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胡庶华无疑是大学校长中的“传奇”——他七次接掌国立、省立大学,如武昌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等名校,前后历时二十余年。
他创作《湖南大学校歌》《重庆大学校歌》,强调博古通今、文理兼修、学贯中西,传唱已近百年,成为两所“双一流”大学的精神符号。
他将一生献给了中国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矢志教育救国、工业强国,素以廉洁的操守、热诚的心肠、优越的专长和干练的才能而著称,深受师生爱戴,在学界备受尊重。
这位“校长专业户”是怎样炼成的?他为何留下了“每任一职,三年必辞”学界奇谈?他为中国现代大学发展又留下了哪些光荣和梦想?
一
1922年,胡庶华从欧洲学成归国,因宾步程邀请,受任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与湖南公立商业专门学校、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在岳麓书院的基础上定名湖南大学)教授、事务主任。
两年后,胡庶华赴武昌大学任教授兼总务长,校长石瑛几乎将全副精力放在向政府催款上,常驻北京,由胡代理校长职务。从此,胡庶华开启了他的校长人生。
虽然一年后,他被任命为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继而先后出任上海炼钢厂厂长、汉阳兵工厂厂长、南京政府农矿部技监兼农民司司长和烈山煤矿局局长,然而任期都不长。丰富的履历,为他日后正式执掌大学积累了丰富经验。
1929年6月,胡庶华由教育部部长蒋梦麟极力推荐,出任同济大学校长。同济前身是同济德文医学堂,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德两国交往的产物。
胡庶华曾留德十年,深受德国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所倡导的注重学术研究理念的影响。他主张:“大学教育应注重高深的学术,造成专门人才,并鼓励研究,以促进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这与其后来在抗战时期提出的“现代战争是参战国整个民族知识的比赛和科学的测验,大学的使命是高深学问研究和专门人才培养。纵在战时,仍不能完全抛弃其责任”有着精神相通之处,也见证了他对大学学术化的一生主张。
他积极扩充校舍,连年建造电气实验室、化学材料实验室、生理学研究馆和中学部教室。一年后,同济大学医、工两科均已具相当规模。他又将医、工两科改称为医学院、工学院,并筹设理学院。在他执掌同济期间,学校建立了地下党支部。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胡庶华被推选为上海市抗日救国会常务委员,积极参加全市抗日救亡活动。一批东北流亡学生来到上海,胡庶华接收他们进入同济医学院学习。
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等原因,政府积欠同济经费甚多,学校债台高筑,积欠教师大笔薪金。胡庶华以个人信用向银行透支款项,暂维现状。胡庶华关心教师、爱护学生,受到全校上下爱戴。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他发出一系列通电和宣言,宣传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指出“武力抵抗日本侵略为我国目前唯一之出路”。由于爱国行为为国民党政府所不容,他被迫辞去同济大学校长等职。当时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听闻在同济“干得有声有色”的胡庶华去职,力邀其从上海回到家乡,首次出任湖南大学校长。
1934年4月,受国民政府委派,湖南大学校长兼中国工程师学会副会长胡庶华率学会工业考察团一行二十六人赴蜀考察。四川省政府主席、重庆大学校长刘湘邀请他考察重大,并参加该校校务会议。胡对这所初具规模、办学条件不甚完善的大学提出四点改进意见,令刘湘和学校教授们耳目一新。刘湘决定聘请他接掌重大。次年8月,胡庶华接任重大校长。重大三年,胡庶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他积极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和充实院系设置,优化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修订规章制度,设法增加办学经费,广泛聘请知名教授学者,增加招生名额,成功构建了重庆大学多科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基础格局。他把教育探索与理念,写进了《重庆大学校歌》:“江汉思禹功,教化溯文翁。学府宏开,济济隆隆。考四海而为俊,障百川而之东。研究科学,振兴理工。启兹天府,积健为雄。复兴民族兮,誓作前锋。”
在他的主持下,重大举办了“重庆市第一届运动会”。到1938年胡庶华离任时,重庆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理、工、商三院十系一科的综合性大学。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全民抗战。重庆大学地处大后方,胡庶华积极支持抗日救亡,发起成立了重庆大学抗敌后援会,编辑出版《五月》专刊,宣传抗日思想。在他的带领下,师生同仇敌忾,满怀热血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捐款捐物支援前方抗日将士,还深入社会各阶层发表演说,激发同胞们与日本侵略者奋战到底的决心。由于对重庆的贡献卓越,2006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将胡庶华列为二百位最具代表性的重庆历史名人之一。
1939年8月,西北联大改组,组建国立西北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胡庶华于变局中受命,首任校长。他面对临时组建、派系林立的西北大学,积极推动内部组织调整,引导广大师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教学和研究,“发扬我们能吃苦、有朝气的精神,来领导西北的教育”。
据记载,当时“即使半饿着肚子,即使穿着破衣烂裤,即使夜间用以照明的只有气味难闻、半明半暗的土蜡,教师们依然兢兢业业地讲课、做学问;学生们依然课前争座位,课后对笔记。书店里一旦有从重庆来的新书,学生们立刻蜂拥而至”。
二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楚材蔚起,奋志安攘。振我民族,扬我国光。”承载千年文化和现代荣光的歌词,出自胡庶华之手,1933年被确定为千年学府湖南大学的校歌。
他对湖南大学倾注了最深厚的情感,1932—1935年、1940—1943年、1945—1949年三任湖南大学校长,前后历时十年有余。在他的带领下,湖大在艰难时世中突飞猛进,跻身民国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
“振我民族,扬我国光。”实业报国无门,他将救国强国的希望放在了教育一途。他说:“国于天地,必有与立,立国之本,端在兴学,而大学尤为急务。盖大学为一国最高学府,正人心,厚风俗,实与有责焉,不第研学术、造专才,为国家谋富强已也。普鲁士之兴,以柏林大学树其基,英吉利之强,以牛津、剑桥两大学立其本。纵观各国之历史,其立国之精神,鲜有不寄托于大学者。”教育救国,教育强国,成了他此后矢志报国之途。
“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胡庶华强调大学教育要以中国特色为根底,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他坚持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突破重文轻理的岳麓传统,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将办学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矿冶、土木等专业上,为湖大工科强势发展开拓了宏阔格局。
他促进理工文结合,加强文理渗透,对工科学生加强理科基础教育,对理科学生强化工程背景教育,对文科学生加强科学方法论教育。他邀请国际著名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到校作学术报告,并让曾留学美国哈佛的理学院院长杨卓新同杜威展开学术辩论,以跨越国界的方式重现“朱张会讲”的盛况。
1934年暑假,胡庶华在湖大筹办了中国经济学社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这是全国经济学界最具权威性的学术研讨会,此前只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举行,马寅初等全国一流经济学家,纷纷来到长沙参会。
1940年,胡庶华第二次出掌湖大,学校已迁至湘西辰溪,办学条件异常艰苦。他提出“于艰苦中谋恢复,于安定中求进步”的方针,提倡与所在地区工矿企业进行业务协作和学术交流,广泛开展本省经济问题的科学研究,与辰溪煤矿、湘黔铁路局、华中水泥厂、芷江飞机场等建立了密切联系,新办了适应当时需要的湘华铁厂、抗战纺织机械厂、岳阳肥皂厂等企业,各系师生研究战时本省建设问题蔚然成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45年,胡庶华第三次任湖大校长,他主持恢复被战火毁坏的校园,扩大办学规模,学校发展成为拥有文法理工商五个学院二十个系的综合性大学。
“定天下之乱者才,成天下之才者学,教天下之学者师。”胡庶华视野宏阔,他不惜重金,选用贤能,为湖大引进许多留学归来的才学之士。据统计,1933年,湖大有教授七十人,其中有留学背景者达五十八人,约占百分之八十三。
他还聘请李达、罗章龙、杨荣国等名人来校任教,形成一个强大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教师阵容。杨树达、任凯南、李祖荫、李剑农、谭戒甫、杨卓新、易鼎新、康辛元、武堉干等一大批名宿硕学都曾任教湖大,湖大一时可谓名家云集。
“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胡庶华特别重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他指出:“校训者,明定一校之训育目标,以之养成一校之校风者也……或正一时之趋向,或承历史之遗风,要皆以造成特殊校风,以为一校之瑰宝。”他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书“忠孝廉节”和清代岳麓书院山长欧阳正焕所书“整齐严肃”定为校训,并写下《释校训》:“尽己之心为忠,忠于国,忠于民,忠于事,皆忠也,孝乃为仁之本,廉为不苟取,节为有志操,整齐严肃能使生活纪律化,皆所以挽末俗之颓风,培民族之元气也。”
他还倡导“耐劳肯干、为国牺牲”的校风与“整齐严肃、坚苦卓绝”的学风,令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上任伊始,胡庶华就恢复了矿冶工程系,聘请钟伯谦、王子祐、曹诚克、周则岳、赵伯华等著名矿冶专家学者来校任教。他积极争取地方支持,使教学和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即使在抗战时期,学校矿冶实验室依然得到基本保障。经过不懈努力,矿冶系成为当时国内冶金工程技术研究重镇,学术研究蔚然成风,曾发行《湖大矿冶期刊》《湖大矿冶工程》和《矿冶通讯》等刊物。1942年初,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湖大设立工科研究所矿冶学部,次年招收研究生。从1932年至1949年共有二百九十二名毕业生。这批人为中国钢铁工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如鞍山钢铁公司恢复生产时,有二十余名技术骨干来自湖南大学。
严慈相济,爱生如子。胡庶华对学生诚恳温和,从不当众斥责、批评有过错的学生,而是私下找他们交流与沟通,用真情感化学生,使之改正。对刚毕业就业困难的学生,他经常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利用个人关系与影响帮他们找工作。他说:“学生初出校门,社会情形不熟,不应听其东奔西走,到处碰壁,而应由校长负责。”
对于学生的学业和德行,胡庶华却又极其严厉。他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养成良好德行。他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中告诫学生:“一、刻苦耐劳以锻炼身体;二、博闻强识以充足智力;三、严守秩序以健全组织;四、诚实不欺以树立信用;五、坦白率真以表示磊落;六、见义勇为以发扬正气;七、遇事认真以矫除敷衍;八、爱众亲仁以团结群众;九、自奉俭朴以砥砺廉隅;十、轻财远色以高尚志趣。”
他对于学生民主运动一贯采取开明态度,从不压迫。国民党军警抓捕湖大进步学生,胡庶华总是设法劝阻,积极营救。1947年,湖大学生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内战大游行。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胡庶华先是劝阻学生不要参加游行。劝阻无效后,为了保护湖大学生的安全,年逾花甲的胡庶华身先士卒走在学生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面对省政府军警的阻拦,胡庶华警告省府官员:“我的学生游行队伍出发了,谁要杀害我一个学生,我就要在省政府门前自杀。”省政府碍于胡庶华的影响力,未敢对湖大学生动手,因此在这次声势浩大的游行中,湖大学生无一人流血牺牲。
三
1913年8月,二十七岁的胡庶华放弃了待遇丰厚的教职,考取留德公费生。
德国是当时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钢铁年产近一千八百万吨,是同期日本产量的七十多倍。其技术革新能力比美国还要强,稳居世界第一。胡庶华认为,“矿科为富强之本,极愿从事于此,走上钢铁救国之路”,“决计专习冶金工程”。
他先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学习财政经济,又在柏林矿业大学上课。三年后,柏林矿业大学并入柏林工业大学,胡庶华在化学冶金系专习钢铁冶金工程。1920年夏,他参加德国国家毕业考试,取得钢铁冶金工程师学位。这是德国注重工科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位制度,相当于博士。他是在柏林获此学位的第一个中国人。
拿到学位证,胡庶华没有急于回国,而是前往英法考察工厂半年,然后返回德国,借代侨商订购制钉机器的机会,在工厂监督和实习半年。
据传,胡庶华在德国一家著名的钢铁冶炼厂参观考察,曾面告德国专家,锅炉最近有爆炸的危险。高傲自负的德国专家对这位年轻中国留学生的建议自然是听不进去,反而嘲笑他信口雌黄。没承想过几天,锅炉真的爆炸。德国专家目瞪口呆,恍然大悟,称赞中国的胡庶华了不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发展钢铁工业,曾邀请德国专家来华指导,德国专家婉言谢绝,他们说:你们中国不是有个胡庶华吗?
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胡庶华为冶金工业部专员,并在新建的北京钢铁学院任教授兼图书馆首任馆长。他摘抄了大量矿冶资料,拟订出多种专著和论文提纲,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真知灼见。
繁忙公务之余,他根据留德所学及实习考察经历,撰写了《中国钢铁业》《铁冶金学》《冶金工程》《株洲钢铁厂初步计画书》等多部专著和系列学术文章,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学会和学术机构介绍西方先进技艺,致力于提升国内高等工科院校冶金研究水平,其中多项学术研究课题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