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新闻传播领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力量,同样需要面临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媒体融合不仅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也使受众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新闻记者的采访和编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了新闻记者做好采访和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融媒体环境给新闻记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提高新闻记者新闻采访和编辑能力的实现路径,旨在帮助新闻记者更好地应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记者;新闻采访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2.033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新闻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更多的受众希望能够通过多个渠道及时准确地获取新闻信息。这种变化要求新闻记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和采访编辑技能之外,也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跨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然而,融媒体环境也给新闻记者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新闻采集、编辑和发布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筛选和核实的难度。另一方面,新闻传播的快速化和碎片化使得受众注意力难以集中,新闻记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传达有效信息。因此,在融媒体环境下,对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和编辑能力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融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和编辑能力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为新闻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 新闻记者做好采访和编辑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提高新闻单位的竞争力
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单位的竞争愈发激烈。新闻记者作为新闻单位的核心力量,他们采访和编辑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单位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优秀的新闻记者能够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然后再通过精湛的编辑技术将新闻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受众。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自然也能提高新闻单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还能为新闻单位赢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合作伙伴[1]。
1.2 提升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是他们从事新闻采访和编辑工作的基础保障,要想做好采访和编辑工作,新闻记者除了基本功过关之外,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应用方法,才能使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方式。新闻记者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积累,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另外,新闻记者是否能够打造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也是体现他们职业素养的重要形式,新闻记者通过不断创作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也能提高自身的职业地位和社会认可度。
1.3 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记录者,他们的职责就是从客观的角度向群众传递真实的新闻信息。做好采访和编辑工作能让新闻记者更加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避免虚假新闻和谣言的传播。新闻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和编辑将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呈现给受众,这样就能让群众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这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促进社会民主与法治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新闻记者还可以通过报道社会热点、关注民生问题等方式引导社会舆论,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
2. 融媒体环境给新闻记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1 融媒体环境带来的机遇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手机、社交媒体等平台不断涌现,新闻信息的来源变得多样化。新闻记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迅速获取第一手资料,及时捕捉新闻热点,为新闻报道搜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信息。另外,融媒体环境为新闻记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进行传播。而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新闻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受众。这种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既能增强新闻报道的连续性和可视性,也能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此外,融媒体环境还为新闻记者提供了与受众互动的机会。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与受众的互动相对较少,而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还能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报道策略和角度。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能提升新闻记者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3]。
2.2 融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
虽然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拓宽了新闻记者搜集素材的渠道,但是网络平台上的信息海量涌现,很难辨别信息的真假。新闻记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核实,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另外,融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跨平台报道和互动能力要求变高,融媒体环境要求新闻记者不仅要适应传统媒体的报道模式,还要能够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新闻发布和互动。这就需要新闻编辑熟悉不同平台的传播规律和受众的特征,才能更好地进行新闻策划和报道[4]。此外,融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新闻报道的即时性和权威性受到考验,新闻事件必须要在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报道。这也就意味着新闻记者必须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和快速反应能力,才能及时捕捉新闻要点。与此同时,新闻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也给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增加了一定的挑战。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才能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3. 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访和编辑的实现路径
3.1 深化新闻记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新闻行业。首先,新闻理论学习是提高新闻记者深化专业知识的基础。新闻理论能够为新闻记者后期的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撑,所以新闻记者需要不断学习新闻理论,掌握新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理解新闻传播的规律与特点。其次,掌握新闻采访与编辑的基本原理是新闻记者提升专业技能的关键。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素材的重要途径,新闻记者需要掌握有效的采访技巧,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素材[5]。然后再将素材进行整理和加工,通过优化文章结构安排和标题拟定等方式为受众提供清晰准确的新闻内容。以一次突发事件报道为例,新闻记者迅速赶赴现场后通过巧妙的提问技巧,从目击者、救援人员等不同角度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将采访素材整理成一篇条理清晰、引人入胜的报道,这样就能让受众快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又如:在一次地方文化节的报道中,新闻记者敏锐地捕捉到文化节背后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价值,通过深入采访和细致观察挖掘出了很多独特的故事和细节。在报道过程中不仅展示了文化节的热闹场景,也解释了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引起了广大受众的共鸣和关注。
3.2 强化新闻记者的实践能力
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的实践能力是决定其能否做好新闻采访和编辑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新闻记者需要不断参与现场采访,同时也要加强与编辑人员的沟通合作,才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新闻记者通过在新闻现场的实践,能够锻炼自己的快速反应和现场应对能力。由于编辑部门是新闻报道的终端环节,他们主要负责将采访素材整理和加工,所以新闻记者可以通过沟通合作了解编辑流程和要求,学会根据编辑需求调整采访内容与形式。例如:当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发生时,新闻记者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快速对交通事故现场的环境进行评估,确定最佳的采访和拍摄位置,既要获得关键信息又不能干扰现场的救援工作。新闻记者需要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现场环境中迅速做出判断和决策[6]。在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可以通过采访目击者、受伤者家属、救援人员等,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以及伤亡情况。同时也需要观察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通过拍摄照片和视频的方式搜集资料,从而为后续的报道提供有力的支撑。完成现场采访后,新闻记者需要与编辑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新闻报道的编辑工作。他们需要将采访素材进行整理、筛选和加工,根据编辑部门的要求调整报道的内容和形式。针对上述案例,新闻记者要重点突出事故的原因、伤亡情况和救援措施等内容,才能让受众获得更加准确的新闻报道。
3.3 培养新闻记者的跨界思维能力
在融媒体环境下,培养新闻记者的跨界思维能力也是提高采访和编辑能力的重要措施。新闻记者的跨界思维能力既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能提高新闻记者在不同新闻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近些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新闻报道的热点,为了能够对该产业报道得更加深入,新闻记者就要尝试从更多的角度和领域进行报道[7]。因此,新闻记者需要学习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市场状况等相关知识,以便能够准确理解这一产业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也要关注跨行业、跨领域的新闻动态,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和影响。在报道新能源汽车产业时,除了尝试传统的文字报道形式之外,也可以通过图文或者音视频等多元化的形式将新闻内容呈现给受众。例如新闻记者可以拍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线、试驾体验等视频,或者制作相关的图表和数据可视化内容,让报道更加生动和直观。同时,创新新闻报道的角度和方式也是培养跨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新闻记者在报道新能源汽车产业时就可以从消费者、企业、政策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在试驾过程中,新闻记者可以通过采访新能源的用户了解他们的使用体验和需求,也可以采访相关企业的负责人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挑战,还可以从政策变化的层面出发分析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最后,新闻记者在报道新能源汽车产业时还要学会独立分析问题,提出个人独特的见解。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和反思,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从而避免出现盲目跟风和片面报道的情况。
3.4 增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新闻行业的基石,所以新闻记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既要尊重采访对象、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和权益,也要严格遵守新闻行业的规范和标准。因此,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要坚守职业道德,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例如:当发生一起重大的社会事件时,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应避免主观臆断,不能因为个人立场或偏见而扭曲事实,而是要客观地呈现事实真相。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要注重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和权益,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新闻伦理规范,确保报道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增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并不是一种口号或者理念,而是需要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践行才能实现[8]。作为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需时刻保持高标准,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更好地履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除此之外,增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不仅要求他们在具体实践中恪守规范,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自我反省和学习。所以新闻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参加职业道德培训和阅读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准则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4. 结束语
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访与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媒体格局和受众需求,新闻记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及强烈的职业道德感。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访技巧、编辑能力和跨界思维,新闻记者能够捕捉到更具价值的新闻线索,呈现出更加生动深入的报道内容。总的来说,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访与编辑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只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才能向受众传播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崔峰.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提升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20):196-199.
[2]王韵荣.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报业,2023(16):36-37.
[3]董发勇.把脉媒介环境提升专业能力——论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创新[J].记者摇篮,2023(06):75-77.
[4]孙浩.浅议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J].新闻传播,2022(14):164-166.
[5]梁永吉.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的创新路径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1,23(16):161-162.
[6]张晓蕾.融媒体时期电视新闻记者综合素质提升手段[J].记者摇篮,2021(05):129-130.
[7]郭浪.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敏感性提升方法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1):174-175.
[8]潘晶.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记者采编能力的提升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3):169-171.
作者简介:卢红(1984—),女,山东济南人,编辑,研究方向: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