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柳文

2024-10-23 00:00:00陈扬桂
书屋 2024年10期

毛泽东的散文之所以写得这样好,与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柳子散文极为心仪,这从他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就读时的听课笔记《讲堂录》中可以得见。在其所记的古代文人中,就有关于柳宗元的条目。以后在长期的革命生涯里,柳宗元的文章,特别是《天说》《天对》等重要的哲学名篇,他更是经常阅读。他自己的文章广征博引,往往大段征引柳文。如柳宗元寓言《三戒》中那篇著名的《黔之驴》,就曾被他引用进自己的文章《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中。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把精兵简政之后的革命根据地和八路军、新四军比作体型虽小但威力无比的老虎,把侵华日军比作愚蠢庞大的驴子,从而给柳文《黔之驴》赋予了崭新的含义,形象地指出精兵简政是我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毛泽东对于柳宗元散文之所以如此钟爱,除了柳文本身拥有的艺术魅力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和柳宗元在政治观点和哲学思维上的共鸣。在理论上,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与柳宗元提出的“郡县必然论”是一脉相通的;在实践上,毛泽东用“社会主义社会”取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秦始皇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一样,某种层面上,属于“历史之必然”。柳宗元作为一个时代的革新者,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的作品深蕴了人生的哲理和社会变革思想,并且体现出一个孤独与忧患者的形象。正是这些,使得毛泽东对柳宗元产生了超越时空的亲和力,由此十分喜欢读柳文,并多次在讲话中赞许柳宗元。1963年,毛泽东在杭州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柳宗元的“哲学观点是在现实生活中同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和斗争中形成的。他在任永州司马的十年间,接触贫苦人民并为他们办了许多好事。正是在此期间,他写了《山水游记》等许多文学作品,同时又写了《天说》《天对》等哲学著作,这是针对韩愈的唯心观点而写的”。

毛泽东非常欣赏柳宗元的《天对》,1965年6月在与古典文学专家刘大杰的谈话中说道:“屈原写过《天问》,过了一千年才有柳宗元写《天对》,胆子很大。”1964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的谈话中也说过:“柳子厚出入佛老,唯物主义。他的《天对》,从屈原的《天问》以来,几千年只有这个人做了这么一篇。”

毛泽东对柳宗元的生平、思想及其文章如此熟悉,对柳子的研究,甚至超过了某些专家。1959年《光明日报》的《文学遗产》专栏中,刊登了一位文史学者写的《柳宗元的诗》一文,毛泽东读后,对这篇文章的某些观点有不同的看法,便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论》,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说到这里,毛泽东又提到了柳宗元最亲密的朋友刘禹锡,“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而这篇文章无一语谈到这一大问题,是个缺点”。1963年5月,在杭州中央工作会议期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说:“柳宗元三十岁到四十岁有十年都在永州,他的山水散文,与韩愈辩论的文章,就是在永州写的。”

由于毛泽东对柳文特别偏爱,即使在“文革”中,柳宗元本人及其诗文也出人意料地成为时代的“宠儿”。1971年,章士钊《柳文指要》出版,这是“文革”期间问世的唯一一部真正的学术著作。章士钊一生与柳文相依相伴,所著《柳文指要》分上、下两部,长达百万字,对柳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部巨著之所以能在当时出版,主要是毛泽东关怀的结果。早在章士钊开始写作《柳文指要》时,毛泽东就主动提出要替他审稿。1963年3月,章士钊将四十多万字的《柳文指要》初稿交给中华书局。当总编辑金灿然向上级请示是否出版时,被压了下来。1965年6月,章士钊先后把扩充成上、下两部一百万字的文稿给毛泽东送去,毛泽东收到后,一丝不苟地给予审稿,而且帮助批改,并派人给他送了一封回信和桃、杏各五斤。毛泽东在回信中写道:

行严先生:

大作收到,义正词严,敬服之至。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今奉上桃、杏各五斤,哂纳为盼!投报相反,尚乞谅解。……

毛泽东

1965年6月26日

1971年9月,《柳文指要》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章士钊第一时间给毛泽东送了一部。这部书直到毛泽东逝世,一直放在他卧室的书架上。1972年,中华书局又送了一部《柳文指要》给毛泽东,毛泽东把它转送给了女儿李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