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如今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优化,融媒体已经成为目前媒体发展的关键优势和重要方向,可以说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广电播控中心作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核心环节,面临着新技术、新模式、新需求的挑战。本文旨在对融媒体时代广电播控中心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广电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融媒体;广电;播控;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12.008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传统电视节目往往只能通过特定频道、在特定时间段播出,观众的选择也相对有限。而如今,人们可以通过多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观看各种视频内容,并且还可以与之互动和分享。这种变革背后,融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针对融媒体时代广电播控中心运行期间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这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广电播控中心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广电播控中心需要优化与改进的主要方向,提出了改进策略与优化意见,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和效果。
1. 优化广电播控中心技术水平的意义
1.1 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质量
广电播控中心作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播放的关键枢纽,其技术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制作节目的质量水平。通过在这一过程中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管理,可以实现高精度视频剪辑、音频混音、特效制作等方面的工作目标,从而优化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水平,满足观众以及演员等从业人员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节目走向创新与优化,进一步丰富节目内容,提升观众观看体验感[1]。
1.2 增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稳定性
在实际开展工作期间,广电播控中心承担着重要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要求,技术水平是否达标很多时候直接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因此,广电播控中心通过引入先进的信号传输设备与网络技术,可以提升信号传输的带宽和速度,减少信号丢失以及干扰等情况的发生和出现。这一措施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清晰度和播出质量,还可以避免信号延迟,实现实时信号传输。同时,优化技术水平还能够提高对于天气等外界因素的适应能力,减少信号中断的可能性,确保观众能够稳定地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1.3 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创新发展
广电播控中心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来说属于运转期间的核心部门,其技术水平的优化状态对于推动整个广播电视行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关键意义。这一行业发展期间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实现对观众需求的精准分析与预测,更好的满足观众在观看节目期间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优化技术水平也将会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向更多平台、更多终端进行有效传播,促进内容创作与传播方式的创新。通过持续改进技术水平,广电播控中心也可以积极适应科技发展与市场变化带来的需求转变,为整个广播电视行业带来更好的发展与优化[2]。
2. 广电播控中心工作期间特殊性
2.1 工作环境特殊性
广电播控中心一般来说属于一个高度安全和机密的工作内容,因此工作场所要求比较高。由于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和版权保护等相关因素,广电播控中心必须要严格控制进出人员,并且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与完善性。而这意味着在广电播控中心运转期间,员工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保密协议,同时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从而应对紧急情况或者各类突发事件。
2.2 工作职责的特殊性
广电播控中心的工作涉及到诸多内容,尤其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监督管控与管理,因此可以说广电播控中心的工作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最终的观看质量。作为技术人员,需要保障信号的稳定以及传输清晰度,积极调整音频和视频设备,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与水平。另外,员工还需要做好播放设备的准备与操作工作,按照要求播放各类节目和广告,确保节目的正常播放不受影响[3]。
2.3 压力和责任的特殊性
由于广电播控中心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效果和用户体验感,因此员工在工作期间需要承担重大的压力和责任。一旦在运行期间发生了技术故障或者播出事故,势必会对广播电视台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影响,还有可能会导致公众因此受到影响,引发公众对广电播控中心运转水平的质疑和不满。因此,作为员工,必须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水平,面对压力和紧急情况时可以持续冷静应对,快速解决各类问题。另外,员工还需要与其他部门或者团队开展沟通交流与合作,快速解决各类问题,及时调整播出计划,从而应对突发情况。
3. 融媒体时代广电播控中心运转关键技术
3.1 网络化技术
现如今广电播控中心正在逐渐走向网络化发展,并且借助广域网和局域网两大技术的搭建实现运营整体目标。通过使用广域网,不同地区的播控中心可以实现统一的管理与优化,实现完全运营与管控,一方面支持远程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高效传输效果。而局域网技术的使用,则是在某种程度上为各自子系统提供数据交换平台。广电播控中心这一技术在实际使用期间已经可以凭借网络技术来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协调与优化,实现内容的快速调配与传播。另外,网络化运作也为播控人员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灵活性,人们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来对不同地区的播控中心进行监测与管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以及各类问题。另外,网络化技术的使用,也让多媒体内容随之流通共享,不同广播电视机构在这一系统运转期间交流更加轻松简单,实现有效的合作[4]。
3.2 多媒体处理技术
在广电播控中心,处理大量多媒体内容是一项重要任务。这些内容涵盖音视频、图像、文本等各种形式。因此,多媒体处理技术成为了其顺利运转的关键所在。在其中,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以及音视频质量评估技术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首先,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对于广电播控中心来说至关重要。通过使用编解码技术,可以将多媒体内容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且能够压缩和解压缩这些信号,使其占用更小的存储空间和带宽。这样一来,广电播控中心就可以高效地处理和传输音视频内容。其次,流媒体传输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借助流媒体传输技术,广电播控中心能够将多媒体内容通过网络实时、连续地传输到终端设备上。这种传输方式允许用户在接收内容的同时进行播放,无需等待整个文件下载完毕。这对于直播、点播等多媒体服务来说非常重要。
3.3 数据管理与分发技术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广电播控中心面临大量数据处理工作的挑战和影响,工作人员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且传输到各个终端。因此,数据管理与分发技术的使用,将会具有重要作用。数据管理技术的核心在于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存储、备份、恢复、归档等操作,从而有效保障数据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合理的存储管理与灵活的备份,广电播控中心将会保护大量的媒体数据,避免遭受损坏和风险。另外,恢复和归档工作也将会保障数据可以持续运转,长期可访问,这对满足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和关键意义[5]。
而数据分发技术则是涉及到内容分发网络、点播系统、直播系统等,主要目的在于对网络带宽进行优化,改进整体传输效率,从而实现数据的快速分发。在整体运行期间,内容分发网络利用分布式架构将数据缓存在靠近用户的边缘节点位置,减少数据在传输期间产生的延迟以及堵塞。而点播系统则是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进行传输,用户能够在这一过程中随之获取想要的媒体内容,直播系统则是可以提供实时的流媒体服务,用户将会更加及时地观看直播内容。
3.4 监控与调度技术
广电播控中心的任务是保证各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采用监控与调度技术实现实时的状态监测和任务分配。在其中,网络监控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持续不断地监测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延迟、丢包率等关键指标。通过及时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能够快速发现并解决可能的问题,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调度技术也是十分必要的。该技术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资源情况,合理地分配任务和负载。通过智能地vtBzt3VNMdRTkyIkoP99gp7XwbYyFVD+oPpE1hV5DTk=优化任务调度,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例如,将任务分布到具备更多计算能力的设备上,以提高处理速度;或者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优先级,优化任务的执行顺序,使得关键任务能够尽快完成。
3.5 安全与保护技术
对于广电播控中心来说,网络安全技术属于一项防护的基础防线,通过建立安全的网络架构,并且使用先进的身份认证机制,将会更有效地避免出现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非法入侵的出现。网络安全技术还包括实时监测和网络流量分析技术,从而有效应对DDoS攻击、恶意软件攻击、网络钓鱼等威胁的影响。通过不断更新维护网络安全系统,广电播控中心将会及时发现并且有效应对全新的网络攻击问题。另外,数据加密技术也属于保护广电播控中心运行水平的关键屏障与重要方式,通过将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优化,即便是黑客窃取了广电播控中心使用的数据,也无法解读宣传的内容。广电播控中心可以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或者公钥加密算法,确保数据在传输以及存储期间的安全水平。另外,定期更换加密密钥并且严格限制数据访问权限,将会最大程度上降低数据泄露造成的影响。另外,防火墙技术在广电播控中心的安全防护将会起到关键效果,通过使用防火墙,将会对进出广电播控中心的数据流量进行监控与控制,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可以对数据包进行过滤与检查,及时阻止未经授权的外部访问与影响,及时拦截恶意软件与攻击。
4. 融媒体时代广电播控中心运转优化策略
4.1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转型的到来,广电播控中心必须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传统设备升级成为数字化设备,例如高清视频音频传输、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首先,广电播控中心可以使用高速网络和先进的编解码技术,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节目制作与播出,高清视频可以提供更清晰、更逼真的画面与效果,让观众观看节目期间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另外,使用云计算技术,广电播控中心可以将大量的数据存储工作与处理工作转移到云端开展。云计算技术的使用也可以让多个部门之间开展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节约了极大的时间与成本。此外,云计算还可以提供弹性资源,进而根据需求来调整服务器配置模式,提升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在广电播控中心运转期间,还可以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观众需求和喜好,结合数据信息有效分析观众观看的行为数据、社交媒体反馈等相关信息,更准确地把握观众兴趣和爱好,制作出符合观众需求的节目。
4.2 数据驱动的运营决策
广电播控中心可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收集、分析各类数据,获取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为运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帮助。这种数据分析将会有效涵盖观众收视率、用户反馈、市场调研等相关内容,让广电播控中心更好的把控观众喜好以及实际需求,提供精准的节目内容以及吸引力更强的广告内容。通过对观众收视率进行分析与考量,广电播控中心将会积极了解哪些节目更加受到观众的欢迎与重视,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节目策划方案。另外,观众的用户反馈也属于广电播控中心一项较为重要的数据来源以及相关内容,通过对用户的评价和建议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及时调整节目内容与形式,满足观众观看需求。除此之外,市场调研也属于广电播控中心获取观众喜好与需求的关键措施,通过对市场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广电播控中心将会更有效地了解现如今流行的电视节目类型与节目风格,有效调整节目策略,满足观众口味。
4.3 跨平台整合与内容联动
作为现如今较为重要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技术也需要参与到广电播控中心的工作当中,开放出对应的应用程序以及网站,将广播电视节目直接发送到用户的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上,方便用户随时进行观看。这样一来,观众将会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类信息与内容,同时还可以与其他观众进行沟通交流。需要注意,社交媒体也属于一项重要平台,因此,广电播控中心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与观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通过创建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精彩的片段、花絮和幕后故事,广电播控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讨论。此外,与观众进行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和听取他们的意见,也能增强观众对广电播控中心的认同感。另外,OTT(Over the Top)服务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媒体内容的方式。广电播控中心可以利用OTT平台,直接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广播和电视节目。通过OTT平台,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他们想要的节目,并且还可以享受个性化推荐算法带来的定制化体验。
4.4 人才培养与团队协作
广电播控中心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协作,以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作为广电播控中心,需要加强对应人才的引进,积极吸纳更多具有数字化技术和媒体经验的专业人士,通过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可以建立起稳定的人才引进渠道与工作方式。另外,还需要制定出明确的人才招聘标准与招聘流程,通过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选拔出最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另外,还需要加强内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技能意识水平与创新水平,针对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打造出个性化培训模式,例如数字化技术、创意设计、传媒管理等相关培训内容。
5. 结束语
在融媒体时代,广电播控中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和地位。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广电播控中心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这些技术在多媒体内容传输、信号处理、数据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欣.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播控中心技术研究[J].中国有线电视,2023(11):111-114.
[2]黄宪伟.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安全播出方案分析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3,50(09):130-137.
[3]邓海涛.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及播控管理分析[J].电视技术,2023,47(08):199-201.
[4]田会芝.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及播控管理研究[J].记者观察,2023(21):63-65.
[5]何翊飞.融媒体时代广电播控中心关键技术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08):216-218.
作者简介:曾纪沾(1980—),男,广东阳江人,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