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秀文化,戏曲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我们民族的精华。戏曲逐渐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成了老百姓的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培养戏曲演员综合素质的作用
成为一名出色的表演艺术家,不仅需要才华和热情,更需要通过长期的磨炼,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戏曲舞台表演的根本,一个演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他在舞台上的表现。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才能使演员在舞台上散发出独特的光彩,为观众带来高质量的戏曲表演。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要让这一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戏曲演员。他们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还要对戏曲艺术充满热爱,具备传承和创新的意识。通过提高演员的整体素质,激发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和尊重,进而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一个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演员,能够在舞台上更好地表现出戏曲艺术的内涵,为观众传递正能量。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示范作用,提升整个戏曲行业的形象。
二、戏曲演员应具备的表演素质
(一)具备崇高的职业素养
对于戏曲工作者而言,其专业素质是指其在从事表演活动时所具有的一种整体素质,即所谓“戏德”。戏曲演员的专业素质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在戏曲演出工作中,首要任务就是要多演好戏,然后才能把戏演好;第二,戏曲艺术是集体创造的结果,必须具备顾大局、知大局、精本职的集体观念;第三,为人处世要注重品德的培养,而且戏曲表演者必须具备集体观念。人是一个社会性的人,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不能脱离集体和社会。第四,就是责任感。责任感关系到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关系到他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作为一名演员,应该以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方式,积极地投入戏曲事业之中,在戏曲的发展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二)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
戏曲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其表演形式的独特性和角色的丰富性,使得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对角色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要真正塑造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只掌握动作是远远不够的。演员在接纳一个角色时,需要对剧中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这个过程需要演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足够深入。这也需要演员在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使角色形象更加丰满。这种体验不仅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理解角色PQCiR1m2KcgIkYfEsP3q/NMdUCkCFExHR79IwVxJNt8=,还可以为他们的创作和演出积累丰富的素材。同时,这种生活体验也可以提高演员自身的表演技艺,使他们能够在舞台上更加自如地展现角色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演员需要始终保持对角色的敬畏之心,不断地去挖掘、去探索。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舞台上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感人的戏曲画卷。
(三)具备较高的基本功修养
要想提升戏曲舞台演出的效果,就必须注意演出程序与技术的有机结合。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对戏曲演员的基本技能进行有效的训练,以提高戏曲演员的综合素质。唱歌是戏曲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唱功”的训练上,要求表演者注意把声音和感情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要尽量用声音来传达出戏曲中的人物。在演唱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念”“做”“打”等技巧的有机结合。念就是念白,念和唱相辅相成,在练习念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韵白和散白区别开来,还要注意念白的轻、重、缓、急的变化,使念白的节奏与音乐的和谐统一起来。在戏曲表演中,演员不但要做到好手、眼、力、法、步的协调,还要注意髯口、翎子、甩发、水袖等技术的协调,从而创造出各种戏曲的艺术形象。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对戏曲演员的综合素质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舞台表现能力,从而推动戏曲艺术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戏曲表演程式的继承和发展策略
(一)科学传承和科学创新
演员与艺术作品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演员作为舞台艺术表演的参与者,称之为主体,艺术作品作为客体。艺术作品成就演员,演员演绎艺术作品,通过舞蹈、表演等方式将完整的艺术作品内容呈现给观众。戏曲传承方式为“口传心授”,戏曲演员在初始学习,以模仿经典曲目为主。这里也会产生一定的思想误区,有的会将戏曲传承与模仿混为一谈。这个过程并非单一化、机械化,而是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反复的观看、反复的认证和探索。这种传统的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勇敢地尝试新的方法来改进和创新表演风格,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化的音乐元素或者舞台设计来丰富戏曲的表现力;也可以通过改变角色形象或剧情结构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等。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使戏曲表演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并为它注入新的活力。总之,无论是专业戏曲表演者还是非专业人士,都要站在科学的角度看待问题,以科学手段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唯有以科学态度看问题,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由此进行科学的传承和科学的创新。
(二)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在新媒体时代下,要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作用,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可以在快手、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申请账号播放有关戏曲表演程式的视频。拍摄著名戏曲表演内容,从故事背景内容再到结束的过程。让观众有共鸣感,构建数字化公共信息平台,利用好数字化等新媒介保护好戏曲表演程式。也可以融合动漫元素,对其进行改编让低年龄阶段的孩子也能容易理解接受,还可以利用VR技术还原场景。在有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利用宣传片和纪录片对此进行整合,以全面覆盖的方式进行宣传。在整个创新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内容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入新鲜的生命力。要有针对性地去挑选适合创新的戏曲表演程式,对其有规律性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三)加强对戏曲文化的保护
戏曲文化的进一步传播继承更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扶持,对于地区政府而言,要能够意识到戏曲文化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对戏曲文化的保护力度。政府部门应在当地创立戏曲表演基地,扩大服务范围。当然,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共享平台,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由此,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群众的被动接受状态,使其思想发生转变,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另外,要建立并健全发展机制,完善规范的制度,才能推进戏曲表演文化的健康和良性发展,才能增强戏曲艺术家的自信心。重点扶持基层戏曲班的建设,完善戏曲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其传承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四)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戏曲演出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从传统戏曲到现代戏曲,再到现在的数字化戏曲,这些变革都体现了戏曲传承发展的历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戏曲表演的形式也在不断改变。传统的戏曲表演方式已经不再满足观众的需求,因此出现了许多新的表演风格。除了形式上的革新之外,戏曲表演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同时,还有一些戏曲作品则加入了国际化的风格,比如引进外国语言或乐器,或者借鉴国外的戏剧形式。这种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为戏曲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它更加贴近当下的社会环境。总之,戏曲的表演方式和内容都在不断演变和发展。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戏曲可以更好地迎合观众的需求,并成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和活力的艺术形式。
四、结语
在戏曲表演程式的传承和创新上要坚持科学的态度,要认识到剧本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加强现代戏曲创作、加强对戏曲文化的保护、引进专业人才,让戏曲表演程式发挥应有的文化功能。利用好现有资源和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功能,收集好、整理好有关戏曲表演程式的内容。总之,戏曲表演程式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为其注入新鲜活力,才能构建完整的戏曲传播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演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