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视角下传统媒体编辑的创新对策

2024-10-22 00:00:00邹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12期

【摘要】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数字化转型压力和新媒体的竞争促使传统媒体编辑必须探索创新对策以适应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编辑在媒介融合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探讨了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受众互动三个创新路径,并提出了加强专业培训、跨界合作与制度创新三个策略以实现传统媒体编辑的创新转型。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统媒体编辑;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2.034

在当今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与新媒体的激烈竞争迫使它们必须寻求创新以满足现代观众的多元化需求。传统的编辑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已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有效应对这一转变。深入分析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以及受众互动三个关键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创新包括采用先进的数字工具和平台以提高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内容创新则要求编辑们突破传统思维,开发更具吸引力和参与性的内容形式;而受众互动的增强意味着建立更直接和个性化的沟通渠道,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和偏好。本文探讨了传统媒体在当前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策略,通过对这些关键领域的深入分析和创新可以提升传统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1. 传统媒体编辑在媒介融合中面临的挑战

1.1 数字化转型的压力

传统媒体编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数字化转型的压力,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超过40亿,移动宽带订阅数达到73亿,数字内容消费成为主流。这一趋势迫使传统媒体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满足现代受众的需求。然而数字化转型并非易事,它要求传统媒体编辑不仅要掌握传统的编辑技能,还需要熟悉数字媒体的运作机制,包括搜索引擎优化(SEO)、数据分析、多媒体内容制作等多种新技能。例如,传统媒体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必须建立有效的SEO策略以提高内容在搜索引擎中的可见度。根据美国周刊报道,优化SEO可以提高网站流量至少30%,而未优化的内容几乎无法在搜索结果中获得良好排名。此外,传统媒体编辑还需掌握数据分析技能,根据谷歌网站提供的数据,对受众行为进行分析,从而优化内容策略,提高用户参与度和满意度。数字化转型还意味着传统媒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进行技术升级和人才培养,这对于许多传统媒体来说是一大财务负担。尽管面临种种挑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传统媒体不可逆转的趋势。只有成功实现转型,传统媒体编辑才能捕捉到数字时代的机遇,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互动和个性化的内容[1]。

1.2 新媒体竞争的挑战

传统媒体编辑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还面临来自新媒体的激烈竞争。近年来,社交媒体、博客、在线视频平台等新媒体的兴起,为受众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大大分散了媒体的受众基础。根据尼尔森的研究显示,18至34岁年龄段的用户,每天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的时间超过30分钟,而通过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的时间不足10分钟。这一转变凸显了新媒体在吸引年轻受众方面的优势。新媒体平台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以社交媒体为例,用户不仅可以即时获取信息,还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点赞等方式参与内容的传播和讨论,这种双向互动模式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参与度和忠诚度。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的互动性较弱,难以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此外,新媒体的内容更新速度远快于传统媒体,能够更快地响应社会热点和用户需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BuzzFeed(美国的数字媒体公司)等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更新频率高达每天数十至数百次,而传统媒体的内容更新通常为每天一次,这种差异使得新媒体在内容时效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传统媒体编辑需寻求创新对策,如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扩大内容影响力,同时提高内容的互动性和时效性,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受众的需求,表1有助于直观地展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用户偏好和内容更新速度方面的差异。

2.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编辑的创新路径

2.1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传统媒体编辑应对媒介融合挑战的关键策略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最新技术手段对传统媒体进行改造升级成为行业内的共识。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为传统媒体编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AI技术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精准预测受众的阅读偏好,实现内容的个性化推荐。根据美国事实研究机构的数据,使用AI技术的媒体平台用户停留时间增长了20%,用户满意度提高了30%。基于此,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版权保护等问题,保障原创内容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据区块链在媒体和娱乐市场报告显示,区块链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应用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12亿美元市场规模。技术创新不仅要求传统媒体编辑掌握新技术,更需要整个编辑团队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技术与内容融合的新路径。

2.2 内容创新

内容创新是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需要从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角度进行深度思考和创新。首先,传统媒体编辑应注重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的挖掘和培养,提升内容的价值和影响力。据调查,超过60%的受众更愿意阅读提供独家内容和深度分析的媒体产品。其次,传统媒体可以通过跨媒体报道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有机结合,丰富内容表现形式,提高受众的阅读体验。例如,结合图文并茂的报道方式,可以使内容传播效果提升30%以上。再次,传统媒体编辑应积极探索本地化内容的开发,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根据Nielsen(尼尔森公司)的研究,本地化内容的受众忠诚度比普通内容高出25%。此外,传统媒体还应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根据受众数据进行精准的内容定制,以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阅读需求。通过内容创新,传统媒体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还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精准、有深度的阅读内容[2]。

2.3 受众互动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受众互动成为传统媒体编辑创新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众互动不仅可以增强读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能够促进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和个性化服务。通过构建多平台互动机制,传统媒体能够实现与受众的实时互动和深度沟通收集受众反馈,及时调整内容策略。根据《数字新闻报告》的数据显示,开展受众互动活动的媒体平台,其受众满意度平均提升了25%,受众留存率提高了40%。表2展示了实施受众互动策略后,传统媒体平台受众参与度的变化情况。

为了有效地实施受众互动策略,传统媒体编辑需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移动应用、官方网站等多个渠道,开设互动专栏、组织线上线下活动,鼓励受众分享个人观点和内容创意。此外,通过实施定期的读者调查,可以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偏好,为内容创新提供数据支撑。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互动活动,不仅可以扩大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还能收集到宝贵的受众反馈信息,进一步优化内容布局和编辑策略。受众互动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传统媒体平台的受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对于传统媒体编辑而言,掌握有效的受众互动技巧和策略是实现媒介融合创新发展的关键。通过精细化运营和创新性实践,传统媒体可以在数字时代保持竞争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实施传统媒体编辑创新对策的策略

3.1 加强专业培训与人才引进

面对媒介融合的浪潮,传统媒体编辑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转型的紧迫性,其中加强专业培训与人才引进是实现编辑队伍创新和提升的重要途径。专业培训旨在不断更新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配置,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数字编辑工具,有效运用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精准定位受众需求,从而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效率。具体而言,培训内容需覆盖最新的媒介技术趋势、多媒体内容制作、社交媒体策略及受众分析等领域,确保编辑团队能够跨越传统与新媒体的界限,实现内容生产的多样化和创新化。人才引进则是为传统媒体注入新鲜血液,引进具备新媒体背景、数据分析能力或跨领域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可以促进团队思维的多元化,激发创新灵感,加速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此外,优秀人才的加入还能帮助传统媒体编辑团队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环境,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推动编辑内容的质量提升和形式创新。因此,传统媒体机构需要建立系统的培训计划和人才引进机制,定期评估培训效果和人才贡献,确保培训内容和人才引进策略与传统媒体的发展需求紧密对接,促进编辑团队的持续成长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中稳固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3]。

3.2 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编辑的创新对策中,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有助于传统媒体突破传统边界,实现知识和技术上的互补,还能通过整合外部资源,提升内容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跨界合作可以与科技公司合作引入新技术,也可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专业培训,或与其他媒体及文化艺术组织合作,开发多元化内容产品。这种合作不仅能为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还能拓宽内容主题和受众范围,增加传统媒体的市场吸引力。资源共享则侧重于优化现有资源配置,通过共享内容制作平台、版权资源、受众数据等,实现成本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例如,传统媒体可以与在线媒体共享内容资源,实现双向流动和互利共赢;或者与研究机构共享数据分析工具,加强受众洞察和内容精准定制能力。为有效实施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策略,传统媒体需要建立开放的合作平台,明确合作目标和原则,确保合作双方权益的平衡和保护,同时积极探索与伙伴共同成长的模式,通过持续地学习和创新,共同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挑战,探索传统媒体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3.3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传统媒体编辑应对媒介融合挑战的关键对策之一,旨在通过更新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激发编辑创新能力和提高工作效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编辑工作模式和内容生产流程已难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制度创新成为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首先,传统媒体机构需要建立更加灵活的内容管理制度,允许编辑团队根据内容特性和受众偏好,采取多样化的内容策划和制作方法,打破传统的版面布局和内容分类限制,探索交互式、多媒体的内容表现形式。其次,制度创新还包括建立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将编辑个人或团队的创新贡献和工作绩效与薪酬、晋升等直接挂钩,形成明确的奖励和反馈机制,鼓励编辑人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技术,不断提升工作的创新性和专业性。此外,传统媒体机构应加强对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工具的制度化管理,通过定期培训和学习,提升编辑团队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促进技术部门和编辑部门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确保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服务于内容创新[4]。同时,制度创新还需要关注外部合作和版权管理,通过建立开放合作平台,促进与其他媒体、文化艺术机构、科技公司等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同时加强对原创内容的版权保护和合法利用,确保传统媒体编辑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权益不受侵犯。总之,制度创新不仅要求传统媒体机构内部管理和工作流程的更新,也需要对外部资源的开放和整合,以及对新技术应用的制度化支持,通过建立更加灵活、开放、创新的工作环境,激发传统媒体编辑的创新潜力,推动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5]。

4. 结束语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编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通过探索和实施一系列创新对策,包括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受众互动、加强专业培训与人才引进、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以及制度创新等,传统媒体可以有效适应媒介融合趋势,提升自身竞争力。这些对策不仅要求传统媒体编辑个人和团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需要传统媒体机构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实现传统媒体编辑的创新发展,是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保持行业活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潘树涛.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记者观察,2023(20):81-83.

[2]张安芝.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转型提升的对策[J].新闻文化建设,2021(05):50-51.

[3]刘一庆.传统媒体采编离职原因调查及管理对策[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

[4]彭宝辉.融媒体对传统媒体编辑提出的新要求[J].采写编,2019(01):74-76.

[5]孙书博.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的相关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9):129-130

作者简介:邹乐(1982—),女,广西南宁人,编辑,研究方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