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创造下的古诗词教学

2024-10-22 00:00:00黄佩珊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9期

目前,大部分古诗词课堂教学重视学生背诵,过分关注字词意义,忽视对古诗词的整体领悟,不能充分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其中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对于第三学段(5~6年级),课程目标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提出,“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诗歌、散文等优秀文学作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用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抒发自己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深耕诗词课堂教学一线,引导学生从整体挖掘古诗词的意境,进而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设境:披文入情,创设支架

古诗词教学长久以来固守传统,教学流程相对呆板,缺乏创新。古诗词教学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进入真实的古诗词学习情境。作为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合理地创设真实的古诗词学习环境,使古诗词课堂变得有趣、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古诗词创作的年代久远,学生对古诗词的创作环境和背景难以切身体悟,自身知识储备能力有限,在初读古诗词时会深感晦涩难懂,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对于古诗词背景、诗人生平充分介绍,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枫桥夜泊》一诗的教学中,笔者采取了运用情境支架辅助学生疏通诗意的方法。主要环节有四:

1.知人论世,引出诗题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座高峰,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留下了无数著名的诗篇,引导学生自由讲出自己熟知的唐代诗人。同时,引导学生猜测在唐代仅凭一首诗就名垂千古的诗人名字——张继,进而揭示标题《枫桥夜泊》。说说题目的意思:枫桥是一个地名,在苏州城外。“夜泊”就是把船停泊下来过夜。

2.现实画面,展现诗句

展示现今“枫桥夜泊”景点的照片,同时出示诗句,旨在通过观摩现实场景、感知诗句,为后续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3.亮出绘图,揣摩诗意

在教学“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两句诗时,笔者出示三张图——正午思乡图、夜晚思乡图、清晨思乡图,让学生选择一幅适合课文的插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月落”“乌啼”“愁眠”“客船”等关键字眼,准确理解诗句意思。

4.播放钟声,领会诗情

在教学“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两句诗时,笔者播放禅院钟声的录音,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钟声会触发诗人怎样的情感?”再请学生将诗句融入到对话中,体会张继孤寂忧愁的心情。通过创设情境支架,学生在想象中将原本平淡且有距离感的诗句具象化,理解诗句时便更有代入感,能更好地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二、入境:反复诵读,品读诗韵

诗词教学第一关便是朗读,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步进入到全诗意境。因此,必须加强朗读训练与指导。笔者指导学生朗读《枫桥夜泊》,主要遵循以下步骤:

1.读准字音

课前预习、课堂范读、自读、指名读、正音等,都是在为读正确扫清障碍。引导学生自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诗句的节奏停顿,比如“泊”“寺”等字音。

2.读好节奏

从每句的停顿开始,划分明确,可以辅之以击掌等动作应和节拍。这首诗没有什么难读的字词,师生可以一起来合作朗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教师用朗读带节奏。然后反过来学生读前半句,教师读后半句,要求学生为教师带节奏,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读出轻重缓急

笔者引导学生说一说读这首诗的感觉是什么。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会想到哪个词。(孤独、寂寞、忧愁……)落实到朗读指导上,笔者指导学生关注诗末韵脚、字眼声调、语气轻重和声音的长短。平声延长,仄声有力,关键字眼重读,明丽处轻快活泼,伤感时低沉悲切,真正指导学生抑扬顿挫地读好一首诗,方能初品诗味。

4.读出境界

诗词起初便是时常和乐而歌的,吟咏比朗读更显感情,它融入了读者的理解,吟咏声中既有诗本来的意蕴,也传达了读者的二次思索。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伴乐,引导学生添加动作、表情,先由小组代表来示范吟咏,最后全班一起吟咏,满溢的诗情便在声声吟咏中流转。

三、悟境:深度对话,品味意境

长久以来古诗词的教学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教师在课堂内更加关注对诗句意思的疏通,并非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原本充满严肃的古诗词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古诗词包含的想象空间远远不止一种。因而教师不能限制学生想象发展的空间,要积极引导学生与诗人对话、与诗句对话、与自己对话。

1.与诗人对话

要准确设疑,合理渲染,给学生打开说与写的空间,让学生与诗人对话、沟通,引导学生去除旁观者的心态,设身处地进入诗人的世界。在《枫桥夜泊》的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张继的“身在客船” 与“心系故园”,便是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

2.与诗句对话

2022年版课标明确列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说与写是创意表达的基本路径,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诗句意蕴的理解。在课堂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愁眠的张继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分享,品味诗的前两句:(1)“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月亮落下去了,夜色变得昏暗,这样的夜给人什么感觉?对比诗句“明月松间照”,月照、月落,带给人的感觉一样吗?“乌啼”——昏暗的夜空下,听见乌鸦一声一声地啼叫,张继感受到的又是什么?“霜满天”——张继真的看得见霜满天吗?在这样昏暗的夜里,霜其实是看不见的。那么,张继为什么会感觉“霜满天”呢?(天气冷、心里冷。)(2)“江枫渔火对愁眠”中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张继当时的心情,有没有关注到?(愁眠)理解“愁眠”: 失眠,睡不着。理解“对”:陪伴、伴随。在这样一个愁眠的夜晚,有没有谁来陪伴张继,安慰张继?这样的夜晚,能陪伴他的只有什么?(江枫、渔火)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愁眠的张继此刻又在做什么?最后,笔者带着学生赏析“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学生沉浸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愁眠”“寒山寺”等意象营造出来的凄冷孤寂意境中,这时响起的“夜半钟声”,直接敲响了客船游子的思乡情怀,视听结合创造了不绝如缕的千古绝唱。

3.与自身对话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来深刻领会离愁别绪,但可以结合学生最近一次离家外出的经历与感受,来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的感受。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孤独、寂寞、忧愁的感觉是诗中哪些景物映射出来的,这些景物为什么能带给人这样的感受。默读古诗,参看注释,联系生活经验做批注。在课堂中,有学生谈到最近一次外出参加研学实践活动的时候,坐在车上望着迅速倒移的行道树,一种思念家里父母的情感油然而生。此时笔者引导学生联系诗中“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学生对客舟孤旅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了。

四、出境:适度留白,延展诗意

诗词教学逐步拆解诗意的传统做法为何会显得呆板破碎?其实是因为执教者太想讲清每一处内涵而忽略了对全诗意境的把握。因此一线教师要从整体出发,适度留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诗情,更显诗味。

1.立足全诗,找准留白处

从整体上看,诗人张继描写景物的时候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是静态的,“乌啼”“钟声”是动态的。静中有动,以动衬静,更好地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忧愁的心情。这正是这首诗动静结合的妙处。

2.动情声色,渲染留白处

笔者引导学生聚焦诗句中的留白处,想象诗人千言万语道不尽的复杂情感。一个“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夜里,诗人张继在一只小船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与他相伴的只有江边的那几棵枫树,只有不远处渔船里的那一盏小小的灯火。已经半夜了,张继还是睡不着啊。就在这个时候(课件播放寒山寺的钟声),从远处的寒山寺悠悠传来钟声,传入了张继的耳朵,也敲在了张继的心头。这钟声仿佛在告诉张继什么?学生开始发挥想象,将钟声进行拟人化处理——寒山寺传来的钟声仿佛对张继诉说着他的人生旅怀。

3.课外勾连,拓展留白处

古人愁眠时,通常会把自己的心情寄托给明月,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自从张继写了《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在中国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情感的东西,那就是“钟声” 。

五、造境:个性表达,抒发情感

统编本教材的编排是符合大单元教学的,古诗词在课本内出现的位置都与本单元的单元主题紧密相连。《枫桥夜泊》所在的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自然之趣”编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其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反复明晰单元主题,找准切入点,将本单元教学主题与古诗词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悟诗于情,在了解单元主题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古诗词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古诗词情境创设的热情。遇到古诗词体悟瓶颈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解读诗词内涵,提高学生创设情境的参与度。如《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的风光。笔者抓住单元教学主线,让学生体悟整个单元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抒发自己的情感。笔者利用学习小组让学生参与古诗词课前预习环节,主动搜集古诗词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然后在课堂内分享预习成果,实现班级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在《枫桥夜泊》教学中,笔者创设了《枫桥夜泊》书画品鉴会,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融合诗中“月落”“江枫”“渔火”“乌啼”“钟声”“霜满天”等意象,结合美术课所学技能,用工笔描绘一幅枫桥夜泊图,并由小组中书法见长的学生题诗。在课堂上,小组成员需要对成品画作的构思、色彩、意境等进行解说。各小组间需要根据评价量表,对小组的画作评分。学习小组在呈现每一个意象的大小、位置、色彩时都有不同,值得追问解读。比如呈现“钟声”这一意象,有学习小组选择放在画中的角落,有学生小组选择放在画中的中央,笔者就这个现象,引导学生勾连诗中的意境解释。其中一个小组认为“钟声”是“姑苏城外”传来的,所以要放在一个能够突出悠远的位置;另一个小组认为“钟声”直接敲响了诗人心中客船孤寂的心境,是全诗抒情的关键,所以放在中间突出的位置。

总而言之,古诗词因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课堂教学中,一线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现状,通过设境、入境、悟境、 出境和造境五个教学步骤,运用披文入情、反复诵读、深度对话、适度留白和个性表达五个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整体领会诗句的意境,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最终实现学生审美创造素养的全面提升,让千载诗词透过历史尘封在学生心灵深处熠熠闪光,并播下风雅的种子,文脉不绝,传承永续。■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莞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