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数字影像美学是数字技术介入电影创作、接受及传播等全环节的美学呈现,通过从技术美学的角度去认识电影艺术的创作变化,既能充分感受到数字影像美学的开放与包容,也能体会其中彰显的虚拟交互性和艺术想象力。数字影像美学对电影场景设计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影片的美学风格、叙事氛围的营造,也涉及人物塑造、受众参与及主题升华等各个环节。为此,本文通过对数字影像美学的生成语境、艺术特质进行分析,结合数字影像美学在电影场景设计中的应用趋势,从光影处理、色彩应用等角度分析数字影像美学的融入策略,以真正实现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美学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数字影像美学; 电影场景设计; 光影; 色彩运用
2009年,好莱坞电影《阿凡达》(美国)第一次利用AR和VR技术创作电影,使观众获得数字虚拟的全新视觉体验。随着电影视觉化技术、CG特效和虚拟制作技术等应用不断成熟,电影创作进入数字合成时代,通过将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全面赋能电影创作,形成基于数字技术的电影美学范式。数字影像美学以数字美学为基础,以创新性、多样化的电影美学风格为表征,通过丰富数字影像景观及场景元素,构建交互式、参与性的影像场景,不仅赋予观众新奇的审美体验,也营造了数字沉浸、虚拟交互的想象体验。场景设计是一部影片形成视觉风格的核心环节,决定着影片的艺术品质。[1]在电影场景设计过程中,创作者不仅要充分利用数字影像美学不仅意味着对色彩、光影等电影制作技术进行数字变革,也要利用数字技术来生动、具象地表达电影创作者的丰富想象与美学图景,通过将数字影像美学与电影场景充分融合,借助色彩搭配、光影技巧处理,从而实现其美学意义。
一、数字影像美学的生成语境、艺术特质及其在电影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电影技术不断发展,电影与电视及其他媒介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并呈现出新的融合趋势。法国学者雷内·克莱尔(René Clair)在《电影随想录》一书中提出:“尽管电影技术有了许多变化,但过去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想象的可见表现力今天依然存在。”[2]数字影像美学是数字技术背景下,通过创新电影语言、增强电影想象“可见表现力”的美学样态,在后电影时代,数字影像不再是简单的影像奇观,通过回应观众的审美期待,将互动媒介、游戏和触感媒体相融合,促进数字影像与现实世界建立有机关联,推动电影从“视觉观感”艺术向“触感”艺术升级。
(一)数字影像美学的生成语境
数字影像是没有具体参照物而构建的艺术想象,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电影的文本形式、创作范式,也使电影艺术更加精细、更有表现力。“电影理论家和创作者所要面对的最基本的美学命题是电影是视听艺术,这是电影的最主要的特性,也是电影美学大厦的基石。”[3]一方面,数字影像美学是数字技术全面应用于电影创作所产生的美学意义,其中既包含数字技术在色彩、光影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包含对未来想象、科学幻想等电影场景的生动塑造。后数字时代,随着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不断成熟,创作者通过继承传统电影美学理念,将数字技术美学与电影美学相融合,创造出FnbSXG/p8bB42oINa2X4lw==新的电影语言,用数字影像美学探索电影艺术的无限想象;另一方面,数字影像美学通过以数字文化消费语境为创作导向,不断丰富电影艺术的创作语言和表现技法,持续完善人机交互机制,使电影艺术消费从传统的“吸引力”消费向新的“体验力”消费升级,从而生动展现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美学意义。我国第一部全程使用数字虚拟拍摄技术创作的电影《安国夫人》(刘学忠,2023),通过利用“中影·幻境”虚拟拍摄系统,将数字特效、实时渲染、动作捕捉等技术与真人表演相结合,构建了真实镜头与虚拟动作镜头相结合的叙事场景,不仅用数字化的“电影奇观”补充传统京剧艺术的“虚化写意”美学特征,也生成了具有独特意蕴的数字影像美学。
(二)数字影像美学的艺术特质
电影的影像,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仿真的拟像。[4]电影创作技术的进步不仅带来了艺术创新的多种可能,也形成了新的美学形态。数字影像美学拓宽了电影艺术的内容表达空间,也在超越现实场景的同时,使观众体验到数字技术带来的具身感。其一,数字影像美学具有交互、沉浸式等特征,生动诠释了参与性美学的艺术特质。数字技术催生了“互动式”电影形态,在数字影像生态中,电影艺术美学的生产与消费呈现出“共生共融”的形态,大众不再以被动的方式观赏电影,而是通过重新修订美学目标,为观众创造参与电影互动的机会,使大众将个人感知体验、美学理解和艺术想象主动融入观影过程,从而实现电影叙事意义的生成与延伸;其二,数字影像美学具有内容多样性与形式创新性等特征。当前,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影创作,通过聚焦观众的观影体验和视觉效果表达,促进电影艺术向虚拟想象、数字互动空间延伸,不仅尽可能地展现了“真实场景”,也让观众获得了新的交互体验。通过发挥数字技术赋能电影艺术的生产力优势,利用虚拟现实、游戏引擎等技术,优化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精细转译虚拟场景中的不同细节,创造超越现实、难以置信的镜头语言,塑造复杂的、充满科技感的电影场景,实现了数字影像美学的有效生成。
(三)数字影像美学在电影场景设计的应用趋势
电影场景是对现实场景的艺术化改写,是服务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的环境营造。电影叙事是建构在电影场景基础上的具体表达,创作优秀的电影作品不仅需要有主题明显、内容丰富的优质电影剧本,还要坚守唤醒大众情感共鸣的创作主题,通过将数字影像美学融入电影场景设计的各个环节,促进内容叙事与场景设计深度融合,使观众获得“非真实影像”的沉浸式体验。“数字艺术是艺术与技术融合的艺术形式……它始终伴着技术的生长而呈现出开放与交互性的特质……它是诗与数,虚与实,时与空的统一。”[5]在新的审美语境下,为有效运用数字影像美学来生动彰显电影艺术的美学质感,需要突出数字影像美学的“数字化”“虚拟性”等特征,利用多元化的场景设计元素,将现实世界与虚拟场景相融合,构建蕴含独特美学的叙事情境,再以新的影像方式展现电影艺术的吸引力,有效避免电影成为简单的、“非电影”的数字视频。电影《妖猫传》(陈凯歌,2017)充分把握数字影像美学对电影场景设计的具体影响,通过将数字特效技术与超现实叙事手法相融合,合理搭配色彩,巧妙处理光影技巧,促进观众进入数字影像、多媒体声像相结合的“大唐盛世”场景。该片在描写花萼楼“极乐之宴”场景时,以东方美学理念为创作基础,将数字影像美学融入电影场景设计语言,利用动态镜头呈现垂直空间,通过塑造3D影像,构建了逼真、宏观的叙事场景,实现了虚幻想象与现实美学的一体融合。
二、数字影像美学下电影场景设计中的光影应用
在电影场景设计中,“光影与环境则是画面中的主要视觉元素,符合人们真实经验的光影效果便是影像真实感的重要来源”[6]。场景是电影镜头的重要元素,也是电影讲述故事、表达主题的关键载体。在数字影像美学助推下,开展电影场景设计需要以影片的叙事风格、叙事主题为基础,结合导演对场景的具体理解,通过突出数字虚拟、游戏互动等美学特征,将光影、色彩等电影基本元素有效转化为碎片化的场景设计元素,利用数字奇观来呈现电影艺术的多维想象和叙事美学,以实现人物塑造、氛围营造、信息传递与情感诠释等融合。
(一)生成具有真实感的影像场景
电影借助光来成像,光是透过视觉观看物体色彩的要素,也是电影凝聚影像、界定造型轮廓的重要手段。从光源看,主要有自然光、人工光两种,按照光线的质量、方向和造型性质,也产生了不同的光影造型效果。光影不仅能够表现物象的质感,也能够生动呈现物象所处的时空。“‘光影’属于一种视觉性和空间性的概念,光影和人的视觉感知、文化观念与空间想象紧密相连。”[7]电影场景通过利用光影要素对场景空间感、角色造型进行修饰,确保电影场景中使用的光线都有迹可循,最终使现实感有效转化为影像的真实感。光影不仅是创作手段,也是重要的艺术美学风格。在电影场景设计时,既要注重利用数字美学突破观众的视觉想象,也要尽可能地展现场景的“真实感”,使受众真正相信电影的叙事内容;通过将光影技巧与电影场景设计相融合,合理把握光与影、明与暗之间的关系,巧妙搭配自然光和人造光,让观众在电影场景光影的具体运用中,成功找到叙事的节奏感、真实感。在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滕俊杰,2023)中,虽然制作团队使用的光线较弱,但是通过对光线进行自然、巧妙地处理,实现了“既真又美”的视觉效果。例如,樊锦诗使用手电光来照亮禅定佛,工作人员使用镜子的反光来观察洞窟,通过采用“东方化”的光影处理技巧,营造了独特的光线氛围,以真实的、动态的光影效果,使电影现场场景与实时渲染的画面实现有机结合。该片在电影场景设计过程中,通过以沪剧的独特戏剧性为创作基础ldsxx6Gsa5eULhVnq7vnqg==,围绕影片“莫高精神”的叙事主题,利用VR、8K等数字技术处理光影,不仅绘制了超越现实的“表象世界”,也通过凸显电影的光影魅力,对“光影”进行精神性阐释,使光影从单一的物质元素升级为美学展示和精神象征。
(二)构建充满想象力的影像场景
基于数字影像美学的电影奇观是超越客观现实的艺术想象,是将数字技术与媒介表现手法相结合所构建的“想象场景”。数字技术不仅赋能影像创作,也通过丰富电影创作语言,实现了电影美学的叙事变革。“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8]通过筑牢数字技术的应用基础,合理使用光影技巧,将虚拟影像拍摄技术与光影处理技巧融合,不仅打破了传统电影场景的空间局限性,营造了充满想象力、具有未来感的影像场景,也让更高级的“现场感”升级为更高境界的“真实感”。在电影场景叙事逻辑中,通过合理加入光影要素,促进镜头语言与光影相互交替,增强电影的叙事节奏感,不仅营造了具有弥散力、想象力的光影效果,使数字影像实现“具象”表达,也在满足观众对想象场景期待的同时,引导受众进入类似于“审美直觉”的叙事境界,有效理解故事内容,增强影片整体的感染力,促进电影场景从“可视”向“可触”升级。电影《绣春刀Ⅱ:修罗战场》(路阳,2017)通过利用数字电影技术的科技赋能优势和数字绘景,重塑武侠电影的场景设计与美学表达范式,不仅营造了宏大、超越现实的想象场景,也生动体现了光影对叙事场景的渲染、刻画,进一步表达了创作者对叙事主题、故事情节和精神体验的完整认识。在数字化场景设计过程中,通过发挥数字虚拟场景的应用优势,突出“场景呈现”,创造性地用数字影像美学引导场景设计,将色彩与灯光巧妙融合,使三维影像与场景要素相融合,从而形成全新的、充满冲击力的视觉画面。例如,在展现“萨尔浒之战”的电影场景中,通过设定红色天空,展现了悲凉的质感,通过模拟太阳光,营造黄昏的叙事场景,不仅实现了“超现实性”的场景表达,也在建构想象力和视觉奇观的同时,使观众直观感受到明王朝走向末路的趋势。
(三)构建蕴含真情实感的影像场景
数字影像美学通过利用虚拟现实、3D立体等展现形式,不仅实现了电影创作方式、叙事流程和艺术表达的全面突破,也赋予电影艺术新的数字审美、创意交互和沉浸参与等特征。光影不仅是电影艺术描写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观众情绪的关键因素。通过将光影技法与电影场景相融合,展现新的“用光”理念,借助光线的颤动、变化,不仅让光影美学成为展现人物情感变化的生动依托,也用光影变化来展现人物内心情感的生动变化。以伦勃朗式用光为例,该用光技巧主要应用于人像拍摄,通过用灯光照亮人脸的四分之三,更加鲜明、直观地展现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不仅能更好地表达人物内心的复杂心理,也通过去掉人物的杂光,将观众更好地带到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加了叙事的戏剧感、冲突感。电影《长空之王》(刘晓世,2023)通过制定完整的虚拟可视化方案,将碎片化的叙事元素合理融入具体场景细节,使动态的电影镜头语言与视听场景设计全面融合,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光影效果,也借助云的变化、光的方位,使观众在光影交替中产生紧张感。光线是情感表达、表意的关键依据,也是表达人物内心矛盾、推动故事情节的重要动力。通过利用LED虚拟拍摄技巧,展现天空光影的丰富、立体变化,借助暖色夕阳、阴冷的雷云,营造了沉浸式叙事场景,不仅生动刻画了人物性格,也传递了相应的情绪,与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产生直观、强烈的呼应,增强了叙事内容的情绪感染力。
三、数字影像美学下电影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在电影艺术创作中,“场景中的色彩关系围绕着电影情节,并能对整个电影故事进行阐释”[9]。电影是视觉艺术,色彩是电影场景中较为直接的视觉要素之一。在电影场景设计中,色彩作为蕴含意指性功能的影像语言,不同的色彩构成、搭配方案不仅呈现出差异化的视觉美感,也对叙事氛围渲染、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推进等产生重要意义。为此,在开展电影场景设计时,应将色彩运用与数字影像美学的丰富内涵相融合,使融入场景时空塑造、情感表达和主题彰显等多个环节,通过构建基于特殊美学的色彩空间,助力观众对电影主题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
(一)电影场景的时空表现与塑造
电影场景作为推进故事情节、塑造人物角色的空间载体,色彩承担了讲述时间、交代地点等功能。“空间不再仅仅是内景、外景术语的技术性概念,不再是专指局部的环境形象或背景。空间是一部影片的剧情赖以展开的深远而完整的构架。”[10]在电影场景设计过程中,通过以数字影像美学为基础,使用自然色彩元素及变化,将故事情节、光影、色彩和人物相融合,构建蕴含独特美学特质、超现实的场景空间,不仅实现了视觉场景的“衍生性”表达,也让观众通过感知电影视觉场景的多层次文化内涵,建立视听联想与情感共鸣,实现从美学表达到审美的完整过程。我国首部4K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张险峰,2021)将CG数字特效技术与传统粤剧艺术元素相融合,不仅优化了电影场景的视觉呈现效果,也通过戏仿大众熟知的白蛇传影像画面,构建了与历史对话的开放场景。色彩作为约定俗成的叙事符号,通过将不同对比度的色彩应用于电影场景设计实践中,不仅有助于观众快速识别叙事对象,也通过构建充满情感调性的电影场景,为推动故事情节提供空间载体。例如,在影片的第二折场景中,原本端阳时节的竹叶应该是翠绿色彩,但通过使用特写镜头生动描写漂浮在水中的枯黄竹叶,不仅营造了巨大的环境反差,也隐喻了白娘子与许仙之间爱情将面临重大变故,通过增强电影场景的空间透视感,赋予观众强烈的视听想象。影片通过确定电影的基本色调,再利用技术筛选、消除不需要的颜色,采用低饱和色彩及弱对比光效的处理技巧,不仅超越了“影戏”范式,成功淡化了传统戏剧的表演痕迹,凸显了影片的“气韵”氛围,营造了基于东方审美的“电影化”视觉场景,更好地表达“真情真义、敢爱敢恨”的叙事主题。在白娘子“水袖反抗”情节中,通过利用大型数字技术对水墨场景进行处理,注重表达“水袖舞动”的艺术效果,为观众提供了充满写意的艺术体验。
(二)电影场景的情感表达与诠释
俄罗斯画家伊里亚·列宾(Ilya Yefimovich Repin)提出:“色彩即思想。”[11]色彩不仅是电影场景设计中的视觉元素,也是情感表现、处理的重要媒介。色彩的具体反差既体现了场景变化,也直观反映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数字影像美学的应用,改变了电影视听画面的构成规则,也使电影色彩更加饱满。通过利用智慧软件和数字技术,对电影画面的色彩进行处理,不仅持续优化视听画面色调,更直观展示了人物情感命运的变化。电影《非诚勿扰3》(冯小刚,2023)为了凸出“人工智能”的时代特征,发挥数字影像美学的应用优势,构建充满未来感的叙事场景,通过采用高度表意化的设计方式,使用高饱和的撞色方案,描绘了秦奋丰富多变的心理梦境。该片在设计场景时,通过从爱德华·霍普、大卫·霍克尼等绘画作品中寻找美学灵感,以我国古典色彩“云门”作为主色,使用不同深浅的色系营造充满层次感、未来感的美学场景。该片采用后现代色彩解构方案,通过巧妙设计蓝绿色与暖色相结合的树屋门厅,使用黑色塑像、彩色窗帘和橙色的玻璃墙等色彩搭配,以暖色调结尾,使色彩搭配和数字虚拟基调具体投射到叙事场景之中,不仅诠释了秦奋与智能人梁笑笑的“共生幻想”,也更深层次地表达了秦奋对爱人思念的矛盾感。该片通过巧妙利用色彩艺术的情感特色,在彰显数字影像美学风格的同时,生动表达了秦奋与机器人笑笑相处过程中产生的模糊情感,有效唤醒了观众的情感体验。
(三)电影场景的视觉隐喻与主题升华
美国导演帕蒂·贝兰托尼(Patti Bellantoni)曾对色彩的隐喻功能进行论述:“导演与美术指导在考虑特定的表达效果时,一般会将色彩及其隐藏的含义包括在内。有才华的导演可以利用色彩对观众的操控作用,将其化为在潜意识层面构建故事的有力工具。”[12]色彩是电影场景设计中具有活力的元素,也是创作者艺术理解、思想诉求的隐喻表达。在电影场景设计时,通过利用色彩诠释视觉隐喻、升华主题意蕴,不仅为数字技术美学与影片叙事深度、有机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使其超越了单一的“特效”展示,让色彩成为具有情绪感染力、情感表现力的重要元素。电影《悬崖之上》(张艺谋,2021)通过以“色彩美学”为基础,充分考虑色域、感光度等细节,使用数字新技术表达影像内容,借助黑、白、灰等色彩变化,利用数字技术营造“雪一直下”的影像,营造冷峻、残酷的视觉隐喻场景,不仅超越了传统谍战电影的美学表达方式,也赋予观众具身性观赏体验。该片有意淡化色彩意蕴,通过发挥色彩的抒情、表意等功能,巧妙搭配、处理影像色彩,利用色彩的深浅变化,塑造了充满美学质感、层次感的叙事画面,不仅构建了有层次的、纵深的谍战叙事语境,也让色彩运用与叙事场景、主题表达形成紧密关联,生动诠释了舍生取义的革命乐观主义以及“黑暗终将被黎明打破”的叙事主题,推动观众融入克制冷峻的电影场景,更好地理解革命者的坚定信念,从而展示淡素美学的独特审美境界。
结语
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不仅带来艺术生态的全面变革,也让观众在数字想象、虚拟交互的观赏体验中,建立了新的数字影像美学体验。要想创作出内容丰富、创意新颖的优质电影作品,必须以优质的电影叙事文本为基础,以数字影像美学为指引,通过丰富影像语言、创新电影创作技术,将多种美学、艺术思维与数字技术充分融入电影场景设计,从而实现电影创作技术应用与情感表达的有机融合。
【作者简介】 陈 天,男,山东临沂人,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高级工艺美术师,博士,主要从事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相.电影场景设计的美学演进——从《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到《发条橙》[ J ].装饰,2015(05):15-21.
[2][法]雷内·克莱尔.电影随想录[M].邵牧君,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12.
[3]赵卫防.对数字电影技术应用的美学思考[ J ].电影艺术,2002(05):18-22.
[4]颜纯钧.影像:仿真时代的美学[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98-105.
[5]魏鹏举,范晶晶.数字技术对数字艺术的生产与美学塑造研究[ J ].艺术百家,2024(02):24-31.
[6]王牧云.论罗杰·狄金斯电影的影像真实感[ J ].贵州社会科学,2022(06):58-64.
[7]王天乐.论中国画的“光影”哲学与视觉秩序[ 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2):114-123.
[8]朱立元.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715.
[9]左明刚.电影场景中设计色彩的运用与表现[ J ].电影评介,2015(08):61-62.
[10]倪震.电影造型[M]//于敏.电影艺术讲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252.
[11]东进生.电影美术师的天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127.
[12][美]帕蒂·贝兰托尼.不懂色彩不看电影视觉化叙事中色彩的力量[M].吴泽源,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