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社清曲”是南京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该项目是民间曲友在曲社组织下,在不化妆、不配乐的情景下,用清唱的形式研习传承清曲内容。它不受社会审美与市场需求的影响,将昆曲唱腔原原本本地保存、流传下来,对昆曲传承、戏剧人才培养具有非凡的意义。
首先,介绍追溯一下“曲社清曲”的历史。南京市在2022年启动了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其间,“曲社清曲”在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简称南京市民俗馆)指导下,填写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该申报书中对于项目的历史渊源提到了三个方面:一是追溯了曲社清曲的源头。若要溯源曲社清曲,那便离不开昆曲。众所周知,《南词引正》一书是明代“曲圣”魏良辅所著。昆曲“清唱”的概念在书中就有所体现,具体是这样表达的:“清唱谓之‘冷唱’,不比戏曲。”笔者认为,魏良辅说的“清唱”就是不带妆的坐唱,曲唱者主要练习“唱”的部分,试图提高“唱”的质量。同时,他对“唱”的四声、行腔、咬字、板眼等诸多细节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乾隆嘉庆年间,文人士大夫开始规范昆曲清唱的演唱理论、形式。一直到清末,这期间以清唱为主的“清工”始终不绝,同时各地纷纷成立这种具有民间性、自发性等的曲社。自此之后,清曲的传承便由民间曲社承担,“曲社清曲”也渐渐形成规模。二是梳理了曲社清曲发展的高峰期。光绪时期,是曲社清曲发展第一个高峰期,民国初年是第二次高峰。花部诸腔在清末民初一度盛行,张紫东、徐凌云、吴梅等苏沪地区的清唱曲家曲友,不约而同地运用清曲曲唱的方式来保护、保存传统的昆曲。《中国昆曲大辞典》是国内昆曲主题的重要书籍之一,书中记载了南京传承曲社清曲的大约有4家,具体是紫霞社,公余联欢社昆曲组,成乐社和百雷曲社。三是讲述了如今“曲社清曲”项目的由来,其传承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南京昆曲社的前身是紫霞社与公余联欢社昆曲组,这两个社团坚持传承至今。具体说来,南京昆曲社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的“紫霞社”(由甘贡三先生与由学宗师吴梅及沈仲约、吴舜石、薛天汉等昆曲大家共同组建,吴梅任社长),先后经历了“公余联欢社”(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任戏剧部主任,邀请甘贡三担任昆曲组组长)、“新生社”(1935年,由甘贡三及子女媳婿共同组建,长子甘南轩任社长)、“南京乐社”(1954年)的变迁,其间一度停止活动,但在1980年又正式恢复,继而由甘南轩、爱新觉罗·毓婍担任该社的社长;时间到了1998年,南京乐社昆曲组更名为“南京昆曲社”,由汪剑耘之女汪小丹担任该社的社长,一直传承至今。
其次,谈一谈“曲社清曲”的传承谱系。众所周知,传承有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关键要素之一,故而在填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格时,需要填写清楚传承谱系的脉络。
曲社清曲源于昆曲,它的传承谱系主要列了三代人。第一代传人由甘贡三、爱新觉罗·溥侗和吴梅组成。我们知道,甘贡三是近代著名曲艺家,“甘熙宅第”曾是他家的祖宅,该建筑现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20世纪初,他常与著名文人仇莱之等,在南京复成桥旁江宁地方公会举行同期;与曲学宗师吴梅、爱新觉罗·溥侗等常相往来,一同切磋昆曲艺术;20世纪30年代初,与吴梅等人组建“紫霞社”,后组织“公余联欢社”,任昆曲组组长。爱新觉罗·溥侗非常喜爱戏剧,深耕于昆、京艺术,擅长多种戏剧乐器,如笛、二胡、弦子、琵琶等。吴梅不仅是戏曲理论家,也是诗词曲作家。他不仅在戏曲创作、研究与教学方面拥有突出成就,在文学上也多有成就,被誉为“近代著、度、演、藏各色俱全之曲学大师”,把昆曲这一民间艺术带进了大学,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第二代是甘南轩、爱新觉罗·毓婍和甘纹轩。甘南轩和甘纹轩都是甘家的后人,爱新觉罗·毓婍是爱新觉罗·溥侗的孩子。他们都热衷研习昆曲,并不遗余力地为曲社培养新生力量,为昆曲幽兰新生复活,通过不断组织、推广和宣传,持续传播曲社清曲。第三代便是汪小丹、吴新雷、解玉峰和张红。甘贡三有个外孙女名叫汪小丹,父亲是师从梅兰芳的汪剑耘先生。自幼便受到家学的熏润,故而京昆功底踏实,演唱本领尤佳。吴新雷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中国古典戏曲史和昆剧学是他主要研究方向的一部分,出版了多部戏曲相关书籍。解玉峰也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与吴先生一样,都是昆曲社社员。值得一提的是,解先生是南京大学昆曲研习社负责老师。张红既是爱新觉罗·毓婍的儿媳,也是昆曲社资历较老的社员之一,参加曲社近25年,持续传承着曲社清曲。
再次,“曲社清曲”如何实现戏剧传承呢?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升了剧种的社会认知度和文化价值;传统戏剧成为社会共同的文化财富后,戏剧艺术的魅力得以在社会内传播,吸引到更多市民的关注。这不仅树立了文化自信,还能搭建起戏剧艺术传承发展所需的公共平台。二是促进了戏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在申报非遗的过程中,申报者需要对该戏剧的历史、流派、剧目等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无形之中对该戏剧的历史资料进行了留存。在梳理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深度挖掘、整理传统戏曲剧目并实施演出,使一些濒临失传的剧目得以重现舞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三是推动了戏剧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传统需要保护,但创新和发展亦不能停滞不前。笔者认为文化是活态的,投射在戏剧艺术中,就是在保护好传统戏剧的前提下,也要考虑到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尝试,使戏剧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四是加强了戏剧的教育和培训;成为非遗项目后,政府和教育部门加大对戏曲教育的投入,推动戏剧进校园、开设戏剧专业、培养戏剧人才。这些举措都能为戏曲传承提供人才支持,使戏剧艺术得以薪火相传。
中国的传统戏剧剧种繁多、历史悠久、积淀丰厚,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众对于娱乐文化的喜好发生了改变。《巨变时代的冲击与碰撞——当代中国戏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卢昂教授的一篇关于当下戏曲近况的文章。该文章就当下中国戏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当下人类生存方式、传媒娱乐方式、西方文化的冲击、国家文化战略的发展都对于戏曲有着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当下戏剧传承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都在于“人”,对于戏剧观众的培养是戏剧传承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只有让观众看懂戏剧、才可能主动去看戏剧,只有让观众真正走进戏剧、才有可能爱上戏剧,只有让观众爱上戏剧、才可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戏剧人才、培养良性的戏剧文化市场,以此传承中国戏剧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作为市级非遗项目的“曲社清曲”,能够有效实现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南京市博物总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作为其分支机构之一,是南京市属唯一保护、研究、传承南京非遗和民俗的“双博馆”,也是非遗项目“曲社清曲”的保护单位。其馆址“甘熙宅第”曾是曲社清曲第一代传人甘贡三,第二代传人甘南轩、甘纹轩,第三代传人汪小丹的祖宅。除此之外,南京市民俗馆内拥有20多项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是“江苏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配备“非遗曲艺书场”——“梨园雅韵”书场。所以“曲社清曲”在成为该馆的保护项目后,拥有了免费宣传、推广的平台,提升了社会认知度和文化价值,促进了戏剧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博物馆是公共文化场所,向所有市民开放,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非遗展演,能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接触到“曲社清曲”、了解到“曲社清曲”,从而喜欢上“曲社清曲”并将其推广。例如南京市民俗馆在2023年的元宵节,组织了曲社清曲为市民带来“我们的节日·元宵”昆曲主题演出,带领市民感受昆曲的婉丽细腻之美。
随着我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提升,当下社会各界对于非遗项目的关注越来越高,对于非遗项目的应用也越来越广。除了政府对于非遗的公益扶持以外,教育部门也将非遗项目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以此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企业也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将非遗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并进行专业营销和推广。传统媒体和自媒体自主加大了非遗的宣传力度,提高非遗项目的曝光率,增强了公众对非遗保护的意识与参与度。
“曲社清曲”成为非遗项目只有两年不到的时间,社会各界对于非遗项目的积极推广在“曲社清曲”项目上虽有所体现,但还不明显。笔者相信,有了政府、企业、学校、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广,未来“曲社清曲”这一传统戏剧形式,一定会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喜爱上,一定会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者单位:南京市博物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