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教、学、评”三部曲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圆的周长和面积”这一知识点教学为例,详细探讨了“教、学、评”三部曲教学策略的应用,从而实施以明确教学目标、设计互动教学活动、实施多元化评价等方式为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三部曲教学策略,不仅可以给课堂注入新活力,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指导,并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1]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点燃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更能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深入思考,勇敢探索,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1 “教、学、评”三部曲对小学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评”三部曲教学策略可以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探索、合作等方式,逐步掌握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同时,通过评价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识别学生存在的问题,重新制定一份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学生也可以根据评价反馈重新审视自己,发现不足之处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
2 “教、学、评”三部曲的案例分析
案例1 如图1所示,在农场里,有一个羊圈靠着墙围起来,羊圈的形状是半圆形,其半径是5米.如果将这个羊圈围起来,那么栅栏需要多少米?如果这个羊圈按照直径增加2米进行扩建,羊圈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米?
图1
教: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圆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即C圆=πd=2πr、S圆=π12d2=πr2,然后结合羊圈的实际问题,讲解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先列出圆周长、面积公式,然后根据半圆与圆的关系,算出答案.这个实操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圆面积公式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评:在审阅学生的解题过程后,教师对学生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点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个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面积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解析:(1)根据圆和半圆的关系可以直接求解,即半圆的圆弧长=圆周长的一半=3.14×2×5÷2=15.7(米).(2)根据圆面积公式,以及圆和半圆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即3.14×(5+1)2÷2-3.14×52÷2=17.27(平方米).
案例2 如图2所示,一个圆形餐桌布的直径是2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要在圆形餐桌布的中间放置一个圆形转盘,圆形转盘的半径是0.5米,那么转盘没有覆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图2
教: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圆形餐桌布,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其面积.在讲解圆面积公式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公式去计算转盘没有覆盖的面积.
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圆面积公式计算餐桌布的面积,并思考转盘没有覆盖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教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点评,指出计算过程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计算方法.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及时总结经验.
解:(1)根据直径等于两倍的半径,得到r=2÷2=1(米).根据圆面积公式S圆=πr2,得到圆形餐桌布的面积=3.14×12=3.14(平方米).(2)根据第(1)问的关系和公式,可以得到转盘没有覆盖的面积=3.14×[(2÷2)2-0.52]≈2.4(平方米).
案例3 如图3所示,学校准备修建一个运动场,这个运动场的中间将修建成长方形,两边将修建成半圆形.现在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00米,半圆的半径是32米,那么运动场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又是多少?
图3
教: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学校运动场的形状,看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圆周长和面积公式、长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
学:在回忆起相关公式以后,学生可以直接计算学校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积.例如,学生先计算两个半圆的周长和面积,然后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最后将各部分相加得到整个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积.
评: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并提出注意事项和改进方向.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算圆周长和面积的方法,以便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
解:(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圆=2πr=3.14×(32×2)=200.96(米).由于这个运动场只包括了长方形的两个边长,所以运动场的周长=200.96+100×2=400.96(米).(2)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圆=πr2,可以得到3.14×322=3215.36(平方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长方形=长×宽,可以得到100×32×2=6400(平方米).将其相加可以得到学校运动场的面积,即3215.36+6400=9615.36(平方米).
3 “教、学、评”三部曲的影响因素
3.1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
“教、学、评”三部曲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是教育工作的基石,直接决定了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效果.一位专业知识深厚的教师可以深入剖析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尤为重要的,一位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不仅会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还会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知识基础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都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掌握速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通过及时的评价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使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3.3 教学环境和资源条件
教学环境和资源条件是“教、学、评”三部曲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敞明亮、安静整洁的学习场所,还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样,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选择和手段,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此外,学校的教育政策、班级文化以及家长的支持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的教育政策为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指导和保障;班级文化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家长的支持是教学策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虽然这些因素的主体不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学的外部环境,对“教、学、评”三部曲教学策略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实现“教、学、评”三部曲的教学策略
4.1 明确教学目标,引领教学过程
明确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评”三部曲教学策略的第一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制定一个有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可以根据学生需求而定,如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来规划、组织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还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4.2 设计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互动式教学是实施“教、学、评”三部曲教学策略的第二步.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勇于探索.
4.3 实施多元化评价,及时反馈调整
多元化评价是实施“教、学、评”三部曲教学策略的第三步.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去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课堂观察、作业分析、测验考试等.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通过评价反馈,教师也可以重新调整并制定新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4.4 注重教学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总结宝贵的学习经验以及反思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2]
参考文献
[1]赵文.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逻辑教学策略研究——以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为例[J].新校园,2023(4):50-52+67.
[2]李烁.小学六年级“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