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 出版先行 为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保驾护航

2024-10-22 00:00祁娜
职业 2024年17期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技工院校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指导技工院校组织好开学第一课活动。技工院校要开展教学研究,选用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匠心传承》《匠心传承指导与实践》《古代工匠故事》等开展教学。

本期《职业》杂志特别采访了《匠心传承》的责任编辑、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公共课教育教材编辑室副主任宋正、营销中心市场规划组负责人朱琼,请他们介绍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教材编写及配套活动情况,助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技工院校更好地开展有关工作。

问: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作为技工教育特色名片,近年来在加强技工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工匠文化精华,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理想信念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请您介绍一下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的来龙去脉。

宋正: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开展的一项教育活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以下简称出版集团)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策划、出版开学第一课教材已经有8年了。这是一个长期项目,今年做完就很快要投入到明年的工作周期中去,的确辛苦,但我们觉得很有价值。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那时起,技能人才培养有了更明晰的方向。次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全国技工院校开展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主题就是工匠精神。出版集团配合该项活动,出版了《工匠精神读本》《工匠精神教育活动课手册》《古今中外工匠精神故事汇》《工匠精神故事绘画版》等图书。其中,《工匠精神读本》作为开学第一课教材供教学使用。

从2017年起到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每年都以通知的形式要求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一年一期或两期。出版集团每次均提供优秀的教材、教辅和读物作为活动开展的抓手、精神培育的蓝图。至今已为开学第一课活动陆续出版了《工匠精神读本》《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红色基因代代传》《匠心逐梦》等12种教材,以及6种教辅和10余种读物,这些出版物切实起到了将活动引入校园、将教育落实到课堂的作用。

问:从2017年启动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工作以来,至今8年,开学第一课都开展了哪些主题活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什么?

宋正:技工院校的开学第一课面向技能人才培养,总的来说就是要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增强 “四个自信”,培养爱党爱国情怀。主题设计归纳起来有两个维度,一是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每次活动的具体主题还会结合中央有关要求和重要时事进行设计。

我们把这8年来各期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归纳一下:2017年秋和2018年秋的主题都是弘扬工匠精神。2020年春、2020年秋、2021年春、2022年春的主题围绕的是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2018年春、2019年春、2020年春、2022秋的主题都与世界技能大赛紧密相关(2020年春的主题兼有劳动精神和世界技能大赛)。2023年春、2023年秋的主题围绕的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技工教育传统。2019年秋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是爱国教育;2021年秋恰逢建党100周年,主题是红色基因代代传。

今年秋季的主题是传承工匠文化,争做技能先锋。

问:请您介绍一下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所使用的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匠心传承》《匠心传承指导与实践》《古代工匠故事》等系列图书的情况。

宋正: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传承工匠文化,争做技能先锋。我们为此策划出版的教材是《匠心传承》《古代工匠故事》,与之配套的教辅是《匠心传承指导与实践》。

这里所说的工匠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形成的工匠文化。其实,作为技工教育教材的开发者,我们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站在新时代的时空坐标上,应该怎样引导技工院校学生从中华工匠文化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创造属于中华工匠的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我们在厘清中华工匠精神特质的基础上,开发了这套教材和教辅。

我们认为,勇于创新是中华工匠推动文明发展的根本品质,精益求精是中华工匠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爱国爱民是中华工匠推动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开发教材不是要说教,而是要用事实说话,把这三者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真正体悟到中华工匠永无止境的追求、博大的胸怀、崇高的志向。

为了把这套教材做好,我们特别聘请了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潘天波教授担纲主编。潘教授在工匠文化、艺术史等领域造诣高深,已出版的多部专著和普及读物广受好评。他认为“小技能亦能改变大世界,中华工匠的小技术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大发展”“中华工匠文化是当代中国制造与工业创新的文化宝藏”。这些观点与我们的策划初衷不谋而合。潘教授作为主创加入,保证了这套教材能够充分实现其对技工教育的意义。

问:为便于技工院校掌握了解,请您介绍一下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教材的特点。

宋正:本套教材特点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内容涵盖广泛,凸显工匠价值。本套教材以浅显亲和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带领学生开启一段工匠文化传承之旅,引领技能学子溯光阴长河而上,去探寻工匠人生,去领略文明之光。本套教材精心选取了交通运输、桥梁水利、农业耕作、手工技艺、文化传播、冶金军事这六大领域,并对其中的14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工匠发明创造进行了详尽介绍,包括车轮、指南针、大运河、都江堰、赵州桥、垄耕法、铁犁、丝绸、瓷器、蔡侯纸、活版印刷、青铜器、鼓风器以及火药与火器等。同时,为了更生动地介绍这些发明创造,教材还特地选取了“造车鼻祖”奚仲、水利工程专家李冰、蔡侯纸发明者蔡伦、造桥大师李春等名家巨匠,通过讲述他们的传奇人生故事,展现历久弥新的工匠精神,并凸显了古代工匠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二是内容架构完整,符合教学需求。整体架构上,教材和教辅的单元划分是一致的。定位上,《匠心传承》为主,偏重于展现工匠的成就;《古代工匠故事》是对前者的补充,通过详细展现工匠的人生历程,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工匠的精神品质;《匠心传承指导与实践》是学生强化认知的抓手、开展教学的参考,并承担着将精神品质认知与传承引入现实,融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理想的重任。在内容结构上,本套教材按发明创造的领域和种类编排了6个单元。主教材《匠心传承》在此基础上分为14课,每课设有 “造物小史”“中华名匠”“文明价值”“匠心接力”4个栏目。其中,“造物小史”讲述核心知识;“中华名匠”是“造物小史”的故事化补充;“文明价值”提升观察角度,基于世界文明视野,审视本课所述发明创造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匠心接力”则回顾本课知识,引导学生体悟史实和故事蕴含的拳拳匠心。这4个栏目在一课之内形成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完整体系,旨在将知识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为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提供充分支持。

问: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相关工作过程中,是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

宋正: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本套教材所要弘扬的中华工匠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匠心传承指导与实践》在指导学生将所学落实于当前学习和未来工作时,大量、深入地使用了与教材内容匹配的新时代建设成就案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增强“四个自信”。这种“教材+教辅”“传统+当代”,相互融合、并行教学的模式,是我们对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教材体系和内容的创新,也希望为技工院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带来新思路、新元素。

问:朱琼老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了开展好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相关工作,出版集团有哪些配套活动?

朱琼:为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活动的相关要求,配合做好开学第一课教学教研和活动开展等工作,出版集团每年举办重点省份开学第一课师资研讨、集体备课活动,并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组织开展“技能雏鹰杯”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

从2021年秋季的红色基因代代传书记开讲,到2022年秋季的匠心逐梦演讲比赛,直至2024年春季的开学第一课活动成果征集,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和师生参与到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技能雏鹰杯”也逐渐在技工院校领域形成品牌。例如2023年春季学期配合开学第一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开展的“传承传统文化、铸造时代匠心”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近300所院校学生提交的400组摄影作品。主题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表达能力、展示青春风采以及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工匠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今年秋季学期,我们为加强技工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工匠文化精神,将开展“技能雏鹰杯”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演讲比赛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工匠文化,争做技能先锋”为主题,采用“学生主题演讲+视频作品参赛”的形式,由各技工院校通过班会、校园赛等形式进行选拔,推选不超过3名学生录制演讲视频作品参赛。目前活动通知已发布,将于9月1日启动征集,本次征集的优秀演讲视频将在技工教育网展示,优秀演讲稿在《职业》杂志刊发,同时技工教育公众号及其他相关媒体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报道,欢迎广大技工院校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