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在常规地屈孕酮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保胎助孕汤中医治疗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如东县中医院收治的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采用地屈孕酮治疗)和观察组(58例,采用补肾保胎助孕汤+地屈孕酮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周,并随访至分娩或终止妊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妊娠结局,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腹痛不适、腰酸痛及神疲肢倦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β-HCG、P、E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早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单一地屈孕酮治疗相比,给予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补肾保胎助孕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阴道出血、腹痛不适等临床症状,有利于调节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胎漏 ; 胎动不安 ; 补肾保胎助孕汤 ; 地屈孕酮 ; 内分泌激素 ; 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8.0105.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8.034
在现代医学中,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又被称为先兆流产,患者多表现为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若未及时干预,则可能诱发感染、出血,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对胎儿和孕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西医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常采用地屈孕酮进行干预,可以起到模拟孕激素的作用,调节孕妇体内的激素,有利于缓解胎动不安等临床症状,但经激素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仍可能难免流产,单一西药治疗整体疗效欠佳[1]。中医认为,肾气不足、冲任损伤易引发胎元不固,造成胎漏及胎动不安;补肾健脾、解郁保胎是治疗的关键[2]。补肾保胎助孕汤的主要成分包括菟丝子、桑寄生等,具有补肾益气、滋阴疏肝的作用,与该病的中医治则相符[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常规地屈孕酮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保胎助孕汤中医治疗在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如东县中医院收治的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8例)中年龄20~40岁,平均(31.82±3.33)岁;病程1~6 d,平均(3.53±0.65)d。观察组患者(58例)中年龄20~40岁,平均(31.74±3.28)岁;病程1~6 d,平均(3.57±0.63)d。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⑴符合《妇产科学》[4]中先兆流产的西医诊断标准,出现腹痛、早孕反应、阴道出血等症状,临床检查显示孕周与胚胎大小相符;⑵符合《中医妇科学(第2版)》[5]中胎漏及胎动不安的中医诊断标准,证型:肾虚证;主症:阴道出血,腰酸痛,腹痛不适;次症:神疲肢倦,夜尿频繁,头晕耳鸣;舌脉:舌苔较白、舌质黯淡、脉沉滑;⑶孕周<12周;⑷单胎妊娠;⑸有保胎需求。排除标准:⑴胎儿发育畸形;⑵伴有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⑶入组前两周接受过激素治疗;⑸对本研究中的药物过敏。如东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实施,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单一地屈孕酮治疗。指导患者口服地屈孕酮片(扬州奥锐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33769,规格:10 mg/片),初始剂量为40 mg/次,1次/d,之后调整剂量为10 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补肾保胎助孕汤治疗。补肾保胎助孕汤药方如下:菟丝子20 g,枸杞子、阿胶、炒白芍、熟地黄各10 g,苎麻根12 g,炒白术、炒山药、炒党参、桑寄生、炒杜仲、川续断、炙黄芪各15 g。用水煎煮至400 mL,200 mL/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参考《中医妇科学(第2版)》[5]评估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治疗后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5%,宫体及胚胎发育良好,与孕周相符;显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70%≤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5%,孕周与宫体及胚胎发育相符;有效:患者症状得到缓解,30%≤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孕周与宫体及胚胎发育基本相符;无效:患者症状未减轻,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宫体及胚胎发育与孕周不符。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中医证候积分。参考《中医妇科学(第2版)》[5]对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评估。腹痛不适、腰酸痛、神疲倦怠按无、轻、中、重度分别计0、2、4、6分。阴道出血情况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及出血颜色3个维度积分并计算平均分,其中阴道出血时间持续1~5 d、>5~8 d、>8 d以上分别计2、4、6分;阴道偶尔出血且呈点滴状、阴道出血量较少但淋漓不净、阴道出血持续不断分别计2、4、6分;血呈淡紫色且血质较薄,血质清晰且色暗淡,血质如黑豆汁且色黯淡分别计2、4、6分,无阴道出血则计0分,中医证候积分越高代表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⑶内分泌激素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集两组患者5 mL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处理10 min后,提取出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患者的血清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进行检测。⑷妊娠结局。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至分娩或终止妊娠。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包括: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率、早产率及流产率。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早产)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经S-W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腹痛不适、腰酸痛及神疲肢倦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血清β-HCG、P、E2各项内分泌激素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率均更高,流产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胎漏及胎动不安是孕早期的常见妊娠并发症,孕妇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伴下坠感,阴道流血等症状。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发育不良,从而引发流产、异位妊娠等不良妊娠结局。西医针对该病多以激素治疗为主,地屈孕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酮类激素,能模拟黄体酮的作用,降低子宫的敏感性,有利于维持子宫内膜稳定,促进胚胎着床和发育,但部分患者易产生耐药性,治疗后仍可能出现先兆流产症状,单一西药治疗整体疗效有限[6]。因此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意义重大。
祖国中医认为先天滋养与后天补养是维持胚胎生长的关键;肾既是先天之本,也是冲任之本,肾虚则致冲任损伤、胎元不固,故固肾安胎、补血活血、清热养阴是中医治疗该病的主要原则[7]。补肾保胎助孕汤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其中菟丝子能固摄冲任、补肾益精,且滋而不腻,补而不燥;桑寄生补益肝肾、养血安胎,与菟丝子合用可协同发挥补肾阳肾阴之效;熟地黄、炒白芍、枸杞子可滋阴养血、固冲安胎;川续断补肝益肾、养血安胎;炒杜仲可补肝益肾、调理冲任;炒党参、炒山药、炒白术可健脾益气,以助生化之源,脾肾气旺得以载胎养胎;炙黄芪主补气,能固摄胎元;阿胶滋阴补血、强筋壮骨;苎麻根止血安胎、清热解毒,诸药共奏固精安胎、补肾益气、滋阴疏肝之效[8]。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保胎成功率、足月分娩率均更高,流产率更低,这提示在常规地屈孕酮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保胎助孕汤中医治疗应用于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母婴存活率,改善妊娠结局。
β-HCG是一种对维持胎盘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的激素,由胎盘滋养层细胞所分泌;P具有抑制子宫收缩,具有促进受精卵着床发育和维持妊娠的作用,当两者水平发生异常降低,提示胚胎可能发育不良或患者存在流产风险;E2是一种雌激素,血清E2水平异常也可能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本研究中,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腰酸痛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β-HCG、P、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在地屈孕酮常规西药干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保胎助孕汤治疗可有效缓解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调节血清孕激素水平,促进疾病转归,提升母婴存活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肾保胎助孕汤中的桑寄生具有改善微循环,维持子宫内环境稳定的作用;川续断对妊娠期催产素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有利于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对保胎具有积极作用[9-10]。地屈孕酮具有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孕早期黄体功能减退症状,进而起到保胎效果。补肾保胎助孕汤与地屈孕酮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保胎效果,提高胎儿着床和发育的稳定性。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早产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补肾保胎助孕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并未显著降低患者的早产率,这可能与本研究为单一中心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关。
综上,与单一地屈孕酮西药治疗相比,将补肾保胎助孕汤中医疗法与地屈孕酮西药治疗相结合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应用于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患者中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阴道流血、腹痛不适等临床症状,有利于调节血清激素水平,改善妊娠结局。但本研究仍存在单一中心研究等局限性,后续仍需继续开展临床研究,进一步考察该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陈祥艳, 马大正, 孙云, 等. 胶艾汤治疗胎动不安的疗效及对内分泌激素、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2, 40(9): 59-62.
朱广侠, 王晶. 补肾保胎助孕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疗效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 27(5): 593-598.
邓丽娟. 补肾保胎助孕汤治疗肾虚型胎漏和胎动不安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1): 18-19.
谢幸, 苟文丽. 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58-159.
罗颂平, 谈勇. 中医妇科学[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46.
张焕珍. 中药补肾保胎助孕汤治疗肾虚型胎漏和胎动不安的有效性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12(22): 83-86.
崔艳丽. 补肾保胎助孕汤治疗肾虚型胎漏及胎动不安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9, 34(13): 1994-1996.
张娜. 补肾保胎助孕汤治疗肾虚型胎漏和胎动不安的临床效果[J]. 中医临床研究, 2022, 14(36): 129-132.
黄蒙蒙, 周广涛, 张霞, 等. 续断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药学研究, 2023, 42(10): 837-840.
杨珊, 程延安, 鲍和, 等. 桑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24, 30(5): 199-202.
作者简介:曹秋亚,大学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妇科疾病的中医治疗。