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4-10-21 00:00:00郭悦
科学导报 2024年70期

关键词: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

国际传播能力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逐步走进世界舞台、更好在世界舞台发挥积极作用的必然要求。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也聚焦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开创国际传播新局面,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一、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意义

(一)强国力: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1]与物质硬实力的发展来做对比,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并不与硬实力齐头并进,要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然要提高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牢牢掌握国际话语权。只有把握住国际话语权,我们才能在国际传播的赛道上主动出击,打破有理说不出的困局。提高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发出中国声音,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产生文化磁吸力和影响力。

(二)促交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国不仅仅是此主张的倡导者,更是主张的践行者。我国始终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2],共同谱写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着力加强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同文明之间要通过交流学习和合作,共同建设开放包容、更加美好的世界。

二、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说理与陈情相结合

坚持“说理”和“陈情”相结合。讲道理可以影响人,讲情感可以感染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将说理与陈情相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进行国际传播就要将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人文故事等传播出去,这就要求传播的同时要做到情理兼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着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了。”[3]其次,由于西方的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环境与中国明显不同,他们思想的差异性、多变性也要求我们进行国际传播时更要做到情理交融。因此,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做到情理兼顾,以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

(二)坚持差异化与精准化传播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4]坚持差异化和精准化传播相结合,是提升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传播者要根据受众需求和偏好进行个性化内容定制传播。由于生活背景、受教育程度、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单一化的传播策略与复制粘贴的传播内容就很难满足多元受众的需求。其次,传播并不是以单向输出为主的,而是要积极促进“输出”与“接受”的统一,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准化传播。

(三)融通中外表达与彰显中国特色相结合

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就要坚持融通中外表达与彰显中国特色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达。”[5]总而言之,开展国际传播工作,一是开展传播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语言习惯要富有中国特色,二是在传播工作中要根据受众的思维方式以及喜欢的语言风格而开展,融通中外表达,让我们的传播既表达出中国的意愿,又符合外国人熟悉的表达方式,这是开展国际传播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

三、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丰富国际传播内容

为着力加强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开启国际传播新的篇章,首先要解决“传播什么”的问题,这就需要丰富国际传播内容。一是要聚焦传播内容的精准性,找寻共同价值。鉴于海外受众的社会形态及价值观念于我们而言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要贴近海外受众的信息需求,推动单向传播向有效传播转变,聚焦传播内容的精准性,引发国际受众的情感认同和文化共鸣。二是丰富国际传播内容,不仅要讲大故事更要讲小故事。坚持高站位,讲述大故事。如向传播受众讲述何为“伟大建党精神”,亦可以从带有温度的“小故事”作为传播切口,如传播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或人民群众的故事,通过“大小故事”相结合的传播,既丰富了传播内容,也加强了传播的效果。

(二)塑造国际传播主体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解决了“传播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谁来传播”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作为独立传播主体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添砖加瓦。首先,作为专门开展政党信息传播的传播主体,官媒开展国际传播有其独有的专业与权威,要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好官媒传播的领头羊作用。其次,新媒体开展国际传播时有信息传播的简短精练以及传播的及时性,依托新的技术支撑体系打破国界、地界、区域之间的限制,及时迅速且简短精练地向传播受众传达信息。最后,党员大众及意见领袖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开展国际传播,向国际受众传递中国能量,讲述中国故事,发挥好意见领袖及党员大众作为传播主体的重要作用。

(三)创新国际传播方式

丰富了“传播内容”、塑造了“传播主体”,最后要解决的是“怎么传播”,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国际传播更容易被国际受众接受和认可。首先,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6],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要寓情于事。讲故事要精选好题材,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蕴含在传播题材里边,使人听完回味无穷。其次,跨文化沟通交流也是开展国际传播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推进跨文化交流中,我们既要承认差异,也要发掘共性,找准中外文化的相似点、契合点,推动从“传播出去”到“融合进去”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98.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3]丁式江.带着“暖意”当干部[N].人民日报,2014-09-18(5).

[4]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光明日报,2021-6-2.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2.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