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本身涵盖诸多思政内容,具有价值引领的作用。从其内在机理来看,它是知识与德育的统一、显性与隐性教育的融合、语言与实践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更新教学内容,建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体系等实践路径,旨在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效果,促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在机理;实践路径
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指出要“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想切实发挥课程思政教学作用,必须不断调整以及改进课程思政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需提升其他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思政课程教学同其他课程教学活动的协同效应。以上是新时代对高校课程思政提出的新要求,也为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大学英语”课程既是语言基础课,同时担负了育人功能,其教材本身涵盖诸多思政内容;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英语知识,还要切实担负起价值引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在机理,并由此探索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实现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一)体现了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和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此类人才兼具国际竞争水平与坚定理想信念,自身实现了知识体系与价值观念的融合。对这一人才的需要也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他课程相比,“大学英语”具有学时多、授课周期长、覆盖面广,且意识形态属性强、思政教学资源多的特征。以上属性既为课程思政育人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实效性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当代大学生接触的文化思想愈加多元化,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某些腐朽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而“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大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主要渠道之一,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提升“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实效性的落脚点不仅仅在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思政教育也是重要的方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有助于发掘课程的德育价值,促进“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还能够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对中西文化及价值观异同的对比,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思辨能力。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课程育人实效性的内在需要。[1]
总体而言,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对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思想觉悟高、兼具扎实专业水平和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二、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在机理
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本质出发,“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做到知识与德育的统一、显性与隐性教育的融合、语言与实践的统一。
(一)知识与德育的统一
知识同智慧、品德以及教育之间存在融合统一关系,简言之,就是教师(教育者)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让学生(受教育者)积累德行以及智慧。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2]知识包含多方面的价值,德育是其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内含特定的价值及立场。大学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全球视野与政治素养的开阔与提升起一定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可以被视为知识与德育的辩证统一体,这一过程既要体现知识性,还要以价值作为引领,通过知识承载价值。“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理论基础知识、提高英语技能,还要培养其思维能力、陶冶其人文情操,让学生提高自身德行,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立德树人作用,明确文化身份,提升主体意识。进一步而言,“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也要让学生在精神方面获得成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国家和民族产生认同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事业中。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设定知识和德育的双重教学目标,教师在关注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在设置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加入充分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和德育的有机统一,并且在内容中广泛涉及人文科学、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国际关系、道德伦理、科学技术等内容,深入挖掘以及整合“大学英语”课程具备的知识资源以及育人功能;在教学当中,主动积极将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之中。
(二)显性与隐性教育的融合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3]“大学英语”课程兼具显性和隐性知识。其中,显性知识指的是学习者(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了解和运用的语言规则,是自身能意识到并自如地表达出来的知识,如学习者知道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的用法。隐性知识是学习者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的知识,这种知识往往不被学习者所意识到,例如审美观和价值观等。这些隐性知识通常与课程思政关系更加紧密。在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需要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显性知识的教育功能,还需要发挥隐性知识的教育功能,深入挖掘“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以及文化内涵。一方面,英语知识传授可以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语言应用和实践来实现,这些都属于显性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发挥“大学英语”课程隐性知识的教育功能。同时,在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要同思政教育的内容相结合,同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相结合。教师可通过这种融合的方式,对学生加以规范性的训导,强化学生的价值观体验,以此提高其语言知识水平、使用技能水平,实现英语教育与思政教育一体化。
(三)语言与实践的统一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文化的载体。[4]具体而言,语言内含社会文明、人类活动信息、生命意义以及价值等,能够让人与人进行沟通、互相理解。话语是语言的一种社会性表达方式,搭建起不同人群沟通的桥梁,在群体之间传递感情、道德、价值以及伦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表达符号,还蕴含了英语国家的文化、政治、意识、价值观、宗教信仰等。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与实践的统一体现在语义场中,在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上,在语言教学内容中充分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语言类必修课程,具有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功能,以及工具价值、价值理性的双重属性,能够实现知识育人、价值育人两种目标,具体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中外文化交流,利用英语为中介,积极主动地对外输出中国文化、国家历史、地域特色等内容,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以及文化鉴别能力。第二,教师应面向全球、立足国情,注重加强中国话语体系创新,重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大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等,并将这些内容用英语准确表达。第三,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将原先的“独白式”授课方式转化为对话方式,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讲道理式”的思政教育转变为融入英语教学中的“叙事”教育方式。教育叙事,即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方式。教师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内容翻译以及英语短剧演绎等方式,既可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知识水平,还能建构和加强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实践的主体身份,帮助大学生将英语知识、思想价值以及实践应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建设
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在于切实厘清“大学英语”教育与教学目标,深入提炼“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的思政建设理念。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只注重表面,忽视了内涵建设,因此教师要通过加强“大学英语”知识技能学习同育人价值的融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方法。
第一,把立德树人与英语学习相融合。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顶层设计时,把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品格和文化素养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融合。第二,把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相融合。教师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应用中国观念、中国智慧思考国际国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重大问题的水平。第三,将创新以及语言能力相融合。教师明确树立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注重培育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关注学生思辨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深厚家国情怀、适应当前国际竞争形势的复合型人才。第四,注重“大学英语”实践技能的提升。教师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英语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深入践行“知行合一”,提高学生将中国文化“带出去”“流动”起来的实践能力。
(二)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5]大学英语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专业水平,还需要有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教学的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示范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
第一,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调动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性,培养英语课程思政意识。第二,大学英语教师要具备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的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发掘教材里的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第三,大学英语教师要善于有效利用“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要素并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关注中国文化,强调跨文化思维碰撞。例如,对比中美电影主题和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东西方电影或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差异,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第四,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向学生传递道德品行和理想信念,并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将跨文化语言交流同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实践证明,教师主动提升课程思政意识,提高个人素养,创新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潜移默化地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目标。
(三)更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教材不仅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大学英语”教材除了承担输出语言和文化的任务,还承载着英语教学的思政内涵以及意识形态内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关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此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包括教案等,从宏观的顶层设计到微观的具体案例,都应当精心编制与设计,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英语能力等融入教学内容中。要达到这个目的,教育有关部门、高校教师必须平衡好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做好交流借鉴工作;在“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设计过程中,应聚焦英语理论知识、挖掘英语思政结合点、实践应用融入点,通过“三点一线”建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全面融入的结构体系;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结合东西方文化,结合我国的问题、全球问题以及中外差异,不仅要重视加强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应当重视思想政治内容的融入,提升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建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体系建设是落实“大学英语”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应在紧紧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从发展、共生以及育人三个方面调控内外资源,建立健全高校、部门、课程以及师生协同发展体系,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以及建设达成合力,最大程度发挥出组织协同效果,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向上发展。
就高校协同来说,各高校应加强渠道合作,发挥“虚拟教室”等线上平台的作用,构建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新局面;就部门协同来说,各部门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人才培养特色,将学校教务、团委和学院等部门的力量予以整合,融合学校实践教学内容;就课程协同来说,要发挥不同课程的互补作用,建立思政教育教学网状组织结构,贯彻“教研相长”理念。“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一个深入融合且动态化的过程,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流是传递价值观的关键路径,能够切实提升教育效果。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实效性。从其内在机理来看,它是知识与德育的统一、显性与隐性教育的融合、语言与实践的统一。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给予课程思政教育足够的重视,将德育教育贯穿“大学英语”教学始终,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应遵循“大学英语”教学的多重属性,坚持内涵式、全方位、体系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君.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2(4):94-98
[2][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简明本)[M].姚琮,编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5.
[3]Michael Polanyi.The Study of Man[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12-13.
[4]语言文字:文化发展繁荣的载体[N].光明日报,2012-07-04.
[5]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