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总用电量、分行业及各地用电量都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十足。
全社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2024年1—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65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较上年同期增速提高3.1个百分点,有效支撑上半年经济发展实现5%的中高速增长。分结构看,上半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8.8%、6.9%、11.7%和9.0%,除第一产业外,其余用电量增速均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大幅度提升。分地区看,全国31个省(区、市)用电量都呈现较快增长趋势,部分省区市用电量增速达到两位数以上。
新兴制造业用电需求增长强劲。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扎实推进影响下,今年以来第二产业用电需求再次提速,上半年用电量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反映工业增长态势持续向好。特别是,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电力消费表现亮眼,延续快速增长势头,是拉动工业用电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反映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与此同时,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成长,如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大幅增加,有力支撑了上半年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彰显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速、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形成。以制造业大省江苏为例,上半年全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达5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接近50%,光伏等新兴制造业正在成为带动当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服务业成为电力消费重要增长极。今年以来服务业持续恢复,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拉动第三产业用电量加速回升,增速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去年同期9.9%的高增速基础上继续提升接近2个百分点,显示出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如,近年来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充换电需求旺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动汽车总充电量约24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6%,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河北、四川、浙江等省。又如,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数据中心等新型电力消费模式加快形成。以贵州为例,自2022年被确定为全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以来,贵州不断加快算力—电力一体化发展,今年上半年全省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增速达25.5%,贵安新区大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速达84.3%,反映出数字经济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农业和居民用电增长持续向好。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近年来我国农村电网建设不断加强,播种机、耕地机、智能灌溉、农产品机械加工装备等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大规模推广普及,农业农村电气化水平加速提升。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连续五年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反映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农业强国建设持续向好。此外,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炊事电气化、智能家居、空调新风系统、充电桩等新型家用设备加快推广应用,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的占比明显提升,今年上半年居民生活用电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7.7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用能用电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