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乔启明先生倡导和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其乡村建设思想:在改良乡村社会时要注意区分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农村组织要肩负乡村建设的重要责任,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提出对当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界定乡村建设中的乡村概念的既要考虑地理概念,又需体现居民的共同利益,乡村振兴要注重自然禀赋与社会环境的互适性,充分发挥农民和乡村的主体性,乡村治理应注重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乔启明;乡村建设思想;乡村振兴战略
民国时期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乔启明是我国近代农村社会学家、农业推广专家,是民国时期中国农村社会学和农村研究领域的主要开创者和代表性人物。在乔启明看来,乡村建设的主要部分是服务乡村社会、增进农民福祉。在当时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乔启明积极倡导并参与其中,通过广泛调研、开展乡村建设试验,凝练乡村建设思想,发展农业,试图复兴农村,重建乡土文明。乔启明先生的乡村建设思想对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启示。
一、乔启明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是一次以改造乡村社会为目标的实践性社会运动。以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沈光烈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深入农村,逐渐形成当时乡村建设运动的各个流派。[1]据统计,当时全国创建了1 000多个农村发展试验区。其中最著名的是梁漱溟倡导的邹平模式、晏阳初提倡的定县模式以及卢作孚推动的北碚模式。这些学者与实业家多围绕文化和教育进行农村建设的尝试。[2] 梁漱溟主张,中国社会的根基在乡村,而且乡村是社会的主体,大部分法律制度、礼仪习俗和工商业等都源自乡村,为满足乡村居民的需求而设立。[3]乡村建设运动实为当时全中国的社会建设,是为中华民族社会重构一个全新的组织构造的运动。他认为,“乡村建设运动如果不在重建中国新社会构造上有其意义,即等于毫无意义”[4]。晏阳初“除文盲,作新民”的平民教育实践把传统的民本思想从理论层面拓展为实时实地培育人、重塑国民、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实际运动,从而改变了传统知识分子在民本问题上坐而论道或仅限于为民请命的旧格局。[5]因此,晏阳初在河北省定县设立了平民教育实验基地,并将其发展成为以农村教育为主导,促进民族再造的乡村建设运动。[6]卢作孚乡村建设的主要策略是提高乡村生态环境、发展各类商业活动并创建社会文化服务项目。他认为,中国必须迅速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工业与科技革新。其乡村现代化理念强调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重视交通变革及文化程度,以此来促进社会的整体变迁与发展。他的探索已超越乡村建设的历史局限而导入城镇化建设的新因素,为乡村建设开辟出城镇化的新局面。[7]沈光烈认为,农村改进“是加紧组织民众、训练民众、培养基本实力,实为最有效力的举动”[8]。他致力于把贫困、无知、软弱和分散的乡村转变为富有智慧、强大、团结且公共利益至上的农村社会,从无法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发展到能够自给自足,从而实现乡村自治、民族复兴。
这些倡导乡村建设运动的中国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在政治上,新的政治习惯的形成、新的国家制度的建立,要取决于乡村民众的自觉意识;在经济上,“国民经济的基础完全依赖于农村”;在文化上,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农村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着眼于农村,与广大农民直接接触,触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深刻影响当时社会对农村问题的态度。他们还认为,中国的困境并非仅是政治或者经济层面上的问题,而是涉及“人”“文化”和“教育”。他们坚信,中国不需要进行制度性的根本改革,应该采取一种温和的社会改良来推动社会进步,在保持现有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应用非暴力手段,达到民族“自救”或“再造”的目标。[9]
与梁漱溟、晏阳初等的乡村建设思想不同,乔启明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农业化来挽救当时中国的经济危机。在乔启明看来,“乡村社会”范围更加广泛,他希望从服务乡村社会的功能角度去开展乡村建设。他在当时一系列实践、调研中形成的乡村建设思想体系,对今日中国的乡村振兴实践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吸取中国近代传统文化中的历史经验为重点,分析其有关农村建设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做法,梳理回顾乔启明先生在民国时期开展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思想及脉络体系,为今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二、乔启明的乡村建设实验
1921年,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创立。乔启明在其导师卜凯的带领下参与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技术学派”的创建。[10]在当时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作为爱国知识分子的乔启明,积极倡导并参与其中。
乡村建设实验与乔启明的学术活动始终密不可分。乔启明的学术研究也属于乡村建设的一部分,他始终以服务乡村社会、增进农民福祉为其调查研究的宗旨,乔启明亲自主持了“乡村人口问题研究”项目,继承了导师卜凯开创的学术传统,采取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主持开展更广泛的调查研究和以农业推广为中心的乡村建设实验。[11]
1928年,乔启明在金陵大学农学院启动了一项近代中国农村研究的重大工程,即中国土地利用调查及其附属的人口和食物消费调查。其间,乔启明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淳化镇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调查寻找中国大地上“乡村社会”的具体范围、内涵和特征,提出了建设乡村社会的目的、重要性和方法。卜凯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三卷本著作《中国土地利用》。基于对中国农业分区的首次系统划分,以及对土地利用状况和产出、农家人口和经济、农民生活状况等客观、系统的描述和分析,该书被誉为“就人地关系剖析我国土地利用实况之空前巨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永久藏书之一。[12]
(一)寻找改良中国乡村社会的样本
乔启明提出,乡村社会是一定范围内的具体地理单位,不是漫无界限的,同时乡村社会包含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的居民,他们有着自然共同社会的意愿,可以聚集起来开展合作。[13]他表示:“研究淳化镇乡村社会的目的,其一就是要在中国社会里,找到一个有具体范围的地理单位,在这个单位中的居民,他们最重要的共同生活,都能表示共同合作。其二是格外的要知道他们构成这一个乡村社会的背景,和每一种的生活组织的性质,究在哪里,以便将来作为实施改良我国农村组织的重要张本。”[14]乔启明通过对淳化镇各类组织数量、形式、作用的调研,得出乡民对于不同组织的需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多寡的结论。
(二)针对淳化镇自然、人文特征开展的调研
乔启明表示,淳化镇坐落于南京市的东南方向,曾是连接句容和镇江的重要区域,商业繁荣。然而,随着沪宁铁路的建设完成,旅客流量减少,该镇的经济逐渐衰落,最终从半城市化的状态转变为完全的农村城镇。选择淳化镇,也因为该镇是一个完全农村市场。[15]他强调,改良社会的基础不能以呆板的政治范围为准绳,应以该处居民共同生活的中心影响所及的自然范围为标的,这种范围就叫做“乡村社会”。
调研还对该镇的地势与土壤、农业与人口等自然及人文特征进行了分析。乔启明通过调研市镇上各种店铺,发现茶馆、粮行和当铺是改良的重点,因为存在赌博、吸食鸦片、放高利贷等“败坏农人道德,使乡村经济堕落”[16]的现象。此外,市镇上的商业主要是钱会和合作社。钱会在乡村里较为普遍,以集会的形式实现有限资金的小范围募集和流通。农业合作社的性质和种类各有不同,但相对传统旧式钱会是一种新型借贷组织,其功能就是把没钱的农人联合起来,依赖各自的信用,向社内借款,作为改良农业之用。[17]
当时淳化镇的农民,长期饱受粮店、大地主以及当铺的压迫,付很高的利息来求借款,有时还借不到。鉴于农民的困难,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曾在此提倡组织合作社。第一个合作社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十二月组成,名为淳化镇耕牛合作社,目的是借款给农人以便买牛耕田,共放款两次,第一次放450元,第二次放250元,农人颇觉有利,且对合作社之意义亦甚为了解。[18]
(三)以“淳化模式”作为新乡村建设的参考
根据淳化的调研,乔启明得出有关于乡村社会中生活范围和组织的特点,并提炼出“淳化模式”作为改良乡村社会的参考。乔启明发现,乡村社会共同生活的范围,受市镇商业范围影响最大,因此当时我国乡村社会的领域,应以商业范围为根据。同时,他提出,市镇范围以内的村庄大小不一,较大的村庄出于生活上的要求和人口财力的许可,自然需求比较多样,但也有很多初级的简单经济与社会组织。[19]在教育方面,私塾占大多数,新式小学较少,只有五处。乡村宗教的生活,含有迷信的占一半,娱乐的占一半。社交生活包含范围广泛,大都根据自然的趋势,有共同生活的联络。而政治区域与乡村社会情形,还不能完全一致起来。
乔启明探讨了调查区域的经济、教育、社交和政治生活。在他看来,大村的经济社会生活应大些,容易办理多种事业,而小村因人口较少、组织不经济,许多事业便可以附属于邻接的大村。因此,在举办服务事业时,必须注重乡村的共同生活,改变政治区域与农民共同生活的自然区域不吻合的状况,以市镇商业范围为准,使商业、教育、宗教和行政的范围相互交融、连为一体。[20]
三、乔启明的乡村建设思想
乔启明结合乡村建设调研,于1944年完成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该书作为其学术代表作,用科学的方法解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为进一步认识和解决中国农村问题提供了途径。乔启明希望通过农业化的方式挽救当时中国的经济危机,实现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乔启明认为构建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解决中国乡村问题需要三个关键因素,“即人口、土地和文化”[21]。
(一)对“乡村”及“乡村社会”的界定
乔启明主张借鉴康奈尔大学乡村社会学教授施特生(Dwight Sanderson)的观点,即“居民居住在一块农业土地上,他们的各种共同生活的事业都聚集到一个中心点上去合作”,强调乡村社会含有“永久的、自然的和地方的兴致”,更突出人与人的“共同”。乔启明认为乡村社会具有永久性、自然性和地方性等性质,一个真正的社会应包含该社会全部人民的共同生活。他主张,第一,要有具体范围而非漫无界限的地理单位,“乡村”“乡里”等宽泛名词都不是乡村社会;第二,居民能通过合作而共同生活,具有“自然共同社会”的内涵,区、乡、镇等兼顾居民共同利益的行政区域并非乡村社会。[22]乔启明认为,只有清楚乡村社会的现状,才能了解乡土社会最需要什么,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才不容易失败。他把社区制图和区划乡村社会当作认识和服务乡村社会的起点,认为要将准确理解乡村社会的共同生活、事业和利益作为认识乡村社会的实质,由此为中心,进行乡村组织的改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二)改良乡村社会要区分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
乔启明主张,要改良乡村社会,必须注意区分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以免突如其来的改革损害农民利益。他提出,影响改良乡村事业的基本条件有两点:一要看组织地理范围的大小,二要看每种组织的人口数目,要合乎“适当人口”和“适宜土地”的条件。在举办经济、教育等服务事业时,必须注重乡村的共同生活。政治区域与农民共同生活的自然区域的界限应该由市场确定,让贸易、教育、信仰和政府管理等领域范畴能一体化,乡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功能,即考虑如何服务乡村社会。[23]
(三)农村组织肩负乡村建设重要责任
引导农民参加乡村建设的唯一工具是农村组织。乡村建设工作需借助适宜的农村组织,集中农村力量,形成乡村建设的主要动力。乔启明认为以往乡村运动因农村社会缺乏健全的组织,以致一切良好的计划、方法及材料,农民皆无从接受。[24]他主张推广乡村运动第一步必须致力于农村现有组织的改进,使之发挥应有的力量,成为推进农村工作的枢纽。[25]他表示,农村组织应承担乡村建设的主要责任,“在现代的中国,要增进农民生活,必得先有良善的农村组织”[26]。
他在论述乡村组织尤其是“农会”问题时提出,农会应该是推进乡村建设的重心,该组织有发展农民经济、增加农业生产、增进农民知识、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27],能代表农民的共同利益,是促进农民幸福,融合政治、经济、社会建设事业为一体的组织。[28]乔启明还提出,他所提倡的农会,是农村中的全面组织,集中农村中各方面力量,推行各项农村建设。因此,乔启明认为,农会有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一是由真正农民组织,二是由农民领袖管理,三是办理切实的建设事业。[29]
(四)乡村建设的主动力量是农民
乔启明认为,各种乡村建设之所以不能持久,主要在于不顾及农民自己的力量。他坚持乡村建设要依靠农民“自动力量”,“不是由外烁内,和自上使下的,而是农人自动的全民的才好”[30]。他主张“乡村建设”非“乡村救济”。在乔启明看来,乡村建设失败的原因是农民缺乏自动的组织,没有注重农民的训练和组织。[31]他反对迷信政治万能,认为“政府只可以从旁帮助农民,农民应有自动的组织,如专靠政府,则鞭一下走一步,至终陷于不知不觉的境界,乡村建设成功的希望,恐怕就很微渺了”[32],农民对于乡村建设已经感觉到切肤的关系,所以才自动参加实验工作。[33]
四、对当今乡村振兴的启示
中国各地城乡变化从某种角度上看是一部中国近代社会史,也是近代中国转型的一个缩影。当我们把城乡社会的变化放到百年中国发展转型的背景中去理解和把握,厘清百年中国城乡嬗变的历史轨迹,就能发现社会变迁的影响是长期的,对当代中国也有着深远影响。[34]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蕴含的思想体系、团结精神、实践做法以及失败教训,对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亦有借鉴之处。
近代中国城乡转型的主题是“现代化”,而变革的两项内容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变革”和“社会的组织化”。[35]在乔启明的乡村建设思想主张中,中国国民基础在农业,工业发展仍在初级阶段,中国尚不具备工业化的条件,而农业化所需要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均较为富裕,实现农业化的可能性比工业化更大,提高农业产能比提升工业产能更为简单和快捷。农业生产是大多数民众生存的寄托,只有复兴农村经济,才能解决民众所困。当时中国经济持续低迷,外国农产品大量进口,若不加大农业生产,不改善农村基本生活,国民经济建设将无从谈起。因此,在乔启明看来,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应以农业化或农村建设为根本任务,乡村建设更是当务之急。
乔启明的乡村建设实施于中国尚未走上工业化之路的过程中,工业尚在较为“幼稚发展”阶段,其时主要实业为农业,基本无大量剩余资金供救济农村,因此乔启明的乡村建设主要目的是解决小农的生存问题。
与当时的国情不同,当下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但工业化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均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乡村振兴战略与乔启明先生的乡村建设运动,虽然在实施背景、手段、目的上有所不同,但是在理念和方法上仍存在许多共通之处。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乔启明乡村建设思想,获得以下启示。
(一)乡村的概念界定要兼顾地理概念和居民的共同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总则”第2条对“乡村”有着明确界定:“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这一概念不仅包含着乡村地理单位,更将生产、生活、文化等多个“自然共同社会”的含义纳入其中,充分体现了乔启明乡村建设思想中“乡村要能兼顾居民共同利益”的内涵。
(二)乡村振兴要注重乡村自然禀赋与社会环境的互适性分析
“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但乡村振兴不是村村振兴,不能简单照搬,千篇一律,更不能脱离实际,而是要从实际出发,注重突出各地特色。中国农村地域差异较大,因此在具体标准、建设内容和路径方面,更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乡村建设要坚持乡村建设自然禀赋与社会环境互适性的原则,注重将乡村建设嵌入当地的民俗民风和特色传统。这要求乡村建设在前期工作中对乡村社区有清晰的了解与详细的调查。
(三)乡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民、村庄的主体性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则方面,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构建将农户作为主体的项目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维护农民根本利益。政府可以强化技能培训,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应加强对农户未成年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关注;要重视女性力量在家庭和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以上措施来提升当地农户的主体性地位,让农户真正嵌入乡村发展、切实成为乡村建设的受益人,在乡村建设中提升个人能力,实现个人、乡村以及所在地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治理要注重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
乔启明所在的年代,村民组织的成立建立在小农生存状况好坏的基础之上,而如今的基层乡村已建构系统化的村民组织架构。村民组织的工作重点在于组织带动乡村本土产业发展,将农户个体的力量汇聚起来,依托乡村优势和特色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针对当前的乡村建设治理问题,政府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意识和能力。
五、结语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在历史中延伸。近代中国城乡社会的变迁,是在近代中国整体嬗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也是传统中国的历史延续。作为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千万村庄为载体,通过乡村建设推动落实。从乔启明先生“乡村建设思想”历史维度出发,我们能从其乡村概念的界定、乡村互适性分析、农户主体地位的体现、农业组织的农民利益联结作用等观点获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沈费伟.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流派:兴起背景、经典案例与经验启示[J].理论月刊,2019(5):142-148.
[2]周立.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国的百年乡村振兴实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3):6-13.
[3][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8:9,25.
[5]宋恩荣.晏阳初全集:全4册[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12.
[6]刘子亚.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究——基于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启示[J].南方论刊,2023(12):106-108.
[7]张守广.卢作孚与北培试验[N].光明日报,2013-06-01.
[8]沈光烈.农村改进的实施[M].北京:中华书局,1941:5.
[9]盛邦跃.卜凯视野中的中国近代农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6-17.
[10][11][12][13][20][21][23]张玉林.乔启明的中国农村研究及其开创意义[J].中国研究,2012(1):237,239,239,251,252,241,252.
[14][15][16][17][18][19][22][24][25][26][27][28][29][30][31][32][33]乔启明.乔启明文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44,344,354,356,356,380-381,17-18,312,312,22,282,22-23,309,281,280,281-282,281.
[34][35]朱庆葆,王科,崔军伟,等.改造乡村中国: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乡村建设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