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机场持续打造国家发展新动力源的实践和启示

2024-10-22 00:00:00马萍萍
中国经贸导刊 2024年11期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项目,是新时代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也是展示我国国家形象的新国门。2014年12月,大兴机场开工建设,并于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正式投运,展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大兴机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动力源”为指引,加强航线网络布局、地面设施联通、临空经济区建设及科技创新,在带动产业经济发展、服务京津冀一体化等方面持续发挥引擎作用。

一、主要作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也是大兴机场通航五周年。十年来,京津冀区域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协同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大兴机场投运以来有效辐射京津冀整个空港经济圈,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优化京津冀综合交通网络格局

一是“三港联动”格局愈加明显。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向广度深度拓展,三地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交通网络格局基本成型,即北京以发展空港为引领、河北以发展陆港为基础、天津以发展海港为特色,大兴机场的建设投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京津冀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为三地协同发展提速增效。二是完善了京津冀民航机场功能布局。《关于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北京大兴机场要建成大型国际航空枢纽、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大兴机场建成投运后,完善了京津冀“双核心、双辅助、多节点”的三级机场梯队格局,三地机场各有侧重、协调互补,从不同层次满足区域协同发展的需求。

(二)提升区域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一是提升航空运输能力。2019年通航以来,大兴机场运行态势稳步向好,目前已累计完成航班起降超过7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超过94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64万吨,有效缓解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运输压力。二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2023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出入境旅客突破200万人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航线超七成,逐步体现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空中丝路”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国际会展消费片区的形成,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与合作。

(三)助推周边地区产业升级

一是临空经济区为区域发展蓄势聚能。依托大兴机场区位优势,叠加自贸区、综保区等政策优势,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成功吸引了近万家国内外企业落户,包括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美国空气产品公司、沙特达兰卡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二是带动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紧密围绕航空运输业,聚焦基因技术、细胞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医药冷链物流等细分领域,临空经济区吸引半导体、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打造全球航空物流超级转运中心、亚太区域资源配置新中心、中国现代临空商贸新枢纽。目前廊坊临空经济区已签约落地生命健康企业近300家,外贸进出口额超3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二、主要做法:坚持以“新的动力源”为重要指引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兴机场时强调,大兴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视察一座建设中的机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于这一重大标志性工程的高度重视。大兴机场坚持以“新的动力源”为重要指引,通过优化空地两张网、紧抓临空经济区建设、加强科技创新,逐步成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构建“空中一张网”,持续优化航线网络

一是加快完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截至2023年底,共有59家中外航司入驻运营大兴机场,国际航线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已开通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航线30余条,连接欧洲、中东、东南亚、东北亚地区多个城市;国内航线网络初具雏形,通航点近150个,基本实现了年旅客吞吐量500万级及以上机场全覆盖。二是侧重发展干线城市航班。有效对接京津冀“新增长极”的区域发展定位,集中资源运营干线城市航班、开通骨干通道,34.2%的出港航班目的地为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级以上机场,70.3%的出港航班通航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级以上机场,持续发挥骨干通道对网络的支撑带动作用。

(二)铺开“地上一张网”,实现地面交通设施融合发展

一是加强地面交通衔接。坚持“四网融合”建设理念,打造“五纵两横”外围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大兴机场与雄安新区、北京中心城区30分钟通达,与天津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有效连通京津冀三地。二是加快建设异地航站楼。目前大兴机场在草桥地铁站建有1座市内城市航站楼,在河北固安、涿州、廊坊建有3座异地城市航站楼,当地市民可享受从“家门口”直达“登机口”的航空出行服务,旅客在5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领取登机牌、托运行李以及进京身份检查等手续,乘坐大巴前往大兴机场。

(三)紧抓临空区建设,支撑新动能释放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2019年—2035年)》明确建设面向全球市场的临空指向性强、航空关联度高的高端高新产业集群,着力推动临空区、综保区、自贸区“耦合发展”,为打造千亿级临空产业集群筑牢基础。二是创新跨省服务模式。建立跨界共商共建共管新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开展企业投资项目综合服务改革,事项办结时限压缩50%以上,实现跨省市、跨区域事务办理“无感化”。三是强化平台保障。首创新型国际贸易公共服务“京贸兴”平台,综合运用境内外数据,实现对企业离岸贸易交易背景的快速核查,累计贸易结算额超20亿美元。

(四)加强技术创新,高标准打造智慧、绿色机场

一是利用多元化科技产品建设智慧机场。基建方面加强技术攻关,应用了103项新专利、65项新工艺、新工法,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软件方面拓宽科技维度,采用智能出行系统、智能停车系统、AI人脸识别安检、RFID行李追踪系统以及高级地面引导、智能路线规划等运营管理系统等多项创新技术,探索构建智慧航站楼“有机生命体”。二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绿色机场。打造“世界水准绿色新国门”,航站楼利用光伏发电系统,实现比同规模的机场航站楼能耗降低20%;跑道采用“三纵一横”国家首创全向构型,减少飞机噪声并可每年节约燃油消耗1.85万吨;飞行区运营车辆综合电动化率达75%,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给排水系统实现雨水调蓄功能,可在中小降雨时渗蓄雨水,大雨时削峰减排,为全球绿色机场发展输出“中国经验”。

三、经验启示

大兴机场之所以成为助力京津冀三地持续深化合作、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谋划和关心指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大兴机场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案例,为全国多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和启示。

(一)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大兴机场的规划建设始终遵循三地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理念,在紧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不放松的同时,高质量推动周边地区产业升级发展。经验启示:要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需在深刻认识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并紧抓交通基础设施这一打通地区快速协同的“突破口”,精准优化设施布局、功能和发展模式,有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二)坚持科技支撑,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需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大兴机场面对多项史无前例的建造难题,通过多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最终建成一批示范工程,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展现了强大的“中国力量”。经验启示:我国要保持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长板”,从强化科技支撑入手,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结合,牢牢掌握发展自主权,并将科技创新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构建基础设施创新体系。

(三)坚持绿色发展,强化基础设施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大兴机场充分践行绿色机场发展理念,以建筑物节能减碳为核心、以提高空管效率为抓手,形成从地面到空中、从场内到场外的绿色生态新模式。经验启示:生态保护和双碳战略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需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规划设计、施工实施、后期维护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做到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统一。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