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的意义、问题、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本文阐述了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的现实意义,然后,剖析了当前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推动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新媒体;融合;传播力;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TN9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2.022
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广电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将“媒体融合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积极推进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是顺应信息技术革命大势、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迫切需要,本文针对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的重大意义、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要转变融合发展理念,加强融合技术应用,深化融合人才培养,完善融合管理机制,以促进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加速融合、高质量发展,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 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的意义
1.1 提升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的融合,能够显著提升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方面,新媒体的互动性、即时性、海量性等特iLWk275GwudfvpJY1hlkAtPFL3SBM/V+244KVWN53NI=点,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局限,实现与受众的双向互动和实时交流,增强受众黏性和参与度。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和细分化,为广播电视内容的精准分发和个性化推送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广播电视媒体深度挖掘和满足受众需求,提升内容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1.2 促进广播电视产业的转型升级
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的融合,为广播电视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广播电视内容生产、传播、运营等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广播电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为广播电视产业拓展了新的盈利渠道和增长点,如内容付费、广告投放、电商销售、会员服务等,有助于广播电视产业实现从单一的广告收入向多元化商业变现的转变。同时,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也为广播电视产业培育了新的业态和形态,如网络视听、移动媒体、智慧广电等,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1]。
2. 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面临的问题
2.1 融合发展理念滞后
尽管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融合理念滞后的问题。一些广播电视媒体对新媒体的认识还停留在工具和渠道层面,缺乏融合发展的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融合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布局。同时,一些广播电视从业者对新媒体抱有抵触和排斥心理,担心新媒体的发展会冲击和挤占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对融合发展持谨慎甚至抵触的态度。融合发展理念的滞后,导致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发展缺乏内驱力和主动性,难以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革,错失发展机遇。
2.2 融合技术应用不足
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和应用。然而,当前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合技术应用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在技术应用上存在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缺乏资源整合和集约化发展,导致技术投入产出效益不高。此外,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技术适配和优化上也存在短板,如移动端页面设计不友好、视频加载速度慢、互动功能单一等,影响了用户体验和内容传播效果。
2.3 融合人才培养缺乏
融合发展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既需要掌握传统的采编播技能,又要具备新媒体技术和运营能力。然而,当前广播电视行业在融合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一方面,高校广播电视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还难以适应融合发展需求,缺乏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在人才引进、培训、激励等方面的投入还不够,人才发展通道不畅,导致融合型人才匮乏。同时,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自身也存在知识更新慢、能力转型难等问题,对新技术、新业态的学习和掌握不够,难以适应融合发展的要求[2]。
2.4 融合管理机制不完善
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和完善。然而,当前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合管理机制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方面,传统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相对封闭和垂直,与新媒体的开放、互联特性不相适应,容易产生部门墙和信息孤岛,阻碍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在跨部门协同、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等方面还缺乏制度化的保障和激励,融合项目推进困难,创新活力不足。同时,在融合效果评估、绩效考核等方面也缺乏科学的标准和机制,难以客观评价和激励融合发展成果。
3. 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
3.1 转变融合发展理念
推动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首要任务是转变融合发展理念,建立“融合优先”的战略共识。广播电视媒体要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审时度势,科学谋划融合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实施路径。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不是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替代和颠覆,而是传播形态和商业模式的革新,两者唇齿相依,互为补充。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拥抱新媒体,将其作为广播电视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和突破口,并在理念层面予以贯彻落实。
一项针对全国广电媒体的调查显示,目前有超过80%的广电媒体将融合发展列为重要战略,60%以上的媒体成立了专门的融合发展部门或项目组。这反映出广电媒体对融合发展重要性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但同时,调查也发现,仍有部分媒体对融合发展认识不到位,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主动作为[3]。
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加大融合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广播电视从业者的融合发展意识和能力。可以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邀请业内专家、一线实践者分享经验做法,帮助广电人更新知识体系、转变工作理念。同时,要搭建融合发展经验交流平台,鼓励各媒体单位之间互学互鉴,对标先进找差距,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
3.2 加强融合技术应用
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的融合,需要加强前沿技术的应用和赋能。这是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所决定的。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正在深刻改变传媒业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商业模式。广播电视媒体要顺应这一趋势,主动拥抱新技术,深化技术融合,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价值转型升级。这是广电媒体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具体而言,广电媒体要加大在新技术领域的投入和布局,将新技术嵌入内容生产、分发、呈现等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云计算技术可以用于构建融合生产传播平台,打破内容生产的时空限制,实现内容资源的共享复用;大数据技术可以用于用户画像和行为分析,为内容分发提供精准指引,提升传播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内容审核、质量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内容质量;5G技术可以用于开发沉浸式、交互式的融合传播场景,创新用户体验[4]。总之,新技术的应用将为广电媒体插上腾飞的翅膀,开辟全新的发展空间。
然而,新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门槛高、投入成本大、人才匮乏等。对此,广电媒体要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的技术合作,引入市场化机制,在人才、资金、数据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攻克“卡脖子”难题。据统计,2020年我国广电行业与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合作项目超过1000个,融资金额近百亿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近年来,总台大力实施融合发展战略,成立了央视频业务总部,并与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广泛开展技术合作。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央视频实现了内容生产智能化、分发精准化,建成了日均播放量超10亿次的融合传播平台。据披露,央视频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智能审核系统,可将违规内容识别准确率提高到96%以上,大幅降低了人工审核成本。
地方台在融合技术应用方面也动作频频。湖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华为公司,共建“广电+5G”实验室,开展8K超高清、VR全景声等新技术测试和应用,形成了一批融合传播样板工程。实验室建设半年多来,双方已联合制作了近百部8K超高清节目和多个VR体验项目,并在多个重大活动中实现了应用展示,引发广泛关注。
3.3 深化融合人才培养
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的融合,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广播电视媒体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要与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优化广电专业课程体系,开设融合媒体、全媒体运营等新兴课程,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前瞻性。要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大力引进新媒体技术、运营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为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加强融合发展技能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行业专家、互联网企业开展专题培训,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学习交流,提升员工的融合发展能力。要健全人才成长通道和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某广播电视集团为例,该集团实施“融合先锋”人才工程,每年选拔100名业务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围绕融合策划、内容生产、平台运营、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培训和实践锻炼[5]。据统计,“融合先锋”人才工程实施三年来,已培养融合人才300余名,孵化融合项目100余个,有力推动了全媒体转型。
3.4 完善融合管理机制
广播电视技术与新媒体融合,需要完善配套的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广播电视媒体要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建立扁平化、矩阵式的融合组织架构。要成立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融合发展的责任主体和决策机制,加强对融合项目的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要建立健全融合发展的制度规范和标准规范,在采编播管、版权保护、收益分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提高融合发展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要创新融合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考评指标体系,将融合发展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并与资源配置、薪酬分配等挂钩,调动融合发展积极性。要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建立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机制,提高融合发展的集约化水平。
北京广播电视台是全国首家提出并实施“中央厨房”战略的省级广电媒体。早在2014年,北京台就启动了“中央厨房”建设,旨在打破“一台多库多核心”的传统格局,实现内容、渠道、平台的全面融合。
具体而言,北京台“中央厨房”由三大中心组成:融合内容中心、融合营销中心、大数据管理中心。融合内容中心整合了全台节目、新闻、宣传、编辑等部门,负责内容的采集、生产、编辑、审核等,实现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融合营销中心整合了广告、经营、活动等部门,负责广告策划、客户开发、活动营销等,实现了从单一广告销售向全媒体整合营销的升级。大数据管理中心建设了覆盖内容生产、媒体融合、营销策划、决策支持等业务的大数据平台,为全台融合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据统计,“中央厨房”改革实施以来,北京台节目生产效率提高了30%,广告营收增长了20%以上。同时,北京台还与搜狐、爱奇艺等互联网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内容联合制作机制,实现了优质内容的共建共享。
4. 结束语
我们需要持续推进融合发展,在体制机制、人才技术、内容生产、平台渠道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精准发力,从而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在融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同时,还需加强行业监管和政策扶持,为广电新媒体融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广电行业上下同心、社会各界共同发力,才能推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走向纵深、行稳致远,不断开创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同智巍.5G技术助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J].数字传媒研究,2023,40(08):10-14.
[2]全会.媒体融合·资源聚合·技术驱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垂类频道打造内容新生态[J].视听界,2022(06):9-12,19.
[3]王伟山,丁培和,郑立霞.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发展研究[J].电视技术,2022,46(11):175-177.
[4]麦伟坚.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的技术革新策略分析[J].电声技术,2022,46(11):67-69.
[5]李莲.5G技术在广播电视媒体融合中的应用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02):157-160.
作者简介:陈曦(1995—),男,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技术、网络直播技术、广播电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