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2024-10-22 00:00罗棋仁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 要】高中地理具有独特的思政价值,挖掘课程中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之有机融入课程,是实现地理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水循环过程及意义”的教学为例,基于“两山”理论,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编制评价三个关键环节,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流程,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教学设计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教学理念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增强德行的前提下多方面地提高人的素质。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1]因而在基础教育中,“立德”不仅仅是思政课的任务,其他各类课程也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高中地理教师想要在教学中合理渗透思政元素,需要明确融合的基本路径,找到能够耦合地理和思政教学内容的情境,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实现兼容思政教学思考的地理教学。

一、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基本路径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3]从广义上讲,课程或者教学天然就有思想教育的功能。王策三先生认为,思想教育或智力发展,不是教学或教学认识或学习过程以外的东西,不是附加物,而是内在其中的。[4]这就是说,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并不是纯粹地传授知识或技能。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学具备的教育性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教师自觉努力,打造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教育在教学中的关系揭示了课程思政的两种基本途径: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

课程承载思政指的是课程本身就包含思政内容,通过挖掘其中丰富的思政元素进行教学。以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为例,其中的“耕地与粮食安全”一节就体现了国家安全、国情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思政元素;“碳排放与环境安全”一节蕴含了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政元素。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和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点拨和升华,达到以小见大的教育效果。

思政寓于课程指的是课程和思政内容没有直接联系,但可以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中进行教学。例如,“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相关内容可以融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进行教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内容可以结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水圈与水循环”一节中“水循环过程及意义”进行教学。教师只要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找出思政元素与地理学科的契合点,就能实现创新性的教学。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可以遵循以下流程:明确目标—分析路径—创设情境—设计活动—编制评价(如图1)。其中,后三个环节关系着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好坏,是教学设计中重要的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耦合学科和思政

教学情境是知识获得、理解及应用的文化背景的缩影[5]。实施地理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找准地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渗透点与融合处[6],而两者的有机融合离不开情境。邓钧等人认为,探索有意义、有地理特色的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情境是达成有意义的思政教育的情感基础[7]。因此,不论是课程承载思政,还是思政寓于课程,两种途径的教学都要通过情境实现思政元素的融入。

生活情境包含学生身边的各种人和事,能让思政内容引发情感共鸣;社会情境是一种宏观情境,能让思政内容更加具有普适性。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以这两类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其次,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思政内容提炼情境中蕴含的地理知识,以及深层的价值取向、时代精神,勾勒出情境、课程、思政三者的对应关系,明确情境的每一个环节如何体现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以情境搭建课程和思政的桥梁,达到有机融合的效果。当然,情境不是拿来就能使用,还要进行教学化的改造。教师要注意删繁就简,保留最能突出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的环节,理顺情境内部的逻辑关系,让教学更加自然流畅。

(二)设计活动,渗透思政教育

情境只是提供了背景,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具体落实还要依靠教学活动,“假大空”的枯燥说教无法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真正转变。要实现有效的课程思政,需要创造学生能够自主参与的,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即一种教学意义上的活动[8]。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可以使用多种活动方式,如问题驱动协同探究活动、地理实践活动、问题解决活动等。

总的来说,适用于课程思政的活动类型主要有体验型、交往型和探究型三种类型。体验型活动包括角色扮演、调查考察等,此类活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以亲历体验或全身心投入角色的方式生成情感和知识。交往型活动包括合作学习、议题式与辩论式教学等,此类活动能促进学生交流和沟通,在生生互动中提高思想与精神、知识与智慧。探究型活动包括解决问题、地理实验等,此类活动能为思政内容提供证据支持,使思政教育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更让人信服。一般而言,问题的解决常常作为整堂课的主要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链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同时将其他活动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课程思政活动教学的“合力”。

(三)编制评价,检验思政效果

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需要评价才能得知。通过监测学生思想水平的变化,教师得以改进教学。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也离不开评价的保障:脱离了评价,思政内容有可能脱离学生实际,难以实现;也有可能名存实亡,无法得到落实。不少课程思政教学在设计时忽略了评价这一重要环节,或是设计“好看”但难以实施的评价,导致这些评价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落实。

需要注意的是,地理课毕竟不是思政课,因此,课程思政的评价应该立足课程或专业,不能脱离实际需求。一种可行的方式是,结合教学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设计地理问题,尤其是开放性问题,通过学生解决问题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课外调查“地域文化在家乡景观中的体现”,可以评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的认同和理解;也可以利用封闭式的问题,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例如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高考地理全国卷的设计,就提出了突出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命题思想,安排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时代新貌、生态文明等思政元素的试题,非常适合进行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

三、教学案例:基于“两山”理论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两山”理论指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已于2017年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也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水循环过程及意义”来自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该部分内容阐述了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始终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9]。水通过水循环联系地球表面的各个圈层,形成和维系绿水青山。因此,水循环就是思政寓于课程的渗透点,教师只要抓住水循环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的关系,就能在地理课程中融入“两山”理论这一思政元素进行教学。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位于大理,当地洱海的保护与治理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学生对此最为熟悉、最有感情、最有话要说。对洱海的保护与治理正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包含对洱海流域水循环的认识和改造,适合作为教学情境。基于该情境,教师抓住洱海流域的污染、保护、发展这条主线,层层递进,构建起整堂课的逻辑链条。以问题的解决设置三个问题:“洱海的污染过程”“如何治理污染”“未来如何发展”,构成串联整堂课的问题链。每个问题下面又可以设置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议题式教学等活动。

“洱海的污染过程”内容在地理学科主要涉及水循环的几个环节和过程,对应的思政内容是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所造成的危害。“如何治理污染”主要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对应的思政内容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难题。“未来如何发展”主要涉及水循环的意义(部分内容已糅合到前两个问题中阐述),对应的思政内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质进步。笔者通过梳理以上教学问题及活动,得出以下设计思路(如图2)。

(二)教学目标

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教师要综合课程内容设计出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确定该课想要达成的效果。结合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学科能力的训练,“水循环过程及意义”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运用示意图,识别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过程,分析洱海的污染过程(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结合洱海的污染治理,说明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综合思维)。

3.结合洱海保护案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综合思维)。

4.理解“两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引入:展示2013年洱海蓝藻暴发、生物死亡、垃圾漂浮的场景,或是让学生讲述从前洱海的状况,深刻感受洱海遭到污染的严重性。

设问1:洱海污染为什么会加重?

设问2:怎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设计意图】用触目惊心的画面或是分享亲身体验,以体验型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洱海当时的污染状况,激发他们保护家乡绿水青山的责任感。“设问1”引发学生对洱海污染原因的思考,“设问2”为“两山”理论的引入做铺垫。

2.环节一:洱海的污染过程

设问1:人类是洱海污染的罪魁祸首,洱海流域内的宾馆、餐馆、农田、矿山是主要污染源。人类排出的污染物为什么会进入洱海?

设问2: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如图3),思考什么是水循环,包括哪些过程和环节?比较不同类型水循环环节中水量的大小。

小组合作:污染物进入洱海的水循环环节有哪些?人类对洱海污染最大的是哪一种水循环环节?

讲解与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之一,是水作为一种很好的溶剂,促进地球表层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此时人们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顾眼前利益,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造成洱海水质的持续恶化。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洱海污染涉及的水循环环节,对接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第18题“简述M煤矿矿区地表污染物进入采空区水体的自然地理过程”一问,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以污染物的迁移引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之一。该环节紧扣“两山”理论的第一阶段,让学生明白这种发展模式的危害,应摒弃错误的发展观念。

3.环节二:洱海污染治理对策

材料一:山不再青,水不再绿,洱海的污染极大地制约了大理的经济发展。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大理视察洱海生态保护状况后,作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10]。大理各族儿女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洱海流域的水环境。

角色扮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政府官员、科学家、企业家、农民、市民中选一个角色,结合洱海流域的水循环,为洱海环境的保护建言献策。各个角色发言完成后,学生完成教材42页的表格,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产生的影响。

讲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之二,是水循环使地表不同区域的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水体得到更新。

设问3:水循环能让洱海水质变好,那么为什么不能单纯依靠大自然的水循环,还要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治理洱海污染?

(展示大理市多措并举改善湖泊水生态的材料,2023年共计投入人工22.29万人次,投入资金3991万元,累计清理水生植物、垃圾、淤泥等10.38万吨,系统实施水生态修复[11],并对比大理市当年的GDP。)

总结:此时人们意识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但此时还停留在边污染边治理的阶段,没有真正解决污染问题。

【设计意图】该环节设问参照2021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第18题“要想保持芦林湖一湖清水永续利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一问,要求学生从水循环的角度提出治理洱海污染的对策,使之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产生的影响。通过交往型的讨论思考,学生发现虽然水循环可以使水体得到更新,但不同水体循环更新的周期并不相同,其中湖泊的更新周期平均为17年。因此,一旦污染很难在短期内净化完成,污染后再治理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如此一来,学生也就明白,通过绿水青山换取的那点“金山银山”显然微不足道,从而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4.环节三:洱海未来如何发展

教师提问:不惜一切代价的抢救性治理为洱海保护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但新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原有的发展模式既然不可持续,整个流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期。想要经济发展,是不是必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材料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两山”关系的认识是不同的。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以“两山论”为基石的生态文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结合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基于对人类文明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而逐步形成、发展。以上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更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两山论”拒绝的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资源开发,并不排斥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12]

设问4: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洱海为大理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生态优势?

设问5:请你谈一谈,大理应该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

教师展示:近几年大理的新名片。如美丽的洱海生态廊道,“云粮·洱海留香”高原软香米绿色食品,2023年的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2024年小红书上热门的“慢人节”,等等。

总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对洱海的保护真正让大理走上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提升生态“颜值”和产业“绿值”,实现“两山转化”,让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绿色饭”。让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乡愁大理”、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该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探究型的活动中讨论议题。“设问4”能够实现学生“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教学目标。例如,“保护洱海能使大理全年气温适宜”的结论,对应的是水循环能促进能量交换、调节气温的地理意义;“洱海为大理提供水源,增加空气湿度”的结论,对应的是水循环可以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的地理意义;“苍山十八溪汇入洱海的同时,也塑造秀美的苍山,形成了海西冲洪积平原”的结论,对应的是水循环会不断改造地表形态的地理意义。“设问5”的设计参考了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科综合第36题“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的设问,让学生思考促进“两山”转化的绿色产业,如旅游业、康养、体育、文化创意、生态农业、废物利用等产业具有多大的可行性,实现对绿色发展观的价值认同。最后的总结部分点明该课的思政内容,以小见大,说明“两山”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5.考查评价

以202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6题瑞士的发展为背景,要求学生在分析瑞士本国自然资源与天然环境相对不利的条件下,思考应该如何因地制宜制订符合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具体设置以下四个问题。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可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有哪些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的特点给我们发展区域经济带来哪些启示。

与保护洱海一样,瑞士的发展模式也是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的情境,也体现了“两山”理论的思想。因此,教师以上述四问考查学生该课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理解“两山”之间辩证统一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的水平也就较为适宜。

综上所述,思政建立在具体的课程之上。要使思政教育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取代“假大空”的枯燥说教,才能引发学生的认同感,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应重点分析思政内容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创设情境、设计活动、编制评价三个关键环节的全面考虑,真正推进思政教育与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让地理课程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敦品励行的育人功能,实现理性与德性的融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4-06-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王学俭,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50-58.

[4]王策三. 教学论稿[M]. 2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耿莉莉,吴俊明. 深化对情境的认识,改进化学情境教学[J]. 课程·教材·教法,2004(3):72-76.

[6]林悦,王健,钱伟,等.“课程思政”理念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3):17-20.

[7]邓钧,罗玉婷,郭程轩,等. 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情境特征及创设路径[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3):12-16.

[8]田慧生. 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 教育研究,1998(4):46-53.

[9]黄锡荃. 水文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10]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守护洱海清波[EB/OL].(2022-10-11)[2024-07-2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394317789863220&wfr=spider&for=pc.

[11]管培利,高兴贵.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把洱海保护好[N]. 经济日报,2023-12-24(8).

[12]“两山”理论的历史、理论和现实逻辑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论十五周年之际[EB/OL].(2020-08-16)[2024-07-21].https://www.mnr.gov.cn/zt/xx/xjpstwmsx/zypl_36556/202008/t20200816_2542131.html.

(特约编辑:朱晓灿 责任编辑:罗小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