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全球首部聚焦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纪录电影《共同命运》为研究对象,以文本分析法阐述该电影的创新特征:一是将“一带一路”倡议的宏大性与个体切身经历的具体性结合起来,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二是形成了通过家庭单位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代际传承展现历史发展的叙事方式;三是跨文化叙事方式不仅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更体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与互动,而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本文旨在揭示《共同命运》作为纪录电影在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价值理念、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理解方面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纪录电影; 《共同命运》; 个体关怀; 家庭叙事; 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纪录电影,《共同命运》(曲江涛/邓斐,2019)在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甫一露面,便以众星云集的阵容、独树一帜的创作视角、多元并包的题材内容以及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备受关注,“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的电影公司、发行公司代表,国际制片人、影评人和多家国际主流媒体以及影片主创团队共数百人出席电影推介会”[1]。在北京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后,《共同命运》也受到更多主流媒体和观众的瞩目。该作品为共同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观众打开了一扇连接世界各国的大门,是一部以国人的视角,关注人类命运,解读世界发展的影片。
一、现实背景下对普通个体的人文关怀
作为一部就讲述真实中国故事,展示真实中国形象发力的纪录片,《共同命运》的策划雷建军,导演曲江涛、邓斐,编剧邹磊,剪辑指导朱琳齐心协力,在电影中显示出当下中国纪录片与中国电影创作者具备的深切的个体人文关怀意识。《共同命运》将“一带一路”倡议的宏大性与个体切身经历的具体性结合起来,展现出一个个真挚朴实的故事。作为一个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倡议,“一带一路”经过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上6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参与这一倡议的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从空间距离上来说十分遥远;加之这一倡议自上而下发起,对于诸多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普通人来说具有一定距离感。《共同命运》便从这一角度出发试图串联每个人都可以切身经历的“远方”与“眼前”,漫长的空间距离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伙伴。从西班牙的昆卡到约旦的安曼,以及从广州出发途经西安、敦煌、乌鲁木齐到霍尔果斯,《共同命运》围绕几位来自不同国家、年龄和职业的主人公来展开故事:12岁的东非女孩格瑞斯为追求绘画梦想独自搭乘火车前往300多公里外的首都内罗毕,通过中国修建的蒙内铁路找到能够教授她绘画的乡村美术老师;13岁的南疆男孩玉素普江喜欢篮球却因身高不受重视,他凭借“一带一路”文化交流项目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姚明,并受到姚明的鼓励;已过中年的货车司机吴英华和外甥女杨杨一起重走古丝绸之路,在这条象征着连接与包容的道路上逐渐理解对方的苦衷;68岁的西班牙手工造纸传承人桑托斯怀抱着后继无人的感伤来到造纸术的故乡中国,在安徽泾县了解到造纸背后的故事后深受鼓舞,在与中国宣纸制作传人达成合作后回国重新营业;约旦大学生哈蒂亚毕业后遇到了就业问题,最终被中国的一家电商平台录用。本片创作者注意到,“一带一路”上的远和近、宏大与细微都需要从共建国家人民的感受说起。因此,《共同命运》在展现诸多建设成果的同时强调普通人的生活,通过记录这些主人公的生活和梦想,展现出人类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奋斗、努力和感人经历。“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倡议,但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大领域距离普通人的生活不但不遥远,还会在多重资源的互联互通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影片希望通过呈现平凡中的伟大,激发观众积极向上的情感,展示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让“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普通人的生活与梦想之中,通过“一带一路”改变普通个体生活、帮助他们圆梦的过程,显示出“一带一路”与普通人的距离并不遥远。
《共同命运》中的个人生活记录基于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方法展开,同时也继承了中国电影纪实主义中蕴藏的人文关怀。中国电影从早期的社会派影戏,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左翼电影,再到新时期的现实主义影片,其中都以现实主义凝聚着中国电影创作者对社会的深切思考与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并持续影响着新时代下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张力构成。[2]在长期的现实主义表达探索中,中国纪录片与中国电影中形成了坚持对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过程进行真实描绘的传统。尽管《共同命运》中不乏阿里集团前总裁马云、篮球明星姚明等公众人物出镜,但影片依然以扎实的现实基础为美学表达,真实地关注并描绘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共同命运》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深入多个国家普通人的生活,展现人类个体的差异性与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共同性,并通过“一带一路”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热爱绘画的肯尼亚少女、后继无人的西班牙手工造纸艺人、日行千里的长途货运司机、热爱篮球的维吾尔族小男孩,找工作屡屡碰壁的约旦女毕业生……原本毫无交集的普通人通过“一带一路”实现的地域互联互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与对话活动中被联系在一起,显示出“一带一路”在促进共建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朝丰富与幸福改善,深化国际合作与优势互补方面的作用。“一带一路”通过真挚朴实的事例、言简意赅的话语、平实隽永的纪录片手法等让普通人的梦想与幸福变得生动可感;即使没有经过刻意编排的戏剧冲突和专业演员,也能用浪漫真实的方式直抵观众内心,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与共鸣,进而感受“一带一路”上中国故事真实的内在力量。
二、家庭叙事与历史传承
中国电影在70多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以人为本和强调个体关怀的现实主义基本传统,也在此基础上形成通过家庭单位内各个成员之间的代际传承展现历史发展的叙事方式。在对个人展现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将视角扩展至其家庭,对家庭成员与代际伦理进行展示且并非刻意的道德教化,突出和中国传统伦理息息相关的时代表征。“家庭诚非中国人所独有,而以缺乏集团生活,团体与个人的关系轻松若无物,家庭关系就自然特别显著出了--抑且亦不得不着重而紧密起来。……中国人却从中间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而以伦理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与团体这两端(这两端好像俱非他所有)。”[3]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家庭与伦理扮演着维系社会和谐稳定、传承文化道德、教育子女等重要作用,它们不仅是个人生活的依托,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在近年来广泛受到观众欢迎的中国电影与电视剧中,无论是《地久天长》(王小帅,2019)、《我和我的父辈》(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2021)、《你好,李焕英》(贾玲,2021),还是《乔家的儿女》(张开宙,2021)、《人世间》(李路,2022)、《父辈的荣耀》(康洪雷/刘翰轩,2023),都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传统家庭伦理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传统与代际之间的矛盾与沟通主题。
关于家庭叙事与历史传承的叙写,为“一带一路”纪录片的创作带来深沉的历史底色,也真实传递出中国电影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自信与决心。“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增加,人处于一种‘离家’的状态,人们从自身熟悉的场域中抽离出来,不断变换自身生活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家依然是人们心理空间的中心,是人们心灵的皈依之处。对固有生活情境的依赖,变为对家的依赖。这种心理上的依赖,产生情感上的共情,从而产生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家园、故乡、祖国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家文化所表征的人们熟悉的空间,成为一种符号文化出现在日常的交往之中。”[4]在《共同命运》中,许多角色的心灵重建都与家庭或拟态化的家庭有关。例如西班牙昆卡本土造纸术传承人桑托斯老人因感到传统技艺的凋零而独自神伤,悲观的他甚至主动赶走了前来拜访求学的人,这意味着他心灵上的“离家”状态;而为了重新“找寻”造纸术这一古老而神圣的技艺,他沿着造纸术在古代西传的路径向东方寻溯,来到了安徽泾县——中国宣纸的制造地,结识了家传十九代的造纸传承人。造纸世家年轻传承人在桑托斯老人的帮助下制作出让长辈们都满意的宣纸,供奉于祖先灵位之前;而桑托斯也带着收获回到故乡,一项古老文明的传承得以在两地同时接续。家庭作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中介,通过家庭伦理的调节和平衡,使得传承文明、心怀希望的个体能够在维护家庭和谐、传统记忆在家族单位内传递的同时,也为东西方社会的文明交流交往乃至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一定贡献。在这一案例中,伦理道德也起到了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作用,使得个人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电影《共同命运》通过展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共同追求梦想、坚持伦理道德的故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家庭与伦理作用的独特视角。它展现了家庭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的重要地位,以及伦理道德在个体成长和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它也体现了家庭与伦理的社会价值,使得这部电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例如货车司机吴英华与老朋友的女儿杨杨的故事中,二人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广州出发时,杨杨因她的剧本《52Hz》未能成功首演而她沮丧不已,但在两人一路从南方海港来到大漠敦煌的途中,他们在对话中相互理解接纳,藏区的雪山圣湖也令两人心灵愉快。最终,杨杨在货车防水布上画下作品中的“主人公”蓝鲸,而她如同蓝鲸般无人倾听地鸣叫,在跋涉8000公里后终于在高原上得到回响,她与老吴相互理解、亲如父女。家庭与伦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依托,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通过家庭伦理的推广和发挥,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以和为贵、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注重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在家庭的相互帮扶与和谐稳定中继而追求更高层次的文明互助。这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家庭亲情刻写在中国民众的集体记忆中,也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而《共同命运》在全球文化交流沟通的尺度下将这一真挚朴素的情感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体现为民众个体在文明传承之路上不断交流沟通、重塑自我。通过家庭伦理的推广和发挥,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以家庭为中心,以伦理道德为纽带的社会结构。这种结构使得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个人问题往往通过家庭和社会伦理的调节来解决。“当代家庭的新形态和新伦理正在社会的变化与个体的探索中逐渐成形;家庭eQdxWTiqV39uDUysBmw2Q9pE0UJgUpKWC9G1mBNKVl8=正在超越功能性,转变为一种‘情感的共同体’。”[5]在人类文明沟通的层面上,《共同命运》中的故事也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紧密相关。在这一单元中,古老丝绸之路不仅是连通东西文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纽带,更是将人们的心灵紧密相连的心灵纽带与现代化背景下古老而崭新的“归乡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两种不同造纸术的传承人在技艺与文明传承的交汇点上重聚;对于陷入迷惘的桑托斯而言,造纸术的诞生地也是他从未返回的心灵“原乡”;亲眼见证中国造纸术传承人如何克服种种困难赓续传统更是一场震撼心灵的寻根之旅,年轻的中国匠人与他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重新激活他对这项古老技艺的激情和灵感,两人的心灵距离在交谈中被逐渐拉近,亲如一家;而与无人应答的蓝鲸“同构”的杨杨也意识到自身失落伤怀在人类文明尺度下的渺小,以及来自身边人真实的亲切关怀,从而拥有再次出发的勇气。在高原分别后,老吴换车继续前往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带着推动农业产业要素的有序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去传递良种树苗;而得到“回声”的杨杨则回到北京,再接再厉地投入话剧《52Hz》首演的准备工作中。虽然电影《共同命运》讲述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故事,但其中所体现的家庭与伦理的社会价值却具有普遍意义。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文化背景下,家庭都是个体成长的摇篮,伦理道德都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这种社会价值使得电影《共同命运》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在全新的历史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再次激发了人类文明传承之路的无限活力。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下的多元关切
作为首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电影,《共同命运》由六位导演耗时近三年时间倾力完成,片中展现的画面横跨亚欧非南美四个大陆38万公里,叙事视角覆及艺术资源流动、历史文化传承、经济合作交往、人文关怀等领域。影片内容跨越地域、文化和民族的界限,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物。这种跨文化的叙事方式不仅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更体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与互动。这种联系与互动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即人类社会的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除上文提及的几个主人公外,纪录片片尾还有其他6个进入编导视野但因篇幅原因未能完整呈现的故事介绍,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全新的“一带一路”上多领域国际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典范:阿里巴巴帮助非洲商人创业并开拓海外市场,中国天眼和智利ALMA天文台展开合作探索地外文明,以及中巴合作的水电站项目等。“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产业体系”[6],有助于促进各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在国际协作中推动电影产业与创新与电影艺术的发展,为全球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而《共同命运》本身便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电影产业的发展的典范:《共同命运》的中国导演团队包括电影《无问西东》(李芳芳,2018)总策划、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萧寒/王津,2016)制片人雷建军;电影《推拿》(娄烨,2014)、《我不是药神》(文牧野,2018)、《无问西东》(李芳芳,2018)、《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娄烨,2018)剪辑指导朱琳等;而外方制作团队则集结了美英两国顶级电影人,其中包括了英国编剧盖·希贝特[(代表作《天空之眼》(加文·胡德,2015)],BBC纪录片《人类星球》(汤姆·秀琼斯/托配斯·斯通/尼古拉斯·布朗/马可·弗拉沃,2011)主摄影、艾美奖得主罗宾·库克斯等,其中囊括了多位丝绸之路电影节纪录片奖、奥斯卡纪录片奖与艾美奖得主,让“一带一路”具有更高的观看视角与国际化的记录品质。可以说,在筹备与拍摄过程中,《共同命运》本身便是一次全人类就传承文明的共同合作,展现出“一带一路”大框架下的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理念。
影片采用多种手法来强化主题和情感表达,力图以“一带一路”上的壮丽画面显示动态的人类命运发展经历。例如运用远景镜头来展现广阔的地理背景和自然环境,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尤其在展现自然物时将自然物置于广阔的地理背景和自然环境中,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运用对比构图来突出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进一步强调人类社会的多元性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从静态的自然物中也可以知觉到强烈的运动。正是物理力的运动、扩张、收缩或成长等活动,才把自然物的形状创造出来。我们直接知觉到了造成这种轮廓线的物理力的运动:在树干、树枝、树叶和花朵的形式中包含的那些弯曲的、盘旋的或隆起的形状,同样也是保持和复现了一种生长力的运动……而从层次上看这些壳堪称凝固的表现性运动。”[7]无论是肯尼亚的草原、新疆的雪山,还是繁忙的都市街道,这些画面都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美感,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和心灵触动,它们仿佛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物理力,这种力量在不断地运动、扩张、收缩或成长。观众可以直接感知到这种造成轮廓线的物理力的运动,仿佛能够感受到自然物的生命力和活力。在影片中,这种生长力的运动不仅仅是对自然物的描绘,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隐喻。[8]它象征着人类社会的多元性和共性,以及人类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的共同应对精神。通过这种隐喻,影片传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下的多元关切,引发观众对于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同时这些画面也通过对比和融合,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和共性,进一步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从影片的内容与主题上看,《共同命运》更是一部包容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下多元关切的影片。“‘共同体美学’强调通过共同体叙事达到共情共振;强调彼此联系,互相协作而非彼此区隔,互不往来;注重‘我者思维’与‘他者思维’、求同思维与存异智慧的统一与融合;追求各方共赢和多赢。”[9]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的历史和现实中,中方与外方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通力合作,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一部以“小视点”阐述“大情怀”的纪录片作品;其中的核心经验从宏观上来说,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对多元关切意识的表达。《共同命运》在对“一带一路”题材的挖掘方面积极创新,跳出了单一化、定型化的描写模式,通过将几个普通人的故事连缀起来详述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道理,用影像力量重新激活了古老丝绸之路上传承千年的文明共同梦想,用横跨四个大洲的镜头展现“一带一路”上人民共享合作的成果,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伟大倡议的框架下过上幸福生活的事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以及多元视角下对普通人的关切成为影片创作的重要因素,该片聚焦“一带一路”上人民团结奋斗、交往合作与和谐共生的共同体叙事,展现出鲜明的历史底色,与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当代实践息息相关。
结语
当前全球正处于错综复杂的变化之中,诸多媒体都关注着“一带一路”上发生的故事,而《共同命运》正是这样一部意在展现“一带一路”大框架下国际平等合作与友好文化交流的纪录片。在各种社会资源全球流动的背景下,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是应对当前全球挑战、推动电影产业发展、在国际上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取材自现实事件的中国纪录电影在立意角度、取材方式、创作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上都做出了诸多的努力,这些尝试对中国故事的讲述与中国美学精神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李晓英,女,甘肃白银人,甘肃政法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高 渊,男,江苏苏州人,甘肃政法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邓斐.“一带一路”题材电影威尼斯获关注[EB/OL].(2018-09-10)[2023-11-29].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8/0910/c1002-30282771.html.
[2]王祎.近年来中国新时代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张力研究[ J ].电影评介,2023(20):22-26.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4]黎朝辉,赵曼.脱嵌与再嵌:家文化的复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J ].广西民族研究,2022(05):79-86.
[5]邹少芳,贾昊宇.情感共同体:中国家庭题材电影的当代伦理叙事[ J ].当代电影,2022(07):60-65.
[6]徐照林,朴钟恩,王竞楠.“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贸易及文化交流[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140.
[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51.
[8]张立文.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9.
[9]张经武,彭金蓉.“共同体美学”视域下中国与塞尔维亚电影交流的历史、现状及其创新发展[ 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2):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