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政策的不断改革与深入,提升学生“提出问题”水平层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视.提升小学生的“提出问题”水平层次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维持数学学习的新鲜感,还有助于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基于此,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分析了小学生数学“提出问题”能力的水平层次,介绍了小学生数学“提出问题”能力的影响因素,详细阐述了小学生数学“提出问题”能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水平层次;提升策略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提出问题’水平层次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数学学科视角”(项目编号:B/2021/02/6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1]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思维又是由一个个问题逐渐诱发的,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层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营造氛围”“设置任务”“积极示范”“适时评价”等手段,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层次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1 小学生数学“提出问题”能力的水平层次
众所周知,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决定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当前小学生数学“提出问题”能力的水平层次较低,在提出问题时还存在诸多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足够的数学知识基础,他们的数学水平不高,还没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这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面对数学知识时无法及时提出问题,或者是在一定时间内提出的数学问题数目较少,提问思维较为迟钝;②由于数学知识理论烦杂多样,学生数学能力不足等原因,学生在提出问题时通常应付了事,基本上是套用之前提过的问题或者是效仿教师的问题.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大多类型相同、缺乏灵魂,
解决问题的方式大多也以套用公式或者是简单计算为主,这样的问题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由此可见,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角度过于常规,且深度不足.
2 小学生数学“提出问题”能力的影响因素
2.1 学生因素
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水平和思维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数学“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不仅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还要求学生自主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小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要做到在完成教师所给任务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相关知识,并结合自身的数学思维和学习经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提问兴趣也影响着他们的提问能力.[3]兴趣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发动机,没有提问兴趣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提问热忱,学生也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小学生数学“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就无法更深层次地提高.
2.2 教师因素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影响,大部分教师往往以灌输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被严重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但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而且无法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为了加快教学的进度,通常自己提出问题,诱发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在学习时更多地处于被动,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提出问题”能力.
3 小学生数学“提出问题”能力的提升策略
3.1 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提问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营造和谐的提问氛围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度,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提问欲望,使学生勇于提问.[4]因此,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积极营造和谐提问氛围,鼓励学生将心中的想法与疑问勇敢地表达出来,以此放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勇于提问.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结合三年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特点,为学生营造如下轻松的课堂氛围.
师:我们都知道一个礼拜一共有七天,每个礼拜要上五天学,周六、周日会放假,那么我们放假的这两天在一个礼拜中占据多少?
教师先给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结合教材理论给出自己心目中的答案.小明在思考过后,给出了七分之二的正确答案.这时,教师鼓励学生针对教师给出的一个礼拜的特点,试着设计一个类似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先前教师提出问题的带动下,根据对礼拜特点的思考,很快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如“一个礼拜内上学的天数在一个礼拜中占几分之几”“一个礼拜内上学的天数和放假的天数的比例是多少”.像这样,教师通过营造和谐提问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能够以更加轻松、愉悦的心情提出问题,能够感受到提出问题的乐趣,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2 设置提问目标任务,激发学生提问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足够的提问意识,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也普遍较低,在面对兼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数学知识时,总是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无法第一时间将心中的疑问表达出来,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效率低下、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缓慢.因此,教师必须激活学生的提问意识,使学生积极面对数学学习.教师可以设置提问目标任务,并引导学生朝着设置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大胆提问,使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提问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提问意识.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本节课程内容的知识理论,并为学生设置如下提问目标任务:①针对统计表的运用方式和作用提出问题,要求所提出的问题目的性强且拥有较强的意义;②针对条形统计图的形状和性质提出问题,要求问题不能过于短浅,要做到深层次、有内涵;
③结合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提出心中的疑问,这里的提问可以大胆一些,将心中的想法全部提出来.教师通过提问目标任务的设置,学生很快找到了提问的方向,他们的提问意识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渐被激活.学生遵循任务的指引提出符合发展需求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3.3 发挥示范作用,拓展学生提问方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具有极强的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教师可以开发较多的提问方式,它们是学生提升数学“提出问题”能力的关键.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所提出的问题较为单一、浅显,那么学生的提问方式也会变得死板,数学思维难以得到有效提升.[5]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提问能力对学生的影响,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以更多数量、更广角度、更深层次的问题开拓学生的提问视野,拓展学生的提问方式,使学生在面对数学疑问时能够做到从容应对.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前说道“当我看到本节课程内容的标题《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会想到先前学过的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接着会思考整数的混合运算是不是就是将这四种运算法则放在一起.在确定的答案后,会思考如果放在一起是一步一步从左到右计算,还是这四种运算法则计算有先后顺序”.听到教师的讲述,学生都获取到思考方向.随后教师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将心中的想法和疑问表达出来.例如,小强这样提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有先后顺序的话,如何改变先后顺序,将自己想要提前加或者减的计算先运算”.像这样,教师借助自身的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的数学思维跟随着教师的不断提问而进步,学生的提问能力被潜移默化地提高.
3.4 开展适时评价,提升学生提问信心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会提出许多数学问题.由于学生数学水平层级的不同,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进行系统的评价,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相互评价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提问信心,引导学生认识
“什么是一个好问题”.在开展评价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思考时间,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评价的过程当中找到提问自信.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运算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完成知识理论内容的教学后,引导学生对“运算律”进行大胆提问,并在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过后,为学生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和评价,让学生谈一谈自己为什么会提出相关数学问题.在学生分享彼此的心得过后,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系统的评价“从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你们都已经全面掌握了本节课程的知识内容,大家学会了运算律的使用技巧.继续努力,提出更好、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提问信心能够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中逐步增强;学生在面对接下来所要学到的知识时能够更加勇敢地提问,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升华.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在认真研读新课标文件的基础上,严格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积极提升学生的数学“提出问题”水平层次.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中,注重学生数学“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营造和谐提问氛围”“设置提问目标任务”“发挥提问示范作用”“开展提问适时评价”等途径增强学生的提问能力,引领学生体会提出问题的乐趣,拓宽他们的数学思维,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数学“提出问题”的水平层次,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孙悦.小学高段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3]宋艳亭.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的调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1.
[4]吕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及策略研究——以Q市某小学为例[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0.
[5]杨彩莲.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佛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