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文风骈俪,遣词造句大量用典。作为“士大夫佛教”的产物,用典是《弘明集》的一大特色。《弘明集》中共有典故词语174个,其中语典词语137个,事典词语37个。这些典故词语主要是通过直接截取、选字重组、加字重组和袭用篇名四种方式成词的。
关键词:《弘明集》;典故词语;成词方式
典故词语是汉语词汇中很有特色的一类词语,包括语典词语和事典词语两类。从典源到典故词语,要经历一个精练、凝固的过程。一方面,典故词语要能很好地提示典源中的信息,这样才能达到用典的目的,被人们接受、使用;另一方面,典故词语要尽量精练,使用字数不能太多。这就涉及怎样从典故到典故词语的问题,即典故词语是以什么方式成词的。
季忠平将语典词语的成词方式分为节缩、约举、截割、组合、顺承、附益、凝固、袭用篇名等八种类型。[1]唐子恒将典故词语的成词方式分为直接截取、选字重组和加字重组三种。[2]通过具体论述和用例来看,除袭用篇名外,季忠平与唐子恒的分类基本是一致的,只不过侧重角度和说法不同。经统计,《弘明集》中共有典故词语174个,这些典故词语的成词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直接截取、选字重组、加字重组和袭用篇名四类。
一、直接截取
直接截取,指直接截取文句中的字或词以形成典故词语的方式。这是《弘明集》典故词语中最常见的成词方式,共有77个,约占全部典故词语的44%。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被截取的部分在典源中原本就是词或固定词组,但还不具备典故性质。举例如下。
例1 五福、六极
《日烛》:“五福起于履是,六极构于蹈非。”[3]
“五福”,五种幸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4]
“六极”,六种极凶恶之事。《尚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孔颖达疏:“六极,谓穷极恶事有六。”[5]
又如“陆沉”“凶短折”“盗夸”“五鹿”“罔象”“玄珠”“衣裳”等。这类词在典源中多为专有名词,表示事物或人的名称,成为典故词语后增加了典源语境义。
第二种情况,截取的部分在典源中是普通词组,用典后成为典故词语。举例如下。
例2 殷鉴
《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此皆是上世之成制,后贤之殷鉴矣。”[6]
“殷鉴”,谓殷人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鉴戒,后泛指可以作为借鉴的往事。《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郑玄笺:“此言殷之明镜不远也,近在夏后之世,谓汤诛桀也。后武王诛纣。今之王者,何以不用为戒!”[7]
例3 横目
《又释何衡阳》:“若诚不得,则不可见横目之同,便与大人同列?”[8]
“横目”,指人民,百姓。《庄子·天地第十二》:“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成玄英疏:“五行之内,唯民横目,故谓之横目之民。”[9]
例4 五十步笑百步
《释均善难》:“以此嗤齐侯,犹五十步笑百步耳。”[10]
“五十步笑百步”,谓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后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11]
第三种情况,截取的部分不是普通词组,而是典源语句中不在同一句法层面的部分。主要为实词加语助词或语助词加实词的形式。举例如下。
例5 格思
《释均善难》:“三灵格思,百神咸帙。”[12]
“格思”,指神灵到来。《诗经·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毛传:“格,至也。”[13]“思”为语助词,“格”为动词,截取为新词后,“格思”有语用上的限制,特指神灵或帝王到来。
例6 赫斯
《喻道论》:“渊默之与赫斯,其迹则胡越;然其所以迹者,何常有际哉!”[14]
“赫斯”,帝王盛怒貌。《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郑玄笺:“赫,怒意。”[15]“斯”为语助词,“赫”为形容词,“赫斯”在语用上特指帝王盛怒。
例7 式遏
《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委卿增损,必有以式遏浮淫,无伤弘奖者,乃当著令耳。”[16]
“式遏”,遏止、制止。《诗经·大雅·民劳》:“式遏寇虐,憯不畏明。”[17]“式”,语助词,“遏”,止也。“式遏”指遏止、制止。《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中的“式遏”即为此义。引申指抵御、防卫。
第四种情况,截取的部分不是连续的语段,而是有明显停顿或两句中首尾相连的两部分。举例如下。
例8 约法三章
《答何衡阳难释白黑论》:“夫忿戾之类,约法三章,交赏见罚,尚不信惧,宁当复以即色、本无、泥洹法身、十二因缘、微尘劫数之言,以治之乎?”[18]
“约法三章”,指订立简明的条款,以资遵守。《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19]“约”与“法三章”之间有明显停顿,截取后“约法三章”成为新词。
例9 弱冠
《牟子理惑论》:“吾子弱冠学尧、舜、周、孔之道,而今舍之,更学夷狄之术,不已惑乎?”[20]
“弱冠”,指男子二十或二十几岁的年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孔颖达疏:“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21]“弱”与“冠”为首尾相连的两部分,截取后“弱冠”成为新词。
二、选字重组
选字重组,指从典源文献中选取字词组成典故词语,但这些字词在典源中是不连在一起的,或者虽然连在一起但又以不同的顺序进行了重组。《弘明集》中的典故词语有72个是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约占总数的41%,在数量上仅次于由直接截取方式构成的典故词语。具体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去掉短语中的修饰限制成分或虚词,用剩余的主要成分重组成词。举例如下。
例10 濡沫
《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第五》:“濡沫之惠,复焉足语哉?”[22]
“濡沫”,用唾沫来湿润,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庄子·大宗师第六》:“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23]“相濡以沫”,去掉修饰成分“相”和虚词“以”,简化为“濡沫”。
例11 生知
《太子中庶陆杲答》:“宸聪天纵,圣照生知,了根授药,随方运便。”[24]
“生知”,不待学而知之。《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25]“生而知之”,简化掉“而”和“之”。
例12 和光
《日烛》:“托蘧庐以和光,常游居乎冥泯。”[26]
“和光”,指随俗而处,不露锋芒。《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27]“和其光”,去掉修饰成分“其”,简化为“和光”。
第二种情况,选取出文句中意义相类、相近或相对的字词重组成词。举例如下。
例13 轮焕
《宗答何书》:“折毫空树,无伤垂荫之茂;离材虚室,无损轮焕之美。”[28]
“轮焕”,原作“轮奂”,形容屋宇高大众多。《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29]
例14 鞠育
《日烛》:“悲婉娈之夭徂,还托生于家豕;昔鞠育而怀抱,今屠刳以为礼。”[30]
“鞠育”,抚育、养育。《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毛传:“鞠,养。”郑玄笺:“育,覆育也。”[31]
第三种情况,选取的字词与典源文句中的顺序不同。举例如下。
例15 邕肃
《释驳论》:“仪容邕肃,为物轨则。”[32]
“邕肃”,指行车之貌。典故义为称颂妇德。《诗经·召南·何彼秾矣》:“曷不肃雍,王姬之车。”[33]《毛序》:“《何彼秾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34]“邕”通“雍”,“邕肃”与“肃雍”顺序不同。
例16 反三隅
《三报论》:“降兹已还,或有始涉大方,以先悟为蓍龟;博综内籍,反三隅于未闻。”[35]
“反三隅”,举一反三。《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集注:“物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36]“反三隅”与“三隅反”顺序不同。
第四种情况,指除上述三种情况外的其他由选字重组方式组成的典故词语。举例如下。
例17 矛盾
《难神灭论》:“向所云圣人之体指,直语近舜之形,不言器有圣智,非矛盾之说,勿近于此惑也。”[37]
“矛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兼容。《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38]“盾”与“楯”同。
例18 墨守
《廷尉卿谢绰答》:“论者惭其墨守,范氏悟其膏肓;预在有识,孰不击?”[39]
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因称善于防守为墨翟之守,简称“墨守”,比喻固执保守,不思进取。《战国策·齐策六》:“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40]
例19 羽仪
《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赞扬佛教事》:“渡江已来,则王导、周,宰辅之冠盖;王濛、谢尚,人伦之羽仪。”[41]
“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周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孔颖达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42]
三、加字重组
加字重组,指选取典源中具有代表性的字词,再增加或替换相关字词以组成新词。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典故词语,《弘明集》中共有20个,约占总数的11%,举例如下。
例20 六子
《明佛论》:“夫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至于鸡彘犬羊之命,皆乾坤六子之所一也。”[43]
“六子”,指《周易》八卦中的震、巽、坎、离、艮、兑。此六卦皆由构成乾卦的阳爻和构成坤卦的阴爻组成,故称。《周易·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孔颖达疏:“此一节说乾坤六子,明父子之道。”[44]以乾坤喻父母,这六卦皆是其子,故称其为“六子”。
例21 高迁
《日烛》:“舍陋世而上跻,伴超伦之高迁。”[45]
“高迁”,比喻人交运发迹或升官。《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孔颖达疏:“鸟既惊惧,乃飞出,从深谷之中迁于高木之上。以喻朋友既自勉励,乃得迁升于高位之上。”[46]乔木高耸,故“迁于乔木”是“高迁”,化为典故词后,使用的是其比喻义。
例22 在三
《远法师答》:“处俗则奉上之礼,尊亲之敬,忠孝之义,表于经文;在三之训,彰于圣典。”[47]
“在三”,指礼敬君、父、师。《国语·晋语一》:“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韦昭注:“三,君、父、师也。”[48] 在“三”前增加“在”,组成新词“在三”。
例23 管穴
《论踞食表(重表)》:“奉被明诏,悚惧屏营;管穴偏见,不足陈闻。”[49]
“管穴”,喻狭隘的识见。《史记·扁鹊列传》:“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50]“郄”同“隙”,空隙、间隙。“穴”与“郄”义近,在“管”后增加“穴”,组成新词“管穴”。
例24 声高和寡
《弘明集序》:“然道大信难,声高和寡;须弥峻而蓝风起,宝藏积而怨贼生。”[51]
“声高和寡”,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战国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52]
四、袭用篇名
有的典故词语直接来源于《诗经》的篇名或《周易》的卦名。《弘明集》中这类典故词语并不多,只有5个,约占总数的3%。
例25 乾坤
《檄泰山文》:“故能形无正始,呼吸阴阳;握揽乾坤,推步八荒。”[53]
“乾坤”,指天地。《周易》有乾卦和坤卦。《周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54]
又如“关雎”来自《诗经·周南·关雎》,“行苇”来自《诗经·大雅·行苇》,“角弓”来自于《诗经·小雅·角弓》,“蘋蘩”来自《诗经·召南·采蘋》和《诗经·召南·采蘩》等。
五、结语
据唐子恒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中以直接截取、选字重组、加字重组方式产生的典故词语,分别约占总数的30.53%[55]、31.87%[56]、37.60%[57]。《弘明集》中的比例正好与之相反。《弘明集》中以直接截取和选字重组方式构成的典故词语占了绝大多数。典故词语体现了用典人对典源的理解和再创造,无论以哪种成词方式构成的典故词语,构词语素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典源,即至少要有部分语素来自于典源,否则就起不到提示典源的作用,也就不能称之为典故词语了。
参考文献
[1]季忠平.中古汉语语典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115.
[2][55][56][57]唐子恒.汉语典故词语散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8:28,74,81,89.
[3][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5][37][39][41][43][45][47][49][51][53](南朝·梁)释僧祐.弘明集校笺[M].李小荣,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735,393,220,170,174,152,576,180,29,272,509,748,162,735,296,288,476,533,577,119,739,692,660,1,753.
[4][5](汉)孔安国,(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黄怀信,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78,478-479.
[7][13][15][17][31][33][34][46](汉)郑玄,(唐)孔颖达.毛诗注疏[M].朱杰人,李慧玲,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694,1706,1477,1651,1118,138,136,820.
[9][23](晋)郭象,(唐)成玄英.庄子注疏[M].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238,133.
[11](清)焦循.孟子正义[M].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52-53.
[19][50](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362,2788.
[21][29](汉)郑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M].吕友仁,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4-25,431.
[25][36]程树德.论语集释[M].程俊英,蒋见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1326,518-519.
[27]马一浮.老子注[M].虞万里,点校.武汉:崇文书局,2016:8.
[38](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350.
[40](西汉)刘向.战国策笺证[M].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10.
[42][44][54](魏)王弼,(晋)韩康伯,(唐)陆德明,等.周易注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288,414,415.
[48]徐元诰.国语集解[M].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248.
[52](梁)萧统.六臣注文选[M].(唐)李善,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