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正向赋能教育决策研究

2024-10-24 00:00:00许琳
传媒 2024年19期

摘要:民意是影响公共决策的重要力量,当教育相关的民意在网络上集结,往往通过被迫转变式、主动探寻式、循序渐进式获得政府关注,从而对教育决策的制定、执行、调整产生特定的影响。教育部门可通过数字赋能网络舆情全景式采集、以法治思维统领舆情治理、将舆情评估纳入教育决策评估等路径,让舆情正向赋能教育决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网络舆情 教育决策 教育舆情

教育作为重要的政府公共管理领域,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事关教育改革及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决策者提高科学执政能力和民主执政能力方面,作为决策形成的前提和机制,舆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探析教育类网络舆情的整体态势、触发扩散的特点及规律,将舆情所折射出的公众对于教育的期盼与教育决策的制定、变革紧密结合起来,是推动和完善教育治理,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有助于为我国的教育政策变革以及教育决策提供方法论启示,从而合理化地构建长效的教育决策回应模式,为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教育领域网络舆情触发和扩散的特点

现阶段,网络作为折射百态的场域,使得突发公共舆情事件越来越“透明化”,教育领域网络舆情的热点、焦点、沸点从传统媒体时代的“非常态偶发”转变为“常态频发”,对政府、高校的教育决策及教育管理提出了现实的考验。

1.特定社会问题“事件化”。在网络舆情出现苗头的初期,利益相关方大多处于静默的“无声”状态,即便通过网络渠道发表了言论,其内心的利益诉求也容易被淹没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中,很难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当诉求被漠视甚至淹没,利益相关方在万般无奈下,话语表达易采取非常规化、极端化的方式,最终演变成为媒体聚焦和公众关注的社会事件,以“事件化”的爆料促使个人诉求或群体诉求向公众议题转化。当特定社会问题因某一个特定事件被爆料后,相关教育类话题才更容易从“幕后”走向 “台前”。2023年3月,一则关于“因航班延误缺考复试,考研学生崩溃大哭”的话题登上热搜,一位安徽考生报考广东工业大学,准备乘坐3月23日的飞机前往广州参加复试。由于强对流天气的影响,航班延误,因此考生错过了3月24日的复试笔试。这个特定事件引发舆论对“教育公平”“寒门学子”“人性化组织考试”等话题的关注。后据媒体报道:学校决定批准因极端天气原因导致行程延误的同学,可向学院提交证明材料,后续按流程参加学院组织的复试。此类教育问题的 “事件化”,使一个普通学生的诉求成为可能,促进了特定教育问题的阶段性解决。

2.算法推动形成溢散效果。当某个网络舆情在网络上发酵,媒体平台为了获得更多的点击量,会使用算法技术对相似的事件进行标签化,对同质化的事件和话题进行追踪、匹配和调控,迅速锁定拥有类似标签的子事件、子话题,将聚合的舆情热点精准推送给目标受众,激活链式反应,完成热度累积,形成溢散效果。尤其是涉及“恶”性的网络舆情事件会引发“大V”和受众的关注,也是流量的聚焦点。如江苏某大学学生恶意P图侮辱女性事件引爆舆论后,“高校男生躲女厕所偷拍”“高校通报男生夜闯女寝”等舆情事件频上热搜,“高校女生人身安全”话题拨动着公众的敏感神经。算法的标签化,虽然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信息的交换、社会资源的共享、利益诉求的传递,但是也不乏别有用心者将个案联结,巧设议题带偏节奏,搅动场域情绪,扩大议题传播规模,从潜伏期、预备期转变成上升期,形成“核裂变式”的溢散效果,使大量负面信息出现在教育领域,影响受众对教育决策、教育制度的认知与接受。

3.意见领袖引领信息圈层化。在教育领域,社交性强且有着一定社会经济地位的意见领袖,更易于在海量的教育信息中筛选加工最具价值的信息,从而凝练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通过观点的再次传播进行人际动员,从而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普通受众在获取消息、价值取向、情感诉求和反馈行为等方面也深受意见领袖影响。意见领袖的舆论表达在相当程度上形塑着一个圈层内的舆论走向。如“央视网谈孔乙己的长衫”“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衫”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年轻人将“学历”比作“孔乙己的长衫”,认为生活和工作的困顿,都被“长衫”束缚住了。一种观点聚焦毕业生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认为是年轻人的主观因素所致。另一种观点认为,毕业生就业难也与时代发展相关联,有微博大V发表评论:社会的首要任务不是帮助年轻人“端正对劳动的认识”,而是竭尽努力创造更多工作,尤其是创造更多年轻人喜欢干、收入又相对理想的工作,从根本上缓解就业之难。在微博大V等意见领袖的引领下,相同价值观的受众会快速形成单一且极度统一的意见共同体和固定圈层,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客观化,与时代发展相关联,意见领袖产生的“涟漪效应”由此形成舆论效能的扩散与叠加。

二、网络舆情影响教育决策的三种动员模式

网络舆情是网民在匿名情况下发表的内心相对真实、原生态的民意,而民意是教育决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当关于教育的民意在网络上集结时,往往能够通过外压转变式、主动探寻式、循序渐进式对教育决策的制定、执行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1.外压转变式。这些年在教育领域发生的多起舆情事件,通过具有冲突性的突发事件,引发媒体聚焦,从而影响教育决策,这都是“外压模式”的典型特征。当教育类突发事件中暴露出教育决策的漏洞,或者当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得不到实现时,通过舆论造势获取民众支持,无形中迫使权力主体对议题作出回应,此时更为强烈的政策诉求往往会出现在舆论中,并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对政策制定部门造成不小的压力。2023年开学初,“预制菜进校园”话题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更是被学生家长质疑。预制菜安全健康吗?预制菜进校园是否合适?预制菜行业发展有哪些问题?面对舆论的高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作出回应,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同时提出,学校在食品采购、食堂管理、供餐单位选择等涉及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项上,应听取家长委员会或者学生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随着回应的发出,舆论的热度有了明显下降。这种“提出舆论质疑—政府作出回应”的无声博弈,推动着政府对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反思和完善。

2.主动探寻式。主动探寻式主要通过倡议、书信、报告等方式建言献策,寻求相对温和的探寻契机方式,其进程也相对缓慢。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等作为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谋和政策议案的参与者,在教育决策的制定、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每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关教育问题的议案和提案,就是主动探寻政策变革的典范。《中国教育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11日24时,两会期间与教育相关的网络文章共计307272篇(条)。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两会舆论参与度最高,占比达到86.31%。从热点主题排行看,“双减”成为2022年两会最大教育热点。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是“双减”主题下热度最高的关注点,推进校内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确保学生在校内高质量学习是家长群体的普遍期待,代表委员发声也较为集中。与此同时,校外如何解决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非学科类培训涨价、家长教育焦虑情绪等问题亦是舆论关注的焦点。针对比较集中的网络舆情,教育界也有所动作,如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活动,有效防控经济活动风险,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3.循序渐进式。“渐进式改革”往往指采取循序渐进的、按阶段、分步骤的形式进行改革。舆情事件中的主体通过情感动员的方式唤起大众情绪,网民因此在舆论场中聚集,抱团形成一个情感共同体。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尤其突出,一些舆情频频进入受众视野。与此同时,教育部将推动高校扩招博士后、大学生内卷式考研考公、大学从应届生中招募学校保安、研究生放弃入学资格等,都被舆论与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关联解读,更是引发包含毕业生、家长在内的受众的情感共鸣,也引发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过剩现状、培养模式及出路、“编制化”导致创新人力资源不足以及整个社会内卷化的反思和讨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一方面着力支持科技含量高的智力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各类新业态、新模式的加快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为进一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毕业焦虑,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优质就业岗位。

三、网络舆情赋能教育决策的路径

教育舆情对教育决策的动员模式,揭示着两者之间的正向拉力和反向推力。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为更好推动和完善网络舆情导控与教育治理,应当从数字技术、理念思维、评估反馈等方面着手,长效构建网络舆情与教育决策良性互动的优化路径,助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1.打开“黑箱”:数字赋能网络舆情全景式采集。“黑箱”是一个信息学的概念,指的是内部结构不能直接观察的系统,要了解其内部结构,只能向它输入信息,再根据其输出信息来推断。对于教育决策的制定过程,“黑箱”是指整个过程是一个“内部”的存在,直到教育决策正式对外公布。教育数字化大趋势下,技术赋权让网络舆情传播变得更为便捷和迅速,也为全景式采集海量动态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动态监测不同地域、不同层面、不同节点的流量,从而智能化、数据化捕捉别的“热点信息”,通过数据分析、走向预判,有效集成为有价值的舆情信息资源,从而为畅通反馈渠道、捕捉受众诉求、加强舆情治理提供强大的信息基础。

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探索受众决策态度评议和采信机制,畅通完善政府与网民的互动机制,实现利益表达与诉求机制的健全和多元化。唯有重视合理诉求,做好情绪疏导,才能减轻网络舆情治理的难度。如小学“三点半”放学问题,曾一度引发舆论关注,对整个社会治理系统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国家重视该舆情信息的采集反馈,在多方听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政策调整,实施弹性放学制度。中央印发相关文件规定,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可见,全景式采集信息有助于系统把握网络舆情的产生源头、信息流向、传播节点,从而以“内部问题内部解决”为最终目标,及时排查和根除教育决策的出台及变更可能带来的网络舆情隐患,为推进教育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2.正视“真相”:以法治思维统领网络舆情治理。后真相时代,网络生态发生着改变,网络舆情的治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播主体不再对新闻事实进行完整的呈现,极有可能通过对事件进行刻意包装、歪曲解读、断章取义,仅呈现迎合受众认知但偏离真相的内容,用极具感情色彩的情绪煽动取代客观的问题分析。针对网络舆情传递出的负面信息,在前期网络治理实践中,政府管理部门必须扭转“一刀切”的惯性思维,尤其不能只是简单地采取技术手段“堵住”舆情。法治是现代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法治也是网络舆情治理的核心思维,只有真正将法治思维运用到网络舆情治理之中,才能保障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网络舆情作用教育决策的关键是争取人心。就高校而言,要将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与法律法规紧密结合,在法律框架下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完善的应急处突治理体系,制定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办法,规范舆情处置程序,将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纳入年终综合考核,强化督查落实。就政府而言,在政策制定和变化过程中,应始终注重贯穿法治思维,科学运用法治权威资源和法治方式,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教育诉求与优质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全面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对因网络舆情引发的非理性情绪进行快速平复,对社会情感资源进行积累和培育,从而提高普通民众对教育决策的认同度。

3.用好“晴雨表”:将网络舆情评估纳入教育决策评估。网络舆情是教育决策的“晴雨表”,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舆情对教育决策的执行效果、社会价值、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反映,是衡量教育决策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重要风向标,能在一定程度上考量教育决策的质量。将网络舆情评估纳入教育决策评估的全过程,预测教育决策等出台、变革后可能产生的舆论风向并提前做好预案,有助于让网络舆情正向作用于教育决策,让教育决策的制定执行更顺畅、更科学、更合理。

教育决策有其适应的特定时代和背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现实不相适应的教育决策需要进行调整、改变。决策执行过程中,更要发挥网络舆情反馈的“政策修正”功能,根据群众的呼声适时进行教育决策的调整、改进,及时淘汰不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政策,在这个过程中重视社会监督和制约,为教育决策的后续执行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真正践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初心。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融媒体科科长、助理研究员)

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育舆情与教育政策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023SJYB124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张以瑾,邢梅,孙梦捷,等.2022全国两会教育舆情分析报告[N].中国教育报,2022-03-18.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