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发表重要讲话,对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提出重要要求,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导帮助下,坚持以技工院校思政课建设为引领,以高质量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为抓手,引导青年学生坚守技能成才梦想、坚定技能报国信念,聚力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坚持把讲好开学第一课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认真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署要求,连续9年组织开学第一课活动,坚持因材施教,突出地方特点,广泛开展“学习高技能人才和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先进事迹”“红色基因代代传”“走进技工院校,点亮技能之光”“传承工匠文化,争做技能先锋”等主题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河北开学第一课品牌。
一是注重与重大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班会、主题演讲、主题党团日、演讲会、征文活动、摄影大赛等,帮助学生开启职业发展之门,营造良好的技工教育学习氛围。邀请专家学者、大国工匠、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优秀毕业生等走进课堂分享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有效激发学习热情。
二是注重横向协调联动。联合京津共同组建技工教育联盟,携手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2024年春季学期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秋季学期以“传承工匠文化,争做技能先锋”为主题,三地1000余所技工院校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共20多万名师生同时进行观看,网络直播平台观看量超100万人次。
三是注重精品课程示范引领。指导技工院校积极选用《匠心逐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选》《点亮技能之光》《匠心传承》《安全教育》等精品教材开展教学,河北开学第一课教材教辅使用率位居全国前列。
河北省是技工教育大省,共有技工院校140所,在校生规模保持在15万人以上,着眼发挥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学质量提质培优为重点,以工学一体化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技工教育改革。
一是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同步推进。指导技工院校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培树专业特色,加强师资培养,促进学制教育高质量发展。引导技工院校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利用专业师资优势开展优质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招生培养与就业市场精准对接。指导技工院校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合作,共同组织制订培养计划、开展招聘会、提供就业创业指导等多样化服务,推动形成“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技工教育培养模式。全省技工院校每年开展学制培养5万人以上。
三是工学一体与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贯彻国家工学一体化标准,指导技工院校制定工学一体化课堂、课程、专业、院校评价标准,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学完即能上岗、毕业即能就业。
四是政策扶持与服务管理同向发力。鼓励市县对技工院校预备技师班(技师班)、高级工班参照高等职业院校标准实施生均拨款,技工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的收入,可按规定提取不超过60%的资金用于核增单列管理的绩效工资总量。发挥政府服务管理职能,引导技工院校与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共建、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京津冀技工教育联盟、中原经济区技工教育联盟、定州技工教育联盟、湖城技工教育联盟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示范性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引领带动更多技工院校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全面提升广大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支撑。以落实部省共建技能强省行动合作协议为牵引,坚持面向产业前沿、发展之需、群众之盼,推进培训理念重塑、工作体系重构,加快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一是强化政策驱动。在全国率先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培训后就业、仅取得职业资格证、仅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分别给予100%、80%和50%的培训补贴。将174个职业(工种)列为急需紧缺工种,培训补贴标准提高10%,推动政策资金向服务高质量充分就业全面聚焦。
二是实施专项培训。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康养技能人才赋能、“河北福嫂”进京津等专项培训工程,三年来共开展补贴性培训273.1万人次。
三是加强数字赋能。优化升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开班审批、培训评价、过程监控、补贴发放等全流程进系统,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数字化管理水平。
发挥技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加快健全以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一是完善评价机制。全面深化职业资格改革,推动实施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评价,促进评价结果有机衔接,2017年以来全省通过技能人才评价获证256.97万人次,其中高级工以上32.8 万人次。
二是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采取企业自主评价、社会组织评价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持续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放权。全省共认定494家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遴选86家第三方评价机构向企业和社会提供评价服务。
三是创新考核方式。把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融入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鼓励企业采取过程化考核、模块化考核和业绩评审、直接认定多种方式,客观考核能力素质,注重实际贡献,提高考核的科学化水平。大力推进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围绕促进乡土人才成长和服务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三年来开发引进专项能力考核规范1097个,成为技能人才评价方式的重要补充。
四是不断拓宽发展通道。打破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界限,研究制定符合高技能人才特点的职称评审条件和评审方法,把贯通领域拓展到工程、农业、工艺美术、文物博物、实验技术、艺术、体育、技工院校8大领域,明确技能类职业(工种)与8大领域的对应关系,搭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两类人才融合发展。
加强激励表彰,让技能人才有切实的获得感、成就感,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一是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坚持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奖、以赛促建,加快健全以世界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行业和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的河北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连续参加4届世界技能大赛,累计获得1银、1铜、5优胜,河北承担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8个赛项51名选手的集训任务,3名选手(商务软件设计方案、CAD机械制图、平面设计项目各1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参加2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累计获得2金、4银、3铜、53优胜。在全国第二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河北获得2金、1铜、10个优胜奖,金牌数量居全国前三。举办河北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和新能源汽车、工业设计等29个行业赛,市、县、大型企业举办职业技能竞赛128项,形成“1+29+128”的竞赛格局,吸引26万名企业职工和院校师生参加比赛。
二是建立以国家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累计11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65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79名高技能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大力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政治待遇,中车唐车公司数控车工高级技师张雪松、秦皇岛港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张海波、河北曲阳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陶瓷装饰工高级技师庞永辉等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当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华北制药集团维修电工高级技师齐名等在工会、共青团、妇联挂职或兼职,政治激励导向作用凸显。
三是多渠道开展技能人才宣传。2023年“技能中国行”活动首次走进河北省沧州市。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以及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工人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技能人才典型事迹,培树一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服务人民的高技能人才楷模,引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时代风尚。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开学第一课的引领作用,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