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的析读

2024-10-23 00:00:00杨晓宇
书屋 2024年10期

很久没有读到好的文学评论了,以至于把这一体裁也渐渐淡忘了。这一方面是当下的评论文章,大都是纯粹的表扬或歌颂,也就显得寡淡无味;另一方面是八股式的,如同一个模子里出来,读不出一点新意,更难品评出作品中的内涵和韵味。其实,文学与评论,应该是一对互相参照的镜子,评论因文学而彰显其思想,文学因评论而升华其美感。近日看到平顶山学院赵焕亭教授的新著《文学里的社会和人生:中国现当代文学文本细读十八题》,让人眼前猛地一亮,及逐篇细读,确有引人入胜、不忍释卷的感觉。

文学评论,当然是评论文学了。评是品评,论是思辨。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首篇文学专论,其“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的作用和价值用十个字概括出来,成为千古名言。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国家,文学和文学评论的发展是相伴而行的。自古至今,先贤们留下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对文学进行批评的作品亦是汗牛充栋。批评与文学,正是皇皇文学史发展的两艘巨轮,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昌盛、文明进步、文学繁荣。赵教授是北师大的博士、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学者,又是培养一代文学与教育新人的教师,她的眼睛与笔触,更多停留在近百年的文学云烟当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作家作品中浏览、研究、挖掘、爬梳,以发现有时代意义和教学价值的文本,推荐给读者和学生,来承续文学与文脉。其新著之中的“文学文本细读十八题”,就是针对教学实践,给读者和学生推荐的十八篇现当代文学中颇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涉及散文、书信、诗歌、小说、剧本、人物传记等体裁,也对朱自清、茅盾、林语堂、鲁迅、老舍、丁玲、刘白羽、姚雪垠,以及林蓝、徐玉诺、杨稼生等作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我们仅以其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朱自清、丁玲,以及徐玉诺、林蓝、杨稼生等平顶山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解读,来欣赏一下其文学评论的审美特色与内在价值。

一、对朱自清《背影》的解读

朱自清的《背影》,我们许多人都读过,更被感动过,但也仅限于读过甚或感动过而已。赵焕亭在本书中对《背影》的解读却有着不同的手法。这篇长篇评论是她的硕士论文,看得出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其特色之一,就是按照其硕导王一川先生关于文学评论的修辞论美学理论,对朱自清本人和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与品评。她把修辞艺术的现象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显性层次,是文学作者所虚构的文学作品,评论者对其文本进行阐释,以发现作者文本的优劣,实际上,也就是语言修辞的运用艺术。第二个层次,是对话语和文化语境的掌握的层面,即对文学文本进行文化语境的阐释,作者把这个层次叫隐性层次。在笔者看来,就是挖掘出文学作品如何受特定的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文化内涵。第三个层次,作者叫终极层次,是历史的无意识镜像,也即我们常说的历史背景。为什么叫它无意识镜像,是因为在文学作品的这一层面上,基本上是无意识地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生活,甚至是作者的人生映照。尽管在其文学作品中,表面上或隐性中都看不到,但它却是影响到作者的思想与审美情绪的东西。这样的文学评论,才能深挖细嚼出文本中的全部含义。记得我在一篇对古典诗词的评论中曾经提到,要想全面理解诗词名篇,就要洞察它的语言表述、语境表象、意识示现、潜意识流露和无意识影响,才能够整体评价其作品价值。作者对朱自清及其《背影》的评价,正是对其师修辞论美学理论的实用化。这对于评论者写作与教师授课,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作者所介绍并实践的修辞论美学方法,也不是“一二三”模式化的,而是在文学欣赏与文学评论方面,教人如何把文学作品吃透,如何把作者与作品语境、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去全面把握作品精髓,从而感受作品的美学魅力,体悟作家作品的思想情趣。特别是在文后还专作了一个《背影》的“创新阅读教学案例”,对于读者阅读与教师教学乃至触类旁通,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对丁玲《牛棚小品》的解读

丁玲是现代文学史上闪闪发光的且颇有争议的著名女作家。其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经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红极一时。与那时候的许多作家一样,丁玲用自己的笔墨,画出红色文学时代的优美画卷,用自己热情奔放的思想感情,浸润了许多有志青年,走上火热的革命战场。不同时代的烙印,会印在每一位作家的身上。“文革”结束后,出现了一大批伤痕文学作品,丁玲的《牛棚小品》也是其中之一。不同的是,与王蒙、张贤亮、张一弓等作家,以及朦胧派诗人的作品相比,她在写作时候是矛盾的,其批判性也是相对较弱的,完全没有以往的笔锋。即便是对牛棚生活的描写,也是闪烁其词,不敢如前畅所欲言。作者说她“虽然记述的是牛棚生活,但全文的写作不是出于一种受害的意识,文章主旨不是暴露,而是着意写顽强的生命、坚韧的意志和患难的夫妻情义”。我们不能怀疑丁玲的文采,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和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她也脱不开思想的羁绊。正如她过去从“文小姐”到“武将军”的身份转换一样,也不可能不受当时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的影响。本书作者对丁玲及丁玲现象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比较,对《牛棚小品》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作者引用了郭成、陈宗敏《丁玲作品欣赏》中的话:“《牛棚小品》则以欢愉之笔写凄惨之景,字字是血,声声是泪,却又意趣高超,神采飞扬,毫无缠绵感伤之弊。”其实,这样的话语,在那时候的伤痕文学作品评论文章中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前几句切中要害,后几句不痛不痒,但又不得不说,这才是多年来文学评论之“弊”。在特殊时期的大环境下,文学文本与语境意象之间相互矛盾,文本、语境意象又和历史文化背景之间相互矛盾,它的本源是作者、评论者与历史文化环境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是作者、评论者的历史文化局限性导致了文学和评论都陷入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只有化解这一矛盾,解开这一局限,文学才能全面地反映某个时期的生活真实,而评论家也才能完全析释文学作品中的文意、语境、意境、背景,以及潜意识或无意识下所彰显的社会现实与人生真谛。

三、对平顶山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研究

杨稼生先生是大家熟悉的作家,他以感情细腻、笔法娴熟、语言朴实无华且生动秀美的特色,感动和吸引了无数读者。特别是《叩问童心》中的孙女田田和作者自身——慈爱可亲的爷爷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赵焕亭教授对该书的语言艺术风格和抒情散文特色,给予了全面肯定。《两岸书》是稼生老师与台湾作家痖弦先生多年的往来书信集,可以说是海峡两岸的文学对话,也可以说是两位智翁的交谈。作者也对《两岸书》的涉猎知识、出版价值、社会文化影响及两岸文学思想的碰撞,进行了赏析论证和高度评价。如她所言:“全书于中原文化、台湾文化、教子育人、养生保健的侃侃杂谈中,渗透一种深切的文化关怀和责任担当,一种立人达人而功成不居的仁者风范,一种上善若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思想境界。”稼生先生泉下有知,当庆幸又获忘年知音了。

徐玉诺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成长起来的青年俊秀。他的诗歌如一匹野马,在黑暗之中突然出现,给中原大地,特别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文学界,带来了希望与光明。他是河南新文化运动和新诗歌创作的先驱,受到鲁迅、茅盾等老一代作家的赞赏和支持。鲁迅、茅盾等人甚至为他筹措诗集出版事宜。他也是河南教育界的元老人物,一生在三十余所大中小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是河南省文联的筹备人之一。尽管后来他把诗歌之笔转移到小说、戏曲方面,但其诗歌成就永远留存于河南乃至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史册之中。作者在两节评论中,对徐玉诺先生的四首诗分别进行了评析,并就其时代特色和艺术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赞扬。特别是对他为数不多的叙事诗中的名篇《最后咱两个换了换裤子》,进行了专节解读,为我们今后把徐玉诺研究推向更深更高的层次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林蓝是平顶山市汝州人,她早年追求进步,奔赴延安,进入鲁艺学习,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一名以电影剧本创作为主的女作家,后与著名作家周立波建立家庭。新中国成立后,林蓝任儿童电影剧本创作所和北影编剧,《祖国的花朵》就是她的代表作,电影主题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曾唱响大江南北,浸润着许许多多青春的心灵。而本书所评的《童年泪》电影,是林蓝在新时期创作的一部反映中原地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农村阶级压迫的作品。本书作者充分肯定了它的艺术成就:“她用带有河南地方特色的语言,通过反复和对比手法的娴熟运用,对李鸟的悲惨命运进行了渲染,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评论从作品中浓郁的豫西方言、豫西的民俗文化、豫西的庙会文化三个方面,来说明林蓝虽然少小离家,但始终是乡音萦怀,故土情深。

以上的三位作家,实际上也代表着百年来平顶山市几代人的文学轨迹。从对几位作家作品的评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本地作家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不同作品所给予的充分关注与细致研究。同时,也足以看出作者的家乡情结和对地方文化的由衷热爱,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记得我在《平顶山历史文化研究丛书》编撰之初说过:平顶山市虽然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但在我们的脚下,却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的丰厚热土,其古地新城的地域特点,需要我们对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加以挖掘研究,宣传利用。如今,平顶山区域的古代文化遗存,可以说是主脉尽显,光华耀目,有鹰城十大历史名人、文化七圣等金字招牌,但对现当代各方面名人的研究略显不足,或尚有欠缺。本书的出版,也让我们看到了本地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