的主力军。并且对于戏曲的发展来说,青少年也是推动戏曲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更是承担着我国戏曲未来发展的重担。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希望相关的教育部门能够加强对青少年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尤其是戏曲方面。这样能够更好地加深青少年对戏曲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孩子们对戏曲的喜爱程度,能够为戏曲事业培养一批更加优秀的继承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单一的戏曲表演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戏剧方式也已经不适合当前人们生活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的戏曲文化应该与现代的新兴技术相结合,通过合理地利用AI技术不断地推广宣传我国的戏曲文化,并对其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之更好地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需求,提高观众的喜爱度和关注度,增强人们与戏曲之间的联系,为戏曲找到更多的传承人,推动我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单位:昆山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