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审美体验在审美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艺术要追求一种对鉴赏者的感动与感染。他强调,体验对于生命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体验,人可以为自身创造一个有价值、有意味的世界。
审美体验具有直接性、主观性。艺术家用直观的方式创造和呈现艺术作品,欣赏者也以直观的方式进行鉴赏,并根据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生成主观的艺术审美体验。同时,审美体验具有自觉性。创作者树立典型“类经验”,欣赏者也不断受到“类经验”的感染,自然而然地走向通往与社会、自然、他人沟通的道路。要注意的是,审美体验具有超越性,高于一般的通识体验,是个体体验的一种总结、提炼与升华。与生命有关的经验是一条活生生的溪流。
古诗词本来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特色鲜明,有结构之美,美在格律绝句,词牌曲调;有音律之美,美在抑扬顿挫,平仄起伏;有表达之美,美在言语独特灵动,充满画面感;有意境之美,美在给予特定之物以特定之情;有情意之美,美在理趣情趣兼而有之。“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将体验美学研究理论应用于古诗词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高效获得培养初步审美能力的核心素养。
一、体验美学理论应用下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定位
1.古诗词教学是一种审美体验
《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达。古诗词有独特的创作规律和美学风格,诗人用诗意的眼光勘察世界,用诗意的表达传递情感。所以古诗词首先是用来表情达意的。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枫桥夜泊》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集大成者。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月”“乌啼”“渔火”都是思乡的意象,而这两句诗营造出来的孤寂清冷之感,颇有明朝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与世隔绝之感。然而诗人的愁思突然被远处隐隐约约的钟声打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不着一个“思”字,却把思乡之情巧妙地落在“客船”上,让一只小船也承载了思乡的意象。
教师如何在教学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极致的审美体验呢?如果用传统方法,先解诗题,再读注释,关注诗人,理解诗句,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这种深夜客船愁思的冷寂之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关注自身的生活体验——你有过深夜赶路归乡的经历吗?漆黑的夜、漫长的路、冷清的街道,只有你们一家人在夜色中奔波。学生有了实际的生活体验作为抓手,就可以把自己代入到张继的处境中去。教师可以调度教室的灯光、配乐、多媒体画面等为学生创造一个清冷的夜。这样的夜晚,身处张继的位置,身边空无一人,把学生的目光转换成与作者同步的观察目光,他们就能看到这首诗别样的魅力,认识到古诗中的意象之美。
2.古诗词教学是一种综合审美实践
五年级下册的课后练习题里出现了“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的要求。既有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又有诗歌描绘情境的再现,在言语的转换实践中理解、想象、感受、体会,更凸显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新构建独特的古诗理解体验的要求。这对于想象画面和体会情感的要求更加明晰。“理解古诗词作品中表达的情感”,不仅要求学生通过想象了解诗人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创造的意境,还要理解诗人表达的情趣。学生如何从意象体会到情感?自然是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情感就在学生的想象之中。
当然,对于这一学段的学生而言,对古诗词情感的体会以体验为主,不光要体验,还要领会,领会要建立在对古诗词进行深入思考和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上,更要体会高尚的情怀,认识诗人的品格志向。学生从单篇学习到联结整合,学习方法从逐字逐句讲解到基于问题、借助注释、查找资料等综合方法的运用,不难看出,古诗词教学是一种综合审美实践。
二、体验美学理论应用下高年级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的策略
1.诵读代替朗读,让学生读出诗词之美
古诗词教学,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单纯朗读,有时候并不能帮助学生破译诗人隐藏在诗词中的情感秘密。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相思》,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专注于间隔和停顿,指导学生按照如下方式断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学生在看到这种断句方式后,会自觉地把“山一程,水一程”拖长音,读出一种山水雄浑壮阔的塞外风光之韵,把情感体验的重点放在山水险恶多歧路上。这种教学方式虽然中规中矩,但容易忽略词本身独特的题材特点——可以歌之。既然是歌,必然有统一的基调。若前文波澜壮阔,后文如何愁绪万千?因此教师要关注《长相思》的韵脚。2022年版课标第三学段对古诗词的学习提出了“注重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长相思》词由“三、七、五”句式组成,每句用韵都是“eng”,在读的时候要传递出一种低沉、郁结的情绪。一程程,一更更,这样读才有诵读的味道。
经典的古诗词往往包含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思,当我们和学生共同学习古诗词时,这种被保留在历史中的生命体验会和学生的生活体验发生碰撞,唤醒学生的自身领悟,从而使学生产生独特而新颖的审美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并合理利用这种唤醒功能,让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听到自己的语气情感,看到诗人留下的凝练文字,体会到诗人的心理波动,最后唤醒自己相似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感悟,在一次次的诵读中撞击自己的心灵,唤醒自己的思维。
2.紧扣诗眼,要从字词的深刻含义出发
诗眼是一首诗的灵魂,也是全诗最关键的字。如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就是诗眼。又如《十五夜望月》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就是诗眼。教师在解读这首诗的游子思乡之情时,不妨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既然秋思“落”入人家,必有“升”的过程。哪个动作会让秋思“升”入夜空呢?学生会定位到“人尽望”中的“望”字。因为举头望月而产生思念,低头思乡则思念落下。这样,学生也就能领会诗句中“落”字的妙处。
3.了解诗人,要从写作背景出发
每位教师在执教古诗词时一定不会忽视对诗人和写作背景的介绍。但如何才能避免写作背景沦为课堂的背景板?我认为从诗人的生平中选取一些容易让学生找到话题的切入点,更有助于唤醒学生的思维。
(1)挖掘隐藏在古诗词中的历史变迁。
2022年版课标给古诗词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理解内容、想象画面、体味情感。在五年级“结合借助注释学习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渗透运用背景资料来理解与领悟体会,传递知人论世的意识。六年级下册最后的“古诗词积累”中列出了十首古诗词,它们没有主题,没有语文要素,甚至不属于任何一个单元,很多教师选择讲一首、背一首、默写一首的方式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其实只要细心串联,这十首古诗词也能变成有滋有味的历史语文联动课。
杜甫早在他逃出长安迁居蜀中避乱的时候就写下了《春望》,后来又于公元761年的春天创作了《春夜喜雨》。那一年杜甫51岁,住在今天成都的杜甫草堂。两年后,他写下了“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收录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要素在古诗词教学中自然落地呢?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我们可以先从这首诗中的几个地名入手。古河南非今河南,今河北亦非古河北。这个知识点看似复杂,但只需要在地图上逐一定位,便可以知道叛军动乱祸及多少国土,殃及多少生灵。再看杜甫本人的位置——蜀中杜甫草堂,把“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逐一在地图上定位,再量一量、算一算,即使以现在的交通工具,可否做到“即穿”和“便向”?学生便不难从这几个词语中感受到杜甫急切的心情。那么能体会杜甫的“时光穿梭”里藏着什么心情吗?原来杜甫的喜悦不仅写在脸上,也写在行程里。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按时间顺序串联这三首诗,先读《春望》,再读《春夜喜雨》,最后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师可以把《春望》作为课外的拓展资料,用三首诗大致还原一个“安史之乱”从全面内乱爆发到结束的历史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出“历史小课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史实材料学习三首古诗,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杜甫作为个体被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中,虽然弱小,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学生在具备了这些背景知识素养后,再学习古诗时,就能透过诗句内容触摸到一个活生生的诗人,感受到杜甫逃难时内心的恐惧,感受到春来的希望,感受到收复失地后作者的喜悦之情。
“历史小课堂”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一写《我眼中的杜甫》,结合杜甫生平、历史背景及杜甫的作品,让学生畅所欲“写”。
(2)关注隐藏在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流传至今,是维系古人与今人、海内外同胞的共同纽带。可以通过对比古人怎样过传统节日,了解哪些传统习俗被保留至今,哪些传统习俗被曲解,唤醒学生的认知。如《乞巧》教学中,在让学生了解乞巧的由来和时间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如今热门的“中国情人节——七夕”,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七夕真的是情人节吗?七夕作为一个日期能当作传统节日的名称吗?跟七夕一样被生造出来,被扭曲的节日有庆祝的意义吗?”学生讨论得十分激烈,都能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种思维的碰撞和感悟,启发了学生的批判思维,使学生获得了独特而新颖的审美体验。
4.拓展“超文本”, 以同类诗歌角度出发
2022年版课标强调教学中要整合教学内容,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可以围绕一个目标,选择几篇古诗词设计成一个任务群。同一主题的古诗词可以组成“群诗阅读”,如表达羁旅愁绪、济世安民、故人惜别、勤学苦读、四季之美、修身治国、壮丽河山、边塞风情、反战惜民等主题的相关古诗词。比较它们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就可以认识到同一文学体裁下文化的多样性,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同一作者不同年代的古诗文也可以组成群文阅读,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苏轼、陆游等都有多篇作品入选语文教材。以杜甫为例,教材共收录了他的5首诗歌,分别是《绝句》(一)、《绝句》(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在教学时可以串联一个诗人的所有入选作品,从诗人不同年龄的作品可看出作者不同的创作心境,体会写作风格的变化,还可以了解到历史的演变,从而让学生获得独一无二的阅读审美体验。
同一时代或同一背景的古诗词也可以组成群文。我们可以把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和林升的《题临安邸》、岳飞的《满江红》作为课外拓展阅读材料一起出示给学生学习。先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从“遗民泪尽胡尘里”了解屈辱的靖康之耻,国家领土被异族侵占,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幸存下来的人民日夜盼望着北宋王师收复失地,可换来的却是年复一年的失望。为什么朝廷不出兵?是没有良将,还是没有忠勇之士?都不是,竟然只是统治阶层贪生怕死,南宋皇室为求自保,连太后、先皇都可以抛弃,用无数后宫女眷的生命换取自己的苟且偷生,由此激发学生对南宋统治者不愿收复祖国山河的激愤之情。再出示《题临安邸》,让学生了解到统治阶层自我麻痹醉生梦死,不顾人民的渴求,贪图眼前享乐,更直观地理解诗人“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愤懑无奈。最后学习陆游的临终绝笔《示儿》,引导学生诵读,体会陆游有生之年“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内心伤痛,但即使生命走到终点,诗人也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夙愿。即使现实如此冰冷残酷,爱国志士们也不曾放弃最后一丝希望,岳飞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体现着一种身死骨犹立的悲壮。把这四首诗词联系起来读,可以更立体地了解历史背景,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感情。
最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比思考。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品尝到了收复失地的喜悦与自豪,陆游和林升品尝到的是什么感受呢?狂喜对应着的不是大悲,而是极度失望后的痛楚。林升不能直抒胸臆地追问统治者,只能把千言万语化作“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辛辣讽刺。学生在充分咀嚼体会诗人内心世界后,才能更真切地理解拳拳爱国之心。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过:“人须要有生趣才有生机。生机是在生活中所领略到的快乐,生机是生活发扬所需要的力量。”这句话用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上也是一样的道理。诗是古代的诗,人是古代的人,但诗人和古诗词传递的情感却是当下的、鲜活的。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诗人的情感落地生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未来世界建立纽带。在这里,就是要引导与培养有中国心和民族魂的学生,成就学生的诗意人生。■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城第八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