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南陵目连戏是“百戏之祖”——目连戏中的重要一支。自明清以来,目连戏长期流行于安徽省南陵县及皖南地区。南陵目连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具有仪式感与文化兼容性两大主要特征。除艺术价值外,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和历史价值。如今,南陵目连戏正如其他许多地方小剧种一样走向没落,因此在新的文化语境下,目连戏的传承应与时俱进,利用各种工具和平台,让南陵目连戏走出“象牙塔”,走向大众。
关键词:南陵目连戏;传承价值;发展路径
南陵目连戏扎根于安徽省南陵县及其周边皖南地区的文化沃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传承了南陵的地方风貌与文化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作为该地重要而独特的传统戏曲民俗活动,在南陵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前学界对南陵目连戏的研究较为零散。徐宏图在《南戏遗存考论》中指出南陵目连戏手抄本的问世要早于影响广泛的郑之珍本,例如上卷“儒释道”、中卷“卖螺蛳”、下卷“刘龙保讨饭”等,皆为南陵本独有。[1]施文楠认为,南陵目连戏的声腔兼具青阳腔和弋阳腔的发声特点,同时还带有“徽池雅调”的“雅气”。[2]故而许多学者认为南陵目连戏的唱腔更加优美。[3]相对系统的研究有姚远牧的《南陵目连戏综述》[4]和高欢的《南陵目连戏研究》[5]。前者从渊源、剧本、传艺、表演、习俗、抢救等方面,对南陵目连戏作了简要的综合论述;后者则结合南陵当地的历史文化,从语言、文学、表演、审美等维度对南陵目连戏进行了细致分析。
尽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南陵目连戏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南陵目连戏正在没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要推动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加强地方小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尤为重要。如何让南陵目连戏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将从南陵目连戏的主要特征出发,分析其在当代的传承价值,探讨其在新文化语境中的发展路径,以期更好地传承南陵目连戏这一地方剧种。
一、南陵目连戏的主要特征南陵目连戏是南陵民间生活的产物,其独特价值除以往研究中强调的唱腔艺术外,更主要体现在该剧种中囊括的仪式感与文化兼容性。
(一)仪式感
从现代文化的角度来看,仪式感既可以是某种行为固有的秩序形式,也可以是在根据固有范式进行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上的条理感与慰藉感。南陵目连戏所体现的仪式感,既是指演出过程中表现的严密流程,也包含着这些仪式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满足。
1. 演出体系中的仪式感
南陵目连戏的演出体系中不仅融合了宗教中如翻桌、擂鼓等具有表演性的仪规,还夹杂着许多“给鬼神看”的仪式细节。例如,办演出的村镇须提前洒扫、斋戒,一直持续到表演“赶(送)五猖”后。演出开始前须“请五猖”,即设一神台,里面供五猖神牌位,奉三牲祭品,案前香火昼夜不息。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表演环境,演员在三层的独角莲花台上表演,独角莲花台的底层代表阴间,中层为人间,上层为神界,演员根据戏本内容变换场地扮演。日本民俗学家田仲一成认为,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安抚鬼神。[7]此外还有 “发笔”“化马进香”“送子”“闻太师驱邪”等复杂的仪式名目。[8]由此来看,南陵目连戏发展成现在的面貌,很大程度是受南陵民间信仰的影响。人们渴望通过这样一场大型的鬼神戏达到祭祀祈福、驱邪禳灾的目的,因而每一项流程都严格按照体系进行,以表达对上神的敬畏和对鬼怪的厌恶。追本溯源,南陵目连戏“戏”与“仪”并重的特点是以戏曲表演的形式推演佛教法事,以达到超度亡魂的目的。
2. 搬演的仪式感
南陵目连戏的演出历史较为久远,宋代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勾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9]又如民国时期《南陵县志·舆地志·风俗》记载:“陵民报赛酬神,专演目连戏,谓父乐善好施,子取经救母。”[10]《中国民间目连文化》中也提到,遇到元宵节、土地会、观音会、“打青苗”、秋收、时疫等,南陵人都会请班社表演目连戏。[11]这种戏剧演出具有严肃的请敬鬼神仪式,与农业、节日、民俗活动同步,增强了南陵人的仪式感,逐渐成为南陵人的一种搬演习惯,即每到这种重大节日,就应该搬演目连戏。仪式感使南陵目连戏成为一种神圣的演出形式,充满神秘色彩,承载着人们原始的精神寄托。
(二)文化兼容性
南陵目连戏具有强烈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的多元,二是形式上的整合。南陵目连戏在内容与形式上超越了单一地域、宗教、血缘世系的文化,并逐渐演变为具有兼容特征的文化“活化石”。
各地演出的目连戏,一般包括讲述目连救母故事的“正目连”和穿插演出的《思凡·下山》《女吊》等“花目连”。南陵目连戏全剧共149出,比被誉为目连戏“祖本”的郑之珍本多45出,并吸收了一些散见于民间的生活小戏,如《毛雪》《训父》《砂锅》等,可见南陵目连戏一直在广泛吸收民间文化的营养。全剧第三出《出佛》,以“出佛”引出主人公目连僧(傅罗卜)皈依法门的叙事线索,为本剧种独有,补充了目连戏的故事逻辑。
从形式上来看,南陵目连戏的表演除方言特征非常清晰外,还囊括了南陵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上文提到,南陵目连戏既有严格的演出流程,也与各种民俗活动息息相关,这使南陵目连戏产生了“戏”与“俗”兼容的特征。人们根据时节对表演进行适当“改编”——在元宵节、秋收等较为欢快的节日中,目连戏表演以传达喜悦、彰显幸福生活为主,演出时会掺杂舞蹈、杂技、灯舞等;在土地会、观音会等祭祀神佛、驱邪祈福的日子,表演则更加偏向表达庄重与敬畏之感。
从参与演出的人员来看,也体现了南陵目连戏兼容的特点。班社艺人全系农村非职业演员,平时务农,只有接到做会约请,才由班主邀集赴会。[12]演出习俗名目繁多,各人具体分工,甚至吸纳了民间和尚道士参与演出。一般说来,在传统社会中,搬演目连戏是对当地乡土社会人、物、财资源的一次整合,各姓人家、不同宗族都被包含其中,是民间自愿自发的社会力量大动员。
二、南陵目连戏的现状与艺术价值戏曲是社会的产物,南陵目连戏在几百年的发展中也曾经历风雨,也曾创造辉煌。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南陵目连戏逐渐没落。一方面,目连戏本身存在诸多局限,内容上剧情单一,时代性不足,其故事中隐含的因果观念与当代许多观念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在社会历史与文化政策的影响下,资金短缺、人才培养困难、受众范围狭窄等因素,导致南陵目连戏的影响力不断下降。但这并不代表南陵目连戏是一种落后的、可以被淘汰的文化。相反,南陵目连戏得益于它的仪式感与文化兼容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从中窥见几百年前南陵地区的文化习俗和民间技艺。简而言之,南陵目连戏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浓厚的乡土气息
“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13]南陵目连戏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宗教的功能——教化、感化、娱乐。600年来,南陵目连戏与地方习俗紧密联系,有着浓郁的南陵风情:目连戏剧本中保留了南陵地区的饮食和语言特色;音乐上吸收了南陵民谣的要素;表演形式则迎合南陵的节日习俗,吸纳了当地的各种技艺杂耍。地方性是乡土文化的主要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从这个角度来看,南陵目连戏的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二)民间的文化传承
相较其他剧种,南陵目连戏的演出囊括了武术舞蹈动作、绘画脸谱、民间乐器、杂耍技艺和灯舞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还有“闹上台”“扮下台”以及游行表演等互动性极强的环节,为演出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从整体来看,南陵目连戏的唱腔、语言、曲牌,以及演出中的民谣、灯舞、杂耍、武术、舞蹈等表演,代表的是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化现象,都是“刻意保留”的结果。南陵目连戏展现了南陵的地方风貌和文化特色,表现了南陵平民生活的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14]仅就表演而言,南陵目连戏的曲牌多达一百多种,比其他地区目连戏的音乐形式更丰富;受其他南戏剧种影响,南陵目连戏从重弋阳腔转变为以青阳腔为主,掺杂“滚”的演唱方式,使唱腔兼具两种阳腔的特点,又带着一丝“雅气”;其演出不知从何时起掺入了民间百戏以及各种技艺……可以说,南陵目连戏是南陵人历史文化传承和审美变迁的结晶。从文献记录和表演中能清晰地看到南陵人审美趣味的变化,以及各种民间技艺在南陵传承与发展的痕迹。
三、新时代南陵目连戏的发展路径当前,南陵目连戏陷入了发展困境。基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南陵目连戏要想摆脱现实困境,就要充分利用当代的各种资源,既要向内“修整自己”,又要向外主动“走出去”。
(一)整合内外力量,共同推动南陵目连戏的传承与发展
1. 整合内部力量,确定表演形式,创新演出内容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下,南陵目连戏的声腔、剧本、表演、脸谱等文化形式陆续得到保存。
此外,还应注意舍弃南陵目连戏中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部分。1988dece01206d33f6988fa4e8c68702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传统表演中那些涉及祭祀和因果的元素,并不符合当下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南陵目连戏可以结合当下社会热点编写新的剧情,依托其中的儒家思想元素,削弱宗教意味,强化教育功能,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念编入剧目中,培育现代文明风尚,将生活搬上戏曲舞台,达到以戏教人、以演化人的良好效果。
2. 借助外部力量,使宣传、研究、保护相互促进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政府、研究机构和媒体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掀起傩戏、目连戏研究热,带动了各地小剧种抢救性保护工作的普遍开展。21世纪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传入我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政策导向和文化观念。南陵目连戏的剧本抢救、表演复排、图书出版、戏曲展演等工程能陆续得到实施,基本都是得益于此。
影响南陵目连戏发展的现实困境之一是受众狭窄,其中虽然有语言不通的问题存在,但宣传、研究和保护工作相互脱节才是阻挡南陵目连戏发展的一座高山。鉴于此,政府文化部门应主动承担责任,联合高校或研究所的学者,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抢救成果、戏曲复排和展演成果,依托网络媒体,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展现南陵目连戏的真实面貌。
(二)以南陵目连戏为基础,扶持开发文化产品
走向市场是近年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将是传承与发展戏曲的有效途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创”“文旅”“专辑”“画册”等形式走进大众视野,人们也得以接触并了解这些长期被陈列在“象牙塔”中的展品。
近年来,南陵县文化馆为南陵目连戏的传承与发展也付出了许多努力,如成功复排剧目22出、仪规2项,以及“盘彩”表演,精心打磨了《新年》《毛雪》《白马》《雪下》《描容》《行路》等精品剧目。精心排演的剧目还可以借助留存影像、开发视频短剧等形式提升人气,但需要注意考虑到各类观众的不同需求。例如,可以将《毛雪》制作成动漫或改编为漫画,面向儿童与青少年,激发年轻一代观众观看与研究的兴趣,在培养潜在受众的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文化认同感。此外,还可以对动漫的周边产品进行展销,有效促进文旅事业发展。
(三)定期举办演出,推动文旅融合
发达的网络平台给了普通人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机会,也为“世界”走近年轻人提供了途径。南陵目连戏搬演目连救母故事、深度参与乡土社会生态建设,比单一的故事文本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因子。因此,应积极推动南陵目连戏接触、适应、融入新文化新业态,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进行互动,开发旅游演艺、村晚演出等市场化的演出新场景和新形式。以戏剧节为例,京剧、越剧都有戏剧节,南陵附近旅游资源丰富,可以联合相关景点,定期举办南陵目连戏戏剧节,或联合绍兴目连戏、高淳目连戏等其他派别,以古城、自然风光、慢生活为亮点,吸引各地游客来旅游观赏,提高南陵目连戏的宣传效果。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陵目连戏的传承与研究依旧任重道远。若能将上述措施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并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南陵目连戏的时代内涵与传播方式,相信南陵目连戏将会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宏图.南戏遗存考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76.
[2]施文楠.关于目连戏声腔的议论[C]//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徽省祁门县人民政府.目连戏研究文集.合肥:[出版者不详],1988:63-97.
[3]陈昌文,施文楠,盛霞.安徽目连戏唱腔音乐程式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3-126.
[4][8][12]姚远牧.南陵目连戏综述[C]//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徽省祁门县人民政府.目连戏研究文集.合肥:[出版者不详],1988:213-223.
[5][14]高欢.南陵目连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6]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J].求是,2023(17):4-11.
[7][日]田仲一成.戏剧文学产生于孤魂祭祀说[J].文化遗产,2014(4):2-16,157.
[9]东京梦华录译注[M].玉莹,译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228.
[10]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0:41.
[11]刘祯.中国民间目连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7:324-325.
[13] [法]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