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学者指出,“纪录片因其生动形象的非虚构媒介特性,被公认为是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高效载体”,因此具体地剖析若干部国际传播方面出类拔萃的纪录片就具有重要价值。山东广播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大河之洲》在第45届美国泰利奖评选中,“荣获电视纪录片自然类金奖、摄影类金奖和短纪录片类银奖三项大奖”,而该奖项的评选已有45年的历史,是“表彰全球视频和电视节目的重要国际奖项”。可以说,纪录片《大河之洲》在国际传播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在不久前,该纪录片也在第三届“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获得电视纪录片奖,是当届获奖纪录片中的唯一一部自然类纪录片,这也能够证明该纪录片在国内评价是上乘的。
《大河之洲》在国际传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在内容创作和传播渠道上有何创新之处,这是值得总结的问题。
一、拟人化叙事的守正创新
《大河之洲》现有两个版本,分别是国内版和国际版。国内版共分三集,分别是《生灵》《家园》和《和合》。国内版的三集各有侧重,第一集《生灵》在总体介绍黄河三角洲形成和生长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呈现了黄河三角洲的物种繁衍,这一集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在于以从冬到春的时间顺序,真实再现了在黄河三角洲越冬的疣鼻天鹅、丹顶鹤、东方白鹳、黑嘴鸥等各种候鸟的生存和繁衍的情况。第二集《家园》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讲述,记录了动物保护工作者对手上丹顶鹤的研究与救护,为东方白鹳安装人工鸟窝等直接保护鸟类的情节,以及黄河三角洲所在的东营市对保护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所采取的一些具体举措,如鹭鸟小区的保护,减少水稻种植面积等。与第二集类似,第三集《和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讲述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化治理的过程及治理后农民发展各种生态农业致富,以及科研人员利用黄河口湿地发掘大豆基因资源等举措,还重点讲述了东营如何在黄河三角洲实现以“碳捕捉”的高科技方式实现“减碳”的过程。
不难看出,《大河之洲》国内版的纪录片在构思方式上,带有此前中国传统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的痕迹,以画外音解说+画面来实现对中心思想的阐释。《国内版》专题片式的叙事方式,即便能够在国内取得较好反响的前提下,也会因为“文化折扣”,很难在国际传播中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国际版的编导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对国内版丰富的主题予以简化,学习了国外自然题材纪录片的“野性”表达,以国内版第一集《生灵》为基础剪辑,基本只保留了黄河三角洲湿地野生鸟类的呈现。
纪录片是传播知识的影视载体,中国传统纪录片并不以传播情感化的故事见长,但是《生灵》这一集却在故事化上别具一格,可以说正是《生灵》这一集在叙事上的守正与创新,为国际版《大河之洲》打下了基础。首先是以各种鸟类的艰辛生存状态来与观众获得共情,并将此作为结构这一集纪录片的关键性元素。在刚进入正片的时候,纪录片即剪入了黄河三角洲湿地壮观的“鸟浪”景观,在对这一景观进行介绍时,纪录片采取了知识性与情感性相结合的策略,旁白解说是,“……壮观的鸟浪,不是群鸟的舞会,而是弱者的生存策略,当危险来临,几万只雁鸭群腾空而起,弱小的生命汇聚一起,迸发出无限的力量……”对雁鸭群所形成的“鸟浪”的表现,是当年11月初冬的景观,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的纪录片在对其他鸟类的呈现也都围绕在各个时节艰难生存的这一主题来剪辑。其次是,《生灵》这一集在讲述鸟类的生存故事时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叙事方式,突出了“家”这一动物群体单位,并突出了被摄对象的线索性,力求鸟类生存的故事生动、完整。拟人化叙事方式比较突出的是对被摄对象之一的“疣鼻天鹅”的表现。《生灵》将一只越冬的未成年疣鼻天鹅命名为“雪岩”,并捕捉到一些关键的信息。疣鼻天鹅一般是夫妇共同抚养幼崽,然而雪岩只和母亲相依为命,雪岩的父亲从始至终没有出现,它可能已经死于上千公里的迁徙途中。雪岩母女抵达黄河三角洲时已值深冬,滩涂湿地上聚集了大量的鸟类,强壮的大型鸟类尚且需要争抢食物来活命,弱势的雪岩母女就常常忍饥挨饿。纪录片在表现冬季结冰后各种鸟类争抢食物时的情景时,就着重记录了雪岩为了保护母亲不受其他鸟类咬啄的情景,并给出了高度拟人化的解说,“……雪岩担心母亲受伤,阻止了这场应战。当同龄幼鹅在尽情享用父母带来的食物时,雪岩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落日的余晖中,雪岩终于和母亲得以饱餐一顿。父亲不在身边,雪岩能否安然度过这个冬天……”纪录片高度拟人化的解说,搭配物竞天择的残酷竞争画面,将观众与野生动物的共情推向高潮。就被摄对象故事化呈现的线索连贯性来说,在《生灵》中比较突出的体现是对东方白鹳一家的记录。以从冬到春,再从春到夏的时间顺序,《生灵》完整地记录了一对东方白鹳夫妇从相爱、筑巢、交配再到共同抚育五只幼崽成长的故事,一直到仅存的三只小东方白鹳长大离巢为止。纪录片对这一窝东方白鹳的记录并不是不间断地剪辑,而是按照季节的顺序间或剪入的,在漫长的季节轮回中以草蛇灰线的伏笔实现了被摄对象故事呈现的连贯性。
二、巧借国际传播渠道二次创作
国际版的《大河之洲》有很多国际力量的参与,片尾字幕显示,制片单位除了原有的山东广播电视总台在国际版中排名第二之外,制作单位排名第一的是“新加坡棱聚传播”(IMF Media),排名第三的是解读中国工作室,排名第四的是腾讯,排名第五的是美国国家地理。而出品方共五家单位,包含除“棱聚”之外的前述四家单位,以及山东东营广播电视台。
《大河之洲》从国内版到国际版的多重变化,离不开深谙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国际力量参与,棱聚传播和解读中国工作室是比较突出的两个单位。棱聚传播作为一个在中国有分支机构的跨国影视公司,拥有国际传播的人才储备,以及在同类题材国际传播取得佳绩的经验。棱聚传播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跨国企业,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熟悉跨文化观众的收看趣味与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制作流程,此前在国际传播中取得较好效果的《极致中国》系列纪录片(共2季)就是棱聚传播参与制作的。《极致中国》也是与《大河之洲》类似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在国际市场上反响热烈,受到“人民网”称赞,认为《极致中国》“是一部无论从国际传播、弘扬文化自信、顺应互动媒体需求等方面都有深远意义的作品,在制作、技术与视听语言上都达到国际高度”。解读中国工作室,隶属于中国外文局,该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即致力于以中外合拍的方式制作中国题材纪录片,面向国际社会讲述真实立体的中国故事。近年来,解读中国工作室在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上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其“以‘文化商品’的思维建构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改变‘赠播’为主的传播方式”,以一系列高质量的中外合拍纪录片为中国故事的传播抢占了话语先机。解读中国工作室参与制作的中国题材纪录片除了制片方出品方等融汇了多方面的国际资源外,其在叙事方式上也多有创新,习惯采用西方纪录片的“真实电影”“直接电影”和“新纪录”等手法。值得指出的是,“解读中国”的多部纪录片,《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自然之源》《之江故事》《高考2020》《走近大凉山》《中国减贫:史无前例的人类奇迹》等都是邀请丽贝卡·多布斯、迈克尔·伍德、柯文思、竹内亮等国际知名的纪录片导演来到中国体验,让这些纪录片大师与中国被摄对象接触并直接拍摄的,在叙事手法上与传统的国产纪录片迥异。
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在很多时候所面临的障碍不是题材与叙事方式的文化折扣,而是传播渠道不通畅。《大河之洲》的国际版,无论是制片方还是出品方,都有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参与,这无疑是打通了中国题材国际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国家地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纪录片制作机构和播出平台之一,并且特别擅长自然题材的纪录片生产与传播。“国家地理”的超级影响力来自其在全球171个国家的全覆盖,4.4亿个家庭用户可以通过38种语言收看它的多个频道。国家地理自2016年起,开播了一个名为“华彩中国”的栏目,专门播放中国题材纪录片,而《大河之州》的国际版就是于2023年10月28日在“华彩中国”栏目首播的。国家地理频道的传播渠道,赋予了《大河之洲》在国际传播上的先天影响力。
三、结语
《大河之洲》国内版承载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丰厚主题,以三集的篇幅和全景的视角讲述了社会方方面面为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所做的努力,并以一幅幅生态画卷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其虽然受到中国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风格传统的影响,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解说,但在对野生动物生存状态的故事化呈现与拟人化解说方面有着很大的突破,守正创新的叙事方式受到了国内观众的喜爱。而其国际版小而美,仅以20余分钟的篇幅,抓住了国内版叙事话语之“新”,以国际观众喜爱的“野性”画面,还有饱含中国美学风格的剪影瞬间,实现了国际传播的“共情”效果,也诠释了中国人生态文明观念的“天人合一”境界。总结《大河之洲》的国际传播之道,与“二次创作”同样重要的还有其广泛融汇国际资源,向国际平台借力传播的重要经验值得后续借鉴。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学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2]朱超亚:《共同价值与文明互鉴——2020年以来中外合拍中国题材纪录片选题研究》,《电影文学》,2022年第23期。
[3]韩飞、赵甜:《中国题材纪录片国际合作与传播的路径探析——以“解读中国”工作室的制播实践为例》,《视听界》,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